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至少还有文学》读后感100字

《至少还有文学》读后感100字

《至少还有文学》是一本由宗城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4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至少还有文学》读后感(一):至少还有文学

有幸和他谋面,更理解精神世界有星辰大海。他给人第一印象是不善言谈的,但是每当说起文学,他便有了满腹的热忱与人。虽然到今天文学已经是物质成本上最低廉的行业,而它所能给予人类的养分,却一点也不比其余行业低,甚至,在开拓人类语言的边界、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能力上,文学仍旧是今天最有力量的一门学问。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期待他与读者的线下见面分享。

《至少还有文学》读后感(二):阅读的一部分本质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花费两周时间阅读这本书,宗城是我偶然知道一位严肃文学作家,感觉很神奇,同龄人中会有人认真的搞文学,看到他出书,就下单购买。这本书是作家对于三十位作家的作品论随笔,这些随笔被分为了三部分,心灵的辩证法,挤掉自我的奴性和经典细读,分类是宗城按照随笔角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读一下序言。 我读书过程是先从熟悉的作家开始的,比如契科夫,鲁迅,汪曾祺,张爱玲,文章在写这些作家的时候,没有仅仅是浅显的讲诉生平和作品,而是在沟通思想,那些作家对于人世间的思考。这几位作家在我眼中,不再是课本上单层形象,有了其他角度。这样的阅读感受让我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尤其喜欢作家关于契科夫的那篇随笔。 这本书给我一个惊喜是,书中收录了很多女性作家,而这些女性作家是我完全不了解的。在写女性作家时,没有同一般文章立足于她们的感情生活,而是立足于他们的作品,分析他们写作手法,作品视角,文词和作品中表达细腻的情感,肯定她们本身的文学成就。让我一个读者,可以仅从文学的角度认识她们,了解文学的美好。 随笔中谈论作家和作家文章,不会仅仅局限在作家一人,会开拓视角,从过去和现在时代背景分别看作家,甚至会由这个作家引出一个议题,进行讨论,比如太宰治和他的女人。这让我的阅读过程很享受。

文学是世外桃源,读书人会在文学中逃离现实尘埃。可是文学是不避世的,文学里的人世间是提炼后的人世间,文学中那些情感,是作家在人世尘埃中点燃的一点光亮。

读这本书时候,会感觉更明显文学于现实意义,或者说不论文字或影视作品,或许不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现实,但是他可以引发人们驻足停留思考,是火种。

《至少还有文学》读后感(三):至少还有啊

#7月读书|《至少还有文学》by宗城

来自95后的新人作家(未来可期啊)一本又薄又厚的文学评论集,集结了他在不同刊物上的文字。除了书名过于网红,写得是非常流畅,全书分为三个子集:

“心灵的辩证法”主要是聚焦于伟大作家向内挖掘的深度,除了耳熟能详的菲茨杰拉德,伍尔夫,张爱玲,我也接受了几位诺奖诗人的种草,并洗了洗我的书库,打算近期读一些短篇,诗歌。

中集“挤掉自我的奴性”中,当然是关注现实题材又深挖人性和社会性的大家比如契诃夫,卡夫卡,哈代,太宰治……那短篇之神非契诃夫莫属咯

毕竟如果一个作家写得好都叫做“弗吉尼亚契诃夫” “三里屯契诃夫”,由契诃夫种草卡佛我也是非常会找联系。而安德烈斯的《光明共和国》和《小手》是和菜头大叔去年推荐的神作,在这里找到共振也有一种英雄间的“惺惺相惜”。

下集为“经典细读”解读文本呢,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了,不赘述。

很喜欢他关于钱钟书,王小波,伍尔夫和鲁迅几篇的执笔,让我看到作者在完整的学院派知识体系建构下,

有血有肉有自我深度理解的去做文学评论,非常非常厉害。顺带推荐他的播客: 席地而坐。

只要读书,就不孤独。

《至少还有文学》读后感(四):看到“平静湖面下的惊心动魄”

读这本文学评论集,感觉又回到了中学时代,在化学老师的课堂上读张爱玲小说,读到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时,抬头猛然看见讲台上老师正目光灼灼地盯视着我。

后来许多年,再没有那种忘乎所以的投入和感动。

现代人的生活匆忙而粗糙,无论爱恨情仇都如同吹落在平坦马路上的枯叶,风一起,便消失无踪,清淡无痕。之所以说“至少还有文学”,大概是因为文学的细腻和敏感最能唤醒被各种庸常、厌弃和丑恶的现实打磨得光滑而麻木的神经最深处潜藏已久的对美好和真纯本质的热望吧?

或许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曾有某段时间沉迷于文学,无论是通俗文学还是神圣的纯文学,也无论是何种文体、何种流派。我们在教科书和课外阅读中接触到鲁迅,接触到钱钟书、王小波和汪曾祺,在流行的外国文学读物中偶遇福楼拜、哈代、卡夫卡、菲茨杰拉德。单单这些人物的名字,都能如同某种色彩或气味一般,迅速引起记忆最深远的印象。

文学评论集的优势往往就在于此。它像文学史课程,带你去回溯曾经熟悉的作者,让你在另一个人生阶段,带着新的生活感悟,以新的视角去再次解读当年不曾完全读懂的作品。或是介绍一位你不那么熟悉的作者,也许是只知其名字而始终不曾读完其作品,比如伍尔夫、太宰治,也许是完全陌生的,比如托卡尔丘克。经由一本书,从东方到西方,在中国、欧美、俄国、日本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经典中漫游,确是一桩快事。文集的篇目煞费苦心,毕竟若是完全谈重量级的文学大家,前人已有无数评注论述,若是完全谈不为读者所知的作者,又难免冷僻——书评家虽然有文学追求,也要考虑图书市场的喜好。书评作者的功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书评作者以其自身的阅历和对写作技巧的娴熟把握,介绍作家们的生平,点评作品本身的风格及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际遇。其中也有作者自己的思考,比如作家该不该去关心政治,这是否会玷污文学的纯净性?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更准确来说这是一本思想随笔集,始终在思索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人生与其作品的关系。他也敏锐地意识到文学的局限性,指出读书不能取代“身体的感性遭遇”。然而,文学让人感受到具体的人、具体的生活,让人看到“平静湖面下的惊心动魄”,与此同时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阴霾和尘埃。

《至少还有文学》读后感(五):我看见的宗城与文学

认识宗城已有五年,现在看来,几乎是一步步目睹宗城走完了这本书的过程。这并不是一本为了初版而产出的“图书”,而是一个有志于文学的青年历时多年的熬炼和积累,对于文学的理解、挚爱和深切表达,日拱一卒,日渐精益,作者最令我佩服的一点,便是他从未宣扬要得出任何有关文学的学术性结论,也不能算是高高在上的严肃批评,作者将自己走进那些具体的、字字清晰的文本里,将热忱和专注一点一滴全盘托出,因此,《至少还有文学》是一部凝聚一个文学信徒大半青春的心血之作。从文本出发,落脚生活,“文学如何影响了生活,生活又是如何反哺文学?”

谈及文学的今天,总免不了一片惋惜的哀叹,但一个有信仰的写作者大概率不会热衷唱衰,更不会自视甚高,他应该是“在深渊中湿透灵魂的人。他不是站在山上俯瞰众生,而是自己也成为那众生的一部分,于茫茫黑夜中漫游,于最尘埃处看光亮。”

有人问,优秀的作品读它便是,为何要听取他人的文本分析?但事实上,有趣灵魂的碰撞应该是一场圆桌派,是不分层级、不设关卡的平等交流大会,对于逝去的伟大作家,当下的星光和灯塔可以帮助我们照亮接近他们的路。或许你认为前路已经灰暗混沌无比,但恰恰如此,我们需要向后看,需要去探访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鲁迅、波拉尼奥,而本书,不仅细数了通往它们的路,更是作为一位引路与开路的伴侣,在孤独求索者的身旁,对我们低语“至少还有文学”。

要读懂一本书不难,吃透一本书,或许也不难,引经据典并作为社交筹码,更是几乎成为“读书人”必备技能,在这样的流向中,我们忘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甚至忘记了,在无望的生活里,“至少还有文学”。

“好的小说会随着时间生长,在一次次时间的共振中,发出回响的余音。”比如鲁迅。人人都知鲁迅好,但不同时代的人阅读鲁迅,都能抵达不同深度的“好”,在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一种挖掘视角,并未强加,但足够真实:“他既意识到孔乙己的可笑,又意识到造就那可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深切讽刺的与其说是孔乙己,不如说是导致孔乙己到如此境地的环境。”

如果没有文学,这些话,谁来替我们说,谁来替我们想起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