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努尔人》读后感精选

《努尔人》读后感精选

《努尔人》是一本由[英] E.E.埃文思-普里查德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努尔人》读后感(一):努尔人,好有梗。

正如美国人为了制服日本人而找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写了《菊与刀》一样,《努尔人》这本书是英国人为了制服努尔人找人类学家普里查德写的。 是的,外国人也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道理。

进入正经话题之前,先分享一个英国人普里查德的幽默和凡尔赛:

那么多不足还能出版我很惊讶,但我吃了很多苦,所以不惭愧

《努尔人》读后感(二):bullet points

6年前《贫困与发展 》课上看过纪录片,情绪毫无波澜,看的昏昏沉沉的,印象里有努尔人的外形、牛和一些自然景观,画质一般。

2年前被第三世界国家和神秘力量套头,精读了《努尔人》。

现在不看读书笔记还记得:

埃文斯普里查德,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学生,将结构功能论发展为动态平衡论。

研究问题:无国家和政府统治的地区中社会如何组织起来?有序的无政府状态如何?何以可能?

方法:观察法为主。

*生态决定论:旱季雨季,自然环境要求人们迁徙生存,形成裂变的社会结构。人们之间的社会纽带越丰富、紧密,团体情感越强。仿佛有族谱。

*牛有灵性、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图腾、是交易标的、婚姻家庭部落的连结、化解冲突增进团结。

*部落:有序的无政府状态。裂变支、血仇制度、预言家和豹皮酋长(通灵、类似有点威望的吉祥物、负责调解)、年龄组制度(年龄标志、尊敬长者)、宗族制度(作者的描述仿佛让我看到他们的族谱(实际不存在的))。

《努尔人》读后感(三):努尔人也太爱牛了吧!

我看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系列。翻译是褚建芳老师。序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旭栋所写。我基本看社科类的书比较多,这本是我目前阅读过的社科类书籍汉译中,在翻译上和序论上都是顶好的。因为学术类的书籍对于向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都会存在晦涩难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组合。但这本书的译者真的是在文字表达上做到阅读流畅。贴近汉语中的遣词造句的阅读习惯。当然这本书的作者也很厉害,在序论里,赵旭东老师评价他为:一般人类学方法的典范之作。

在阅读过程中,让我耳目一新的有6点:

1、努尔人也太爱牛了吧。是一个可以为牛发动对外部落的侵略的民族。嫁娶聘礼是牛,人的身份炫耀和荣誉象征是牛,生产生活的重心和核心是牛,尽管那里可以捕鱼、捕猎、农业等可以获取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但他们对这些都很佛系,只想养牛,种少部分的庄稼,捕少部分的鱼。

2、书里有一个努尔人对食物需求的传说我觉得特别可爱。“从前,人的胃如何在灌木林中过着一种独立的生活,以烧荒草时被烤熟的昆虫为生,因为“人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没有胃。它是与人分开着被创造出来的。一天,人在灌木林中走路,遇到了胃,就把它放在现在的位置上,胃在那里可以进食。尽管它在单独生活的时候,只要有一点食物就能使它满足,但现在它却总觉得饿。”

3、虽然努尔人在一年里总有时后会遭受食物短缺的时候,但他们对此比较佛系,而且从不会吝啬食物的分享。书里作者表达了一个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共享食物的习惯与共享行为一样。在一个人人都可能会时不时地遇到困难的社区中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使人们慷慨起来的恰恰是食物的匮乏,而不是食物的充足。”

4、作者所做的努尔人研究本身,努尔人的社会是一种没有统一中央权力存在的裂变制社会。在越小的裂变支和世系群组织里,有社区凝聚力,但在越大的裂变支,无政府状态的序列就会增大。

5.努尔人的时间概念:要么以他们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时间,要么以他们在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结构时间。虽然对于任何一个在社会系统中生活的个体来说,结构时间似乎是完全向前的,比如1-100岁不同的年龄阶段。但在这本书,作者从研究努尔人的年龄组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错觉。结构时间和生态时间一样,都是具备周期性的。书中,作者的这段描述,其实也是在隐形地用属于现代社会的时间观念来与努尔人进行比较,并且发表了他个人的观点:“尽管我们已谈过时间及时间单位,但努尔人并无任何与我们语言中的“时间”一词相当的表达方式。因此,他们不能像我们那样谈论时间,好像它是某种实际存在的东西,可以流逝,可以浪费,可以节省,等等。我想他们不曾有过与时间竞争或者必须把活动与抽象的时间推移并协调起来的情感体验,因为他们的参照点主要就是这些活动本身,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具有一种缓慢从容的特点。由于没有任何各种活动所必须要精确遵从的自主性的参照点,各种事情都遵循一种逻辑顺序,但它们并不受一种抽象系统的控制,努尔人是幸运的。”

6.序论中赵旭东老师对作者的夸赞在于:他认为作者在书写中使用了一种隐性的比较方法。不是其他人类学家倡导的那种诸不同社会之间犹如海边拾来的各种贝壳之间的明显差异的比较。而是并不对一种占据主流的支配我们生活的社会形式加以明确描记,只是去详细描述一种另类的社会形态,以及这个社会形态构成的诸要素和基本的架构上于前者存在的明显差别。这样反差与另一种文化的震撼自然就出来了。这本书可以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前后脚看,应该里面会有一些打通的点,做不同社会形态的横向比较。分享得不好,未详尽或错误之处,请大家多指正。

《努尔人》读后感(四):我为什么愿意读《努尔人》

高中的时候我读历史,从来没有花过时间背诵。这在效率上却是有所不足,但这倒逼我读了非常多的历史的材料,诸如《中国哲学简史》、《旧制度与大革命》、《欧洲文明十五讲》种种。虽然在功利的高考角度来讲肯定不值当,但是从愉悦的程度和长久的效益来说,我认为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现在准备考研人类学,对我来说肯定是没法照着一些人整理各类教材和论文以后背了上考场的方式走。但要和高中那样太凭着性子,结果恐怕也不会好。所以大抵多做一个平衡,我爱读书就多读些书,但也多多整理,有空也看看课本是怎么组织的材料,后期也了解了解老师研究的方向,对自己整理的不那么熟悉的部分也做些背诵。希望一年后能很自信地去参加复试。

过完年手里宽裕,买了一堆书,其中有些到的太迅猛,我还没到学校,书先到了。在代收点堆了好几天,上周末才陆陆续续取来。

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整套都快给我买下来了,几乎每本书都是早有耳闻(却那么多年都没去看)。

因为张文义老师说所有人都在读《努尔人》,他却迷惑其“精细地令人发狂的民族志细节”、“见不到活生生的努尔人”,出于对于这种感慨的好奇,忍不住先把《努尔人》给看了。

赵旭东教授代在译序里的评价却是和张文义老师的评价有些许反差的,他说《努尔人》这本书“不仅文字洗练,且内容极为紧凑,……。……细细品读过此书,你会明显体会到与那种重于描述、面面俱到的民族志有所不同的一种民族志材料的呈现手法。这可能是近于钩线式的白描,让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考察对象的完整存在,并且还不是混乱的一维,通过时间、空间、政治体系,通过世系群、裂变分支以及豹皮酋长等概念的次第呈现,我们的头脑中便有一种关乎努尔人生活世界的一个整体印象”。

不过张文义老师也有解释说,“今天已没有了当初让经典成为经典的精神气质和社会关切。充满新奇的异文化体系已让位于使生命跳荡激扬的人生体验”。

但我还是没法赞同的。

有个对王铭铭的访谈取了个“想象中的人类学”的标题,我还是非常喜欢这个提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象中的人类学,我想象中的人类学和张文义老师的不同。但我却总有些害怕人类学专业的人称我想象中的人类学与实际的人类学相去甚远。只能说,如果有实存或是共识的人类学与我的想象不同,那我就喜欢我自己的人类学罢。

说回不认同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因为我认为阅读经典就应当回归“让经典成为经典的精神气质和社会关切”,这种回归也是一种置身学术浪潮的美好体验。

在之前写的“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一本书”有提过:罗尔斯有一个科林伍德原则,认为我们必须要“尽我们所能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每一个思想家的思想脉络中去,并尽量以他们的角度(而非我们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这些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

埃文斯-普里查德在当时延续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脉络,又有所突破,包括直接用社会的分析材料,非比较性地“启示我们对耳濡目染有十分熟悉的社会进行一种比较性的反思”。如此种种,在我看来也是呈现了个人在时代中的所作所为及美妙的学科脉络。

当然这可能是个人的兴趣,因为我对于数学、物理没什么感觉,但是对数学史和物理学史却充满了兴趣。但不可否认这种阅读也是一种并不算特殊的阅读兴趣。

第二点,经典不会只是所在时代的经典,经典在今天仍旧有值得充分挖掘的价值。

许多人类学家都喜欢强调人类学人文与科学之间的特点。应星教授则强调了社会科学整体便是一个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存在,我也颇为认同。

自然科学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局部的工作、积累的工作”,而人文学科则以黑格尔“哲学就是哲学史”的论断作为特点。当然,自然科学也存在非积累的范式转化,人文学科也不是光有永恒对人性或美种种的不同回应,而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积累的东西。

总之,社会科学因为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特点,使得其研究既是长久地回应前人提出的基本问题,又有一定程度上称得上进步的积累。人类学内部,奥杰在他的论著中也提出,要了解当代人类学的潮流,而不对原有的理论库存加以整理是不可能的。(转引自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故而,社会学三大家的问题我们现在还在试着回答,前辈们的研究方法也基本没有被我们全然淘汰的。如果《努尔人》切实可以称之为经典的话,那应该是他隐性的比较方法以及对非西式的社会如何“获得其生活的方式及其政治制度”的问题仍是值得我们去追溯和继承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