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散文中的北京》经典读后感有感

《散文中的北京》经典读后感有感

《散文中的北京》是一本由张莉主编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022-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散文中的北京》读后感(一):在散文中找寻找老北京

本书收录了众多名家关于北京的散文,涉及的方面很广,每个人写作的角度也不同,从中更可以看到北京的多样性。而每篇的结尾会有几位编者对文章背景的介绍,使我们更容易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形。

因为大多成文时间都年代久远,老舍、废名这几篇于1936年发表,所以他们看到的北京和今日我们看到的北京当然有很大不同。老舍文中“几乎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它处处有空,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如今的北京,不仅是拥堵,高耸的建筑比比皆是,老舍所谓的接近自然已经不多见了。前些年北京生活时有几个月在离鸟巢不远处工作,没有午睡习惯的我就经常在中午时过去散步,四周也没什么人。晚上就去奥体公园再走上一大圈,草木还算不少。前年有俩月是在金融街那边工作,周围都是写字楼,后来发现有个城隍庙,场地稍微空一些,坐个长椅,吹吹风倒也惬意。北京比过去拥挤太多,但要是肯寻找,还是有清净的地方。

读完书中前两篇后我想到看看这些人笔下我所认识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差异。于是就从目录看去,发现编者很有心的将全书分成了四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是“北京城的风景”,很明了便知这些散文是关于打卡点的,找到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容易。杨朔的“香山红叶”一下子吸引我了,我前年曾爬了香山,累够呛。这我就看看过去的香山如何。按作者的意思,他去的时间有些早了,还不是正时候。而我去的时候则晚了一些,开始入冬。作者上山的路上和我冒出了同样的想法,“怎么连一片红叶也看不见?”读到这句我倒是乐了,被骗的不只我一个。想象的漫山遍野都是红叶,现实却是要可劲爬山,到最后累得顾不上看红叶。因为去过,对这篇文章特别有所共鸣。

看书还发现这些作者大部分是在北京长大的,还有些不是土生土长的也在北京生活多年。这样一来,他们对于北京的感情就很凝重。是我无法体会到的,毕竟如今的大城市对外地人都不算友好,户口和财富隔绝了太多人,甚至生活多年的也会没有归属感。过往的人文气息被资本取代,当然有能力的人很多,依然能搞出很多花样,反正我不配就是了。

再说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很多年来我都欣赏郁达夫文字所透露的性情,所以我自然喜欢该篇了。读时发现还是那种淡淡的阴郁调调,不明快,又不过于悲伤。或者说是哀而不伤,喜而不笑。这样的味道就特和我意。文中他既说了自己的大儿子和几位友人埋葬在北京,又追忆和兄弟们在北京生活的乐趣。人生的经历是复杂的,对事物的感情亦是复杂。只不过如他在开篇所言,“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怀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的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我对于北京亦是如此,种种不舒服的点,回忆起来不由得嘴角上扬。

《散文中的北京》读后感(二):27位文豪大家,把北京写给你看

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想工作,去看看北京凌晨四点的菜市场。

前阵子,央视网走进北京凌晨的菜市场,记录了里面最真实的场景。

4点,北京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灯火通明,络绎不绝的夜批摊主,正在贩卖瓜果蔬菜,好不忙碌。

放眼整个菜市场,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看不到任何疲惫和抱怨。

凌晨4点,你以为城市空寂、万物沉睡,这就是北京城,每天早早地就开始了与生活的交手。

老舍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主,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轮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像老舍这样的真情实感组成了北京的点点滴滴,在《散文中的北京》就汇聚了老舍一样的27位散文大家关于北京的佳作,其中包括:许地山,张恨水,郁达夫、沈从文等等。

他们笔下的北京,即有日常的京味京腔,也有烟火气下的北京美食,还有四季分明的北京色彩。

01 心心念念的北京情

北京的好,对很多人来说,那就是身上的血,因为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成长于北京,身上的性格与脾气有许多地方都是来自这位古城。

雨后,北京独有的红墙和黄绿琉璃瓦,呼吸都是千古的浪漫; 这个时候,应该正好是看红呆,听松涛,吃松枝烤肉的时候吧。

在北京,多数人都享受着慢悠悠的大城中的小时光,在新旧交相混杂的文化气氛中,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帝都时代速度,同时品味着千古老城的绚丽如画。

02 悠悠哉哉的北京人

北京人爱看热闹,但北京人不管闲事儿。

可以一个人滴溜着一笼鸟在公园一遛就是一天。;可以在走街串巷中,从这个胡同转自下胡同;可以在四合院里,一呆就是一个四季,这里有天有地,足够。

北京人,又以老北京人最有代表,他们的京味京腔,自带一种京爷子的节奏,不紧不慢,一句话绕几个弯,慢慢说,你慢慢品,绝不只是字面的那点意思。

京味不只是一种腔调,其实还是一咱视野和足够宽广和深邃的视野,撑得起北京人悠哉的节奏。

03 艳艳丽丽的北京色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色调是灰色:采用的是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四合院民居的灰色,是北京城传统建筑景观中的重要的标志色。

这代表着一个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民族正以冷峻的思考,全新的姿态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实际上,北京有着色彩分明的斑斓四季。每一位作家笔下的北京,都是触动人心的,风光迥异的。

看过这些散文,你不得不感叹,原来文字也可以像取景器一样把色彩定格。

单单一个雪,就也是可爱干净,上上下下,叫人迷眩陶醉。

写在最后

北京一直在变化,北京又从来都没有变过。

读这些美丽的文字,你会看到北京的早已比邻国际大都市,也会感叹北京还是那个千古帝都。

这么多的文人喜欢北京,用文字描述北京,他们对北京的爱,是有情有义,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的。

这样爱的,深植于北京的情,北京的人和北京斑斓色彩中。

《散文中的北京》读后感(三):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头......

作家余华说“我年幼时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头……”这句子让我激动,因为我不知道在秋天的时候,漫步在北京街头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当我最初来到北京时,恰好也是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头,看到宽阔的街道,高层的楼房,川流不息的人群车辆,我心想:这就是漫步在北京的街头。”

古往今来,谈北京的著作一直很多,有的已成经典。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主编的《散文中的北京》是一本书写北京生活的散文集。它收录了27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于北京生活的书写,从老舍的《想北平》、沈从文的《北平的印象和感想》、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到叶广芩《颐和园的寂寞》、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周晓枫的《紫禁红》,有北京的思与情,北京的人与事,北京城的风景。

北京的迷人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一座迷人的城市,那古典的建筑,现代的高楼,温暖的胡同、余音绕梁的京剧......都蕴藏着北京这座文化与历史古城的新旧交杂的文化气息。

在老舍的笔下,北平的美好是墙上的牵牛,是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是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林海音回忆春天的中山公园,“雨后的红墙和黄绿琉璃瓦”,雨后在北海划船。秋天则是“看红叶,听松涛”,或者把牛肉带到山上去,吃真正的松枝烤肉。

邓友梅笔下则是北京的日新月异,“站在高处一看,北京城高楼林立,交通立体交叉,霓虹灯五光十色,喷气机腾空入云。”

北京的味道

每个城市都有气息,都有味道,北京的味道自然是京味。

最有代表的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既是老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胡同文化。胡同里的街坊有的是几十年,几辈人的邻居,邻里街坊谁家有点事,随一点份子;一起“sha”一盘的棋友;不约而同晃着鸟笼的鸟友;到大酒缸喝两个的酒友......。这是北京的胡同文化充满烟火气的味道。

刘一达在文章中夹杂着几句老北京的土话和几句贫嘴的“咂摸京味儿”,像是槟榔,细细地咂摸,它才有味。

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是北京的另一种味道,“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院中播散着慰帖而味苦的味道。”这是史铁生与地坛味苦的味道。

北京的变化

二十多位作家们笔下的北京,让我们犹如坐上时光穿梭机一样,感受北京城四季的风光,品尝京味美食,充满烟火气的胡同文化,也见证着北京的时代变迁。

作家乔叶说:新时代北京的美好在于“大城中的小时光”,比如去人艺看话剧,去美术馆看展,去国家大剧院听戏......

祝勇笔下,“安贞门、健德门,大都北城墙上的大门,如今变成10号地铁线的站名。高峰时期上班族们匆匆走出地铁站,抬头仰望天空,无暇去顾念这座大城的沧海桑田。”

邱华栋笔下北京的加速度的变化,“这是一座古筝与摇滚交相混杂的城市,这种节奏让老年人在立交桥下扭秧歌,年轻人在午夜狂跳迪斯科。这就是北京,它总想把你带到太阳出发的地方。”

这本《散文中的北京》读起来通俗易懂,百年来27位作家以散文的形式来记录北京的迷人与变迁,会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有趣有味,有声有色的北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