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100字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100字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是一本由[美]杰玛·哈特莉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一):。

作者虽然把主妇面对的问题说的清楚逼真,但还是有点奴性坚强。这种主题的书每一章都要盛赞丈夫,把丈夫夸上天。当然我理解这就是她说的改变伴侣的一环(同时又构成一种情绪价值),但是本质还是驭夫之术,把丈夫当儿子教。等于承认伴侣作为一个优秀的大人却没有正确认识现实问题的智力能力。

我感觉已婚妇女最紧要的不是寄希望于丈夫改变:要么跟作者一样写整整一本书来跟丈夫沟通,要么像读者一样按着丈夫的头看这本书。一想到要沟通、要去做这样一个大姿势本身就有点疲倦了。整个书看完就觉得很没有自尊。

最重要的是不要再以家庭为单位来想象和定位自己,而把自己单独当成一个考虑单位。不是你和丈夫,你们这个甜甜蜜蜜小家庭面对这个社会;而是你本人,一个人,面对社会(其中包括你丈夫)。归根结底丈夫跟老板、老师、朋友有什么区别?你不会非要改变朋友和老板,你就直接换一个,要么扔掉。

大部分情况是换不了,就像工作一样,换不到更好的,而且没工作就会饿死。但是这种时候我们通常也不会说:我一定要改变公司!要么骑驴找马,要么摸鱼,要么背后骂老板,要么家里蹲,总之积极地搞对策,而不是死磕那个难以改变的现实。

也不是说不需要沟通。我的感受是能沟通的人他不会让你绝望发疯,需要你以那个大姿势去绝境翻盘疯狂沟通的人,没必要付出这个沟通成本。

暂时是这么想的,还没有想很成熟。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二):为什么家庭主妇往往会变成怨妇

我以前很不愿意跟我妈住一起。鞋怎么摆,衣服怎么收,毛巾怎么挂,她都有一套规矩,一旦违反她能唠叨半天。后来更年期倒是不唠叨了,直接情绪爆发,大吼大叫。

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家庭主妇往往会变成怨妇。我单身独居的时也自己收拾屋子,并没有觉得做家务有多辛苦。直到结婚后,老婆怀孕了,我开始包揽家务,这才发现了原因。

首先是工作量,虽然只比独居时多了一个人,但家务可多了不止一倍,有娃之后更是永远收拾不完。因为做家务占据的时间长了,我没时间看书、画画、写东西,每天过得毫无价值感。

于是我开始在家务里寻找价值感,还真找到了。通过各种小细节,我关怀着妻子,沉浸在好丈夫的自我认同中。她孕期活动不便,我把玄关的鞋子收纳好,免得她进出家门磕到绊到。怀孕后她胖了不少,我陪她一起搭配孕妇装,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孕期要特别注意卫生,每次毛巾用完我都热水搓洗,平铺晾晒,这样不容易滋生细菌。

但我老婆是个大大咧咧的人,特别是不参与家务之后,对这些细节更是不敏感。鞋子乱放,衣服乱丢,毛巾用完揉成一团。我看得这个气啊!我可都是为了你好!你却看不见我的付出!我苦口婆心!我反复强调!我大声控诉!我……我变成了我妈!?

我意识到,真正消耗人的是管理整个家庭所带来的精神负荷,这份重担在单身独居时是不存在的。成家之后,做饭不能只考虑自己爱吃什么,还要考虑家人的喜好和营养需求。收拾屋子不能只按自己的习惯,还要考虑怎么让家里人都取用方便。心里永远存着一份采购清单,油盐酱醋还剩多少?应季的果蔬有哪些?洗发水沐浴露牙膏洗衣液洗洁精垃圾袋洁厕灵消毒液要不要补充?还有一份物品管理清单,钥匙在哪儿?充电宝在哪儿?数据线指甲刀发卡针线包创可贴还有那条老婆新买的v领浅绿色收腰连衣裙在哪儿?

这些需要持续关注、追踪的小事,它们源自爱,源自我们对家人的关心,却最终把我们变成了怨妇。

我现在理解妈妈了,但对于不管家的人,还是很难解释其中的辛苦。直到最近我读到《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书里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情绪劳动”,我觉得非常准确。在管理家庭事务上付出的心力是一种劳动,而非传统观念里认为的,是女性的天职。两者的区别是,劳动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有价值并且被尊重的。而天职是理所当然的,做不好是要被指责的。

在父权制的文化结构下,社会指望女性以许多无偿的方式,牺牲自我让周围人感到舒适。不仅在家庭里,在职场和其他场合也是。女性被期待是公司团建的规划者,饭局上的气氛担当,是倾听者、建议者和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考虑所有人情绪,唯独压抑自己的人。

建议所有女性都读一读这本书。一方面认同自己的价值,你的细致周到是非常了不起的优点,而不是强迫症。另一方面也可以放下一些负担,你并不是生来就该这样劳心伤神,是时候放手让老公、孩子也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中了。

如果有在交往的男生,也请让他读一读,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测试。虽说态度可以伪装,但书里那么多真实的案例和精彩的逻辑,一定会对人有所影响。而且父权制不仅压迫女性,也压迫男性。那些传统的、有毒的男子气概标准,使得很多男性共情能力低,缺乏情感表达能力,无法维持健康的亲密关系。有研究显示,男性平均寿命低于女性,缺乏情绪劳动的锻炼也是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女孩的父亲,将来我会把这本书里的内容教给女儿,希望她不必为了别人应尽的责任,浪费自己宝贵的精力。但我更希望的是,我们这一辈做父亲的都能读一读这本书,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中去。让我们这代人还需要额外学习的知识,成为下一代人心中理所应当的常识。能为子女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读后感(三):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一只玻璃水杯在桌子边放着 爸爸半躺在桌子边的沙发上看书 妈妈在厨房整理杂物 玻璃杯在摇摇欲坠,我看到时忍不住出声提醒 “去叫妈来”,他抬了眼皮,悠闲地说道 “你伸手就够得到呀” 他叹了口气,起身的那一刻碰到桌子 玻璃杯应声而碎 “去叫妈来”,他顺势又坐下,眼皮也没抬

这个场景也许也曾发生在你的家庭生活。妈妈一天到晚地忙个不停,在不大的空间里精心打理着一切,同时还在不停地对兴奋地等待着出门的子女、下班后永远半躺在沙发上的爸爸絮絮叨叨,似乎无论我们怎么做都不能使她满意和快乐起来。

怎么样才能使妈妈停止唠叨、像别人家的妈妈一样年轻、活力、充满快乐呢?一度为此感到委屈和埋怨的我,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她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她们受够了在家庭生活中绝对失衡的“情绪劳动”。

杰玛·哈特莉是一位有着三个未成年孩子的全职妈妈,在母亲节这一天,她因为一个塑料储物箱而含泪力争——为什么连把挡路的箱子放回原处都需要她来亲自请求丈夫?

然后她发现,无论做了多少,似乎总有更多事情在等着。经历了早上的兵荒马乱,终于送走了要上学的学生和要上班的丈夫,随即便要马不停蹄地收拾前一天留下的乱局。刚准备好拖地,突然发现了散落一地的玩具,收拾好玩具却又发现了被人随手放置的咖啡杯,里面已经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出门扔掉咖啡杯,偶然间又瞥见了架子上忘记收的被单,收了被单进来发现孩子的卧室里还是一片狼藉……她一天到晚都在为不断冒出的家务而西奔东走,自己的生活被孩子、丈夫以及他们所牵扯的人际关系撞击得支离破碎。

而当她想要家庭的其他成员发现就在眼皮子底下的问题并试着去解决时,还需要以恳切的、温和的语气来一遍又一遍地催请对方,这样他们才会同意“帮个忙”,即使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这一切,都可以被称为“情绪劳动”。

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在1983年的著作中为这一词汇做了定义——管理自己的感觉,以便营造出被大家看得见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行为人被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顾客能够接受、喜欢的情绪,这是一种具有商业交易价值的极端顾客服务。在家庭中,大家都指望着女性来承担失不公平的家务分工,伴随而来的还有失衡的情绪工作,她们不仅要做大多数家务,还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尽量让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开心起来。为了让这种情绪劳动被更多人看到,杰玛·哈莉特写下了《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一书。

如果我的妈妈有一份正式的工作……这是我曾经的梦想。

妈妈在家务劳动中消磨着自己的活力,从曾经照片上那个神采奕奕的年轻女孩,逐渐变成了一个疲惫、急躁、难以露出笑脸的中年女人,她总是絮絮叨叨,即使几乎没人听她在说什么,唠叨成了她在失衡的情绪劳动重压下除了愤怒大喊之外唯一的宣泄方式。

如果她们能走出家庭,走入职场,那么是否能够减轻过大的情绪劳动压力,重新充满活力与风采,像所有主妇逆袭文里一样,在职场叱咤风云的同时,也换得丈夫的醒悟与孩子们的懂事成长?

对于这个问题,随手一搜,成百上千篇探讨“女人是否能够兼顾一切”也许已经做出回答。一旦成为母亲和妻子,母职责任和妻职责任终生如影随形,即便她们拥有着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她们仍然需要在家庭中倾注更多精力,以便于符合社会对她们的期待——成为最佳母亲、最佳配偶、最佳职业妈妈。

职场上对女性的情绪劳动要求远比对男性要求多大家有目共睹,而在家庭中“情绪劳动是女性专属领域”的观念也根深蒂固。即使她们在职场上已经带了一整天的微笑面具,身心俱疲,还是要准备接孩子、做晚饭、整理家务以及安排第二天的生活;而当孩子们在学校有什么需求,也通常是第一时间打给妈妈,她们不得不顶着领导和同事们的压力请假外出解决。

家庭与职场,对很多女性来说是难以兼顾的。女性为主或情绪劳动密集的行业,连高薪的边儿都够不上,这些压力会迫使女性离开职场,回归家庭,在繁重的有形、无形家务和过分的忧思、精神重担中消磨人生;假如她们的意志力足够坚强、个人能力足够优秀,同时顶得住职场压力和家庭重担,那可能需要长出三头六臂,或者终于在强压下放弃了一者,你猜猜一般是放弃职场还是家庭?

我们家有好几个孩子、不管事的爸爸、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假如我的妈妈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我很怀疑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是否还能是良好的……

那么,男性天然地就不适合做家务吗,他们先天就不擅长情感劳动,所以才会在家庭生活中试图帮忙却总是被嫌弃吗?

杰玛·哈特莉已经通过她与丈夫的相处为我们解释了这一问题,她潜意识里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女人们更擅长情绪劳动,母亲更了解孩子们,她们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方式自然是最好的,男人们总是搞砸一切。

事实上,这些情绪劳动的技能以及关爱教育孩子、关心维护家庭的意识和方式都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女性们之所以觉得自己更擅长,通常是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就一直被身边的女性长辈们教导着学习,而男性总是被认为“Boys are boys forever”,想要改变这一偏见,就要从现在开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来培养情绪劳动的能力——就像《我,厌男》里说的那样:“男人至死是少年”(Boys will be boys),而女孩得变成女人,要学会与男人相处,因为在父权制这颗水晶球框定的狭窄命运里,我们逃无可逃。女性们不需要持续地向男性传递“你总是搞不清楚状况”或“你在这些工作上总是比不上我们女人”的错误信号,相反,她们需要让男性们相信“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可以和女性做的一样好”。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或许表面上看来女性先天比男性更擅长情感劳动,但这些技能是可以学习及磨炼的。只要我们愿意一起努力,为彼此的进步留出空间,男人没有理由不能挺身而出,将情感劳动也视为他们的领域。只要多加练习,假以时日男性将会发现情绪劳动的价值,因为那为他们开启了世界的另一面——一种全新的人类整体性,让他们感觉与生活更紧密相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