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萨拉热窝谋杀案》的读后感大全

《萨拉热窝谋杀案》的读后感大全

《萨拉热窝谋杀案》是一本由[法] 乔治·佩雷克 (Georges Perec)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萨拉热窝谋杀案》读后感(一):为什么大家都在喝茴香酒

全书167页,包括序言,读完需约一个半小时。

读着读着抖M的布兰科和抖S的“我”的形象就出来了,就像文中开头就引用的那句话提到的胜利的场合总有失败者的卑微。

“我”对米拉的感情始于一张合照,就像在杂志上看到喜欢的模特一样,但和后者不同的是,“我”确实地在现实中遇到了米拉。对米拉的喜欢太过理所当然,所以好像“我”就在享受胜利的滋味。

文中穿插着对萨拉热窝裴迪南大公夫妇被谋杀一案的评论,本以为会和“我”的故事产生联系,从而变成一部对历史的想象作品,但是并没有,裴迪南被谋杀一案与“我”预想的谋杀一案除了都在萨拉热窝以外,并没有了联系。

不过书还是蛮酷的,对历史的评价很有真实感,而“我”的故事则相对的有些迷幻。

看完以后除了想去多了解一下裴迪南大公被谋杀的经过外,对“我”的故事完全提不起兴趣。

《萨拉热窝谋杀案》读后感(二):佩雷克正在写一部小说

年轻的佩雷克已经读了很多书,至少沉迷于司汤达,阿波利奈尔和拉马丁,也肯定涉猎了托尔斯泰。他想写作,起步并不顺利,于是找一些生活中的素材,当然包括深刻的个人的体验。二十一岁的年轻人着迷于征服女人,并纠结于爱情的定义,对自己的欲望和感觉把握不定,所以看起来幼稚,冲动,做自大的白日梦,还毛毛躁躁的伤害别人,但仿佛早慧的作家一定要跨越这个自我,并走出来,走出这种耽于造作的困境。于是佩雷克开始写这部小说。一开始,这也许就不是个巧妙高明的构思,但他下定了决心要写出来,至少完成这个念头,有始有终。写作不需要顾虑,不需要成规,不需要有意义的事情,佩雷克理解这所有。剩下来的,就是磨炼,坐在书桌前,面对打字机和纸笔,日复一日,在语言上消磨时间,耗费心血。而这时他只有二十一岁,写一部出版无望的小说。他焦虑而紧张,像所有行当的学徒那样,他老是有多余的无法控制的抒情,急于分享自己的趣味,他显然不像另一个年轻人拉迪盖那样灵光四射,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内心奇景。他只能在一个又一个段落中徘徊取舍。写作的过程乏味劳累,他渐渐无力,一边坚持着写下去,一边开始构想下一部作品。他还是完成了它(《萨拉热窝谋杀案》),一部不算好的小说。让人精疲力尽的时光结束了。但好奇心并没有结束,接下来,一次又一次,意识闪现,肉身撞击世界——写作,写作,他面对无尽的写作,用不同的方式写,一个又一个故事——进行的生活和世界交织缠绕着故事。后来,所有人都知道,对这一切,佩雷克欣喜充实,到最后也没出现放弃的迹象。

《萨拉热窝谋杀案》读后感(三):“意图力量强大,结果却无足轻重”

读到全书最后五分之一处,才觉得这书还是很有趣的。前面穿插着的对萨拉热窝事情的评论,都是为最后一刻服务的。作者“写作”这本书只用了不带一个半月,是他口述给别人记录下来的。素材基本取自他前往南斯拉夫的那次旅行,书里的人物也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一对应。当年作者只有21岁,心理有过某种创伤,所以一直接受着精神治疗法。那书中主人公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和举动也就都有了解释。故事的结尾也是开放性的。他在心中策划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了呢?没有答案,故事在他抽身离去之后戛然而止。这件事的结局究竟如何,对他自己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作者在故事结束后对萨拉热窝事件作出了自己的评论:“他害怕开枪,但在他看来他个人的命运无关紧要,而且时至今日对害怕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对于这个他未能完成的动作,这个他想去做的动作,这个无论如何他还是帮助别人完成了的动作,他当然可能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但是今天他知道了其准确意义,对于900万的受害者来说,他不过是个借口。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场谋杀都是必要的,他有充足的里有那么做,毕竟如果空有意图,那他就不会扔出炸弹或者开枪。” “这种意图,本身就是谋杀的象征,它不也是所有争取自由的人民的愿望吗?“……说到底,我们可以说这场谋杀并不重要。但是要知道,这群谋杀大公的恐怖分子,他们代表的是反抗暴君的整个民族,是粉碎了人们所长久忍受的革命性的力量,是充满勇气、活力和活下去的欲望的年青一代们,他们一举推翻了组织他们成长的最后障碍。”“意图力量强大,结果却无足轻重”也是书里最后一部分的话,在我看来作者想表达的是,当塞尔维亚人渴望自由的信念足够强大,那么发生冲突(谋杀)就是在所难免的。至于谋杀成不成功也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民族的气节、自由独立的信念没有丢失。这才是这场谋杀的意义。我不太明白的是故事本身,因为一己私欲想杀掉情敌的男主人公的行为,究竟怎样和萨拉热窝事件有所联系。在我看来男主人公在最后一刻的逃跑,是不敢面对罪行发生时刻的懦弱表现。无论谋杀发生与否,他的行为都为那个被他教唆的谋杀者创造了机会。或者说无论结果与否,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谋杀行为本身。就像作者说道的那样:“这种意图,本身就是谋杀的象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