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1000字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1000字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一):一个少年的青春

《彷徨少年时》时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男孩从青春时代走出彷徨和困惑的探索。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了解过这个作家的作品,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又专门查了一下,以便于我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赫尔曼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从他获得过的奖“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就能看出来,是一个有很高文学造诣的作家。他的作品深深地受他的成长环境影响,了解到他的父亲是基督教新教牧师,外祖父也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通晓多种印度方言,黑塞的母亲出生于印度,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因而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这样的家庭环境,让他的作品有浓浓的宗教色彩。

对于我来说,一个不是很了解宗教的人,对宗教的认识仅限于基础知识,深层次的内容了解起来总是很难,使我在看这本书时,很多时候我有点看不懂。文字都是认识的字,但是宗教信仰方面,好多时候不知道怎样去理解。但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部还不错的小说,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过彷徨,对世界的很多认知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小说,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少年思想变化和心中真实的自己。故事的主角叫辛克莱,他在人生第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感觉到深入最黑暗的时候,遇到了少年德米安,德米安帮他解决了他的困境,也向他传输了一种区别于辛克莱以前人生认知的想法,他的新世界的大门也由此打开了。对宗教信仰的质疑,对人生态度的改变,都在之后发生了变化。

书中说“人生就是一条通向自我的路,不断尝试,辨明迷途。从来没有人能够成为完全、彻底的自我,尽管如此,每个人都仍然努力尝试,或懵懂无知,或灵台清明,个个尽其所能”。找寻自我的过程是艰难的,要面对很多自己不想面对的缺点,要去让自己去适应周边一切,深刻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要走什么样的路,在少年时代,这点做起来很难。

学生时代,都是在接收很多思想认识的时候,不断补充认知,学习知识,家庭氛围、学校教育,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建立起很多人的初代价值观。而在后期不断接触更多的事物和人之后,思想不断完善和改变。辛克莱就是这样。他的人生在认识德米安之后改变了。但是这种改变更多是对他思想的冲击,而思想的转变也使他后期的行为发生了变化,但是最终,他找到了自我。我有个朋友说过,真实的力量大于完美的力量。我想,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在追求完美的自己,更好的自己,但是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更不失为勇气。活的真实,将自己的内心反应在行动上,用行动去践行自己的初心和心底真实的声音,这是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的。我对文中关于意愿的描述非常感兴趣,在想法上,也是非常认同。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有强烈的意愿时,就能驱使自己的意识,能使这件事向着自己希望的情况发展。比如说德米安想跟辛克莱做同桌,心底这种意愿非常强烈,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真的坐到了一起。我能想象到这种强烈的意愿的力量。

说来很奇怪,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感受到这种感觉得,是磁场还是什么,我也说不清,就是意愿只要强烈,那么事情总会慢慢按照来的。其实我不太懂结尾,最后两个人的见面,是辛克莱幻想的吧?他并没有见到德米安,只是在受伤昏迷的时候的想象?他还活着,是这样吗?好吧,我承认,故事的最后,我真的没看懂。但不妨碍我能回忆起青春年少时那些纠结彷徨的时光,我想,这样也许就够了。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二):堪比《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少年彷徨之书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一本经久不衰,一印再印的世界经典名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重磅制作。之前我已经在图书馆看过这本书,这次北京联合出版社全新再版,忍不住出手了,软精装,设计非常精美,一位红衣女子在骑在一棵黑色的大树上下不来上不去的样子,非常迷茫,完美契合了彷徨之意,纸质环保不刺眼,再加上心理学家武志红的鼎力推荐,是一本堪称完美的再设计,重温经典,依旧精彩。

作者赫尔曼.黑塞,德国著名诗人、作家,辉煌时刻是在二十世纪的德国,至今依然为世界读者所称道,他的作品中译本都有很多,除了这本《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还有我们所熟知的长篇小说《荒原狼》,都非常受读者欢迎,作品篇幅都不是太长,影响力却不可小观。任兵翻译,个人觉得翻译的最好的一本,他德国某著名大学毕业,德语功力深厚,非常贴近原作,也很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简洁,没有生硬难以了解的语句。推荐者武志红我觉得就不必过多介绍了,相信喜欢心理学的读者已经看过他的多部心理学作品,尤其是关于家的心理学作品《家人为何会伤人》,深深叩击读者的心,让大家警醒,及时摆脱了家人的道德绑架等等情况,他推介的系列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每一部都有特别的关注点值得我们研究。

这是一本小说,可大家却习惯上把它看做心理学之书,再加上我国资深心理学家的推荐,便于我们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小说中的内容,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能以更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虽说是少年的彷徨,实际上却影响了人的一生。

德国作家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相信我们极大多数人都读过,反应了一位叫维特的少年因为爱上一位美丽的姑娘,而姑娘却和别人订了婚,维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因为封建社会的束缚,让维特陷入不能自拔的思维怪圈,他最后看不到对生活的希望,饮恨自杀。写的虽然是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也反应了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不但青少年喜欢看,其他各个阶层的人也都被歌德的魅力所征服,这也是同时期阅读量最大的一本书,也有人把这本书作为研究青少年心理的一本参考书。

而《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被誉为黑塞版本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反映了一位家风严谨的少年辛克莱的彷徨和迷茫,他原本在父母的管束下是一位貌似老实规矩的少年,但他心理却渴望自由,他想活成自己该有的模样,因为一次吹牛,让他遭遇了空前的危机,正当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时,他的同学德米安把他解救了出来,德米安本来是个大家眼中的坏孩子,但辛克莱却非常崇拜他,也非常向往德米安的生活,他觉得自己有两个世界,一个父母构造的那个完美、舒适、安全的世界,一个是有点各种因素不确定、有点乱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他想去闯一闯,他觉得更自由,也是生活该有的样子,他不想被束缚在安乐窝里,事事都要被人安排,他想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

这是可以少年自我成长的书,也深深影响着还未长大的大人们,打破旧有的充满束缚的生活,活出自己该有的模样,虽然表面上有些冒险,但是一切都值得。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三):与自己和解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赫尔曼·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1919年,该作品一经问世,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其受人欢迎的盛况,唯有上个世纪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

在一些国家,作者赫尔曼·黑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国作家,他以《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并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书讲述少年埃米尔·辛克莱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彷徨迷惘,在那一段最黑暗的时光中,埃米尔·辛克莱几乎误入歧途。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因为说大话被坏人抓住把柄,在坏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少年埃米尔·辛克莱不惜铤而走险,偷盗家中财物。但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并没能使他摆脱坏人的威胁,反而使他越陷越深。少年心中充满恐惧、充满彷徨,但他自知有愧,不敢向慈爱的父母告解,也不敢向手足至亲透露半分。他对自己所做的种种错事深感不安,也对威胁他的坏人心存恐惧,以至于夜夜噩梦缠身。沉重的心理负担,已经对少年尚不成熟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如果没能及时加以治愈,不知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就在那种情况下,德米安出现了。

德米安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少年埃米尔·辛克莱不仅常常在流言蜚语中听到人们议论他的特立独行、离经叛道,而且在偶然的接触中,听到他对亚伯和该隐与众不同的见解,也给少年埃米尔·辛克莱打开一扇全新的天窗。

德米安的出现,仿佛是上天注定的救赎。他不仅在实际中帮助少年埃米尔·辛克莱摆脱了那个坏人的威逼利诱,而且在精神世界中为他指引了一条全新的路。

人们常说,与自己和解。赫尔曼·黑塞则说,去寻找自己。

诚然,如果我们连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又何来的与自己和解?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呢?

我们说,如何来定义一个人?常常要将这个人放在一个坐标系中,也就是放在社会中来定义。比如他的出身、他的家族、他的身份、他的工作职位、他的社会角色。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的外在属性,它将决定这个人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而赫尔曼·黑塞,则让我们向内而观之。他让人们审视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真实想法又是什么?

在黑塞那个年代,这样的想法是一种极大的思想解放。这就是为何整整一代青年满怀感激且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

而在那之后的每个年代,仍有许许多多人追随着黑塞的思想。正是因为他使人们冲破世俗的藩篱,甩掉人间的枷锁;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使人们有理由做真实的自己,一切从心而生。这或许就是真正的与自己和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