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读后感1000字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读后感1000字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是一本由[法]旅克·理查德(Luc Richard) / 高翔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读后感(一):长江的迷人之处,也许就在不同的文化绵延。

好书,好画!

引用文中的一段:

长江就像⼀块⼈类社会发展的活化⽯。在这⽚⼴阔的流域,我看到了最时尚奢华的城市街区,它们是那么的现代和先进;我看到了幸存的⽼街和⼩城镇,仿佛回到中国 20世纪七⼋⼗年代的另⼀种⽣活;⽽在偏远的地区,我看到了⽤⽔⽜和马耕地的村落,继续着农耕时代的⽥园宁静,它们又是那么的落后和传 统。或许世界上没有哪条河流像长江⼀样长期存在着地理、时空、社会体系、⽂化传统和发展⽔平的巨⼤差异,或许这种在同⼀流域并存的巨⼤差异,正是长江的迷⼈之处。”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读后感(二):长江也存有我的一段故事

行走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多么奢侈的行为,还记得十几年前坐维多利亚号邮轮从宜宾到重庆,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惬意!清晨薄雾中跑上船顶,看灰蓝色的长江;上午坐在独属于自己房间的阳台,任波光粼粼的江水从脚下划过;行至三峡大坝,躲进房间,看邮轮陡然升高、泄洪关闸,体验无法言说的科幻之感……还有石棺、猿声,小三峡、丰都、重庆……时间让一切经历变得似是而非,那些回忆和记忆已经深深地消逝于我的生命中。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是时间将一切镀上金边、银边,永远地留在了过去。感谢作者们帮我回忆,即使我们眼中的风景不甚相同,但迷人的感受包含了太多太多……喜欢那些写生,每一笔线条和颜色都是语言,看进去,眼睛想流泪,心想哭。。。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读后感(三):今天,我们用什么做艺术?丨昆明东方书店新书分享会

今天,我们用什么做艺术?面对这个提问,每个做艺术的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回答。

2006年夏,三峡大坝建成,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作家旅克·理查德两人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长江的面貌、样态。此后数年间,随着库区蓄水最终完成,高翔和旅克曾踏足的一些古城镇已永没江底。

两人当年的绘画、文字记录,合著成《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一书出版。两位作者彼时的行走,让我们看到一个变化中的中国,一个危机中的世界。

2022年7月2日,众多嘉宾在“昆明东⽅书店”相聚,共同讨论这本书的新意所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作者⾼翔,知名诗⼈、作家于坚,云南油画学会会长唐志冈,知名油画家马云,云南⼤学⽂学院教授、副院长王新等嘉宾。虎良灿担任主持人。

今天我们与书友们分享活动精彩内容。

虎良灿:为什么十多年前会想到要走长江,还跟一个法国朋友一起合著了这样的一本书?

高翔:我跟我这位朋友旅克·理查德,我们是在很偶然的一个情况下来走长江,并留下了一些绘画和文字的。

现在想起来,整个过程有几点,是对我个人而言很有独特价值的。譬如,我们在观察和看待事物方面,都是去看比较平凡的、大家忽视的东西。

得荣·太阳谷月亮湾水电站修理老水泵机的工人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5

在四川甘孜的得荣县城,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水电站,刻碑上写着“月亮湾水电站”。但只有两个工人在那里穿得破破烂烂,也只有一台像是水泵的发动机的机器,也是非常破烂。

我就会觉得,怎么那么大的一个水电站会是从两个工人、一台破机器开始的,当时还专门画了那台机器。

得荣·太阳谷月亮湾水电站的机器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5

行走当中,我跟旅克会谈到在中国西部的这些地区,整个民族原生态的生活,包括他们的建筑,包括他们的物产——松茸。

这种美味的菌子在2005年8月份,在得荣、在整个藏区都卖得比较便宜,一公斤大概是四五百元以内。后来我们了解到,松茸是一种极速的产业链。

尼西·松茸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5

藏区的年轻人,他们每一年夏天都会和自己的家人到山上去采松茸,当晚就有人来分等级收购,运到中咱乡。这是长江边上一个很小的一个乡村,地理上是到巴塘县的一个很重要的中转站,也是一个松茸的集中采集地。

在中咱,他们的节奏非常快,当天收完马上就有专业的设备冰冻,运到县城,连夜用飞机运到昆明,昆明又飞新加坡,新加坡到香港,香港又飞日本,一般三天之内就可以把松茸送到日本食客的餐桌上。全球化已经非常深入地触及到每一个乡村,触及到每一个角落。

尼西·收松茸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5

所以这趟四个月的行旅,不仅是看风景,看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想到了一些问题的。这些在我们的日记里,多多少少有一些提问和自我的回答。

虎良灿:这些画很像我们小时候拿着蜡笔画的,特别朴素、亲切。于坚老师的序就说到,高翔的画让他看到了一种诗意。所以我想把问题提给于老师:为什么您说高翔的画有诗意?

于坚:我和高翔不是很熟,认识时间也不长。有一天他说他要出一本书,请我帮他写一篇序。想请我做序的人太多了,我基本上都拒绝了。但是高翔是马云的朋友,我不好断然拒绝。(笑)

我就说,我先看一看你画的是什么。我就去他的袁晓岑先生的故居,那里面有一个小的博物馆是他办的,在翠湖边上,大家以后可以去参观,很漂亮的博物馆,有袁晓岑先生的作品在里面。

分享会现场,左起:于坚、唐志冈、高翔、马云、王新

我看了他的画,吃了一惊。因为我对高翔的认识是,他是属于当代艺术之中的一员,是吧?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从80年代开始的,而且它的启蒙地也是在昆明。发展40年之后,它给我一个印象是,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主题模式,就是对一个时代的政治化的反思,总是这样的东西,批判性的东西很强大。

那么高翔也在西方(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受过(西方艺术)很深的影响,所以我以为高翔是当代艺术的其中一员。但看到他的画我就吃了一惊,怎么现在还有人画这样的题材?他的手上的功夫很不错,那种表现主义的风格。高翔的这些画,就使我想起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有一年我去莫斯科参加一个国际性的文学节,去到这间画廊参观。令我非常惊讶的是,这个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一个画廊,里面有很多工人农民、铁匠、士兵、在田野上的劳动者等主题的作品,而且是用现代主义的手法表现的。他们画的列宁肖像,也是一个表现主义风格的——不是我们以前印象中的风格。

所以在那个画廊我非常感动,俄罗斯艺术家继承的还是19世纪人文主义的那种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也在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中继承。批判固然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是人生还有另外一部分,文学艺术也要对成千上万的、广大的、在黑暗里面的普通人的那种庸俗的生活事例进行赞美和肯定。

南京·长江边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5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这本书所表达的主题使我吃惊,很感动,也很喜欢。在今天,当代艺术观念泛滥,但是那种能够感动人的内心的那种诗意的东西越来越少。所以我决定给高翔写这个序。

一般写序都是很贵的,(笑)但我说你送我一幅画就可以了。(笑)他问要画什么?我说你给我画一棵桉树。我从小就喜欢桉树,昆明到处都有桉树,而且世界上活得最长的桉树就在海埂边上,100多岁了。高翔画了大概有半年之久,现在这幅画天天挂在我家。

今天我们要问“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这个问题,高翔这本书可以回答。

这本画册我认为是可以放在家里的,因为你随时翻开它,就会重新唤醒你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有的艺术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邪恶的,是地狱般的,是不值得过的,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太差了。

“大地性”在我们的时代日益式微,正在被各式各样的转瞬即逝的观念遮蔽起来。但无论如何,我们依然要在大地上过。中国传统讲的道法自然,它就是肯定大地的。

三峡·宜昌至巫山的船上之二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6

西方传统是把大地视为一个地狱,人在这里只是吃一些麦当劳,最后归属是在天堂。在中国,人认为自然、大地是我们的精神导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你永远不能背叛它。高翔这本书就像一个大地诗人,用这种现代主义的手法复活这种精神,也正是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紧密传承。

虎良灿:接下来想跟唐志冈老师交流一下,您站在一个当代画家的角度,怎么样评价高翔这一批用非常朴素的色粉笔画出来的写生。

唐志冈 :刚才于坚也谈到了关于当代艺术的一些问题,我说无论是现代艺术也好,当代艺术也好,艺术最基本的东西是能力,色彩、造型、速写这三大能力。但是我们今天大部分画家的速写能力是非常低的,丧失掉了。即便是有也是流于卡通插画这样的水平,那不叫速写。

从一个速写本里面,就能看出一个画家的素质、素养、品质。我们那个年代谁速写画得好,那是要传唱的。老昆明的这些老艺术家的速写能力都很强,他才会有云南早期的重彩画的这一批人,云南申社的这批优秀的艺术家,80年代的八五新潮的这批艺术家,一直到90年代的这些艺术家,不是因为他们搞当代艺术,就不需要速写能力。

三峡·宜昌至巫山的船上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6

这本书的出版——高翔的速写虽然画得很早了——我都觉得出晚了,他对年轻人,对现在的美术圈是一个启示,用肉眼去观看,用生命去体验,而不是隔着一个镜头。高翔自己的能力通过画册也是看得出来的,是高水准的;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像德拉克洛瓦的北非之行那样,是一个积累和沉淀在一个文明基础上的速写。

虎良灿:坐在高翔老师左手边的著名画家马云,他跟高翔是同事,都是云南艺术学院的老师。那么,是什么让你有信心给于坚老师推荐高翔?你就不怕吃闭门羹吗?

马云:刚刚唐老师说,有点遗憾,为什么这本书十多年后才面世。我觉得这是很幸运的,这个时代还能出书,说明编辑很厉害、有魄力。

有一天高翔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出本书,能不能让于坚老师来看一看?我说这个可以,他说能不能写个序,这个我从来不敢答应,因为据我所知,让他做序的人太多了,关键很贵,是吧,有人甚至拿包钱,一看就那么有“厚度”,是吧。(笑)于老师是有立场、有良知的人,他说如果我写了会侮辱我的画家朋友,就这么简单。

那天,我没想到高老师拿了那么多的速写,我第一次看他的速写,我也很吃惊,画得确实好,很朴实。是一个尊重于过程的忠实的描述,他不会添油加醋,也不乱编。

还有几句话,我在这重复一下。法国记者说你不要拿那么多东西,按我的经验是最多负重5公斤可以走得很远。高翔说不行,我的色粉笔、速写本还有压缩饼干已经远远超过5公斤了,后来他很理性地整个行李打包去称了一下,11公斤。从这个行为上来说,他也是个行为艺术家,不在乎轻重,只要他能扛得动,这是一个神圣的远行。

何云昌 自己和自己--第四大桥 丝网版画 38X27cm 2018

我觉得阿昌(何云昌)在这方面也是这样,当年我去问他,他走英伦三岛的时候,那个石头他拿起来是有多重,他不知道。他就是顺手在英国拿了一块石头,他觉得第一块太重了,第二块轻了,第三块他说可以的,他就抱着走了。但是你们想想,要走3000多公里是什么感觉?空着手都不可能,还别说负重一块石头,最后他走到中途就把那块石头“啪”砸碎了,因为太重了,不是人一般状态能够想象的了。但是这个家伙很厉害,他竟然(把石头)捡起来,拿胶粘好继续扛着走,走完后他把石头又放回原地。有一个收藏家出高价要买这块石头,他说你不要打扰它,我不告诉你它在哪儿。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真人,那么高翔也是。

虎良灿:高老师,这批画从完成到现在,已经过了17年了,整个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长江流域。中国的整个长江经济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管是山川河流,还是当地的建筑,还是人,我相信都有非常大的改变。有没有想过再走一遍,再画一画?

高翔:我的法国朋友旅克,因为他是记者出身,他对这些历史性的时间比较敏感。我记得2003年,我们去大理、去嘎洒、去新平哀牢山那一带,当时他就说,中国现在变化非常的巨大,他说如果我们俩走长江的话,你好好地画长江,你的那些画它有记录的价值。不仅是你自己艺术性的表达,可能很多东西它都会改变。后来我们俩分开着走过一趟之后,我就知道,很多地方其实我们看过一次它就消失掉了,它就不存在了。

一路上,原住民的普通的生活是我们的关注,是我们的兴趣、我们的热情所在。我在后记也写道,反而是这些小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有很多这样的小地方都消失掉了。

大昌古镇·拆迁中的大昌古镇之一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6

比如说巫山地区的大昌古镇,那是一个明代距今600年的,用石头垒起来的很好的寨子。历史上,张献忠就是在这个寨子跟清军打过几次胜仗。2006年的2月份我又去过一次,半年之后,这个镇因为三峡大坝的建设被淹没,就消失了。

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我比较矛盾。可能还是跟年龄有关系,我在30多岁刚出头的时候,确实很有热情,说做就什么都不管,就要去做,也不知道这个路有没有危险等等。现在可能会比以前顾虑多一些,想得比较多。如果要去,那么四个月的时间怎么安排?想多了之后,就觉得不如以前那么的干脆。

虎良灿:今天我们在座的嘉宾有诗人有画家。王新教授是一位文艺评论家,想听听您怎么来看待高翔的这本书?

王新:刚刚马云老师讲到一个细节,就是讲阿昌的行为艺术,那块石头不卖掉,让它在那里。这本书里面其实也有一个细节,高翔老师你可能自己忘记了,你想要买一个藏人家里面的一种小佛,很漂亮,是吧?你说你要买它,喇嘛对你说,“它已经在那儿,就让它待在那儿吧!”委婉地拒绝了你。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态度。

理塘·长青春科尔寺的小铜像 25cm×34cm 色粉笔、素描纸 2006

长江为什么如此迷人,因为它记录了很多的人、事、物,长江流域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和人文状态。就像于坚老师的《建水记》里面,中国人的儒家文化的文脉,中国人的本土的尊重神性的文脉,还有人们的日常生活,几千年下来的风气,那些东西都自行其是地在那个地方。

长江是一条极具有文化多样性的河流,如果说我们在最底下,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入海口——上海,它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表征;上海周边,长江中下游这一带,就是我们中国古典文化里面的江南,才子佳人文化,诗意江南;再往下一点,到我们湖北、湖南,就是一种巫文化,你到沈从文的小说里面,乡下还是讲究这些东西的;再往上,到四川一带,苏东坡、李白之前在那里的游仙文化;再往上,你到我们丽江,到藏区,接近我们说的神性文化、佛性文化等等,一个具有超越性的世界开始打开。长江本身就是一条非常富有文化多样性的河流。

而我们当下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同一性,于老师刚刚也提到了,现代文明最重要的一个表征,比如说麦当劳。同一性是怎么实现的,通过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技术理性,所有东西都是按照我们一个技术模子标准来,像我们今天最极端的,就是大数据的算法,我们每个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算法里面的符号和那个点,所以在这种技术理性里面没有多样性;第二个,就是商业消费里面的这样一种商业理性,所有东西都可以交换成某一种等价的货币,麦当劳这些东西都是批量生产出来,等价交换。

现代文明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同一性来摧毁我们这样一种生物的多样性、人文的多样性,还有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如果说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价值,那就是对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多样性的尊重。这也是于坚老师这么多年以来,通过他的写作,对现代文明的这种反思,包括在《建水记》里面热切的呼吁的一个东西。

— END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