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女性面對的戰爭读后感摘抄

女性面對的戰爭读后感摘抄

《女性面對的戰爭》是一本由蘇‧勞伊德•羅伯茨(Sue Lloyd-Roberts)著作,自由之丘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 400.00,页数:3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性面對的戰爭》读后感(一):无声的反抗和远处的悲鸣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准备在豆瓣上标记。可是我要写书评吗?然而看到繁体的标题我打开Word后的第一件事是要确认电商平台有没有在销售这本书,是不是很可笑呢?

性、欲望、快乐、自由、权利、美丽、自由,在每章标题所显示的那些国家里,女性是不配拥有的,也就是所谓“乳牛的权利都比女性要多得多”。割礼、人口贩卖、童婚、荣誉谋杀、暴乱、荒淫、嫁妆死亡、薪资差异,这些都不是骇人听闻,经常关注国际新闻的人应该很多都能听到。

女性不是产生灾难的原因,却往往是灾难的承担者。

《女性面對的戰爭》读后感(二):地球可以原地爆炸了

看完以后甚至理解了为啥那么多国人抱怨我国女性地位太高了,好家伙,相比之下,他们这是被迫放弃了多少“历史”和“传统”“赋予”的权力和权利啊……如果本书的描写属实,那么这些地方的女性基本还在“我们是否算个人类”这个问题上苦苦挣扎,就像书中提到的,我觉得还不如是头乳牛,一部地球上人类阴间行为大全,比起事实的残忍性,大部分的时间点就在21世纪这个更让我惊诧,基本上一个“强大”的理由——“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于是在现代人类看起来无论多么残酷和丧失人基本准则的行为都可以如此正常和具备天然的正义?!这么一看起来,最后一章英国争取薪酬的平等,看起来是多么“无理取闹”——“你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要是在xxx,你们这样的早死透了!” 所以,本书的真正精髓可能在于,那些身处如此境地的女性,依然在为自己的权利和遭遇不公平的其他人,发出声音,即使那是多么微弱,看起来多么像蚂蚁想要撼动大象也好……

PS:看繁体字版唯一的问题就是地名翻译不太统一,有些区别不大可以猜到,有些需要百度,比如“狮子山共和国”,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女性面對的戰爭》读后感(三):2021.12.20|女性面对的战争

查了一下英文版出版的年份是2016年,没想到那时世界上还是有那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对女性的压迫,简直毫无人性可言,反思了一下现状,许多歧视女性的现象依旧很常见,波伏娃的《第二性》可是二十世纪就出版了啊。

这本书是一本看的时候会生气地哭出来的书,上次有这样的心情是读《知晓我姓名》,所以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再看。

简单看一下简介就能了解到书中所讲的内容:不用多谈的女性割礼;在阿根廷战争中的五月广场,毫无缘由带走家里的儿女们,最后大部分人都了无踪迹;在都柏林的洗衣厂,所有被强暴的女性们或是他们的孩子,都会被送到那儿日与夜继地劳动,几十年不能休息;在沙特阿拉伯,如果没有男性的存在,家里的女性们就会被活活饿死,因为不能出门;在埃及,女性到公共场合参加示威活动,就会被无礼地羞辱;许多欺骗女人们找工作实际上是被送出国的性贩卖;还有许多女性上学途中突然让他们回家然后结婚,再也没有自己的生活;有个地方信奉“荣誉杀人”,一旦家中的女性不愿嫁给他们选中的人,有自己的爱情,那么杀了她就是合法的;在印度,小至六岁的儿童们都会被安排童婚,嫁到婆家就得不停地工作;以强暴作为战争武器的国家;在英国,女性和男性的工资的完全不平等……

书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结局。

“藉由傳統這頂帽子的光環來掩護厭女思想或甚至犯罪行為是多麼方便的事情。”

最后从作者对中国的只言片语还是能了解这本书会什么会在中国被禁的,不过她追求事实真相屡次以身犯险的精神令人敬佩,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记者,推荐读一下繁体版!

《女性面對的戰爭》读后感(四):你无法为这本书做一个真正的总结

文风第一时间让我想起了《血疫》,讲述的差不多也是这种令人恐惧和难受的事情,作者的文笔很能引起读者的痛感,让人感到生理上的不适,身为女性读完真的心塞心痛且心累。作者也是一名顶尖的记者,书中记载的事情都由她亲自登门采访当事人,文笔流畅细腻。 写作这本书的作者因病去世,准确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完成,作者也未能看着它的出版。书的内容已经足够多了,也足够让人对这世界感到丧气。但世界只会有更多的不公不平。“你无法为这本书做一个真正的总结,因为这场「勇者反击」的战争还在持续进行,人们仍在无数个前线上打著无数场的战斗。”她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女性主义者”,她对女儿说,如果请帖上你的名字不是排在前面,我会拒绝参加这场婚礼。她说,“她奉献一生为比她不幸之人的人权而战。这本书要献给那些勇敢反击的人,向世界上所有拒绝沉默,拒绝向命运低头的弱势者致敬。” 一些书评不去关注这本书所提到的女性问题,反而揪着作者的政治立场不放(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歧视无处不在,即使在受歧视的女性身上),这种转移重点的评论背后逻辑和第五章所提到的有何不同。第五章说到,在治安危机、经济危机、濒临法西斯主义等问题面前,女性权益根本不属于重点项目,女性议题从来不是优先处理的问题。 这种说法的潜在本质就是把女性剔除出了国民甚至人类的范围,好像在说等到男人生活稳定下来,女人才有权利成为人,这种思想在每一章事件中都普遍存在。集体强暴、性骚扰以及FGM问题持续恶化,而这些问题因为与女性有关却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甚至大加打压。 作者曾经拍过一部BBC纪录片,名字叫《男孩本性如此》,因为他们总是这样辩解,我想起成龙的一句话“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这个纪录片讲述摩尔多瓦性贩运的问题。最令人崩溃的是,这种性贩运并不是存在于黑暗,作者发现,只要有联合国维和军队在,就会有性贩运:先出现的是士兵还是酒吧?「部队来了之后,酒吧才开始设立。」你曾经载士兵到那些地方吗?「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他回答,「他们有时候穿制服,有时候会在车上换成便服——从军人变成平民。附近居民不喜欢这个现象,他们觉得这给年轻人带来坏榜样,但军人就是军人,假如外头有夜店,他们就不会安分待在军营。」 当你绝望的时候看到警察和士兵,以为他们可以帮自己从火海中解救出来,却没想到他们才是始作俑者,让我想到了《金色梦乡》,个人在这个世界里,不仅是gj机器的工具,还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不仅警察和士兵,连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家人也是把自己拉入地狱的凶手。用毒打和强暴逼婚的父母和那些人口贩子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然后却是利用信任和亲情来作恶,在他们看来,女人不过就是可以交换的商品。当这些被逼婚的女性逃出来找警察求助,迎接她们的却是警察不尽的强暴。这是《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封建礼教的问题,而是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和践踏。 书的中间部分放了些插图,有一张是某个宗教官员在提到FGM对女性的好处时露出的笑容,猥琐又恶心,和他身上神圣的服装形成了极大反差,这种反差又是如此的可笑和讽刺。还有那张被几个士兵轮暴的“蓝色胸罩的女人”,那种无力和悲哀都透过照片印在我的心里。 书名中提到的“敢于抵抗的勇者”,我觉得写这本书的作者也能算上一份子。是她亲身去各个地方采访那些苦难的女性,把这些不公揭露出来。从来都是女性在做这些事,为自己争取权益这些事情只能靠自己,而男性只会为自己国家“男女平等”的现状而洋洋自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