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读后感1000字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读后感1000字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是一本由周大鸣 / 刘华芹 / 何绰越 / 姬广绪 / 孙九霞 / 孙平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一):人间田野

通过近三年的学习,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天真的人类学生”。系统地了解人类学民族学的知识,让我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素养,多了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深深感到知识艰深迷人而自己所知甚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应当立志攀登知识的高峰,不怕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门学科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在田野中和现实里,更需要时时警醒自己,不为内心所困,不为外物所扰,保持热情和真挚,永远充满对现实的关怀。读过的书、行过的路、所做的事、遇见的人皆锻造了此刻的我。我逐渐发现人类学也许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科学,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文化多样性、田野调查、走进“他者”、“深描”、观察记录讲述,它使得我们对未知和陌生保持善意的好奇,对少数、弱势、边缘保持客观的尊重,对熟知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入的审视。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一场庞大而繁杂的“田野”呢?

我们常常会调侃“万物皆可人类学”,既包括已经成为分支学科的饮食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建筑人类学,也有新兴的互联网人类学、赛博格人类学,甚至是垃圾人类学,这些显得有些恶搞的名词中“人类学”并不是简单的后缀,而切切实实代表着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关注微观的个案、深入的参与观察、时时处处都要见到 “人”,所以优秀的人类学研究成果常常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正如本书中收录的很多优秀的论文,包括关注垃圾场拾荒者的生存状况、虚拟社区中人的联结和社会文化的转型、“流域”研究(还有现在很流行的“道路”研究)。

周大鸣老师在开篇就系统地梳理了人类学进入中国近百年时间中的流变,从进入中国伊始,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就缠绕在一起,共同背负起认识中国社会、从乡土中寻找救国强国之道的使命。波折坎坷地行至今日,许多困难仍然没有解决,新的困难也层出不穷,定性研究被定量研究“歧视”,个案研究被质疑意义、民族志被批评没有“问题意识”。

“强国、强校、强人”,前路漫漫,大家加油!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二):路标

这个社会,如果我们用普通人的视角,会看见什么?在常人眼里,入眼便是些纷繁复杂之物,它们细碎,散落,突兀,诧异也困惑。用普通人的眼,走去城市的角落,你会看见流浪的人,它们来自哪里?为什么要拾荒?他们的一天是怎样的?与此相异,麻将馆里每天无所事事的人,他们每天又在想什么?他们是怎样看待无所事事的?这空闲对他的生活究竟有何意义?视线再近一点,每天桌上的菜,为什么讲究点都得“三菜一汤”?为什么说“饭菜有别”?为什么有官府菜和江湖菜的区别?

这些问题在本人类学文选里,都有着一定的回答,答复或详尽、或勾勒。但不仅限于上述,更包括了虚拟社区、金融、网络、旅游、教育法、流域、瑶族、乡村都市等,正文共十四篇,对这些领域有着不同详略度,较为清晰的梳理研究。限于文选篇幅,虽点到即止,可能难以面面俱到,但更多的是一种展望与探索,为后来人提供少许路标、坐标、灵感,开卷可从中各取所需,笔者觉着便有其益处了,正如每个楼层都有不同的梯子,切勿求全责备,这是一般读者要明晰的界限。

而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的笔者,翻看下来,虽不是本专业,但思维上的获益,也感到收获颇多,能拓开一些视角,增进不同事物的理解,可以了解到某领域人类学研究较为重要的文献,而不是把自己认知,反复捏成一块小小的饺子馅。譬如过去乡村研究偏向静态社会结构,在《作为方法的流域》中,作者聚焦流动的河流,以普同论、整体论、适应论、文化相对论为基础,用动态河流来贯穿社会生活的时空,是一种微观走向中观视野的不错的方法。而关于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在笔者过去的认知里,认为是宽而不精的无奈之举,但在《教育法律人类学刍议》里,可以看到作者对融合研究的探索,认为交叉融合其实是门槛更高、更精细、专业化的研究,确实给了笔者更多的警醒与反思。

篇幅有限,其中妙处,读者可自行翻阅探索。笔者先暂时记到此处,待来日再叙。人类学田野里,不仅有理论,还有着诸多纯理论解释缺失的问题、生机与活力。正如《中国乡村人类学百年》所说: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三):人类学如何书写中国社会

本书是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周大鸣老师及其学生所著论文合集。在我国,人类学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路线与传统:从上世纪20年代末严复翻译《群学肄言》开始,到吴文藻、费孝通等早期人类学家在国内的田野调查,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调整与转型,再到80年代恢复与重建。

但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上,目前都面临着学科的困境与挑战。人类学至今尚未获得与国外诸多大学相同的学科地位,在许多学校,人类学都很难成为二级学科。按照安德鲁·阿伯特的《职业系统》理论,我国的人类学在知识市场中实际上是“竞争失败”的专业,没有被专业化与职业化。在学科分类体制下,人类学本身也存在着界定的困难,在很多情况下类似于“方法”而非“专业”。而从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概念以来,人类学的理论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本土化,深入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周大鸣老师在前言与第一篇文章中,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我国人类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困境,也提出了他所认为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我们把握当代人类学的立足基础与特征是很好的入门说明。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对什么是好的社会学研究作出了极富感染力的论断,一项具有想象力的研究,必然是“人-社会-历史”三者之间作出的,在“运用历史”的前提下表现“人的多样性”。这与周大鸣对人类学如何研究中国社会的叙述不谋而合。“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既要认清本民族历史与文明的叙事体系,又要看清自己在世界文明场域中的位置。

我国人类学的底蕴发源在乡村研究,但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都市人类学也成为亟待研究的议题。乡村人类学与都市人类学甚至可以看作同一问题的一体两面。

本论文集的编写逻辑与周大鸣的前言相呼应。可以说较好地兼顾了经典议题与新兴议题、理论综述与定性研究,涵盖了拾荒者、虚拟社区、金融市场、旅游人类学、饮食人类学等丰富内容,难度并不大,既适合专业相关的朋辈同侪,也适合对社会学人类学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底层”的空间生产》、《金融人类学与中国证券投资》《饮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这几篇。前者的田野调查十分扎实、论证详实,后两者的文献梳理与丰富程度都很不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