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生恰如三月花:民国女子别册》读后感1000字

《一生恰如三月花:民国女子别册》读后感1000字

《一生恰如三月花:民国女子别册》是一本由王道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生恰如三月花:民国女子别册》读后感(一):在绚烂后永生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性格的时代,她最喧嚣也最雅致,最苦难也最多情。《一生恰如三月花》,是对民国十三位奇女子从家世、经历、思想、见识的立体素描,相比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宋氏姐妹这些绚烂到极致的女子,她们的人生更平实、更接地气。

该书从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并不新颖,作者在自序中亦坦言该书在“前人著作的肩膀上累积的”,文中独属于作者自己的是他对这些奇女子生平的理解,有充溢的感情流淌其中。翻开书页,民国的风情扑面而来。人的一生,若能恰如三月之花,有过一次清雅美丽、有过一次激情澎湃,此生足矣。

越是优秀的女子便越是曲高和寡,纵是一身才华、一身胆实,倾倒了整个世界,但若不能倾倒她所深爱的男人,没有一个真心懂她的人护佑左右,再绚烂的人生也不完美。还好,民国养育了一批奇女子,也养成了一批学贯中西、思想处于开放期、解放期、转型期的男人。他(她)们在一次次的西去东归中,在大是大非的民族大义中,在迷茫踌躇中,以思想的奇崛险峻相互破撞,演绎出了动人的生死爱恋。

该书第一个出场的女子,她的容貌并不十分美丽,但她有着诗人的才华、侠客的风骨,她是推动中国女权运动的临风旗手陈衡哲。不提她在学界的地位,单她与胡适、任鸿隽之间动人的友谊,便足羡煞天下人。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我们三个朋友》至今读来仍余韵三叠。任鸿隽对陈衡哲的爱更可谓千古之绝唱,“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奇女子。”任做到了,他不论世人贬抑流言蜚语对陈衡哲痴心不改,呵护其至自己生命终结。

叹只叹世间真情难寻,这千古绝唱,恐怕浮华人间难再会。那一根深情的柔刺,不知扎进了多少痴绝女子的命运里,只是如陈衡哲的幸运,世间能有几人?大多女子面对的并不是至死不渝的真情,而是生离负意的决绝、半生伤心的悲凄。比如“民国木兰”黄绍兰、“最后的状元之女”刘沅颖。她们一生只错爱一次,却余生孤凄死境悲凉。在爱的际遇里,实难用值与不值来评说。

女人绚烂的美,最长不过十年光景,而女人气韵的美,却可在时光中沉垫,越发醉人。“七十犹倾城”的一代才女周炼霞,她一生最令人动容之处,是在其被迫害一目致残后的洒脱淡然,她苦笑自称“眇一目者”,并请人刻了两枚印章,一枚为“目眇眇兮愁予”,另一为“一目了然”。单此一宗,天下女子望尘不及。

刀枪政治里的世界家国是硬的、易碎的,而正因为有了这些柔韧的女子,让一个民族获得了永生的力量。

(文/胡艳丽)

《一生恰如三月花:民国女子别册》读后感(二):读《一生恰如三月花》之杨荫榆

有许多人,他在世的时候,于身边人是那般的不讨喜,但死后隔着时空看他却总能让人为之感慨。

我想杨荫榆总算是这样一类的人。她性格呆板,脑子愚直,为人处世不善周旋,活着的时候不但亲戚嫌她,连耍笔杆子的都不放过她,将她架在文字里反复烘烤。她的思想其实没什么错,但是做法却总是有欠考量。每看到她又遭遇一次不幸,便想着如果她换个思路,换个处理方法便总不至于这么惨烈。可是她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她总是在紧要关头回避幸福,不但回避了,一跤跌进深渊,但又不申诉或是请求援助,自己默默吞食苦果。

读过她的故事,不能抑制的叹息。作者一定对这一篇给予了很多的感情,不但在相书会上单检出来讲,就是书里的字里行间都透着感慨和惋惜。就不似写周錬霞那篇,私以为作者对錬师娘并非“感情深厚”,罗列诸多史料的同时总有种猎奇的小心思在里面。但对杨荫榆,连批评的话里都透着不忍心。

故事读到最后,有吕碧城写给杨荫榆的诗,两人成为至交一点都不奇怪,倒不是因为是师姐妹的关系,而是骨子里个性有相似点。秋瑾,吕碧城,杨荫榆,三个人都有股刚劲不服输的劲头,但又各有不同。秋瑾太彪,杨荫榆太愚,吕碧城比较狠。鲁迅当年在日本在众人面前被秋瑾大骂,那时候他是求学派,秋瑾是激进的革命派,看不惯他书呆那一套,自然骂他。但鲁迅却依然毕恭毕敬,还写小说纪念她。转过年来,鲁迅 成了书斋里的革命派,飞起一支笔大骂杨荫榆,而似乎听说,鲁迅出于私心,没有让许广平去参与游行,而是留下来抄写东西。而吕碧城一出场就是不好惹的活菩萨,当年不服舅舅管束,身无分文跑到天津。在天津办学,面对批评依然我行我素,只有她和你绝交的份,你丝毫不能拿她怎样。到了上海玩起股票,大赚之余摇身一变做阔太。平襟亚在小报上说了她几句,她直接让他躲进苏州做缩头乌龟。好一个霸气的女人,男人见了她总要敬畏三分。

鲁迅骂杨荫榆那般狠辣,可是从始至终却未见她为自己说过一句话。我不认为这是清者自清的明智做法,只能说是她的性格,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就像她借了钱被骗回家却只是自己生气却不肯对兄嫂说是一回事。私下想想,如果鲁迅骂的是吕碧城,我相信他绝不会有机会写第二篇相似的文章。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句话很是深刻。然而,谁的人生才是真的惨淡?又是谁在民族存亡之际正视了淋漓的鲜血?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子,她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在鲜血喷涌之时,倒在枪口下了。而漫长的人生是无数的波折与忍耐,一再的受伤却一再的坚持。固然有不妥当之处吧,但气节是响当当的,不是喊出来的。

《一生恰如三月花:民国女子别册》读后感(三):绽放别样的春天

绽放别样的春天

——读《一生恰如三月花》

(发表于2013年8月25日《姑苏晚报》)

当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反而越来越怀念一些旧的,难怪如现代人时常念叨着民国。不过,如今被导演、作家们请出登场,活跃在民国大舞台上的,多半是一些熟悉到麻木的名字: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胡蝶……不待细看,眼前已是水光潋滟,堆云砌月,如此久了,不免有些审美疲劳,有时难免让人错以为,民国无外乎这些风花雪月。而新锐作家王道的新书《一生恰如三月花》,副标题为“民国女子别册”,却如于沧海撷遗珠,将热闹民国大舞台上的红色幕布霎然掀开,请出的是大家未必熟悉的民国“十三钗”:陈衡哲、陈铁军、陈撷芬、丁香、胡兰畦、黄绍兰、刘沅颖、徐自华、杨荫榆、俞珊、周鍊霞、唐群英、曾昭燏。

她们中间,有能诗会画的才女,也有不让须眉的革命女子,有在厅堂厨房忙碌的家妇,也有奔走于野外的女考古学家,有一心向学的学问家,也有名噪一时的明星。“这十三位姿态各异的女子,在民国这个特殊的时代,因不同的际遇和秉性,成就了于平常处的十三段惊鸿人生。”不管她们最后是怎样的结局,都不曾辜负来这世间走一遭。她们恰似山谷里纷纷开且落的花,经历过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留下过独一无二的颜色和芳香,最后随风而逝,并不因为被谁淡忘而消散了这种美丽。

妖娆似罂粟花的,是俞珊。起先知道她曾迷倒了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诸多才子,好奇这会是怎样一个女子,于是迫不及待搜来她的照片看,果是尤物。她是天生的演员,民国时期的莎乐美,是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海伦,是夺目的埃及艳后,一时震动了天上人间。可这一切,终如流星乍现,短促得让人咋舌,以至于让人怀疑,世间是否真为她掀起过那样一场无以伦比的宠爱。

绵密如木棉花的,是陈撷芬。她十六岁就创办了《女报》,提倡女学、女权,为闺阁中的女子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她短暂的一生,留给别人的是“中国新闻史女性刊物第一主编”之名,留给自己的,却是丰富与充实。

孤独如半边莲的,是杨荫榆。因为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她一直恶名难去,有心致力教育事业,却遇重重阻碍。最终,为保护女学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被日本人推进了河里。“作为一个女人,杨荫榆无疑是充满缺憾的,像一个完美的红苹果,硬生生地被谁啃噬掉一个大缺口。”

触目如虞美人的,是曾昭燏。她是曾国藩之后,终生在野外风餐露宿,发掘古迹,战争中为保护国宝不遗余力。也曾有知心知音与她相知相交,却终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她的归宿,是博物馆。可悲的是,昭燏一生低首研究文物,最后,却从高高的塔上坠下。她的一生,寂寞过,红火过,终于凋谢了。

似木兰却难开花的,是黄绍兰。明明才高学深,偏遇薄情人。她成全了负心的黄侃,然后去拜了他的老师章太炎为师,独自抚养孩子,办女子学校,专心讲习国学。奈何一片素心,终究抵不过宿命,她先疯后死,在另一个世界才有了绝对安宁。

亲密如双生花的,是徐自华与秋瑾。萍水相逢,却成一生知己,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秋瑾就义后,徐自华继续她的未竟之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直到离世。王道一开始就说“有时候看朋友的交情,真的不是看生前,而是看其死后。”实在再精准不过。

……

无须更多剧透,她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章华彩,也有一章遗憾。这一切,都经王道细细梳理,用素朴的语言缓缓讲述,呈现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生。而其中或有心或无意的精彩评论,也总是能很自然地击中心灵,引起回味。看见新书封面上,那映在暗调的黄底上的那一袭红色旗袍了吗?它风姿楚楚,却只见衣衫不见人,宛似一道谜题——只有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她们才会被你唤醒,从幕后缓缓走向舞台,为你绽放一个别样的春天,演绎一种别样的风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