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食遇》读后感100字

《食遇》读后感100字

《食遇》是一本由周之江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遇》读后感(一):可看

#读书.3月.08.024#2022年3月30日,花了8小时5分钟看完了《食遇》。写美食的书总是忍不住买,更何况是写本土美食的书,但是138元的价格还是劝阻了我,直到五之堂半价买了最后一本陈列的。书的装帧很喜欢,每篇文章前都有作者手书的竹枝词,还有一幅淡水彩的所写美食的画。都是自己熟悉的吃食,故而很有兴趣,读来也颇有兴味,看作者举例吃食的店家,忍不住就去对比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但有点小失望,作者有些掉书袋,引了各种古书来印证,总感觉看着看着电视剧突然插播广告,不畅快。偶有篇把,如写到在北京吃涮锅,遇到唱京戏的事,就很舒服。作者也不算大街小巷觅食的主,所以很多吃食,单单提了些不代表的小店。还有如说到豆米豆豉的时候,也没说起豆米火锅如土风,豆豉火锅如小两口之类,不免遗憾。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值得爱吃的贵阳人看看的[呲牙]

《食遇》读后感(二):编辑手记 | 与“食”相遇,其乐无穷

作为一个奉行“人饥而食”朴素饮食理念的非吃货,我向来以填饱肚子为目的,平常并不过多地去关注“吃”,不会主动去寻找美食,更不会去谈论“吃”,以及思考“吃”对人的意义和影响。于我而言,能下饭的菜就是美食。若要问我最喜哪道菜,那便是炒毛豆了。

对吃如此“朴素”的我有幸编了这本“豪华”的《食遇》,由此与“食”相遇。通过对书稿的编辑加工,以及与作者的接触,我渐渐发现自己开始主动关注“吃”了。

读《食遇》一书,常使我产生许多联想,勾起许多回忆。作者周之江老师很喜欢汪曾祺,编稿时见书中提及汪老,我便想到汪老先生笔下的那道菜——“塞馅回锅油条”,他写道:“买油条二三根,劈开,切成一寸多长一段,于窟窿内塞入拌了剁碎的榨菜及葱的肉末,入油回锅炸焦,极有味”,那滋味,光是想想都勾人馋。周老师在书中也常提到其大学同学“小钱”,钱老师是人民社的编辑前辈,在书稿中读到他们就着我最爱的毛豆把酒言欢,心中不免一乐。又因此想起我的大学时代,课后与三两好友往大排档一坐,几个小菜、几瓶啤酒,就开始“谈古论今”。又或是去面馆吃大盘鸡,猜着码(划拳)喝着“漓泉”,一侃到深夜。

在贵阳,说起“吃”,不得不先提贵州人最爱的、但外地人难以接受的“折耳根”。刚来贵州时,有次和同事聚餐,餐桌上有道菜——折耳根炒腊肉。因是外地人,同事让我尝尝这贵州“特色”,见我尝后没什么反应,便追问是什么味道。我随即答道:有股海鲜的味道。

我虽不反感折耳根的味道,但也未觉得它有多好吃。直到遇见了那道又下饭又下酒的凉菜——怪噜花生。这道凉拌花生,别有风味。配料不过就是柴火辣椒、白萝卜丁和折耳根,但我觉得它简直就是凉拌菜中的极品。偶有一次在外吃饭,点了怪噜花生觉得味不够,仔细一琢磨是折耳根少了,且没入味。由此方知,折耳根原是用作调味的关键。这道菜之所以叫“怪噜花生”,想必跟折耳根的“怪”味有关。

来到贵州后,我最先爱上的是贵州豆腐。贵州豆腐的吃法很多,如豆花面、黑豆花火锅、菜豆腐。我尤其喜欢豆腐圆子,里嫩外脆,再加上贵州辣椒和折耳根拌的蘸水,是最平淡无奇的致味。

夏天来了,少不得要提贵阳的“素瓜豆”。因读了周老师的书,天儿一热我便想到这个夏季“良品”。起初对这道菜印象并不好,一次聚餐朋友点它来解干锅牛肉的辣味,未曾想它上桌时的模样,竟是被随意盛在一个坑坑洼洼的不锈钢盆里。一盆清水里乱七八糟地“躺”着被拍碎的青南瓜和豆角,一看顿觉无味。直到有次跟周老师及曹琼德老师(本书的装帧设计师)一起商讨图书的整体设计,结束后与两位老师一道吃饭——那时正当盛夏,我们在露天的石桌上吃了一顿。两位老师特意点了素瓜豆,并赞美有加。上菜后,我发现旁边放了一叠蘸水,两位老师蘸着就吃起来。我迟疑片刻,但想起周老师文中的“溢美之词”,还是忍不住试了一试。没想到,素瓜豆又凉又脆的口感,加上蘸水里的那点辣味,竟莫名契合夏天的味蕾。

编完《食遇》一书,我那吃的理念已不再“朴素”,并渐渐觉得“吃”也是一门学问,其中蕴藏着人间世情。我学会了体验食物本身的味道,体验因人因事而得到的那种特有的对味道的记忆。又或者,味道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能给你带来的感受、触动、联想,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事。

因为《食遇》,除了以上提到的那些食物,我慢慢吃出味道来的东西还有不少,例如书中提到的米豆腐,让周老师有着“丝丝”记忆的丝娃娃,以及他心中那碗现已“偏居”安顺的牛肉粉,等等。

夏天来了,不如带着《食遇》“逛一逛”贵阳小吃吧。在贵阳,体验着“爽爽的夏天”,再与“吃”相遇,那快乐可真是其乐无穷!

《食遇》读后感(三):书是我写的,贴个《后记》好了

后记

《食遇:贵阳小吃竹枝词杂咏纪事》封面

说起来,我不算是标准吃货,也就是贵阳俗话所谓的“五香嘴”。斗胆落笔,洵非无故。大抵嘴馋者多半手懒,能吃者未必能说,只好勉为其难写一写。

另一个缘起,是十年来断断续续胡诌了三十来首有关贵阳小吃的竹枝词,韵用吾乡土话,平仄亦未尽合于律,读到知堂老人的《老虎桥杂诗序》,其中有这样的话:“我哪里有这种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材料,要来那末苦心孤诣的来做成诗呢?也就只有一点散文的资料,偶尔想要发表罢了。拿了这种资料,却用限字用韵的形式,写了出来,结果是一种变样的诗,这东西我以前称之为打油诗,现今改叫杂诗的便是。”

内页插图

这些杂诗或者说打油诗,泰半得自指头上,也就是写在手机上,短信发给不少朋友,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贵阳朋友,都很喜欢。吾师王晓卫,即回复我说:“君以方言作贵阳小吃杂咏,余喜其俗而有味,感而赋诗。”诗曰:“方俗有味惹情思,恰似豳秦各入诗。旧老时訾乡谚鄙,生民故事岂容嗤。”

虽说“岂容嗤”,在我而言,拿散文的资料写成杂诗,再由此铺陈为文,其实倒不妨当做是注释看,而其目的,无非也还是希望略记过往及当下的食事,抒发少许隐藏在一饮一啄背后的感慨,聊且博人一乐或者一叹。

如此而已。

是精装本哦

循例,得在后记里致谢一番。

先是家父家母。大学时代,有那么一两个学期,周一上午头两节没课,于是返校时便搭我父亲的车子坐进城,他好吃而且懂吃,于是每周一次,带我遍尝贵阳的各色早餐。现在回想,最早激活我对于本地小吃味蕾的,大概就是这种不惮于花费时间气力寻找美味的精神。母亲祖籍宁波,日常食物,犹存家乡风味,加之外婆在世时,做得一手好菜,到现在周末回家吃饭,还是外婆传下来的那几个菜最得我心,较之平时,可多下一碗饭。

还有戴明贤先生及其公子戴冰。戴先生是安顺人,我读他的著作,便开始向往安顺小吃,这些年无数次陪他返乡,因此沾光,大饱口福,此书封面亦由先生题笺,借此答谢。而我写成这本小书,最早即出于戴冰兄的促使,几年前,他在微博上读到我的贵阳小吃竹枝词,邀我敷衍成文发表,并收入他主编的“博文贵阳”第一辑,如今再版,文章从十五篇增加到二十五篇,文字也几乎多了一倍,三十三首竹枝词重新抄过。仍要感谢戴冰兄加我青眼,虽说直到现在他也还没吸收我加入作协。

送给朋友,照例写几句话

书籍的装帧设计是曹琼德老师操刀,差不多二十年前,我们在某个茶会上认识,一见如故,许为知交。他待我极厚,甚至连自己偏爱的服装品牌也偷偷与我分享。拙著本不足道,曹老师亲自出手为之包装,为我增添了吹嘘的资本,在此谢过。

当然还有燕达和高爷贤伉俪,上一本书《大时代的小注脚》由高爷作序,这一次换成燕达,部分的原因是,我们俩都不是那种不顾一切的吃货,她也许更能理解我那些不够口水滴答的文字背后所掉的书袋,以及某些不好言说的意思。且我写专栏,最早就是在燕达的撺掇下尝试,结集成书,她不能不乐观其成,为我颂扬。我得说,燕达的序言比高爷写得好,没有那些个皮里阳秋的言外之意。哈哈哈。

画家颜冰、王荣植二兄,非常辛苦地组织“众艺院”的“得艺门生”,为本书绘制了数十幅插图,谢谢两位以及小画家们。

还有为此书拍摄插图的陆昱兄,提供了大量街头小吃参考照片的欧东衢兄,以及经常在一起觅食的朋友们。

最后,是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谢丹华、张黎二君,没有你们大胆决策和巧手编辑,便没有这本书的再版问世。谢谢。

是为记。

周之江 庚子年小满后五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