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敏感父母读后感精选

高敏感父母读后感精选

《高敏感父母》是一本由伊莱恩·阿伦(Elaine N. Aron)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敏感父母》读后感(一):别只关心孩子了,你也需要一点自我关爱

为人父母的第一年,焦虑无处不在。

孩子饿了、困了、冷了、热了、拉了——每一个指征似乎都意味着当妈的“失职”。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牵动了一家人的心。屋子里堆满了玩具和教具。绘本、育儿指南、教养目录,每一个都指向一个尽可能“完美”或“天使”的孩子。

你见过凌晨一点两点三点四点五点的月光吗?每个妈妈都见过。那些深夜隐忍的叹息、哭泣,白日里强打起的精神,与人交流时偶尔的回避,稀疏且凌乱的妆发,又都指向了一个试图“尽职尽责”、却仍疲惫万分的母亲或父亲。

如果说大多数的育儿书,都是在告诉父母如何去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么最近看的这本《高敏感父母》,则是在告诉父母该怎样做一个“Peace & Love”的父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照顾自己。

毕竟,“一边践行亲密育儿一边在心里崩溃大叫的父母,不大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

“高敏感”作为一种天赋,并非人人具有,一向自以为粗糙大大咧咧如我,认为自己并不属于这样一类人群。但当我翻开高敏感研究开创者伊莱恩·阿伦的这本书,看到“你是否高度敏感”的自测问卷,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确具备高敏感特质——

相较于其他人,会对信息进行更彻底的处理,对身处的环境有高度的敏感性,同时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觉察细微刺激的能力。日常如此,在育儿过程中尤为如此。

当初看《请回答1988》时,德善爸爸的一句“对不起,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让无数人破防。而当自己真的成为母亲,体会又深了一重。当父母,需要学习,需要提升自己的同时,也需要自我减负,放过自己。

还记得粒哥四五个月的时候,入睡十分困难,睡着后还总是不停醒来,当时已经上班了,每天浑浑噩噩,对这种状况充满焦躁感。每晚几乎都是在小红书、知乎、微博的搜索学习中度过的,零星的睡眠,解释不一的说法,让人崩溃——什么时候才会拥有一个完整的睡眠?什么时候孩子会踏实睡个好觉?

《高敏感父母》里说:“当我们处于压力或担忧中时,我们看待生活的视角会变得狭隘”。这种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放长眼量,把目光拉得远一些,毕竟没有哪个人到了两三岁还不会睡觉。看到这里,我的心似乎没那么紧绷了。

书中这样真正能让人得到安慰的话语比比皆是,工作的间隙,读读这本书,感觉整个人都“轻盈且宽广”了起来。

摘录一些金句,和同样在育儿焦虑中的朋友们共勉。

关于说“不”:说“不”有时意味着对家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对内疚说“不”。备下一些速食,哪怕它们没有达到你那严格的营养标准。最要紧的是,睡眠务必优先于家务和其他事。有空的时候,不妨考虑对所有的事情一律说“不”,只管睡觉。……意识状态是做其他事的基础。神清气爽时,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如若不然,便事事不顺,道理就这么简单。

关于放长眼量:当我们处于压力或担忧中时,我们看待生活的视角会变得狭隘。唯有安下心来,它才能宽广起来。

关于帮助:需要帮助,就是需要帮助,并不代表你是个没能力、不称职的父母。

关于请月嫂、育儿嫂或保姆:“友好但不是朋友”,这样的关系才能让你在心有不满或雇佣关系走到尽头时,更容易把话挑明。

关于决定:做出决定后,相信自己的决定。时限临近时,你可能又冒出很多别的想法。请记住,你已经尽力了,你也不希望永远对这个决定耿耿于怀,更何况你已经决定了。同时,也请记住,如果你迟迟不肯决定,无限期拖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也已经做出决定了。(这个的有用程度,可不止育儿对不对!)

关于孩子闹脾气:研究人员发现,孩子闹脾气时,父母做什么几乎都无济于事,虽然大多数家长会去尝试。你越是急于阻止,或许就越是在暗示孩子他胜利在望。孩子闹脾气很快会结束,最起码迟早要结束,你只需等待就好。

《高敏感父母》读后感(二):敏感性也能为做父母你我带来快乐的体验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2022-01-26

自为人母后,焦虑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虽然知道这是世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但面对每天不确定将要出现的困难、问题,情绪化、紧张、焦躁、崩溃, 记得女儿刚上初中的时候,正值青春期,身体的发育和突然增加的繁重的学业,情绪和身体都比较敏感,我也正值更年期,睡眠十分困难,前半夜辗转反侧,刚刚睡着5:30的闹钟就响了,带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和精神准备初中生的早餐。每天浑浑噩噩,对这种状况充满焦躁感。瞬间的情绪会让人崩溃!只想着自己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女儿调整好情绪帮助孩子顺利平稳的渡过这个时期。毕竟,“一边践行亲密育儿一边在心里崩溃大叫的父母,不大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

虽然我也有读一些育儿的相关书籍,也会和身边一些育儿”成功“的父母有交流,但是我总是能找到或是抓住一些别人可能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因此我常常听到身边人不以为然地反应:“你是不是有点太敏感了!?” “高敏感”作为一种天赋,并非人人具有,一向自以为大大咧咧的我,认为自己并不属于这样一类人群。但当我翻开高敏感研究开创者伊莱恩·阿伦的这本书,看到“你是否高度敏感”的自测问卷,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真的具备高敏感特质.

《高敏感父母》一书中,伊莱恩·阿伦告诉我们据调查人群中大约有20%的人有这种特质。它的主要特征是,相较其他人,具备这种特质的人,会对信息进行更彻底的处理。 当高敏感人士为人父母,他们就会与孩子格外的同调。这让我记起身边的一位作为妈妈的好友常常说:“我和两个孩子之间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我能体会孩子的心情,精心养育他们。我能读懂儿子所有的面部表情,哪怕是旁人注意不到的细微表情。 尤其是在当下优渥的生活环境中,物质条件的充盈,我们越来越多的发现身边的一些父母会对孩子饿了、困了、冷了、热了——每一个指征都极度的要求完美,似乎其中的某一项没有及时同调都意味着妈妈的“失职”。孩子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牵动了一家人的心。她们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里堆满玩具、教具、绘本、育儿指南、教养目录,每一个都指向一个尽可能“完美”或“天使”的孩子。尤其孩子到了青春期,育儿更是给高敏感人群带来了特别的压力——他们会深入思考影响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为此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强烈情绪反应,因为高度敏感者更善于深度处理信息,并具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共情联结和细腻的同调。 相信很多身为母亲的人都见过凌晨一两点的月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相信很多妈妈会在那些深夜隐忍的叹息、哭泣,白日里强打起的精神,与人交流时偶尔的回避,稀疏且凌乱的妆发,又都指向了一个试图做一个“尽职尽责”、却仍疲惫万分的母亲或父亲。 如果说大多数的育儿书,都是在告诉父母如何去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么这本《高敏感父母》,则是在告诉父母该怎样做一个“Peace & Love”的父母,且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照顾自己。 《高敏感父母》里说:“由于你先天情绪反应激烈,为人父母的感受也会更深刻,所以你必须成为调节情绪的行家里手。鉴于你具备深度处理的能力,一旦透彻地了解过情绪调节,定会比别人做的更好。” 《高敏感父母》特别适合高度敏感者提升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方法: 1.接纳你的感受。 2.勿以感受为耻。 3.相信自己能和别人一样应对自如。 4.相信消极感受不会维持太久。 5.心怀希望——你最终一定有办法应对消极感受。 作者写到最喜欢里克尔的一句诗:“没有哪种感受会一成不变。”当情绪来临请先分散注意力,它不需要压抑情绪只是一种推迟或淡化反应地方法。也可以向他人求助借此分散一下注意力,并不言及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选择休息,休息,休息。因为稍事休息就能平静很多。 正如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所言:伊莱恩.阿伦对人性的这一基本方面的剖析得很是透彻,《高敏感父母》不可不读。她的论述不偏不倚,提出了全新的解读方式,令敏感不再是一种障碍,而是一种祝福。 记得韩剧《请回答1988》中,德善爸爸的一句“对不起,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让无数人破防。而当自己真的成为母亲,体会又深了一重。当父母,需要学习,需要提升自己的同时,也需要自我减负,放过自己。 因为育儿是世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也是最考验人的工作之一。但好在敏感性也能成为父母宝贵的财富,带来更深刻的快乐体验和更亲密幸福的亲子关系。

《高敏感父母》读后感(三):《高敏感父母》:高敏感父母不仅不会不合适,反而更出色

“我很需要休息但却没有时间。偶尔稍微坐一下喘口气正想上厕所时,女儿马上就大声喊妈妈!妈妈!你在哪里?”这是不是我在育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我们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总是魂不守舍,做饭,付账,洗衣,当司机像个机器人似的,自己似乎很能干,却还是无法成为孩子和丈夫温暖而安全的堡垒。 自己关心孩子、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孩子的需求、也很能体贴孩子。为了当个好父母,只要能力所及什么都愿意做。 对于自己该有的父母形象,总是设下了非常高的标准。如果承认自己没达到原本设下的标准,简直丢脸到家。甚至会为自己没有达标而沮丧万分,天生拥有的同理心在此时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面对各种育儿中出现的困难、问题,情绪化、紧张、焦躁、崩溃,而且总是盯着别人可能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 譬如,该买哪种纸尿裤?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可一旦选错,还是会导致实际后果。为家人挑选食物—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日积月累也很麻烦。还有给孩子择校的问题——学校的优劣很多时候取决于你所居住的地区,那么你要不要搬家?这无疑很难抉择。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怀疑:“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甚至也一定听到身边人不以为然地反应:“你是不是有点太敏感了!?” 人们往往习惯给这样的父母贴上“玻璃心”、“太焦虑”的标签。 但其实,我们可能误会了。这个敏感、玻璃心的父母,可能只是一位“高敏感人士”。 在高敏感研究开创者伊莱恩·阿伦看来高敏感其实是一种先天特质,人群中大约有20%的人有这种特质。它的主要特征是,相较其他人,具备这种特质的人,会对信息进行更彻底的处理。 譬如,该买哪种纸尿裤?为家人挑选食物。还有给孩子择校的问题,高敏感父母越是会反复思量,慎之又慎地处理每一个决定,仿佛参加重点课程的期末考试一般,高敏感父母要权衡现实情况和自己和孩子的感觉,兼顾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又无法一下子处理这么多信息,也无暇休息,因此育儿会给高敏感人群带来特别的压力! 《高敏感父母》是美国临床兼研究型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博士为这类父母撰写的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南,提供了对高敏感相关的认知和基本的应对技巧,使得高敏感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们—能从容应对教养之旅的每一阶段。 早在1979年,伊莱恩.阿伦博士研究证实“高敏感”作为一种天赋,并非人人具有。在我们身边30%的高度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动中的活跃分子,估计人群中每5 个人就会有1 个高度敏感型的。 如果父母表现出具有测量意义的敏感性的话,孩子就会受益。高敏感者不仅有潜力成为合格的父母,更能成为出色的父母。” 伊莱恩.阿伦博士研究显示,在挑战情境中出现强烈生理反应的孩子(敏感型儿童)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生病,压力较大时也更容易出状况。相反,在积极和熟悉的环境下,他们会比其他儿童更少生病,更少出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相交于其他人,具备这种特质的人会对信息进行更彻底的处理,更甚于其他人的“高环境敏感性。” 诚如一位高敏感母亲所说:“我和两个孩子之间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我能体会孩子的心情,精心养育他们。我能读懂儿子所有的面部表情,哪怕是旁人注意不到的细微表情。” 伊莱恩·阿伦在《高敏感父母》一书中为这些充满压力的父母提供—— 有助于明确自身敏感程度的自我测试 应对日常生活中过度刺激的有效工具 应对育儿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情绪的建议 应对孩子出生后日益增多的社交活动的方法 克服在其他同龄父母面前不自在的技巧 对面临的亲密关系问题的深入剖析及解决之道 伊莱恩·阿伦在《高敏感父母》里告诉我们:“由于你先天情绪反应激烈,为人父母的感受也会更深刻,所以你必须成为调节情绪的行家里手。鉴于你具备深度处理的能力,一旦透彻地了解过情绪调节,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伊莱恩·阿伦在《高敏感父母》里给到特别适合高度敏感者提升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5个心法: 1.接纳你的感受。 2.勿以感受为耻。 3.相信自己能和别人一样应对自如。 4.相信消极感受不会维持太久。 5.心怀希望——你最终一定有办法应对消极感受。 著名诗人里克尔有一句诗:“没有哪种感受会一成不变。”请当情绪来临请先分我们的注意力,这5步心法不需要压抑情绪只是一种推迟或淡化反应地方法。也可以通过向他人求助借此分散一下注意力,并不言及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选择休息,休息,休息。因为稍事休息就能平静很多。 如果说大多数的育儿书,都是在告诉父母如何去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么这本《高敏感父母》,则是在告诉父母该怎样做一个“Peace & Love”的父母,且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照顾自己。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心理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评价说: “伊莱恩·阿伦对人性的这一基本方面剖析得很是透彻,不可不读。她的论述不偏不倚,提出了全新的解读方式,令敏感不再是一种障碍,而是一种祝福”。 加拿大摇滚巨星、七次格莱美奖得主艾拉妮丝·莫莉塞特则认为这本书:以最疗愈而实用的方式,改变了我的生活。 如果为人父母的你,是一位高敏感者,那么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在育儿、社交、亲密关系等多个方面摆脱困扰,从而提升幸福感。因为育儿是世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也是最考验人的工作之一!

《高敏感父母》读后感(四):90%的宝妈不知道:你的这种先天特质,拥有独特教育“天赋”

几天前,我无意间看见家长群里交流的话题:

话语中,满满的都是家长们的压力和无奈。

还有些家长,在凌晨2点,发来消息:“老师,说实话,我在职场上打交道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为什么事这么忧心,唯独在孩子这件事上,真的是难住我了。”

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高级教师私信我:“老师,我孩子是个例外,我自认为一个教育者的家庭教育不会出现问题,果不其然,不该发生的事情同样在我身上发生。”

无论你是职场上的精英;还是受万人崇拜的教育者,在工作中你满怀激情,但是回到家,面对孩子的那一刻,你的精力彻底耗尽。

曾经有专家学者调查过600多名父母,在育儿时的个人心得,在那些父母的话语中,出现过最多的是这样的句式:“我很好...但是...”

比如:“刚开始做父母我感觉真的很奇妙,但是我也遇到了很多痛苦,这种痛苦有一种‘有苦难辨’的感觉。”

这样的育儿方式已经出现了问题,每次家长在向我请求建议时,我都会提出合理的建议,还会重复提到家长“敏感”这个话题。

而这些建议也正是我之前看过的一本名叫《高敏感父母》的书中学到的,这本书并不再讲如何抚养幼儿,而是想要帮助父母解决育儿时的困扰。

本书旨在告诉我们,高敏感父母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培养孩子,同时让自己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如果你正在被育儿所焦虑,又或是一些亲密关系的压力所困惑,不妨通过这本书来取取经,希望你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

有个母亲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宝贝,你知道吗?因为有了你,妈妈改变了很多,变得很坚强,也变得很脆弱。”

母亲有“坚强”的一面,但是也有“脆弱”的一面,培养孩子的这条道路是艰辛的,更是“敏感”的。

但是,“高敏感”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在学术界也被称为“感觉加工敏感”,是这种特质的人在对微妙刺激加工上会受到强烈的反应,会有身体上的不适和去情绪激动等变化。

之前在知乎上看见过一篇关于“高敏感”文章,里面写到了作者的朋友,是做电影评论的,但是因为作者的朋友是“高敏感”体质,所以看见觉得不好的电影就会浑身不自在,甚至发烧、感冒。

有网友评论:“至于吗?”

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他们对细微观察比较敏锐,出现强烈反应也是正常的。

所以,身为一个“高敏感父母”在育儿方面更是重重阻碍,甚至严重者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对孩子也失去了信心。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高敏感”父母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甚至是最有教育天赋的父母。

“高敏感”的父母,在育儿时,也许迫切想要得到片刻安静,但是,总是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头疼的一发不可收拾:

精疲力尽的母亲说:“该休息一下了,你回到自己的房间去,让我休息一下。”孩子说:“妈妈,我想在这里玩。”“你的玩具声音太大了,吵的我头疼。”孩子这时咿咿呀呀的哭个不停,嘴里还嚷嚷着:“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这样。”

这时的母亲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高敏感的父母往往得不到缓解和休息,我们应该发挥“高敏感”的天性,去解决这件事情。

一位高敏感母亲再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她发现,他总是能够在出现问题之前就能预见,在一次采访中,这位母亲说道:“高敏感让我能够敏锐地察觉细微刺激。”

“有一年秋天,两个儿子还小,我们全家都感染风寒,室外很冷,我们只能在不断往炉壁里添柴火,屋子里乌烟瘴气,肮脏的烟道壁上集满了杂酚油,很容易就点燃,有一天晚上,我们发着烧睡得很沉,但是我却听到了一些动静,或者是闻到了一些气味,起床发现屋内着火了,于是,我们抱着孩子就往屋外跑。”

高敏感的人群往往比其他人更能够注意到环境中的异样,感受到细微的变化,可以说,这是高敏感父母的优势之一。

莉莉是一个高敏感母亲,一次会场上遇见,我们在闲聊中她谈到:“我发现我越来越清楚我家孩子的感受了。”

听到这里,我有点好奇,不禁问:“这,怎么说?”

她说:“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去春游,坐在车上,我总觉得孩子生病了,这种感觉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当然,我也不想结果是我想的那样,但是孩子在晚上时,就发烧了,当时我老公还不信,但是很多事情发生之后,我对当一个好妈妈越来越自信了,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直觉。”

敏锐的直觉让孩子和父母都很幸运,渐渐地父母更有信心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一位高敏感的父亲说:“孩子年龄大了,教育的方式应该有所改变,我的孩子能够真诚地接纳自己的感受,我认为是因为我经常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高敏感的父母有着自己不同之处,再平时教育中发挥我们敏锐的感受力,为孩子保驾护航;再者就是经常与他们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正确发挥天性教育孩子,而不是满目踌躇和焦虑。

很多人说,孩子是最幸福的,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承担责任和义务。是啊,孩子的幸福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

高敏感父母更是深有体会:“一切为了孩子,自己再忍一忍吧。”

敏感的人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认真休息。

书中作者对于处理孩子与父母关系上,却是希望父母也为自己着想,偶尔在生活中能够抽出空闲,缓冲自己,以下总结出3点建议:

第一,高敏感父母要避免过度刺激。我们可以把精力比做一个馅饼,早上预留三分之一,下午预留三分之一,晚上预留三分之一,一旦我们用完了分配给那段时间的三分之一额,就把精力消耗将至最低档。

这就好比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我们竭尽全力,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那么我相信,今天一天的能量都得不到缓解,相反,如果我们在我们的精力承受的范围内运动,这样不仅得到最佳效果,还能高效持续地完成所需工作。

第二,合理应对过度刺激。当我们在照顾孩子时变得越来越急躁,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深呼吸,我们也不可能放下孩子不管不顾,只能暂时先调节自己的情绪,先让自己不那么急躁,接着带着孩子换一个新的环境或者是去到另一个房间,先让自己适应一下情绪,调节好情绪之后,我们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说,吃自己喜欢吃的事物等。

人在情绪不稳定时,最容易做一些错误的决定,如果是孩子惹到我们,或者是在育儿时产生焦虑,这种坏情绪千万不要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就会模仿照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三,从过度刺激中恢复。当我们长期处于过激状态时,就很难停下来休息,情绪越高涨,能量和精力就越不充足,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补充营养或者“水疗”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

一位家长在尝试这些方法之后,说:“到现在为止,我避免精疲力竭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自己的精力,一旦发现自己有一点烦躁时,我就会停下来休息,我会屏蔽掉周围所有的噪音,营造轻松的气氛,然后来劝慰自己的心声。”

这也正是《高敏感父母》这本书的意图, 想让育儿时的父母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在快乐中陪伴孩子。

书中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如果说我们是高敏感父母,那么伊莱恩·阿伦就是高敏感的祖母,因为正是她率先认识到了“高敏感”这种先天特质,才开始开创了高敏感人群的研究,让我们在高敏感的世界里获得更多与众不同的价值。

现如今,社会极度抨击“生而不育”的人,但是却很少关注到父母在养育孩子时的困难和苦恼。

父母一辈子为孩子而活,孩子长大成材,父母也渐渐年迈,所以,有的时候父母更应该停下脚步,多休息休息,多看看自己。

献给天下所有辛劳的父母,因为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