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痞子英雄的读后感大全

痞子英雄的读后感大全

《痞子英雄》是一本由本·麦金泰尔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2.00元,页数:4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痞子英雄》读后感(一):英雄群像

特种部队,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一些虚构文学中,都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元素,他们集勇敢与智慧于一身,充满着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每每关键时刻都能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

本书就是记录了这样的一批人,一批以自己的生命与信仰重新绘制战争图景的人,从如何成立开始讲起,到在非洲的沙漠之战,最后到欧洲战场,一直到二战结束后这批人的战后生活。

提起特种空勤团就不得不提到大卫·斯特林,一个不循规蹈矩但是非常有想法及个人魅力的战士,他天马行空的想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对垒方式,他的个人魅力使的一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士兵聚集起来成了特种部队的雏形,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有战士、拳击手、甚至有议员、律师,还有哲学家、随身带着圣坛台布和大十字架的牧师,有一次任务还有丘吉尔的儿子,看他们在沙漠中游走于敌后,紧张感满满,也因为这些初次尝试,他们损失惨重,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他们磨合成了一个整体,一个各自有特色的整体,他们的牺牲、他们的情感、他们的信念,都完整的传递给了读者。

随着斯特林的被俘,进入了欧洲战场部分,美中不足的就是感觉这部分没有之前那么精彩,可能是后期规模越来越大,个人色彩没有一开始自荐的人那么鲜明了吧……

随着二战结束,这些人回归到了自己的生活,70多年后再公开,依然能通过作者的文字感受到当日的惊心动魄。

《痞子英雄》读后感(二):大英帝国的“问题”青年们,没选择躺平

这本甲骨文的书,非常有趣,它讲述了全世界所有特种作战部队的起源故事。这几乎是我读过的有关战争的书籍里最有趣的一本书了。

这只被德国军队尊敬并痛恨的特种部队起源于一个非常有趣的英国人---大卫斯特林,如果没有二战,他作为当时的年轻人,几乎就是失败者的最佳标签,当然还可以挂上“纨绔子弟”、“花花公子”等等一系列不算褒义的标签。斯特林出身于苏格兰的顶级世家,他的前辈们赢得了太多荣誉,以至于他都无法找到一个突破口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于是这个迷茫的年轻人被剑桥开除,尝试成为画家的拙劣努力告以失败,即使在二战开始作为军官服役时也被父辈在一战时的荣耀掩盖地毫无希望,颓丧的心情引发的酗酒等违反军纪问题让他在服役的早期基本都是待在军队监狱里。直到北非战场出现了对于全新作战模式的考虑,他以及一大群和他有相同“问题”的军人们以某种作为可以损失不计的实验代价(炮灰)考虑进入了特种作战的第一次实验计划。

熟悉英国历史的读者还会在后面读到更多如雷贯耳的名字,比如丘吉尔家族也是丘吉尔首相的失意公子,一战中保住日不落帝国最强大统治力— 无畏舰舰队总司令杰利科上将的独子,都在这个“疯狂”而危险的部队里服役,他们最终也在那些进入大不列颠帝国万神庙的祖先目前证明了自己的勇气与能力,从此可以从容地扮演真正的从容了。

这只部队里还有其他来自不同阶层的问题士兵,这些人的故事让这本书变得更加有趣。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在让超过一亿人丧生的疯狂战争里,居然还有些颇有意思的人们存在着— 也许,这也是人类文明还能继续存在的理由之一吧。

另:翻译水平需要提高,建议军事题材还是找专业人士翻译。

《痞子英雄》读后感(三):痞子英雄—特种部队的前世

特种空勤团是作为一个更大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队伍的一部分而成立的,是一个由好运气与坏运气、错误、有着意外和人为安排的最不可能的组合而产生的部队,创始人斯特林欣然地同意将他革命性的部队命名为“特种空勤团L分队”竟是源于英国伟大间谍克拉克的臆想诡计,而选择子母L是为了暗示已经存在的A到K的分队,离奇而又刺激的创想就这样奇怪而又恰如其分的开始了!!

特战空勤团类似于我们所谓的敌后武工队,通过小规模团队协作,起到破袭敌方的弹药库、军工厂、交通线和补给站等,扰乱敌方的稳定,分散敌方的注意力,打乱对方的战术安排,造成混乱使其无法集中全力形成有效伤害,进而改变战争的进程。而技术的革新、新式武器的利用,如防弹挡风玻璃、伪装涂装、加强型悬架、装甲散热器等的改装和发明,使得特种空勤团有了更多战术的改变和组合,这里需要着重提下将普通吉普车借助安装维克斯K型机枪改装为全地形作战战车的案例,这种每分钟可以发射1200发子弹的变态枪支,在疯狂倾泻火力造成恐怖破坏的同时,还可以为己方形成保护,构建一道坚实的火力防火墙,甚至在炸药不足时,可以作为用其完成破坏机场的杀手锏。正是借助这些优良的运输工具和武器装备,特种空勤团也在逐步地形成自己的战斗风格:一支小型而独立的军队,能够打一种另类的战争。 “重婚行动”的完败更坚定了斯特林的决心,特种空勤团只能是作为一支小型、高度机动性的部队来对待,完全出其不意、迅速秘密地行动,才能造就最令人不快的结果。可即便有首相的鼎力支持,在当时传统军事观念深重的军队中,老式、古典的战争观念还停留在很多中高层军官的头脑中,军队士兵在战场上相互厮杀,然后战斗到一方取得胜利为止,这是当时战争双方都遵循的模式,而所谓的深夜偷袭破坏,更像是下三滥的手段,有辱大英帝国皇家军队的声誉。而斯特林想要取得的完全独立行事特权,对他的传统主义者的上司而言,这不仅无礼,简直就是要造反, 在当时的军事环境下,特种空勤团这种超前的行动理念和作战风格注定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过程,全文分两大章节来描述特种空勤团的转变历程和历次的作战行动,他们的角色和用途随时都在改变,从这里我们也能感受初创和新生理念给传统所带来的冲击和苦闷,尽管其赢得赞誉,但终其解散,都没能真正实现其创始人的作战理念和精髓。 但特种空勤团的理念深深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军事变革,更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一支长期、深入渗透的战斗部队不仅很有用,而且至关重要。如我们熟知的美国三角洲部队、以色列总参谋部侦察部队、爱尔兰陆军游骑兵联队等,都是战后遵循特种空勤团的作战原则建立起来的,这更能证明创始人斯特林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全文中还有几个地方比较有意思和值得思考: 1)特种空勤团的很多队员天生都不是军人,很多是因战争的爆发为自由和和平加入的平民,如外科医生、牧师、工程师、商人、农场主等,是战争让他们被迫走上战场,从这里也能体会到战争对于平民生活的摧残和破坏。 2)战争法则的不道德性变得更加扭曲和突兀。1942年时希特勒发布了臭名昭著的“突击队命令”,规定凡是在纳粹占领地的抵抗人员,一经逮捕,不经审判,直接处决,作为贯彻这一命令的党卫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虐待、折磨、威胁和恐吓无所不用。要知道这是相当不光彩和非法的,甚至有违战争公约。 还记得在战争初期特种空勤团在北非行动,隆美尔是如何评价的呢?他将其称为是“没有仇恨的战争。”而随着战争的深入和接近尾声,粗暴的正义和谋杀之间的区别早已变得模糊,战争的规则已经被人们抛之脑后,有的只是杀戮和报复的快感。当然这种阴暗的、有违公约的事不仅仅发生在纳粹这边,特种空勤团一样有之,文中就有提到空勤团的麦克迪尔米德在看到战友霍尔战死后,在一次巡逻时遇到两名已经举手投降的穿便装的德国人时,出于报复心理,直接击毙,而且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次,在战争的残酷算计中,每一次的杀戮都招致更进一步的报复和暴行。 3)人们的忠诚发生了可怕的转变。当特种空勤团从意大利转战法国-德占区-行动,更多地需要与法国抵抗组织进行合作,但由于长期处于封锁与隔离,仅有的抵抗组织不仅武器装备差,缺衣少食,更重要的是纪律性特别差,还经常反复无常,空勤团随时都有被友军抛弃和出卖的风险。并且伴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他们之间的内讧、火并、叛变和利益争夺变得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没法说真相和正义究竟是什么。 4)纳粹野蛮证据的集中营。文中有提到一个情景“趁着英国士兵的到来造成的混乱,一位女囚犯把手伸到铁丝网下面,想要抓住一个烂掉的萝卜,一名警卫走上去,漫不经心地将其击毙。”“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多么寒冷的字眼,在警卫的眼里,这个女囚就是他随手就可以捏死的臭虫。而这样令人作呕的描述还有很多,成千上万的人类可以被当作牲畜般地遭受非人般的虐待和暴行,简直无法理解人类怎么可能以如此残忍和可憎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同胞,战争使他们的身心变得扭曲和恐怖,每每回想都不寒而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