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的历程》读后感1000字

《美的历程》是一本由李泽厚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的历程》读后感(一):历程

就是个历程,并不适合我。我的历史太渣,读这本书,总有种在学校里看课本的感觉。对于学识渊博的人,对于脑子里有太多货的人,确实需要提纲挈领,把杂乱的线条捋一捋。但是,对于我,本就只为应试而学了皮毛的人,读这些依然觉得无味了。难怪作为“历程”,缺能这么薄。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缺点造成的看法,并不能直接说这本书不好啦。我留着,留着。先去读读别的书,充电之后看能不能再读一次吧。

《美的历程》读后感(二):《美的历程》读后感

李泽厚所著此书,如果让我早20年能读到,或者当年历史、语文老师能够按此书的方式进行讲解,当年的文科考试或许能多考个20分。中国的文化、美学的发展是无法脱离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状态和发展来理解的。比如早期的图腾文化和陶器几何图形的渊源,诗经国风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南北朝时期登峰造极的佛像雕塑,中华儒家文化在历史中的传承和变化,赋比兴修辞的在中华美学中的重要地位等等。能集中华文明,包括史前文明美学传承于薄薄的一本书,真是值得推荐给所有人。美中不足,没有插图。

《美的历程》读后感(三):是前几章引发的小思考

我认为,艺术来源于对生命的狂热,具体而言就是来源于人类熊熊燃烧的欲望与激情。它揉杂着人天生对生存的渴求,对力量之美的向往,对自然万物的欣赏与崇拜,乃至对于未知的扣问。我们的祖先不知道“艺术”这个名词,但他们或许在一次次“无知觉”的艺术创作之中,不仅感受到宣泄与释放,还隐约发现了“美”的存在,从而慢慢开拓对对“美”的认知,探索,主观定义与主观创造。我想,即使原始的艺术是一团混沌,却充满生机与人性,它安慰人,鼓舞人。所以我说,它是真实存在的魔法。

今天,从功利角度看,艺术“无用”。可正是它的“无用”,让人们在印得密密麻麻的计划、数据里看到了空白的东西。它还是像千万年前一样,包容着人们除了躯体外的一切。它幻化为乐章,诗篇,翩翩舞姿……艺术触动人,人又在艺术的无边白纸上留下自己的色彩。

艺术的魔法永远不会消逝。

《美的历程》读后感(四):2022第三本书 《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共十章,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中国艺术史审美史的演进过程,每章一时期,本来是可以找一些松散的碎片时间拆解来读。

然而此书却如此令人手不释卷,如同内容丰富变化多端的美酒令人啜饮不止,甚至差点因为读这本书耽搁了正事。

哲学家对于美的论述,是一个惯常的课题。过去我并不太理解哲学与美学这种联系,但读了《美的历程》便觉非常显然了。

审美,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魂,是理解一种文化基因的基础要件。于历史和思想史而言,审美史如同缠绕在巨树上共生的藤蔓,以最外化的方式透露着隐秘的信息。

有趣的是,这些藤蔓并不是巨树本身,而哲学家恰恰是在沿着其中的脉络梳理出并不显见的,甚至已尘封在重重年轮中的人与社会的关系。

李泽厚讲中国审美,是带着理性的歌颂调调。

宏阔的统治历史、朝代更迭的正史被安置在极不显眼的位置,少数民族统治的完备样貌和两面性甚至被全盘忽略。

主角让位给我们今天依然能观可感的主题上,器物、建筑、书法绘画、诗词歌赋……自茫茫历史星河中采撷,串联出一条连贯的美学史脉络。

这是一次充满动感的回顾,不着意去赞颂,而是将各样美的诞生放回时代的背景中,寻根溯源。更进一步,还要去探究他们从发端到兴盛再至衰败灭亡的过程。

一个又一个美的潮流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轮番登场,在自己的时代鲜活耀动,这便是李泽厚所言“有意味的形式”。是时代赋予了他们这种生命力,也正是时代的更替,让这种生命力得以延续至今。

美是什么呢?他常以抽象的面目示人,甚至人们为了追求极致的美刻意的去抽象他。然而美从来是诞生于人的意念,而意念从来是依附于时代的样子。

于我而言,审美是了解过去的窗口和利器,而现在,又仿佛有了新的启示——去寻找属于自己时代的“有意味的形式”。

此书作为中国审美史的概观,或许并不完备,但他着实给了人们另一双眼睛,睁开眼,青铜器上令人匪夷所思的纹饰生动起来,写满了先秦远祖们由蒙昧到理性的觉醒;战国的思想争鸣,赫然显现在思想家们的文章里;楚汉的浪漫与务实,造就器物审美的巅峰;魏晋的秀骨清风,高仕大雅,尽显巨阀望族的曲高和寡;诗者抒唐人对现世热烈的拥抱,词人吟宋人细腻的内心世界,明清的的全面世俗化成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的先声。

《美的历程》值得一直被带在身边,如果你打算去游历去遇见,去探究去体会,他会赋予你一种与古通感的能力,让死去的器物重新展现“有意味的形式”,由古意中升腾出全新的体会。

《美的历程》读后感(五):“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

俱往矣,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这是一本关于美的巡礼的书,带领我们从远古时期,经过战火的洗礼、短暂的和平、朝代的更替,漫游到清朝末世。在这一整趟旅程当中,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各个时期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艺术形式和显著特征,以及当时社会的心理结构。读完这本书,才感受到青铜器、中国书法、汉赋、唐诗宋词、宋元山水画、明清小说戏曲,不再是单独的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凝冻了作品所处时代及其整个历史所有思想、意绪的载体,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像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巨大叙事。

作者李泽厚是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关于心理结构和艺术关系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

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

原始的审美和艺术创作最早是在原始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这个产生过程就灌注了人的主观意念和创造。创造美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过程,由“再现”到“表现”,由“模拟”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积淀了人类的想象、观念和感受后,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美,就这样产生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意味的形式不断积淀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演进,形成人类流传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故: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通过薄薄一本书完成其中艺术史的巡礼,未免挂一漏万。但是作者为我们提纲挈领地整理了其中主要脉络,从原始图腾到青铜器,从诸子百家到魏晋风度,从盛唐之音到宋元意境,再到明清市民文艺,星汉灿烂般的中国美学历史,就这样一一铺展在我们眼前。

就像书中说到的,“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这本书与我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告诉我,每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心理根源,由此我应该带着何种态度去欣赏艺术作品,如此才能更好地欣赏其中的美。

下一次去国博,或者读一首宋词,可以带着多一分沉思,因其背后历史的重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