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谈话录》读后感100字

《谈话录》读后感100字

《谈话录》是一本由王安忆 / 张新颖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话录》精选点评:

●旗鼓相当的人对谈就像头脑风暴,总能迸发出闪光的观点。

●特别好读的书 没有一点装模作样

●一本谈话录,口述回忆生平。但是不知道谈话者是谁,也没读过他们的作品,看不进去

●我发现我很多时候思想上是认同“老人”观点的,和同龄人共鸣反而不多;王有些言论很耿直,有些也只是一家之言:我也讨厌现代主义/后现代单纯解构,一帮不能理解/认同任何“崇高”了的乌合之众,有时候也觉得写得都是些什么玩意,但王说古典作品的就是完全“脱离”自我的创造物,我觉得那也是扯淡

●王安忆很坦诚,有时候甚至有些尖锐。 记得几个点: 1.王安忆的母亲是作家,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很优渥。时有人贴妈的大字报,说妈把两个女儿打扮的不像中国人。 2.王安忆说:“阅读是个习惯,如果在二十岁以前没有养成这个西瓜,你在二十岁之后真的很难培养起来了。”然然。 3.谈创作,王安忆说,“二十世纪的东西大多是方法,教给你很多方法,古典作家他给你的是教养,是整个教养。” 4.谈创作,王安忆有自己的古典思维,她说,“觉得任何东西都能进入小说是很糟糕的,相当糟糕的。”

●王安忆真是个率真的人。

●看这本《谈话录》,就不如那本《对话启蒙时代》有思想上的冲击力。访谈者能力上还是有差距

●有些人在年轻时是不能受苦的,受苦了以后就会不自主的去折磨下一代年轻人

●评论家与作家共同构建的近现代文学史。

●很真诚的对谈,感觉王安忆是一个很“板正”的作家,这并不是贬义,她应该很崇尚古典主义,心里有一套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标准,要有扎实的故事和严密的逻辑,人物形象丰满,基于现实但又一定要高于现实。这其实挺令人感动的,我也同意文学应该是有门槛的,当然这种门槛不一定是她追求的那一套。但这样的创作并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写出一个毫无真正内容的二流故事,而且很可能创作来源就枯竭了,容易后继乏力。另外,故事太扎实的一大弊端就是留给读者的空间很小,如果主题不够格,那也许我就是读了一个故事,但高级的文学肯定不止于讲故事而已。

《谈话录》读后感(一):简单的快乐

这本书是王安忆和知名评论家、复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的对话录,因为同是文学中人,所以书中的内容并不是散漫随意的对话,恰恰相反,王安忆和张新颖的对谈既用心又恳切,谈话内容丰富充实,谈到了王安忆的成长经历,还有她同是作家的母亲、描写她认识的几个作家好友、描写了对她来说比较关键的几个事件及时间截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文学讲习所的经历,这也让我第一次去思考,之前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学习及玩乐机会很少,所以当有一本书或者是有一个热爱的东西时,他们是会很用心的去对待,而且他们的快乐来源也是很简单的,作家就写会让自己快乐的内容,读书也读会让自己快乐的内容,这跟现在带着很多目的去行动也有很多区别。 王安忆和张新颖,一个是写小说的人,另一个是研究小说的人,王安忆读过的书,张新颖也同样读过,且两人都对于不同的文本、作者有深刻的思考,由此才能够顺利地交换意见。因此能够让我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同步地跟着她们去思考,所以也收获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那个时期的作家及作品。 因为是对话,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比较易读,但也能够感受但王安忆是一个认真的,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认真对待跟琢磨的人。

《谈话录》读后感(二):喜欢文学的人应该都会喜欢这样两个人的对话吧

之前没看过王、张任何一位的书或文字,只是因为在B站偶然看到喜欢的读书up主推荐《谈话录》(Ta读了一段里面的对话),我就种草了。我甚至没在豆瓣翻书评就下单了。现在看完了才在豆瓣来看了眼别人的评论,就想再看看王的其他书,特别是《长恨歌》。

《谈》里面聊到很多人,感谢有这么一本对话录,不是杂志那种短小的、充满“八卦”气味、或者纯粹标题党式博眼球字眼的书。对很多我们已知的,有很多好作品的文人,他们的另一面,我们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们看他们的文字,我们会对他们有个想象,但是补充了这么多鲜活的例子,突然觉得他们又并不是那么远了。

说实在的,对那个时代的或者写那个时代的作家,我内心是排斥的,因为总会觉得很“沉”,会感到很多负面的东西,而一个内心敏感容易把自己带进去的人,往往都会躲开吧。

但是王在谈话中提到的诸如“中国文化非常难以继承”、“盛世里的文人(司马迁)、五代的想象枯乏以及今世的平庸”、“方便给艺术带来伤害”等等这些观点都直击心中不知名角落。好像有千言但无奈语言一时又组织不清楚。

《谈话录》读后感(三):一场非常坦诚却暴露了自己谈话

非常坦诚的对话,王安忆讲的很直率很真诚。但由于过于坦诚,所以对王安忆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看过王安忆的东西不算多,读过她几部所谓代表作,个人觉得外界对她过誉了,大概是因为妈的关系吧。按照她在谈话中讲到的她因为母亲的缘故受到的照拂提携和点拨,她写的东西应该更好才是,所以可能就是天分只能如此了,也可能是她过于沉湎于自己的世界、经历不够丰富的缘故。

整体看来,王安忆缺乏对底层对大众对弱势群体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怜悯,即便有关注也都很功利(为了写作为了调查为了搜集素材),格局和眼界都不够大,骨子里有种城里人和二代的傲慢与偏见(也有上海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但她也不算正儿八斤的上海人呀),有种对权势和血统的掩盖不住的崇拜,有种自己越没有什么越想要什么且越踩低什么的心态。

本来呢,她的这些问题是人性,再正常不过的,但对于一个作家,一个文化界的引领者和以知识分子自诩的文化官员来说,是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的,不能用平民的道德水准来要求的,毕竟是精英。

另,王安忆的作品是不错的,可做消遣,符合诸如我这种城市小中产附庸风雅的小资需求,顶多算一个二流作家。

以上是跳出自我的一个我自认为客观的评价,但批评归批评,她若是还有作品出来的话我也还是会看的。毕竟她的毛病我这种人也有。

《谈话录》读后感(四):不错

王安忆好坦诚,也不避讳讲自己母亲的帮助。 “我们好像把对人性的理解变成了对人性弱点的妥协和迁就。”by张新颖 “而她说她一直以为内地的作家大部分都是“三国”系统的,而王安忆是“红楼”系统的。她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想大概可以解释台湾对我的接受,就是比较日常生活化,不是这种史诗型的。”这个有趣 “好像离我们近的历史看看都是很阴暗的,清史有什么好的,也很郁闷,明史更阴暗了。”哈哈

“”现在写享受都是那些年轻作家,写在咖啡馆里喝喝酒啊什么的,这有什么好享受的呢?这种享受很无聊”劳动本身是有快乐的,怎么会没有快乐呢?我们总是写劳动者怎么怎么受苦,其实这都是次要的,我估计现在大多数人是对职业不满意。”有点微妙,主要你又不是劳动人民,你个知识分子,好像上山下乡都没去吧…… 老作家里面还有老舍,我自己没见过,但是听我母亲讲过,我母亲那个时候和他一块儿去日本,时间蛮长的,一个多月,她回来讲到一些老舍的事情。老舍在我印象当中也是个忧郁的人,我母亲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情,是挺忧伤的,她说老舍在日本的时候偏偏要买一把茶壶,这把壶好像挺难买的,反正他要买一把一模一样的壶,后来他买到了。我母亲问他为什么要买,他没有说。后来我母亲不知道听谁说的,他曾经有把这样的壶,他非常喜欢这个壶,结果他大概有个儿子早夭的,他难过得不得了,就把这把壶给摔了

想起井上靖写的老舍说的壶的故事了

感觉王安忆好喜欢刘庆邦啊,一说到刘就夸个不停,还把他的两篇小说情节复述出来说到处给人推荐说适合拍成电影,可能是伯乐对千里马的眷顾?

《谈话录》读后感(五):一个简单的随想

对话体裁的书不是第一次读,却很少能这样一气呵成完整读完。谈话者的身份对等关系会在无意中创造一种氛围,好像是阔别多年又惺惺相惜的老友,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小空间,品茶论道,表面是小说的“道”,实际也是生活美学品鉴。

这种场景似乎很容易创造,但现代生活的浮躁和内心的荒芜使得他们空留场景形式,内涵却是尴尬的,最后只能嗟叹,生活太无聊了!是的,生活无聊,却也是缺乏内涵、惰于沉思的我们咎由自取。

对比之下,这样长篇大段围绕多个主题的谈话录就更难能可贵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素材可以言之有物呢?你一言,我一语,链条一样,既能对接上,还能延展。说知己也不为过吧。

氛围亲切是可读的一个方面,另外就是语言的轻盈。你不自觉地就会放松下来,徜徉其中。我读书有个毛病:总想从中获取什么,且强调效率,最短的时间内读完,榨取出精华。其实看书不该这么功利的,好的书里有一个世界,往往你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沉进去,走马观花一番后,形也没学到,神也没学到,多了个自我安慰:我又读了一本书。冷静一想,都是虚的。

这本书有让人投入的力量,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爱看文学小说,看这种文学研究却津津有味?书中提到的作品我一部都不曾翻阅过,我对文学小说总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它们太苦了,和生活一样。但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时间我愿意好好想一想。

其实还有一个感受: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小说家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在里面,说不清是什么,但和其他时代是隔开的,也许是“五四”后的影响吧。语言包含者一种“神”,也许是那代人独特的个性,却不乏别扭之感。这不能说是作者的问题,隔着代,就是客观的质。

由于我个人文学素养问题,很难有深入的感受,也不能从行话角度给出鞭辟入里的鉴赏。也许是一道上等的佳肴,遇到的非美食家,难以做出中肯的评价。书是一本可读的书,作者是一个有趣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