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壮族铜鼓读后感锦集

壮族铜鼓读后感锦集

《壮族铜鼓》是一本由赵艺云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壮族铜鼓》读后感(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艺术的美感充盈孩子的童年

儿子的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接他放学,他在路上兴致勃勃地和我说起在幼儿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表演皮影戏《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形,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愉快而又有趣的体验过程。

我们一起查阅了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最感兴趣的是“泥人张”和“滕氏布画”,我决定有机会带他去博物馆看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于向孩子传达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自信。艺术作品和艺术元素更是增加了孩子的审美情趣。 比如儿子最近在看的绘本《壮族铜鼓》。 《壮族铜鼓》是“可以唱的民族绘本”系列中的一本。

一、故事情节充满神秘的民族气息 很久很久以前,壮家人住在离天很近的高山大岭上,随着人口繁衍,原来的村寨不够住了,壮族的祖先布洛陀就把天和地之间的距离加高了。可是这样一来,那些照不到太阳光和月亮光的角落生出了很多毒虫恶兽和妖魔鬼怪,专门祸害壮家人。 后来布洛陀就带领大家制作了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铜鼓。它会帮大家杀死毒虫恶兽和妖魔鬼怪,会领着大家唱歌跳舞,它身上的图案还会教大家学本事。铜鼓的声音后来融入壮族人的心中,成为壮族人难以忘却的民族纪念。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孩子对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勤劳充满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色彩和文字可以增加孩子的审美情趣 《壮族铜鼓》的绘者胡心笛在创作时,为了贴合壮族文化特色,特别加入了具有神秘感和趣味性的线条元素,传达夸张的意味:在用色上,她选择了孩子喜爱的饱和度 高的颜色;在形象设计上,她将布洛陀等人物的面部抽象化,便于孩子看插图时自由想象。对于最近在学习美术的二宝来说无疑是一次艺术的启蒙。 充满“色彩”的文字——锦上添花 特别喜欢书中这段文字,即使不配图,也特别有画面感:“布洛驼带人们挖来油黑、雪白和金黄色的三彩泥……”,“布洛陀又带领人们采来好看的孔雀石,用最好的青冈树做柴火, 整整烧了它三天三夜,连天都被烤成了玫红色。最后,好看的孔雀石 变成了金光灿灿的熔浆”。 “人们按照布洛陀的要求,把金光灿灿的熔浆倒入三彩泥模子里, 很快人们面前就出现了一只金色的大铜鼓:它有四只耳朵;圆圆的 一圈鼓身上雕刻着很多图案,这些图案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 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去狩猎、捕鱼、耕种、织布、航行和游戏,鼓面正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图案,太阳的周围还有山川、河流、动物、 植物等图案”。 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会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优美境界,内化于心,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可以“唱的绘本”让孩子兴趣盎然 一套优秀的绘本在于可以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从而让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都能在绘本中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绘本中嵌入了特意为此绘本创作改编并配器演唱的壮族儿歌,试图将视觉艺术、神话故事、音乐与儿童戏剧教育等元素结合起来,多感官启迪孩子,使它既可以充当家庭读物,又可以成为孩子表演的剧本。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故事,一起学唱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情节,扮演不同角色,作为家庭亲子活动项目;还可以搭配合适的服装道具,让孩子在学校联欢会上表演。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故事中的人物个性,添加有趣的台词、动作,甚至改编情节和曲调。 可以说,这是一本让阅读“动起来”的绘本,阅读和活动的有机结合不光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惊叹于祖国灿若星河的传统文化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体现其自身价值。用多元的传统文化丰富孩子的童年,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壮族铜鼓》读后感(二):听,铜鼓的声音,铜鼓的传说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让我们惊讶的文化。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壮族拥有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文化。其中,壮族的铜鼓文化历史悠久。壮族是最早使用和铸造铜鼓的民族之一,是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活化石”,壮族百姓视铜鼓为神圣的吉祥之物。

“可以唱的民族绘本”系列中的《壮族铜鼓》就为孩子们讲述壮族铜鼓的神奇传说。壮族神话中的主神布洛陀是壮族人的信仰,他创造了天、地、人,照拂着壮族子民。黑暗里的那些毒虫怪兽伤害壮族的子孙时,他们请求布洛陀的帮助,请求他摘下星星照亮大地,驱逐黑暗。布洛陀没有摘下星星,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他教他们做一个地上的星星——铜鼓。壮族子民在布洛陀的带领下学会了做铜鼓,铜鼓上雕刻着很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图案。当黑夜来临时,他们敲响铜鼓,吓跑了毒虫怪兽。后来,壮族人民还从大铜鼓上雕刻的图案里学到了很多生活本领。

这是我们陌生的神话传说,壮族文化里古老创世的神布洛陀,带着壮族特有的神秘来到孩子阅读的绘本里。因为是传说,所以我们不知道他真正的模样,在《壮族铜鼓》里,他也没有露出具体的模样,只有缥缈的抽象的形象。画中的其他人物(除了小孩子)都没有画上五官,留给孩子去想象,他们不代表具体的某个人,但是从他们的服饰中可以看出他们表示壮族的人民。壮族的服装帽子上有色泽鲜艳、织工精巧的壮锦装饰。

作者画家把壮族文化的元素和古老的传说杂糅在一起,融入到可视可敲的壮族铜鼓上,孩子一边听着这个遥远的古老传说,一边认识铜鼓,了解这个勤劳民族的文化、信仰和希冀。当人们把战胜恶的勇气和传播善的情怀融入到故事里,也把这些习俗和精神传承给子孙后代。

虽然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深入壮族了解铜鼓,以及亲眼见识铜鼓和亲身触摸它,但是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细细品味它的独特。据裴渊《广州记》和刘恂《岭表录异》说:壮族铜鼓有的“面阔丈余”,有的“厚(仅)二分以外”,“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花纹)”,制作极其精巧。

在《壮族铜鼓》这本绘本的图画和文字中,孩子得知:它两头圆中间瘪,它有四只耳朵,圆圆的一圈鼓身上雕刻着狩猎、捕鱼、耕种、织布、航行和游戏等图案;鼓面正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图案,太阳的周围还有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图案。

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铜鼓类型有八种,分别是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万家坝型。在《壮族铜鼓》这本书的最后的大拉页里,我们能看到这8个流派的铜鼓造型,只是有些可惜的是,书上没有用文字注明它们分别是哪个类型。但是从图画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

神奇的铜鼓是壮族人难以忘却的民族纪念,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壮族人敲击着它,歌唱生活,表达祈愿,人们把它当作乐器、神器、礼器,也是装点生活的美器,壮族铜鼓精美的雕刻,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铜鼓世世代代相传,这是活态的文化,传播着灿烂的民族文化。

这是可以唱的绘本,书末的大拉页上有8首为我们改编的壮族民歌,可以扫码收听。伴随着铜鼓声的歌声,调动孩子的听觉,聆听那些穿越了时空的天籁之音。民歌同时还附上了简谱,可以跟着谱来学唱,这些歌曲和传说故事也为孩子的舞台活动提供了不错的剧本。

在悠远、立体、清脆的铜鼓声中,细细品味壮族的文化,品味当下的幸福生活。

《壮族铜鼓》读后感(三):一套关于民族文化的专业有趣的绘本,感受文化的魅力

世间万物都有属于它的故事,或⻓或短,或久远或短暂,而我们的铜鼓也有属于它的故事。

特别开心遇到了一套可以唱的⺠族绘本,一套属于我们的绘本,一套关于少数⺠族的绘本。

我特别喜欢这本:壮族铜鼓。

推荐阅读年龄:4-10岁、以及所有对少数⺠族文化感兴趣的朋友。 馆内藏书上万册,总有一些绘本是自己一眼就喜欢上的,有时候因为颜值有时候因为内容有时候因为作者,而喜欢本书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理由:

一:珍贵的文化 壮族铜鼓讲述的是布洛陀造鼓的故事,在壮族文化中,布洛陀是古老创世神话中的主神,他的故事 一直以口头传唱的方式在广⻄壮族自治区流传;布洛陀和壮族铜鼓习俗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二:画⻛抽象思维

非常喜欢铜鼓这本书的画⻛,整个彩色的搭配清新自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为了贴近壮族文化特色,还加入了具有神秘感和趣味性的线条元素,使画面看起来多了夸张的成分;

在色泽的使用上,使用了孩子们喜爱的饱和度高的颜色;在人物的形象设计上,作者将布洛陀等人物面部抽象化,这样可以让孩子在看插图书发挥自由的想象。

就像我在看这一⻚的时候,首先我先到的时候为什么这两个人物的面部五官是空的呢?于是我就把以往看多的书本、电视等所有的少数⺠族的形象构入到这些画面里,一个个活灵灵现的人物在脑海里呈现。

三:内容真实性

壮族铜鼓的作者赵艺云在创作的时候先是大量查找、核对了壮族历史⺠俗资料,继而使创编故事,最后对稿子进行多次修改,历时一年有余。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少年写给小孩子的书,希望他们不仅能读故事、看绘本、唱儿歌,还能收获很多关于壮族的知识。

四:知识多元化可延伸性强

在这套绘本中,创作者们嵌入了特意为此绘本改编并配器演唱的壮族儿歌,试图将视觉艺术、神话故事、音乐与儿童戏剧教育等元素结合起来。

通过这种多感官启迪孩子,可以使家庭读物也可以成为孩子表演的剧本,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故事、一起学唱歌,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情节,扮演不同⻆色;还可以搭配合适的服装套具让孩子在学校联欢上表演,孩子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丰富故事中的人物个性,添加有趣的台词动物等等。

延伸性非常强

五十六个⺠族五十六朵花,每个⺠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族文化,和孩子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传统⺠族文化世界,感受⺠族文化的力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