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读后感精选

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读后感精选

《忙而有时,不亦乐乎》是一本由老舍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02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读后感(一):领悟生命,解释生命,别人一生的感悟,是我们无偿却最珍贵的礼物

书名:《忙而有时,不亦乐乎》

作者:老舍

记忆中最早读老舍先生的文章,还是小学课本,当时总是感觉像在读故事,长大了读老舍先生的文章,通俗的大白话,易懂,深入浅出,满满幽默感,确实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嬉笑之余发人深醒。

本书时选自老舍先生文章,精选《文艺与木匠》《考而不死是个神》《我的母亲》等经典篇目,在字里行间体悟真是的感情与对人生的思考,得到益处。老舍,中国作家,获得北京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先生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里,也变现时代进步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主要代表作《龙须沟》《茶馆》《猫城记》等。

本书共分四辑:“热爱可慰岁月忙”“写作人的锦囊妙计”“偶尔也来吐个槽”“且以笔墨寄相思”,老舍以一颗豁达开阔的心,分享自己对于文艺、古典书籍等内容的见解,总结创作技法与感想,以风趣的笔触评论生活,记录亲友的事迹等,展现出了其才情、幽默、智慧以及对生命和世事的感悟。

孤独的读一本作品,多半是凭个人的喜恶去判断,事实上,这未必正确。假若,我们选读他的两三本代表作,加他的传记,再读一些对他的评论,我们会得到正确的了解,从而取精去粕的吸收营养。

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创作,不要肤浅,不要投机,不计利害。活的文学,以生命为根,真实作干,开着爱美之花。

生活就是简单,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语,说出最深刻道理。他看每件事的角度刁钻也好,精准也罢,总能说出每件事情的核心问题,是直击人心,是精准捕捉。

更喜欢的是这本书的装订,封面。让人第一感觉,有种知识底蕴的升华。是满足一个读者的审美及虚荣心。不用一口气读完,偶尔倒杯茶,看一两章,感受一下作者的用途,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就像老舍先生说的,看书,写笔记,时间长了,是会有很大收货的,但是就是需要时间。每一篇,都是一个长者在他的人生阅历中获得的最珍贵的总结,我们只需要用点时间,认真感受,就可以收获别人的真最贵的财宝。

《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读后感(二):令人叫绝的妙趣师长真言论

在这本《忙而有时,不亦乐乎》里,老舍谈价值观,一些观点和一些态度。比如读书,看作家代表作,再加上传记和评论,就可以对作家有个正确的了解。比如读小说,虽然是消遣,但是小说其实是讲人生经验的,读了小说,能让人明白处身涉世的道理。比如写文章,也是从细心观察人生与事物,观察加揣摩,才不会闭着眼睛瞎想。

老舍认为一部小说的好,可以简单将他与关心社会联系起来: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也就是看作者的态度如何。在老舍眼里,像剑侠小说,讲侠可以激发读者的正义感,唤醒读者除暴安良的抱负,但如果作者专注于写“剑”,写“热闹”,写“惊奇”,甚至“卖关子”“耍笔调”,都是“低卑的技巧”——好小说,不求助于小技巧来支持门面。这个观点让人汗颜,按老舍的说法,我们现在看的大部分虚构的网络文学,爽文,还有各种新奇的科幻、仙侠、鬼怪、盗墓、末世、机甲等类型小说,估计都不算太“好”的小说,归到消遣一类了。

在此辑中,老舍讲了许多自己创作的故事和个人喜好。写《老张》的时候,正在抱着字典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自己喜欢悲剧喜剧,也最爱希腊的短诗,觉得他们“简洁”“轻松”“秀丽”,真像是“他只有一朵花,却是玫瑰”那样。老舍喜欢李白,也爱读罗马的雄辩散文。对欧洲中古时代的作品,老舍觉得他们“粗糙”“杂乱”,如同还没有经过园丁整理培修的花木,它们“硬是把历史的界限打开,使基督的英雄去作中古武士的役务”,总的说来,“历史的、地方的、民俗的价值也许胜过了文艺”,但我爱“文艺”。这一段段读书事,看得出来,老舍读书也皆是有个人癖好的,阅读面也相当宽泛。正如他的观点,业精于专,而不忌博。对哪个时期的作品好坏,真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笑就笑个痛快——这样的阅读也让我们读者有共鸣,是性情中人。

老舍也分享了创作《骆驼祥子》的感触:“读书而外,一个作家还须熟读社会人生”,“因为我‘读’了人力车夫的生活,我才能写出《骆驼祥子》。它的文字、形式、结构,也许能自书中学来的;它的内容可是直接的取自车厂、小茶馆与大杂院中的;并没有看过另一本专写人力车夫的生活的书”。从这一点来说,要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必然是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取材生活,从生活中升华而来,“下一番真功夫,一点也别怕麻烦”。

在欣赏古典文学方面老舍说,不仅要看前人用了什么字,还要看他们怎样用字。学他们的推敲精神,学他们“词汇多而不显着堆砌,说道理而并不沉闷”,“句句正确,而又气象万千,风云山海任凭调遣”,大意是古为今用,“文字上有所创造”。

无论是阅读,还是创作,还是欣赏文艺作品,老舍都细致且诚恳地谈自己的观点,如同平易近人的师长仔细叮嘱注意事项,这样的阅读体验非常舒服。这些看似理论,其实老舍讲得非常妙趣,有理有据,令人叫绝,倘若你喜欢听人聊天,聊文艺,聊读书,那不能不读一读老舍的文字。

《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读后感(三):难得不亦乐乎

这是一整套的老舍先生作品精选集,我当然是很想收藏一整套的,但我还是没有那么贪心,只是先选择了其中的一本作为切入点去了解老舍先生的思想。

《忙而有时,不亦乐乎》这名字就让我觉得适合现在的自己。三年的忙碌,需要缓一缓了。

我平时的工作态度就是想工作的时候就干一阵,该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的。不亦乐乎的状态其实 不太复合我的心境,这个词及其具有个人风格,我觉得现在的我很适合研究研究。

自 娱自乐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感触,适合我这样的愿意去探索和构建精神世界的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是我在这个越来越孤独的世界的支柱,我们的生活中来来往往,阶段性的会有很多陪伴,但孤独才是一直陪伴的朋友(它是真的不受欢迎)。

享受孤独,才能支撑我们在迷茫阶段和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时,还能走下去。

老舍先生读书喜欢做读书笔记,我也喜欢做笔记,读过的每一本纸质书籍,都有阅读痕迹,读到妙处还会做重点标识和个人当时感受记录。虽然才三十多,记忆力远远不如二十多,近期读过的书,过不几天就会忘记,但是当时的感受却不会很快遗忘,阶段性的感受会成为未来思想的基石。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一位作家,但是很多人都曾经将成为一名作家作为梦想的一部分。

我也曾经幻想过自己能够写出一本经典的小说(现在看,真是有些大言不惭),就是如同《三体》的成功一样,偶尔我在工作之余,会慢慢构思,天马星空的构思大纲,组建自己的文字世界。

但是到了现在,我的头脑中的主要角色似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设,然后也没有落实到笔下(哎,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想的多做的少)。

虽然没有写出文章,坚持读书一直都在做,确保每年都读好书,写读后感,结合切身体会,将自己当前的思想感受尽量的表达出来。

我不能光长岁数,不长脑子是不,我不能做一个岁月静好的人,我是批判的,辩证的人,是活在当下,绝不随波逐流,真实而且实事求是的一个人。

我记住老舍先生,并不是因为他的伟大作品,而是他生命时后期的那段故事,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比他的作品更让人值得深思。

时代的雪花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近的三年间,所有人都在经历一种加速的过程,或多或少的都体会到了一种苦难(我的个人感受是如此的,因为我先后经历了十二三次的间断居家生活),这个事终于在22年的年底到了白热化,定论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可确信,我们可以依靠的就是自身的抵抗力,度过这个危机。

通过短视频这个媒介,我看到了很多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态度,我关注了好几个医*生,学医学知识,积极探索尽快康*复的方法,很多的医护人员们在这段时间带病上岗,是他们守护住了健康防线。

即使现在我已经恢复了七七八八,仍然觉得自己有点虚弱,听到自己的城市里有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突然去世的消息,仍然会惶恐不安,害怕自己不小心会变成爆发性的心肌炎,马上去医*院里拍了心电,当然人挺多的,有很多人和我是一个想法。

大夫说我没什么事,我从医*院出来也是送了一口气,这两天的预后状态也更好了,胸闷的感觉都没有了,可以说这颗定心丸吃的好。

身边的朋友,我不太熟悉的人,家里老人走了几个,我估计和“奥哥”有关,庆幸自己的家人都度过难关的同时,也感叹,人生的不可预料。

虽然种种,2023仍旧是积极地态度,永远向前看,莫回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