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摘抄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摘抄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是一本由[英]蒂姆·英戈尔德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一):人类学的要义是爱

这是一部看似用概念写成的科普类作品,我却在里面读出了文学性,因为这本书想传输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智慧。让我想起塔罗牌里面的世界牌也有我的意思,我就是世界,而我的边界有多宽广,世界的可能性就有多大。我认为我还没有彻底地读完这本书,大致是简单地读过一遍,然后又细致地读了前半部分,而作者想传输给读者的内容可能是要多读几遍才能读出来更多的。而且英戈尔德在书中极少且谨慎地给出结论,这使得读者又更多的空间去填补他们所理解的人类学是什么和人类学的重要性。这看似是一本给出理论知识的书,在我看来,more than that。而我也学会怎么去真正的理解和了解,有时候理解这个词太过冰冷,用理性去了解?大概是这个意思,只是冰冷地去解构一个人或事的动机可出现的理由,并没有感同身受。而有时候人们所认为的理解,也不过是主观臆想和自我投射而已。放下自我和偏见,人类学的要义,是爱。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二):从学科本身出发引发人类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这本书去年9月份就已经购买了,这中间断断续续地阅读,直到最近才完整地阅读完,并且收获丰富。由于这本书涉及的知识内容庞大,概念和观点众多,作为非人类学专业的我来说,依然不太能完全理解和内化为知识。

蒂姆·英戈尔德,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和思想家,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人类学系主任,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爱登堡皇家学会会士。本书是由周云水博士和陈祥的翻译,个人认为翻译不错,读起来不费劲,对于专业词汇的翻译也很到位。

所以,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英戈尔德从什么是人类学出发,探讨人类的自然和文化,人类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社会”在人类学研究中的角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人类学对未来生活的可能性等。

通俗地说,人类学并不是简单的关于研究部落民族、观察记录他们的生活行为,以此研究现代人的生活的一门科学。它涵盖人人类的生物、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它有助于我们思考,例如,每个婴儿生下来是一样的吗?他是环境的产物?还是自然基因的产物? 他的语言习得技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的?人类的语言(文化)差异和相似的地方又是如何构成联系,形成多样的文化?

所以,如果对人类生活基本问题感兴趣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一本内容精炼、知识性强、结构逻辑紧密的人类学入门读物。也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你留言一起分享你的心得。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三):作者所希望的人类学

书名应该改成我所希望的人类学。

开篇第一章就说了这本书的写作目标:与其去探索人类学是什么,还不如去思考它究竟在追求什么。第二章解释了一些人类学的关键概念,第三章、第四章对人类学的脉络进行梳理,(比大多数导论更直戳重点,这两章写得真挺好的,读完觉得Tim的路子还真是建立在学科史之上有理有据找出来的)。接着,提出了自己对进化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交易主义的分析,然后提出了自己所希望建构的人类学。

受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影响作者用“关系”取代“结构”、“种群”,将“人(生命)”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中打捞起来,说明二者是存在于人之web of life的,社会性和生物性是人的一体两面而非二元对立。关系持续塑造卷入其中的生命体,关系中的生命体是相互建构的。”此二者伴随着人的生命过程不断生长,人在成长中不断的成为自己;同时,你与他人的关系内化于你,并且使你成为你。作者倡导在关系矩阵中将人类与非人类弥合,不再将基因、文化看做静态的预先设定,认为这是发展及个体生命的实时结果;建议不能将作为方法的参与式观察、描述性的民族志作为目标,因在观察中与研究对象共同生活,经验研究者经验以外的世界,共同探寻如何应对挑战,如何生活。

总之,他希望建构的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过程性、发展性、关系性的人类学,弥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解释“我们如何生活”。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四):道理如何明白,以及道理如何表达

读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总是被问:人类学有什么用呀?所以,想再次梳理一下对人类学的理解,从而能够组织好语言把自己对人类学的理解更好的表达出去。

然而,读完了以后发现,道理明白,但是表达好难呀。尤其是对于初初接触人类学的人而言,这本书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读,虽然,书里最重要的部分都用大白话表示出来了,但是,看上去特别老生常谈,在没有人类学经历或者人生经历的人看来,不过尔尔。

太浅显的道理,其实是建立在深厚的研究基础上,可是因为表达不够高深而显得简单,人类学家喜欢讲故事,也长于reader-friendly的写作,也因此,讲的道理过于日常,不够高深。

然而,事实如此。这本书在阅读体验上简单得“令人发指”,可是也令人回甘,反复思索,甚至自觉应当背下使用。但是,要表达的时候,有深觉自己不好讲,因为听众和读者其实少有共鸣,那少少的人,多是人生阅历丰富的人。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像什么,像是以倍速经历多个人的人生,所以人类学者的脑回路更像是饱经沧桑、重视生活的老人,还发着少年意气的诗与远方。理论来自个体的加速感受,热爱思考的也老人家大多都能做到。

所以,这道理来自人类学者个体足够宽度、广度和时长的个人感受和认知,然后表达出去,效果全看受众。

所以哪只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同行、编辑、出版商、读者、给未成年读者买书的成年父母。。。人类学是一个故事,和无数人就这个故事的对话。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五):隔壁的药方

第一章里面Ingold认为人类学的使命是集合世界上所有居民的智慧和经验,用参与观察的方式与人类生命本身进行对话。他定义人类学为 “一种与人同在的哲学”。听起来比较浪漫,后面三章梳理学科史,讲这个知识领域是如何走向整合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倒是言之有物。对田野工作的反思,我觉得有点过头了,好像那完全是一场欺骗、盗窃和剥削,完全无视它对保存当地文化的益处以及其中促进跨文化合作交流的一面。

最后一章的题眼是威尔森评论人类学“汇编生成了人类文化的庞大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来谈如何克服文化、文化相对主义、民族志的“障碍”,如何跨学科去“结合科学和艺术”,不失为一种有趣的设想。可我认为对于基础研究还远远不牢靠的中国人类学,最好不要跟着人家去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

P156又给出一个定义:“人类学是以进入生命过程并与之相伴为工作方式的一个学科”,怎么说呢,一方面是感动,Ingold教授在后工业化社会还有如此雄心,要整合生物和文化,重新赋予这个学科整全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慨叹这一设想后面的迟暮衰相,医疗、死亡、生育等命题呼之欲出,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发展、社会正义、教育等议题却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总的说来,这本书雄心勃勃,发人深省,和《我们从未现代过》一样,为未来人类学的发展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但一定要放到西方人类学发展的具体情境下去理解这些主张。中国人类学当今的要务还是夯实基础,多出好的民族志,多记录这个时代,多提出好的概念和理论。在思路上借鉴别人,打开眼界,打通学科,很有必要,但决不能跟着自废武功,放弃基础训练,养成眼高手低的毛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