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聊电影读后感精选

如何聊电影读后感精选

《如何聊电影》是一本由[美]安·霍纳迪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聊电影》精选点评:

●优美详实,适合入门;这本书的装帧成功地引起了众怒……

●非常好的科普书,但读懂里面的话还是需要极大的阅片量。除了在豆瓣让我标记十来部电影之后毫无亮点。才读了三天的书已经起脚,装订真不怎么样。

●从7个方面进行入门分析 列举大量实例 不过都只点到为止 倒是种草了一些一直没看的老电影。还是去听戴锦华老师好了。

●没有实例分析很难让人感同身受,不适合入门吧

●#电影理论# 含金量极高,从另一个视角拆解电影,对一线创作者有很强的惊醒作用。(在好莱坞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他们的电影基本模版其实屈指可数,但是剧本的细节、深度和独创性能让这些普通的剧情变成独特的故事。)

●也就每个标题开头的几个问题思路,和每个章节结束的电影单可以看一看,其余内容大多都很主观的。看到后边基本都在随便翻翻…

●这么小的开本,这么厚的书,每翻一页手都好辛苦……

●1.吐槽本书的装帧 开本小 还是胶装 又厚 翻阅起来非常不便 2.内容特别丰富 作者表达自己的态度时也非常有立场 让人获益匪浅

●很值得一读,讲编剧,艺术设计,表演和导演的章节实用性很强,涉及到剪辑和摄影就有点看不进去了。

●这本书很快就阅读完了。如豆友所说,翻书拿书体验不佳。这本书倒像是几篇杂文拼在一起再划上几个专题,表演、摄影、剪辑...后添加一些内容完成。所以阅读过程也很轻快,因为内容很浅显,聊到的电影应该不超过三十部吧。学习了一些平常在豆瓣影评上看不到的评论术语,也给我了启发,歪果仁赏析电影和我们有些地方确实不太一样,给我提供了新的角度,但总体还是一致的,毕竟电影是现代艺术。

《如何聊电影》读后感(一):看作者聊电影,仿佛在看电影

原本是共读打卡数目,奈何总是被工作家庭压力忙碌到没时间,总归是没能如期读完。(嗯,说白了就是懒惰。)本着不读完一本、不准开新书的原则,最近又捡起来了。只花了三四个晚上,睡前,一边津津有味,一边突然困意盎然

《如何聊电影》读后感(二):一语中的

喜欢这本书,条理清楚,语言精炼,观点鲜明,评价中肯。每一小节开篇列举的问题都很好。文末列举都列举的电影,也是有近有远的。书的最后还有参考书单。计划买一本,按图索骥。自己从前看电影,只是在看。看完出来,会问自己感觉如何。回答都是概括而模糊的。读了这本书,要学会精准的评价。读书的时候,在想,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博大精深的沉淀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养。佩服佩服。每读到好的翻译书籍,都想找原著读读。

《如何聊电影》读后感(三):又名学霸教你如何写影评

前段时间刷小组看到有人发帖子让推荐影评人,那个楼主总结得很好,现在很多搞影评的其实并不是影评,有的时候豆瓣高赞长评也脱不开总结剧情梗概的套路,基本上没什么干货,这本如何聊电影其实应该推荐给写这类影评的朋友们看看,即使算不上字字珠玑也是干货满满了,从剧本、表演、服化道、声音、摄影、剪辑、导演几个方面揉碎了教人写影评,例子详实且生动,每个导演说过的话引用得恰到好处,说起来有一点点像学霸笔记,借用作者后记的一段话“不管一部电影的背景设在当下还是过去,或是设在从来不曾存在过的时空,它或多或少都会反映我们这个世界的问题,让我们带着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用全新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这就是电影最伟大与最美丽的地方,即便是最挑剔的观众也能为之感动。每当影院灯光暗下,银幕被故事点亮,我们都在见证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品的诞生。而当灯光再次亮起时,我们也已经被电影重塑,焕然一新。”这本书的作用大概就是当灯光亮起电影结束,不论这电影是好是坏,也能说上两句它到底好在哪里烂在何处了。

《如何聊电影》读后感(四):如此空洞乏味的影评人也来聊电影

这本《如何聊电影》,网上吐槽最多的是装帧,有人说属于“反人类的设计”,这一点在看书时深有体会,翻页及其困难,需要双手用力撑着才能摊平。

但更令人反感的是内容,客气说叫空洞无物,再具体点就是文字平庸,分析肤浅,情感匮乏。而且作者审美也相当奇葩,指《阿甘正传》《真爱至上》故事结构差劲,抨击《指环王》,认为《虎豹小霸王》中“雨点不断落在我头上”那段歌舞情节突兀生硬,以上都拿不出什么具体的论据分析,就直接泛泛地给了结论。

以前曾经关注过很多电影公号,包括大名鼎鼎的毒舌电影、独立鱼、桃桃看电影等等,这些影评界的咪蒙后来都取关了,他们写的东西不叫影评,客气一点说不过是为了利益诱导或者煽动观众情绪的传单罢了。现在还保留的号只剩下“虹膜”和“枪稿”。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让我想起了以前在评论区与那些已经取关的影评人及其粉丝互怼时的情景,双方无法在同一个层次上沟通,让你觉得特别没意思又很恼火。

也许有人问,你干嘛买这种垃圾啊?这个我也问过自己,不就是被宣传骗了吗——《华盛顿邮报》首席电影评论家,三十二年观影经验,采访过李安、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等,文中104位业界传奇人物亲述电影幕后趣闻轶事……等等。

报道水门事件把尼克松拉下马的《华盛顿邮报》很牛,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华盛顿邮报》也很牛,而这家报纸的这位首席影评人,呸!

《如何聊电影》读后感(五):电影是传输价值观的载体

今日阅读进度100%,完成《如何聊电影》。

这一周在地铁通勤的时间阅读kindle。虽然我大家是戏称kindle是压泡面神器,但自从二月份买了kindle之后,中间一段时间工作太忙了,导致没什么时间看书。

但最近开启了早上地铁上看书,当然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地铁上没有手机信号,而且手机微信微博也没什么好刷的。

现在微博也只关注我喜欢的那几个博主,我关注的博主又都很佛系,每天最多更新一两条。此处严肃推荐微博国际版,你会发现,就没有什么多余广告了~

说回开头的《如何聊电影》,这本书的最后写的这段话我真的很喜欢。

“这些电影所代表的价值观,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都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对社会以及他人的期待。”

——《如何聊电影》

我每次去影院观影的时候,都拒绝烂片。当然第一我是穷,第二是,我不希望去给这些烂片贡献票房。

很多人会说,电影只是为了开心,不想关注其他让自己搞得那么累。

我同意这句话,但我认为,如果爆米花般的烂片你看了之后都觉得很开心的话,那你可能需要自我反思一下,你周围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什么价值观。

我有时候看一部电影,真的很烂,此处不点名批评。我真的看一半我就受不了,这种电影能上映,就是明摆着来圈钱啊,来割麦子啊。为什么要去支持?这种也不好笑啊,看着也不开心啊。

看这种烂片,不会让那些内心只想着赚钱的人继续做这种烂电影吗?劣币驱逐良币就是这么来的。

好的电影需要支持,坏的电影需要抵制。目前的电影市场上,应该是没有观众的什么发言权了。因为什么样的电影你都看,你就没有发言权。你的遥控器就掌握在人家出品方手里,让你看什么你就得看什么。

电影是价值观的载体,希望电影好一点。

今日又叨逼叨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