绿林网

玩笑读后感摘抄

玩笑读后感摘抄

《玩笑》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笑》读后感(一):一首谱写捷克的史诗

路德维克是个被认为拥有多副面孔的坏人,身上具备个人主义残余,他在大学学生会担任要职,是民间文艺发祥地摩拉维亚人,他爱开玩笑,什么都不当一回事,所以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沉船。他被当做是反叛派被迫退学参军,在军营里度过了非正常轨道的几年,军营里的生活虽然艰苦难熬,但当他认识了路茜后,似乎为原本枯燥无味的生活多了一份温暖与希望。玛凯塔,单纯的姑娘,聪慧,爱较真,喜欢就事论事,容易亲信,对于打趣的话总是不开窍。当我读到雅洛斯拉夫这一篇时,感觉主人公是个诗情画意的人,这可能和他喜欢弹奏民乐有关,童年时父亲弹奏的风琴,曾深深影响着他,那是一副多么美好的乡村画卷。田野,麦穗,庄稼牛奶,风琴的潺潺歌声,犹如轻快的泉水叮咚作响。这让捷克民间文化的图景在我眼前展露无疑。在这里,特别喜欢的是作者循序渐进的表达方式,一层层地揭开,像是缓缓绽放的花朵

《玩笑》读后感(二):米兰·昆德拉的社会主义思想之个人浅见

米兰的作品里有许多看似批判此思想的言论。但其实他本人是信仰者,还是党员。

社会主义者分为两种人:一类是愤世嫉俗、向往打破旧秩序的革命者;一类是温和娴静、向往田园生活的幻想家。

有一个比喻:社会主义是对于基督教里上帝降临的神之国的世俗化模仿。因为排除掉社会主义里的唯物哲学,这两者的确有不少相似之处。这也就是上文比喻的“田园生活”。

前者是性格刚硬之人,自然厌恶这个比喻。但对于后者,这个比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后者往往是那种感性纤弱、渴望温存的人——由于这种人格,对比起人与人之间各种勾心斗角的自由世界,他们更加憧憬人与人存在趋同性的田园世界。

这个主义虽然有一股钢筋水泥、打鸡血式的喧嚣气质,但对于后者而言,他们看到的并非是工业建设上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庄严氛围,而是所有人都被庇护在一起的那种田园诗歌式的柔弱温情的氛围。

在米兰的《玩笑》一书中,一个人物既信仰社会主义,又信仰上帝。也许存在上述的原因。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谬论。

《玩笑》读后感(三):冷酷的玩笑

读懂小说《玩笑》关键还是在“玩笑”,这个词是变化不定的,一个轻松诙谐的词被昆德拉强制性地加上冷酷的味道。

路德维克一直都在开玩笑,却没有一次成功过:给循规蹈矩的女友写信时,开了领导的“玩笑”,从而发配到偏远劳动;多年后,为了报复仇人,成功勾引他的妻子,却发现对方有了更年轻的伴侣,反而带给对方解脱……其实,他想要认真的时候,也同样无法得偿所愿。在改造时遇到的女孩露茜,路德维克将她视为一尘不染的天使,认真地想要与她结合,却丑陋的失败了;想甩掉别人的妻子埃莱娜,认真地告别,却导致后者的自杀,幸好女人的助理男孩也开了一个玩笑,将毒药换成了泻药,才救下一命。路德维克就如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因为玩笑要想达到目的,只能在双方处于同一欢乐维度上进行,你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玩笑终将酿成悲剧。

我从《玩笑》中看到了一股撕裂感,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古代与现代的隔离,革命与后革命的巨变,甚至是小说的叙事都分为几个人分别叙述,不是为了让情节更加完整,而是故意隐藏全面的真实。小说叙述主人公路德维克,埃莱娜,雅洛斯拉夫(游行队伍曾经扮成“国王”的人)同样是撕裂的,而且是不自知的,他们都自以为能够在生活中开玩笑(诱拐,出轨,虚情假意表演),却没想到最保守的是自己,都无法跟上变化的时代潮流。看来,他们都背着沉重的包袱,那便是没有丧失的人性力量吧。

所以小说里的每一个“玩笑”都很沉重。昆德拉想用情爱解构政治,却发现在情爱与政治之上,还有更深层的东西,道不明的人性力量,小说家只能看到一角,无法窥探完整,这也是悲伤的原因。

《玩笑》读后感(四):乐观主义是人类的精神鸦片”

读昆德拉的小说总有一种在读哲学书的错觉,读每一本都脱离不开“存在”的问题。《玩笑》和昆德拉其他的书大相径庭但因为是早期的作品,总有种年少轻狂的感觉。不同于后期那种略显荒唐带有戏谑性地‘俯视众生’。

《玩笑》是昆德拉作品少见的用第一人称描写的,但即使这样也很难像读一本第一人称小说那样身临其中。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不能言说的秘密和不能公之于众的丑恶的想法,每一个命运多舛的人生交织在一起,迫使我只能以旁观者的心态去读,波澜不惊地注视着发生的一切,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读昆德拉的小说总是有一种漂浮的感觉。

我讨厌路德维克总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但往后读下去发现这是整个时期的错误。如果一个时代是无知的,那它对人的绑架是不用负责任的。路德维克大可以指责政治体制下为党工作的“傀儡”,就像他做的那样。

中国也曾经历过那样精神禁锢,可极少有人把它完全展现出来,我们只是在书本上说着“我们走了一些弯路”来逃避过去犯下的大错特错

再说昆德拉笔下的爱情,和《生命之轻》一样,昆德拉还是把爱和性分开。不仅仅是主角路德维克,书中的每个人物皆是如此。我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歌颂这种不正确的爱情观

我以为只是年轻又个性的路德维克追求刺激,在盲目跟风着自己以为正确的作法。可后面作者显然把他对露西的情愫完全归于爱情,他对露西的爱恋已经是被看押那段时间生命里唯一的色彩。而对这是一段婚外恋情只是用简单的两句“我的妻子和儿子还在捷克老家”一笔带过。

昆德拉的小说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震碎三观又重建。小说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演绎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个时代里有太多路德维克这样的人,他们只能把痛苦当作一场玩笑,把欲望当作对不公的发泄,只能在嘲讽的间歇里抹去眼泪。

愿自己能心口如一,而不是面对时代和人性的丑恶只是跟一声轻叹罢了。

《玩笑》读后感(五):玩笑

小说包含两种历史,客观历史对时代及个人生命历程的影响,和历史作为历史的记忆留存于脑海中时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的深远影响。

客观历史对时代也好对个人也好,都类似于一种单方面碾压的暴力,置身其中随便把人和社会的面貌掰成统一一种样式,然后累了,厌了,就换一种,出现新的一批人,换一种新的姿势,不管老的那一批拗不拗得过来,拗不过的就被流行剔除。过去的历史要求人严肃,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越不自信越提防着松懈,现在的新潮是追求不严肃,好像你认真你就输了。这么看历史就是任性,仗着一股无可反抗的蛮力,想干嘛干嘛。和历史融合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和自己太较真,像小说里的泽马内克一样,在哪种主旋律之中都混得如鱼得水,掌声是他们的水,不需要灵魂,抛开思想包袱,身体在大地上才能运用得自如。

除开他,小说中其他人物都多多少少太和自己较真了。这种较真引发的后果,就是在历史的回忆里再建一个个人历史,这个历史不那么真实,有很强的情感倾向,却完全取代了客观历史,让自己深信不疑。任何偶像崇拜,信仰崛起都不可抛开时代而立,任何的私人情感也无法从发生的背景中抽离而不影响其确立的完整性。人在回忆时主观地篡改了历史,为使其朝往自己想要的结论行进,而且可谓奋不顾身,投入到那个自制的结论中去,像其他一切可能都是在与之作对。正如小说中每个人物对每个人物的印象都是错的,不止是偏差,而是大相径庭,因为一个人判断对方总是从自我的立场,一旦形成主观上对对方的期待,或者擅自确认两人之间的定位,就会从这个期待这个定位出发,将记忆里的历史转化成自以为的其实是自己想要的历史。这种把他人当镜子,只反射自己的人生,并不是什么自以为是,也不是什么自我为中心,只是一种纯粹的可悲,也像是一种必需,大部分时候不得不如此,让生命进行下去,靠一些无法消除的怨恨,一些艳遇的激情,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些自我感动的沉醉。小说最后写道,“命运常常在死亡之前就已经结束,收场的时刻并非一定就是死亡的时刻”,人一旦结束赖以生存的各种方式的自欺,就如同开启“失败之后的下半场球”,步入命运的终结,生命却仍延续。

命运以什么方式加害一个人?可能是一个玩笑,可能是一个玩笑接着一个玩笑,也可能是解开所有玩笑,像拔河时一方突然松手,瞬间使你趴倒在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