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读后感1000字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读后感1000字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是一本由王志纲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40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作者站在高角度大致描述了中国各个省份区域的变迁 发展 未来走向。一开始,我觉得大国大民主题不好写,但是发现这本书不是偏向学术论著,更多是历史由来,时代变迁,重要改革措施,未来发展机遇。这样一来,作者讲究写的全 有意思 部分深刻,不追求特别的严谨和纵向探究。整本书对我进行了很多科普,比如,为什么湖北简称为颚等等历史由来。作者不仅仅对于每个古代历史能够信手拈来,对于发展 政治 江湖 也有一些见解。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读后感(二):内容能否能撑得起书名?

不得不承认,王老师是个文化人,见识之深、视野之广、用词之精准、辞藻之华丽、排比之堆积。

首先《大国大民》书名太过宏大,内容诚意甚少,更像是东拼西凑各地的浅薄历史人文,穿插一些个人划水吹牛(有“战略家”那味儿了)。吹牛划水写到社科文学的书里不免体现中老年男人的油腻,时刻不忘鼓吹自己也是在走街串巷讲战略(产品经理)的必修课了,王志纲也不能免俗啊!明显内容撑不起名字。我们是大国,但我们是大民吗?我认为,不论是国民GDP还是各方面,我们还撑不起“大民”,反倒是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名》更贴合实际,也更为谦虚。

其次,每篇结尾的战略建议都是一笔带过,基本上也都是围绕文化、旅游...倒是让我对志纲智库给各地政府的战略方案产生浓厚的兴趣,搭文化的台,唱战略的戏都能唱下去吗?种庄稼要因地制宜,战略规划更要因地制宜,地域经济-人文性格-战略规划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战略规划不是拍脑袋,是筛珍珠、串珍珠,不是走街串巷的拿手把戏,是姑娘家绣花做鞋的精细工艺。

希望深入了解人文历史的朋友,建议去读真正的历史读物,本书可作为茶余饭后闲篇。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读后感(三):一次历时很长的阅读体验

去年在龙湖实习结束的时候,坐在我位置对面的行政小姐姐小清姐送的一本书,推荐我回去一定要看完。 然后后续暑期实习申请、暑期实习、小论文、大论文的轮番袭来,这本挺厚的书在书架子里放了好久迟迟不想拿起。 直到大概是十一月的某天,为了排解排解写论文的无聊,抱着能看一点是一点的心态才拿起来看,前前后后在写论文的空余看了四五个月吧,积少成多看着看着也就看完了。 本书按照省份划分,介绍了作者对于不同省份的历史、景观、人文的理解与看法,重点刻画不同省份的一些特征,并且都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些省份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零零碎碎但是也十分有趣。 通过这本书才知道了王志纲这个人,一生也可以说是走遍国内大江南北,为不同的省市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让人羡慕。希望自己老了之后也能不仅有经历,还有阅历,不仅有知识,还有智识。

读完之后想要分享一下读后感想给小清姐,并表达一下谢意,没想到刚发送一句过去,收到了微信的感叹号。是的吧,可以理解,实习生人来人往,账号联系人也有限,哪可能做到全都联系,但是我肯定小清姐在给我书的那个时候一定是真诚且善意的吧!也十分谢谢她那会的那个心意,没法直接传达,就在互联网上表达咯!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读后感(四):从《大国大民》中看中国的发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过的事有限,但是可以通过读书开阔视野,偷师经验。王志刚老师的《大国大民》就是这样一本书。 我以前从不知道有“战略咨询家”这一职业。一个人有何本领,能够帮助各地企业家或官员制定一个公司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大国大民》中,似乎能窥见一斑。 作为原新华社的记者,王志刚老师有幸走遍各地,采访了很多时代风云人物,触及了各种社会矛盾,见证了一些地区的改革发展。王志刚工作室成立后,他更是行遍中国山河湖海,惯见江湖三教九流。为一个地区策划发展方向时,他深入最基层,调研当地的历史、人文、社会、经济乃至风土人情,找到该区域的“魂”,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解决之道。 本书囊括了王老师几十年的研究所得,包括“一碗老汤话陕西”“发现山西”“山东到底错过了什么”“什么是河南”“寂寞安徽”“上帝为什么钟爱浙江”“江西的格局”“百年风流话湖南”“湖北——中国的丹田”“阴阳巴蜀”“日鼓鼓的贵州”“东北往事”“潮汕,向何处去?”“前世今生大湾区”一共14篇。从周、秦、汉、唐走过来的陕西,到浓缩了整个时代风云际会的大湾区,对这些地方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深入剖析,论她们为什么凋敝,说她们逢什么际遇而兴起,读完会有一种“原来这个地方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的恍悟感。 时代的大潮仍然向前汹涌,洪流中不能光靠勇武与猛浪搏击,而是要寻找通向光明的那条路,勇往直前。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读后感(五):比肩二顾的心力之作

智纲智库王志纲先生的新作、大作。

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巴蜀、贵州、东北、潮汕、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个区域的前生、今世、未来,如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引人入胜。书中既有各地的天时地利人和,也有政治经济文化,既有山河地理历史,也有风俗人物传承,纵论古今,融汇中外,视角独特,品评精准。

正如王志纲先生在书中所说,“想要解读中国,需要相当宏阔的格局、见识,以及高度的同理心”,书中的每篇文章非王志纲先生这样胸中有丘壑、知行合一的人不能为。每次读都陶醉于王志纲先生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感染于他强烈的经国济世情怀,折服于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卓越见识。

书中不时穿插王志纲先生对一些中国独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比如山川形便、犬牙交错的省域划分原则,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秘诀,关键中国、敏感中国、无所谓中国“三个中国”的精彩总结,政治人物最怕的“半渡而击”和最喜欢的“功成在我”,河口—江口—海口“三口理论”,区域发展的格局之变,独特的“双城记”现象,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启示等等,读起来妙趣横生、茅塞顿开。

正和岛推介此书时,把此书与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相提并论。虽然王志纲先生正是因为早年读过林语堂先生的著作而立志作此书,但二者并非一个路数。《大国大民》更像是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在当代中国的延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