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精选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精选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是一本由汪曾祺 / 汪朗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一):让我们活泼泼地在尘世中好好生活吧!

读汪曾祺的文字 很舒服 平淡却淡的很有味道 读完一篇就会很快记住 不光是平淡的食物也能描写的津津有味 而且总会让人感悟很多人生道理 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老头儿 能把生活中最小的事儿写的有滋有味儿 让人不觉感到:其实我们忽略的小时光才是最应该值得珍惜的 就如汪曾祺所说:人生兴致皆在生活缝隙中 很喜欢这本书 把精彩的篇章都选出来了 精装的很漂亮 又有珍贵的名片赠送 收藏值得了!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二):干饭人干饭魂

文中有许多可爱之处,比如描写自己父亲折腾两三小时,最后满打满算能爆出一笊篱成品,还嚼不烂。他倒是吃得挺来劲,用假牙一个劲儿磨蹭,一边还说:“爆肚就是不能嚼的烂。”有这回事? 文中描写冬菜中,提到韭黄价格昂贵,忽然想起我也好久没吃韭黄了。以前姥爷在的时候经常吃,他最喜欢吃这个下酒菜了。还有大白菜都在地窖里,一颗白菜在手,可生可熟,可荤可素,可菹可酱,各种吃法都有杰作。能吃一个冬哩~不知昆明还有没有汽锅鸡,也想吃。 摘: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三):平凡的生活,小小的滋味儿

白菜萝卜豆腐,栗子蚕豆小面,卤煮螃蟹羊肉……

读汪曾祺的文字,总能嗅到浓浓的烟火气,尤其是那些专注于美食的文字,总能在瞬间激发食欲,打开解放味蕾的通道;而当自己循着汪老的菜谱终于把美食送到嘴里,那种满足充斥口腔,那些在生活中遇见的琐繁心事,也算少了多半。

美食,最容易抚慰人心,记得小时候哭闹不停,外婆总喜欢拿一碗红烧肉哄我,

虽然脸上沾满了鼻涕和眼泪,但嘴巴一碰那柔软甜蜜的肉块,心又会重新飞起来。

汪老的聪明就体现在此,他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智慧写在了美食记录中,他希望更多人能在这种朴素易得的方式下,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是汪曾祺和汪朗合著的散文集。内容分为三辑,辑一按地域论述美食,讲述各地美食的精髓和有趣的见闻。辑二论述口感独特的美食,借酸甜苦辣咸说尽人生百味。辑三论述美食文化、渊源,忆苦思甜,追古溯今,启发美食之外的思考。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四):美食背后的情深

《活着,就得有点儿滋味》~~汪曾祺 今天看到一本小散文,读来让人闲适安逸的很。 文学家笔下的美食,可比专业美食评论家所说的美的多,香的多。 曾经高中时看到一篇青年文摘上的美食散文,其中描写的大董烤鸭,不知有多香。中午回家和我妈分享,口水都快滴进碗里了。终于来了北京,第一年就去大董点一套烤鸭,鸭皮片成薄片,蘸上白糖,慢慢送入口中,啧,这滋味。。。。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吃。。。。感觉被骗了。。。期望被一篇文章拉至一千分,最后发现,不过是普通标准的九十几分。 白菜萝卜豆腐,栗子蚕豆小面,卤煮螃蟹羊肉……读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总能嗅到浓浓的烟火气。 其实汪老所写不过是我们身边最寻常的美食,只不过是有没有用心去感受罢了。 现在想想,爸妈做的饭,才是人间至味呀。以前下课看到我妈做的饭,总会嘟嘴,哎呦,咋又是豆面剔尖~唉,能不能给我来点肉~哎呀,这么点哪能吃饱~呃,你看人家隔壁xxx家吃烤肉呢,味都飘出来了~你看人家那菜多香,我都快闻着味飘过去了~ 才发现,以前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现在的食堂,再看看我妈每天饭点准时故意给我发过来的三餐照片,我真的深深的怀疑,我是不是真的是捡来的。。。。 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中想表达的吧,滋味其实也不一定真的是味道有多好,最美妙的是背后的深情吧。[/cp]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读后感(五):人间最美的滋味

文:薇薇爱阅读

关于美食,日常生活中的大家都会很关注这个话题,而且专门会有探店的节目,带着大家去寻找不同店里有特色的美食。

食物至于人们,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除了果腹以外,更多的是人们对于这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的热衷。不论是星级厨房里的大厨,还是寻常人家的餐桌,人们总能拿出那边几道自己拿手的菜来。

之前每去一个地方的饭馆都会点酸辣土豆丝,看刀工好不好全在土豆丝上了。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是汪曾祺先生和其子汪朗,合著的一本书,书中所提到的大多是寻常人家的餐桌上的菜。老爷子自己改良过的菜。几位好友组织的美食品评团,每每组织活动品尝的也是饭馆里寻常的菜式。大概这些寻常的菜要更加有独到之处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饭馆里,人们讨论的事情,最后也能成为小说中所描述的场景的一部分。可见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各种情感于这一间店铺里也能看到缩影。

汪先生称自己有三杂,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从文中可以看出,每一篇文章对于吃的菜式的文化历史都是那么的详细。而如今喜欢称自己是吃货的人们,恐怕真真的只是吃了。对于美味的热衷不但是探寻各地美食,更有自己改良版吧拿手菜,还将这些都记录在字里行间。如果对于菜品的历史不了解,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你觉得美食的文章无非是一篇介绍,那也一定会因为这本书有所改观。

热爱一件事情大概是要知其精髓,并且还不断发掘。生活,可真的要有着滋味儿才有乐趣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