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100字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100字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是一本由[英]保罗·克劳瑟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一):P24 总结

克劳瑟通过一反西方艺术传统中对于“优美”的强调,依靠康德的美学遗产,将“崇高”推至幕前,确立了一种不同于“优美”的新的审美标准,从而为其他非“优美”的经验对象进入艺术观照领域创造了可能,并最终形成了关于艺术本质的新认知和新定义。在此定义中,与西方艺术传统不甚相符的艺术形式,包括非西方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各流派和各类型,均得以宣称自我的“艺术”身份,构成了当代语境中丰富多元的艺术风貌,为超越历史和文化区隔的“全球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可能。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二):【共振书评周】读后感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本身不是专业人士,兴趣也比较一般,但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努力看完了。

虽然是比较枯燥的硬核书籍,但是翻译的很流畅,读起来还是不会很吃力的。

作者认为:

对于艺术研究,作者希望从美术史研究拽回到美学本身,作者将自己的美学称作为“分析的现象学”。了解了一下现象学,作为哲学流派,现象学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正式创立 。现象学有一个基本概念 意向性。

说实话关于这本书的标题就已经让我一头雾水了,打开书后,很多时候也像作者在译序上写的自己阅读现象学书籍的经历,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组合成句子就一无所知。但是虽然如此说,本书的翻译已经算是上乘,并没有为了凸显哲学命题而故意使用生涩的词汇,即使是这种专业书籍,大部分的内容读起来还是很通畅的。

本书是作者对于还原主义的抨击,在艺术理论,偏向于理论研究,美术史研究,而具体的分析过于空洞。他希望能在艺术理论上做到综合。也就是艺术的现象学。

写书评对我来说有些过于吃力,也只是囫囵吞枣,希望以后系统学习后可以重读,到时一定更有趣味。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三):【共振书评周】《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

艺术究竟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要系统表述却十分困难。在我看来定义艺术是件十分困难的事,一些作品会带给我愉悦的感觉,让我觉得它很美,而另一些所谓的“名画”却让我无感。作者尝试通过现象学的分析带给我们答案。作为一个小白,《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这本书理解起来真的十分困难,专业名词较多,语言也比较抽象,但是如果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也许便可以在作者层次分明的论述中找到理性的答案。

现象学,是指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对一件视觉艺术品的解析,往往通过其产生的时间,阶级,背景等方面,说明其承担的信息提供和说教功能。这是一种图像图像与各种消费它的模式之间的外部联系(还原主义)。而作者认为,艺术之所以让人着迷,不在于它的外部关系,而在于它的“内在意涵”。

“内在意涵”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它是通过直觉方式来经验的,超出了通过单纯的思维分析模式所能理解的范围。因此,作者提出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同时关注艺术作品的具体性和我们经验作品的具体性,面对具体性的把握主要通过尽可能的尝试寻找一种描述性的词汇去呈现这种具体性。

如论如何,这本书至少引起了我对艺术本质的思考,扩展了知识的边界。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四):作为现代人,你得对艺术有多方位的了解

这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空前发达,每天有数不清的资讯围绕在身边,让你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对真相或者真实世界的判断越来越难,所带来的信息焦虑,几乎是所有人的噩梦。有的人讲究视觉冲击,觉得有图有真相,有视频更是板上钉钉,可真是这样吗?

对“有图有真相”进行打脸,网上已经有很多案例,比如某王子的“竖中指”照片,最终被证实为拍摄角度问题,真相是对方在用手势表示三。这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思考,现在的媒介越来越发达,对真相的把握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对此类进行了分析,指出“工具只是作为那些简单重复的规则和步骤的基础......而作品本身的审美向度——虽然是通过直觉性被认知的——并未因此独立地显现出来”。什么意思呢?那就是我们不应该只拘泥于工具这种外在形式带来的内容体验,而是凭借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自己体味冰山一角或者只言片语或者部分事实所带来的对真实的还原,否则会容易“分析和迷失”。

虽然行文非常学术,可毕竟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都有现实的痕迹可寻。什么是现象学,百度中的解释是:其基本特点法主要表现在方法论方面,即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包括本质的观念、范畴)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观念的规定性(意义)的实在性的明证。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件绘画作品面世,需要画家观察现实世界,在观念的支配下,用画笔、画布、颜料等,构建自己所理解的主观世界,而现象学的一个功能,就是解释绘画形成的过程,还原画家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理解真实的、历史的现实世界。

这本通过现象学分析,能带我们重新了解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诸多艺术形式,通过美和韵味的展示,展现独特的审美意象,对艺术进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的思考,启发更多的艺术想象力。

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也许《视觉艺术的现象学》比较深奥,但是对于艺术爱好者,以及被艺术形式不断影响生活的现代人来说,各种媒介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属性,如何接受这些审美,同时理性认识媒介的特性,应该是每位现代社会人的必备技能。不断阅读这本书,不断思考,收获总会有的。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五):浅谈《视觉艺术的现象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这本书,作为哲学以及艺术学的门外汉,第一次尝试“啃”一本极其学术的社科书,其过程之艰难可想而知。正如本书译者李牧教授在描述自己初看哲学书的感受一样:“我认识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但是却对它们组合起来的句子和段落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无所知。”

但当我拓展阅读,了解其中涉及的一些哲学知识之后,再啃这本书似乎没有了起初“啮檗吞针”的感觉。

何为艺术?

这个问题对艺术界来说,如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方”哲学终极三问一般的存在。作者克劳瑟在本书开篇便向读者清晰地传达了自己将要探究“艺术的真正本质”这一课题的真实意图。

通过批判现今更为主流的以美术史为导向的还原主义,去除还原主义为艺术作品所赋予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其产生的历史环境、政治因素等),寻找作品本身最纯粹的“内在意涵”。

这“内在意涵”更多地依托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崇高”的审美经验之上(即通过作品引发观者最深层次的内心情感与反思),而非以“优美”为核心的西方艺术审美传统。

这对艺术本质的新认知和新定义,为许多被传统西方艺术否定的创新风格的作品进入艺术观照领域创造了可能性。并为评价艺术的标准制度及规范指向了一种更具普适性、以人类共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价值体系。

何以称之为艺术?

在认识与理解艺术的本质之后,作者克劳瑟又提出了“如何具体地把握和揭示这一本质”的问题。在这里,作者引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方法(更详细解释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即:以具体身体经验为中心的现象学),与康德美学中的“崇高感”的哲学相结合。

以人类自身的身体为尺度对事物进行度量,由此产生各种意识和情感。由此克劳瑟建构出一种非常独到和特殊的方法:后分析现象学方法,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感知作品最基本的形式要素,对其风格进行探讨,已追索其独特的内在意涵。也是对还原主义方法的有力补充。

书中克劳瑟用后分析现象学方法,系统探讨了各种多元艺术形式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也包括了以新风格表现并以技术手段和材料为媒介的新“艺术”(包括观念艺术、数字艺术等),为读者揭示了不同的艺术媒介是如何通过其差异性呈现其审美属性。同时这套方法论也非常有助于其他学者探究尚未被关注的领域和艺术实践活动,对未来的艺术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杜尚《为什么不打喷嚏,罗斯·塞拉维?》

本书作者的观点很大部分是反传统,是一次比较大胆的革新,目前学术界似乎也有不少质疑声。然而就像姜宇辉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对于一种深刻的艺术理论,也理当存在着差异的反思向度。能够引发别样的反思、对话和争端的理论,或许才是具有真正生命力的理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