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的温度3的读后感大全

历史的温度3的读后感大全

《历史的温度3》是一本由张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5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温度3》精选点评:

●还是更喜欢国内的历史一点哈哈

●自从看了这一系列的书,对近代史特别感兴趣,看淞沪战役,简直泪崩

●第一本最好,一本不如一本

●大概率会是我2018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巧合的是,20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历史的温度1》。

●感觉是历史书的延伸吧,一口气三本看完。还好,多了些谈资

●编辑特别不认真,一会儿“川岛浪速”,一会儿“川岛速浪”,“在日本的日侨”,这都是什么逻辑……

●没有前两部精彩了,但是有些故事还是特别让人感动。作为历史读物还是很优秀的。

●虽然公众号都是免费的。但我依然爱看纸质书。感动这种情绪我要接上捻儿,一次看个够。

●是我这种历史小盲适合读的书。有一个观点非常认同,对历史之人物要有历史之同情。没有谁是从未来穿越到当时背景下的,当时的人也是经过思考做出了在自己认知能力下的合理选择,纵然结果,特别是现如今看来或被质疑,但不可全盘否定

●这期真的很好看 甚至写了四页的读书笔记 所以强烈推荐大家看

《历史的温度3》读后感(一):故事越多,越写越难写了

实在2018年的年初,一口气读了历史的温度1和2,很少读这样的历史故事,读下来觉得写的非常新颖,立意和角度都非常的独特,但是读多了就觉得越来越雷同,写作的套路也就让人觉得没有初看时的惊喜,看到3,也就是泯然众人已的感觉,或许是我们读者太挑剔,或者是在这个大众文学普及的年代,我们想要表述的情感太过于丰富。

《历史的温度3》读后感(二):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对核电站发生爆炸的事实本身进行慢报乃至瞒报,简直荒谬至极。面对如此严重的一起事故,政府居然在几十个小时之内都保持静默,他们把老百姓的生命摆在怎样一个位置,细思极恐。

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在这一点上,重要的不是媒体想明白,而是各级管理层要想明白。

在重大灾难事故面前,舆情是要关心,恐慌是要避免,但一个基本的原则还是要有的,那就是要有一个公平、透明、及时、有效的发布机制和沟通渠道。

不然,很可能会被更大的舆情反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的温度3》读后感(三):时代转瞬即成历史

这是《历史的温度》这套书的第三本,近来已经疯狂地痴迷了,晚上准点逼自己休息,早晨早起出门工作前会阅读上几篇文章。

正如第三部书的副标题所言“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透过张玮的文字,能看到中国近现代那段波诡云谲的大变局,也能窥探到那些被时光雕刻的名人的不同侧面!这部书不再像前两部那样分成“人物”、“战争”、“逸事”等篇,而是直接以“上、中、下”篇来分类。

上篇中介绍了“大变局时代”,为我们呈现了几段重要的战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淞沪大会战、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等,知晓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和不断抗争,我们也清晰把握住世纪大变局下,一个个故事映射出当局人的性格和命运。

中篇“以国家之名”针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来解读,让我们体会每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人性选择”背后的真实场景,感受着历史洪流裹挟之下的一腔孤勇,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充满了悲壮和无奈。

下篇主要介绍历史中几位知名人士的“人性抉择”。这一篇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篇章,告别了前两篇的沉重,了解到许多人物的奇闻轶事。能全面了解达芬奇的诸多头衔、香奈儿的传奇一生,一个符号化偶像切•格瓦拉的热血与理想,揭秘梵高之死背后可能存在的疑点,中国人最熟悉的欧洲公主:茜茜公主或幸福、或悲哀的一生,玛丽莲梦露、戴安娜王妃的爱情与死亡结局之间的唏嘘,张玮也在这一篇中介绍了老祖宗考试作弊那点事、俄罗斯方块游戏背后的产权之争、电话发明者者的争议、萨利机长紧急迫降哈德孙河的奇迹、泰坦尼克沉没那一刻人性的善与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带来的人类悲歌。

《历史的温度3》读后感(四):历史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3》

中国的近代史,

就是一部屈辱史,

一寸山河一寸血,

无数英烈的鲜血才换来民族的重新崛起。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三部历史的温度,

里面大多数是清朝后期到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我才疏学浅,

很多人之前只知道个名字,

通过这三本书,

了解了很多人物事件,

看到了无数先烈为中国的重新崛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可歌可叹,

也有很多人在民族大义面前迷失了人性,做出了祸国殃民的事情,

历史总是两面性的,

就像每个人一样,

谁也不能确定,

这辈子所做的事情都是正确无误的,

无非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持原则。

战争和科技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利器,

无论什么时候,

我们都希望避免战争,

因为在战争中最受伤害的还是普通人民。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痛,

之前一部纪录片《二十二》,

就是记录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的故事,

她们已经都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却还等不到日本人的一句道歉,

日本国内甚至还篡改历史书,

想把这段历史掩埋过去。

德国两次发动世界战争 ,

战败后,

该道歉道歉,

该补偿补偿,

从不推诿责任。

日本却不敢正视历史,

甚至把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名将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

其心可诛。

作为中国人,

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以史为镜,

落后就要挨打,

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

更应该为祖国的和平稳定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历史的温度3》读后感(五):无题

这本的序言里作者解释了一下为啥这个系列到了这第三本要提价。关于书的价格的高低,我一直都搞不明白。拿我现在在看的几本书对比一下,中华书局的《世说新语笺疏》,正文加附录超过了1000页,是作者多方考证,历时五年的心血,标价68元;西蒙斯的《海伯利安》,是作者在综合了人类历史、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基础之上,结合其天才的创意而写就的科幻史诗,标价78元;而这本书,是作者将自己的公众号上的用来给读者打发无聊时间的文章结集所成,“无可奈何”地标价58元。这价格相差不多的几本书之间,价值相差何其远。这里边的原因估计也挺复杂的,我不想深究,只想发发感慨,毕竟这套书我也没有花钱买。

这个系列的名字叫做《历史的温度》,看第一本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到这一本,就感觉乏善可陈了。三本书看下来,大概有80%的故事都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国内和国外的故事都差不多),所以称为《(近代)历史的温度》似乎更合适一些。然而后面的“温度”两字,其内涵我也逐渐把握不住了。这年头什么都是有“温度”的,连银行的自助办理机器都能是有“温度”的。大概“温度”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可以把它视为一个万能的表达积极情感的词汇。编写一个吸引人的标题,针对课本上或新闻中人所共知的人物,介绍其不为人熟知的两三面,使读者读过之后对那些历史人物在普遍的认知之上又多了一层了解,想必是能产生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这一本分为“大变局时代”,“以国家之名”和“人性的抉择”三部分,共收录了39篇故事。其中有好几篇都和经典的影视作品有关。

首先是《长津湖》。最近这部电影正在热映,而作者早在几年之前就写了专门的文章介绍跟这场战争相关的故事。电影我并没有去看,单看这本书里的介绍,让我改变了对人的意志对抗生理极限的认知。既然人可以忍受严寒,遵守纪律,活活冻死,那也可以在相反的情景下忍受着烈焰焚烧而一动不动。整个抗美援朝的胜利,大概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先辈们那超越了生理极限的钢铁意志搏出来的。

然后是《切尔诺贝利》。关于切尔诺贝利的影视作品很多,我只看过前年HBO的版本。从这个事故之中,可以看出全面了解信息的关键性。由于信息掌握不全面,管理层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执行层也作出了许多不必要的牺牲。事故的牺牲者都是伟大的英雄,但最好的还是能尽量减少这些焦头烂额的英雄,而有更多能曲突徙薪的决策者。

最后说下《泰坦尼克号》。毫无疑问,这是最著名的灾难片了。这个事故,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悲剧故事,也折射出了光辉与肮脏并存的人性,而现在,它还以某种形式继续作出贡献。我们如今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了,而初学机器学习的时候,大概都会接触一个名为“titanic.csv”的数据集吧。由此而起航的人工智能从业者们,也都在为创造更好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悲剧贡献着力量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