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持续焦虑读后感1000字

持续焦虑读后感1000字

《持续焦虑》是一本由[美] 艾恺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持续焦虑》读后感(一):去理解,不去评判

科技/现代化是让我们过得更好还是过得更差呢?人生存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呢? 是一本思想精华,从不同视角来审视目前的发展。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开始下滑,是可以静下来思考一些更深刻的问题。 当然,本书只是类似文献综述,也没给出解决之道。当天文/物理学家真的能完全计算出宇宙运行的规律,在今天就能测算中明天、后天等宇宙的状态,宇宙就失去了意义。 同样的,当人停止了思考,停止了焦虑,每个人都生活在美丽的新世界之中,世界还会存在吗?共产主义是一个奋斗的目标还是一个会实现的状态呢?以现在的思想去思考100年,200年以后的需求,显然是困难的,因为人的欲望/思想也在同步裂变。 现代化显然不是解决一切的手段,而且现代化可能还带了系列的问题,比如节奏太快、精神疾病越来越多。可是,如果没有现代化呢?我们精神就富足了吗?我们的疾病、贫困就减少了吗?

范仲淹千古名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人、国家、社会、民族等而已,皆如此!去理解,不去评判。去思考,不是接受。

《持续焦虑》读后感(二):一本令人头疼的书

头疼原因有三:

一、对启蒙运动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集体焦虑之梳理和剖析极其明晰,明晰到我已然看到了无论个体还是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的生活断然是悲剧性的,我们愈发膨胀的欲望将永远在与幸福感的对垒中占得上风。“这个世界会好吗?”是个短时期不会过时的问题。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被迫接受西方理性主义的席卷而无可奈何。中国,尤其是人们的价值观,绝对不会幸免。“现代化是古典主义的悲剧。”

二、作者是汉学家,汉学功底显然了的,现代性批判对中国部分的论述最详实最精深。但汉语功底却略partial,我(可能是因为学语言的缘故)实在不易忍受饶舌的中文。如果能有汉语的润色,此书阅读时间可减半。

三、三联编辑真是不用心,常识性错误有好几处…… 能指/所指、greening/creening……不能原谅……

但是,此书绝对是一本让人豁然开朗(当然也很可能会让人怅然若失)的作品,十分好!

《持续焦虑》读后感(三):持续焦虑,然后?

总体十分精彩,直指当代人们深陷焦虑之围的核心动因。个人建议与金观涛的《消失的真实》、戴维·洛奇的《想……》对读,必定如饮佳酿。

本书以“反现代化”为线索,无疑是一种巧思——将处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之中、却属于非欧文化区的各式形而上学传统“一网打尽”,有利于读者迅速捕捉现代文明逻辑下“后进地区”在面对现代化时不可避免的敌意和相关的建构性努力。(泰戈尔、梁漱溟的部分令人印象最为深刻。)论述中涌现的思想资源几乎完全适用于思考我们正在面对的割裂现实,其所捏制的容器也有利于我们当代的人文主义者安放自己藏在心底的情绪。实际上,与其说反现代化是一种理路,我更愿意将“反现代化”视为对某种普遍情绪(在人文主义者那里尤为普遍)的描述方式,正如作者反复强调的一种“人文真实”(借用金观涛在《消失的真实》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但与此同时,提出所谓的“反现代化”亦有将问题简单化的嫌疑: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作者在效果意义上倾向于将希腊传统之下的欧洲文化作非历史化的理解,这显然不是事实。一个具体表现是,他在探讨欧洲现代化的历程时过于轻易地否定了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做出的连接宗教和现世哲学的努力。为此,艾恺采用枚举法,指出像日本、韩国等非新教社会同样快速地实现了貌似具有西方意识形态加持的现代化,他认为这里的分离已经充分证明韦伯的论断是错的。可问题在于, 他的否定性回答无法回应为什么现代化首先发生在欧洲,而不是在亚洲的问题。(思考至此,我第一次意识到为什么起源问题对历史研究来说如此重要。)此外我也意识到,金观涛在《消失的真实》中所强调的新教伦理中“誓言”的部分与市场秩序的关系,且不论金氏的说法是否正确,也在逻辑上比艾恺单纯的否定更为合理:在金观涛的论证链条下,日、韩之所以可以实现现代化,必定是这两个找到了与“誓言”相关的价值等价物。换句话说,金观涛总是从正面、从建构性的方面讨论人文主义者的困境,而金氏的建构性努力和他保卫人文的情绪与姿态也是一致的,于是他的方案总是能让同样有焦虑的人文主义者看到希望;比较来看,艾恺更像是纯然的观察者,喜欢从否定性的层面为自己的论述逻辑划上句号。他一方面会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焦虑的情绪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撕裂:

另一方面,他并不能提供任何方案来帮助人们应对愈演愈烈的“持续焦虑”,以至于在书籍的结尾,他只能像宴请大家喝白开水一样地说:

一声长叹。要我说,情况的确是这样(实然),但应该不是这样的(应然)。

而从哲学的角度上看,“反现代化”并不能构成一种足够真实、有足够阐释力的框架。强大的形而上学传统(比如康德的先验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就不首先是为了反对现代化,可它同时也不属于现代化,这说明现代化-反现代化的框架并不能很好地回应哲学史上最为经典的形上形下问题)告诉我们,即便像梁漱溟这样有先西后中的成长经历的人,我们也不能仅仅将他的思想转向理解成是被一种防御性的心理/情绪所驱使而已,情况要比艾恺说的情况(现代化是一种“理智化”的过程)复杂得多,但归根结底,这些情况并非不可描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