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贝与贝币读后感100字

海贝与贝币读后感100字

《海贝与贝币》是一本由杨斌著作,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541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贝与贝币》读后感(一):证明这些出现在商周墓葬中的海贝可能具有货币的概念

注意,是可能。

我觉得商周应该不可能用没用的东西殉葬吧。

而且,我觉得可能海贝来自中国南方吧?

……………………

好了。海贝,海内的这两个字好像是不一样。

不好意思。

抱歉。我就是随意发表而已。

有空去研究一下吧。

………………

其实。海贝不一定来自于印度吧。

再说在印度等诸国分别发现这个海贝的是什么时候的呢?还有什么风格的海贝信息吧。

《海贝与贝币》读后感(二):读《海贝与贝币》书后

本书以海贝这一不起眼的事物来探讨全球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本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探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关系,也就是方法论,第二部分则从两方面出发进行讲解,第一方面是从原始的亚非欧市场来进行讲述,探讨位于马尔代夫的海贝是如何联系其亚欧非市场,被运到千里之外的西非去作为货币的。另一方面则通过独立于孟加拉体系的太平洋诸岛和北美和孟加拉体系进行对比,进而探讨两个相对独立体系中的共同点以期找出全球化的共通点。最后一部分则从经济层面转向政治,文化等领域探讨海贝在其中发挥的不仅仅是钱的作用。本书虽然从书名来看好似是一部正儿八经的经济史作品,但从行文来看,作者并未囿于经济史方面的论述,相反结合社会,文化等领域来分析为何一些区域的海贝未能承担货币的职能。

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第一章关于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讨论以及第九章关于海贝作为祛除“邪恶之眼”的作用的跨文化讨论。全球史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即以关注当今我们所处的全球社会形成的过程,倡导采用超越并将不同地区联系起来的主题、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和研究范式(页015),因此在其传播中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认为其概念太宽泛,定义的模糊性导致全球化可以泛指一切跨地区或跨过的行为,无所不包(页017),不过就作者的认识来看,认为全球史本就植根于地区研究,并且以坚实的地区研究来支撑其全球化视角的考察。地方不是来自于地方之内,而是建立于跨区域或超区域的基础上的。所谓的全球化和被动的地方性之鉴的对立,都不过是一种偏见(页017)。全球性和地方性都只是考察历史的一种角度,全球化重视的是全球性和地方性这两个方面及其结果的互动过程。而且单纯的采用全球化-在地性来对全球化进行理论化本身就未免简单,因此需要两者之间的中间层次(如民族、文化信仰、网络)进行讨论和辨析(页018)。

而第九章西方学者关于海贝是否是祛除“邪恶之眼”的护身符的跨文化讨论,其中折射出的还是以欧洲视角和立场来研究非欧洲地区的海贝的文化功能的分析,即以非欧洲地区中的海贝的文化功能中类似于“邪恶之眼”传说的部分来比附欧洲地区的“邪恶之眼”,其找到的不过是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的“邪恶之眼”,虽然不可否认印度海贝的某些功能与“邪恶之眼”的观念相关或者受影响,但是总得来说,大部分的非欧洲地区与上述信仰几乎没有关联,比如在古代中国,海贝作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的象征角色是非常突出的。而这恰恰就是萨义德所说的东方主义的表现,西方塑造出了一种他们想象中的东方的“邪恶之眼”。

《海贝与贝币》读后感(三):海贝串接起的全球经济史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从没想到源自于马尔代夫的海贝,竟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国际贸易中,承担着国际货币的作用。

通过考古和早期的史料记载。临近马尔代夫的印度、孟加拉、缅甸、暹罗、乃至中国云南 以及东南亚都能找到海贝充当货币的踪迹。而这种情况持续到18世纪。即使是地理大发现之后,此时,东印度公司、包括西欧的殖民者进入该地区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但海贝依然持续作为货币体系的一环,充当货币,并被所使用地区的法律所承认。甚至到了20世纪初期,在印度不少偏远地区依然可以流通。小小的海贝无意间串接起全球经济史。作者通过对早期史料文献的整理,也让读者了解到全球历史发展中又一个有趣的侧面。

海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是这本书里最感兴趣的地方。云南从九世纪到十七世纪,长达八百年的时间里存在着使用贝币的习惯,这体现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和东南亚及孟加拉湾在经济上的密切联系,直至元明。史料里还是能看到贝币制度的坚韧性,贝币可以作为官员的俸禄、犒赏出征将士的赏金、以及官府的赋税。之所以最后贝币的使用退出历史舞台,在作者看来,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入当地日常习惯的逐渐改变,以及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都是造成贝币衰落的原因。但作为一本全球视角下的书籍,作者更认为全球范围内的海贝贬值。才是贝币退出历史舞台的关键原因。

相对于先秦时期海贝在古代中国作为货币使用的主流观点。作者的观点更为新颖和大胆,更倾向于认为海贝并没有在中原成为货币的历史。作者觉得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由于距离海贝的产地过于遥远,无法解决海币的有效供给问题,所以不能成为交换媒介,因此只能由于稀缺而成为财富的象征。这个观点和当前到主流观点对比,也自有其逻辑。虽然海贝没有成为货币,但作为一种稀缺的宝物。也在中国历史文化、宗教里扮演在重要的角色。包括我们和金钱、财富相关文字也和贝字息息相关。

15世纪以后,西非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也增加了贝币的使用频率和范围。特别是受利益的驱使,欧洲人从马尔代夫购进海贝,然后到西非作为货币购买黑奴。然后再把黑奴贩卖到美洲。西非大量使用贝币,导致贝币价格的暴涨,也造成贝币在东南亚和云南地区的衰退。本来只是民间作为小钱的贝币,在这个时间段里,已经无法适应在东南亚和云南地区的日常流通的使用。从这个例子里,也能看到世界各地联系日趋紧密。蝴蝶效应日渐显现。一处的变化,导致了万里之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身处变化其中的人们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只能被动的承担后果。只能由后来人通过研究,从更宏观的角度发展一些原因。

或许,古代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交往,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频繁。海贝就是曾经全球化的见证。也许还有很多的历史故事,就隐藏在小小的海贝当中,等待着历史学者们给读者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海贝与贝币》读后感(四):小海贝推转大经济一一读《海贝与贝币》有感

傍晚时分。终于是把这本大部头读完了。读后我被这用海币构建出的经济动脉震撼到了。没想到一枚平平无奇的小海贝。竟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有许多,请允许我列出三点与大家分享:第一是海贝作为小额货币而存在,说明其实市场经济畅通发展的润滑剂。如果没有海贝帮助当地的经济发展。我想全球化的进程也会因此而减缓。第二是海贝从原产地马尔代夫运往世界各地的时候歧视做压舱物而存在,这在我第一次读到时有一种“土豪”的感觉。但是我仔细一想,这不也就是说明了其产量大,单体价值量小的特点。且剩余出来的货仓位置可以装其他更有价值的商品。第三就是中国中原地区的海贝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沿海,而是马尔代夫。这些海贝在马尔代夫出产之后,经琉球冲转后到达中原地区,可以说,一枚小小的海贝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进程。

海贝原产地马尔代夫

海贝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作者引用众多的古籍的原文,并为我们翻译成现代汉语。在作者不确定的地方,也在翻译的后面加上了问号。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仔细的作风。通过对这些古代资料的阅读,我不仅仅感受到了海贝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更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风貌。比如说一只火鸡甚至会比一头猪更值钱,我想我们不仅仅把它作为一种经济史类的书籍来看待。我们更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反映社会风貌的历史书来品读,可以得到别有特色的趣味。 回想我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候的内心。感觉这本书比较学术,可能会读很长时间。但是在我读完十几页之后,我被作者那通俗易懂的文风所吸引,犹如看小说那样,津津有味儿的,读完了这本书。而且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为海贝对经济发展作用的一种“正名”,它可能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但不可否认,他曾经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作用。

在书中的最后,作者对海贝在没有经济全球化中拥有较高的地位而感到惋惜。在最后,我通过这本书给予了我一个探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视角。读后可谓“神清气爽”!

《海贝与贝币》读后感(五):重新发现贝币

关于海贝,我们或许有不少朴素的了解甚或浪漫的想象,却缺少精确而系统的认知。杨斌教授的这本《海贝与贝币》作为专门研究海贝的专著,是一部关于海贝的“辞海”,有助于廓清我们关于海贝的迷思,为我们重新认识海贝作了一次全面详备的祛魅。

这本书以微观视角(海贝)切入宏大主题(全球史),从形而下者(器物)推向形而上者(机制),既体现了德国兰克史学的特点,也吸收了法国年鉴学派的方法,可谓切中历史研究之肯綮。正如年鉴学派代表人物马克·布洛赫所说,理解活生生现实的能力是历史学家最基本的素质。但作为历史学家,如何在理解现实的基础上追寻过去,从而回溯并还原不可复现的历史,无疑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优秀的学术素养。在这本书中,杨斌教授旁求博考,大量引用原始资料,并认真分析,严谨论证,试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同时,秉持“总体历史”的理念,坚持“历史就是整个社会的历史”,不仅关注琐碎的细小物件与表面的历史事件,更探求由贝币所勾连起的地区-区域-全球的结构-功能关系,从而发掘历史深处的发生规律与运行机制。

从全球的谋篇布局来看,《海贝与贝币》对从考古时期到二十世纪初期的亚非欧大陆内外的贝币做一番全球性的考察。贝币兴起于公元四世纪前后,消逝于公元二十世纪早期,其演化历经了一千六百多年。贝币的出现既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又充满地方特色。通过一一考察印度、中国、东南亚、西非以及太平洋诸岛和北美的海贝与贝币,揭示了长时段、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联系、网络及互动;分析了全球视野下贝币的在地化过程;指出贝币是最早的全球性货币,深刻形塑了亚非欧大陆各个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同时还提出了贝币世界这个研究范式,并以此与各式各样地方的、地区的、跨地区的乃至全球的角度、方法和主题进行对话。

正如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主席帕特里克·曼宁所推介,“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有关海贝的传奇,还是一部由贝币交错串联起来的全球史。这是杨斌教授的一部世界史力作:它既向我们展示了贝币在全球体系内作为支撑性基础货币的区域和地方性特色,又揭示了它在东半球传播的广度。”诚然,海贝具有全球在地性的特征,它既是地方的,也是全球的;贝币亦如此,它既是陆地的,也是海洋的。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全球性货币,贝币无法用地区史、国别史和文明史界定,以使用海贝作为货币为关键标志,作者提出了提出贝币世界的原创概念,试图为贝币寻找一个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上的学术归宿。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术界,贝币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或许都被低估了。《海贝与贝币》正是对这一认识偏狭的一次纠偏,它不是重读而是新知,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海贝、重新发现贝币。

此外,本书还有一个彩蛋,原来“中国”一词的首次出现也和海贝有关(当然,是指首次出现“中国”一词的实物)。西周成王五年,成王赐贝三十朋于何。何为纪念此事,便铸一尊(后称何尊),尊上有云“余其宅兹中国”。如此看来,“中国”一词的出现,海贝算得上是“导火索”了。

一言以蔽之,《海贝与贝币》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并备知识性与趣味性,是认识海贝与贝币甚至是全球史与人类史的一本难以绕过的佳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