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弥留之际》的读后感大全

《我弥留之际》的读后感大全

《我弥留之际》是一本由(美)威廉·福克纳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一):生死疲劳

人本孤岛孤岛和孤岛之间横亘无数交叉矛盾的桥桥的形态极度扭曲

这就是福克纳笔下的世界观。

在我弥留之际中,这种关系被放大到——生者和死者都是遵循着这种操蛋的逻辑被折腾的疲惫不堪,唯一的马死了、母亲变成一条鱼了、进精神病院了、腿断了、肚子打了打不了胎了、被洪水泡过腐烂发臭了。

之前的意识描写,都是集中在个人身上,比如尤利西斯说的都是史蒂芬、布罗姆自己的精神世界。

福克纳是把一个点铺开到一个平面的人。这群小人物这么活着,残酷而真实,像蚂蚁般错乱虚无,相互啃食。在自我耕耘中,形成了一个世界的意识,痛苦疲劳的意识。

福克纳是揭露残酷世界的人。他开拓了新领域。马尔克斯等大师也在这篇新领域上耕种收获。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二):弥留之际的真实

《我弥留之际》的作者是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产作家,也是一个酒鬼。故事以每个人的名字为线索展开,讲述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几乎将遗体焚化。结果长子失去了一只脚,老二因放火上了人家的谷仓而坐牢,三子失去心爱的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渴望的小火车,而本德伦却装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这里的“我”当然是本德伦的妻子,但读的过程中,“我”却不停地出现,我有些茫然,这个我到底是谁啊?后来弄懂了,原来每一个人物都以我的角度叙述故事情节,于是很多个“我”构成了这个完整的故事。用了很多章节写本德伦妻子未死之前的家人表现。然后才用更多笔墨着力描写运送尸体回乡的过程,灾难重重,子女们为了母亲,他们牺牲了很多。看着让人感动,让人气愤。更让人气愤,甚至无语的却是本德伦竟然带回一个新娘。天大的笑话,多 具有讽刺意味啊!

这个故事本身多吸引人,但读的过程中,环境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所用语言跟我们的表述有些区别,也许是生活背景的不同,亦或是翻译的角度不同,这个故事读起来有些费劲。

弥留之际,如果是显赫之人,周围众生相一定是精彩纷呈的,同样,一个让人怀念的母亲要离开,子女、丈夫,周围邻居他们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探索人性的真善美,在“弥留之际”是最最真实的。作者能曲折地讲一个很平实的故事迂回地讲出来,而且场景铺开得很大,有很多出人意料之笔,获诺贝尔奖也在情理之中了。不过读起来费劲的书还是不能吸引我,好在我读完了它。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三):借我一生

原来这样早就有了多视角第一人称的意识流小说,线繁而不乱,手笔很高超。在多人的叙述中,一个穷困、艰难,个性自我的家庭就像一幅用水和颜色晕开的画卷一样,渐渐浮现出来。不过因为描写全是意识化的展示,读一遍下来很多细节还是有些模糊,但有几处印象很深。

开头很喜欢达尔,有一段他讲自己在漆黑的夜里用勺子去木桶里舀水,眼中浮现出的就是映落在木桶里的星光,然后他把星光舀进勺子里,水又凉又纯净,带着木桶的气息,然后他想到卡什。 读了这段,我的脑海中就常常浮现这个画面,好像会想到自己某个童年的夜晚,那样树影斑驳的夜里,一些贫瘠又温馨的时刻,属于自己的孤独的记忆,有时候又是和当时的玩伴一起,在那黑暗中的对话,就影影绰绰得那样飘来,井水又凉又可口,让我联想到达尔在那些时刻里,年少时的穷困寂寞还夹杂一丝的温馨,是一种很让人怀念的情绪。

对朱厄尔的描写也是更多地透过达尔,朱厄尔在那个夏天,为了买自己的马,他连续无数个晚上去干农活,疲惫不堪,他是一个坚毅地有着自己目标的孩子,为了得到可以付出很多,这种个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极其让人心疼,艾迪最宠爱他或许也是因为他这样的个性,他直接、坚定又隐忍。

卡什也在早上为朱厄尔做一些活儿, 卡什虽然腿伤后看似整日都在研究做棺材,但那更像一种逃避,他是很清醒地看着周围的家人的,我觉得他也很体贴,最后达尔防火想烧掉棺材,他思考了很多,也理解了达尔。这里有一段独白,卡什想,“有时候我真弄不准谁有权半丁一个人是不是疯了,有时候我觉得我们谁也不是完全疯了,谁也不是绝对正常,直到大多数人都这么说,那也就定了。好像一个人如何表现无关紧要,但他表现的时候大多数人对他的看法如何才至关重要。”他是体贴达尔的,他觉得朱厄尔无情。他对自己的腿伤也显示得那样宽容,那被水泥止痛的腿,想着都十分难过。

其实我觉得里面最无情的还是他们的父亲,装了一口假牙领来新老伴的父亲。瓦达曼始终还是个孩子,只是奇思幻想多一些,她觉得妈妈是鱼,她好奇那一排归家的鹰到底去了哪里。杜威德尔心里装着心事,父亲却把那想打胎的十块钱也拿走了,想着十分残忍。

故事是用送棺材串联起来,经过冲坏了桥的洪水,经过卖掉朱厄尔心血换来的马,经过燃烧的火堆,艾迪的棺材终于送到了镇上。她的弥留之际,这些少年却被冲推着把自己的路走下去,幼嫩的生命在残忍的生活面前沿着这一生似乎有所可能又无从选择的路走下去,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痛感袭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承受,看实际读到还是非常触动,久不能释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