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内在的防御读后感摘抄

我们内在的防御读后感摘抄

《我们内在的防御》是一本由任丽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在的防御》读后感(一):理智与情感

这本书除了相当成功地科普有关心理防御的知识,打动我的还有作者的态度。

一是关爱。心理自主的书籍,通常都会用到很多现实中的事例。作者选择的事例,无论是小说人物,电影中的角色,还是自己的临床经验,作者没有评价和谴责,而是看到当事人的困境,而且把他们的改变和成长归于他们自身的努力。从作者对当事人的态度,我能感受到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来访者的支持,这个态度也延伸到了对读者的关爱。

心理自助类书籍一不小心就会制造焦虑:“我是不是有病?”,这本书会温柔而坚定的告诉读者,这个现象很正常,你有能力处理好。

二是真诚。作者强调:“我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一种假设,千万不要把这种假设当成唯一正确答案”。这种开放真诚的态度难能可贵。的确这本书帮助读者打开了了解自己的另一个独特的门,但是作者不会因此就把读者束缚其中,作者把判断和选择的权利交给了读者。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自助建设需要科学的理性的支持,同时又需要用心用情去实践,《我们内在的防御》这本书既是指导也是示范。

《我们内在的防御》读后感(二):我们内在的防御

“投射让别人成为我们的代罪羔羊,逃避我们本应面对的责任。”

这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丽的新书《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中所述。她从业10年,擅长女性婚恋和个人成长领域,是壹心理、张德芬空间等平台的签约作者。之所以推荐大家读读此书的重要原因在于,作者不是单纯地解说“什么是防御”,而是通过列举二十种不同的防御策略,让我们洞察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成因,掌握并灵活运用将使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不受伤,从容应对创伤和情绪,帮我们活得更明白、更舒坦、更有意义,即“唯有僵化的防御才是不可取的”。

我们之所以会启用心理防御,是为了达到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就是“适应”,即如果没有能力接受生活给你提供的环境,那么你必须依靠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创造你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

书中诠释了9种不成熟、8种成熟和3种升华三个层次的防御机制。作者写道:“不同的防御机制,就像哆啦A梦那个神奇口袋里的宝贝,可以让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中灵活使用,成为我们应对生活问题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调整我们的人际关系,收获幸福自在的人生”。

作者用一个很贴切的比方:很多原始的防御方式往往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斗模式来解释了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引出了产生的9种原因——①存在与活着的感觉②寻找熟悉的味道③获得掌控感④拯救情结⑤代际创伤重复⑥周年反应⑦过度警醒⑧回避新奇⑨习得性无助。

当我们明白了反向形成的运作机制和如何识别,可以更清楚地洞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看见真实,方能活出真实。有些防御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绝大多数防御是在我们意识之外的,在了解了这些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是如何运作之后,我们可以及时识别、尽量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从而建立稳定的内心秩序。

一个人的防御机制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而改变的契机是原来的方式可能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环境,那么就需要发展新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且有弹性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当我们的人格较为成熟,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功能时,就会发展出更多的具有创造性的防御方式来适应生活,这不仅会让自己更具适应性,而且还会给他人带来价值,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做出贡献。

希望此书能给你带来些许帮助。

《我们内在的防御》读后感(三):是一本好书,不过要保持谦逊地阅读

每当读到防御模式相关的书籍都会想起很久以前,一位应用心理学教授举的例子:一位非常传统的天主教家庭出生的男孩发现自己是同性恋而走进心理咨询室。这时候心理师要说“你在回避,这是你的防御,你应该去勇敢地向家人出柜!”这样吗?绝对不是的。他当然有权可以运用回避来处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一段时间,让他和父母的关系不受影响,让父母也回避在宗教和亲情中做痛苦的抉择,这是一个维持当下生活的完美方案。不论周围有没有用政治正确的声音来嘲笑他,心理师都应该说你想出柜再出柜。或者直到某个时刻,他做好了准备要换一种模式来工作。

所以心理师只是在合适的时机,提供各种合适的工具和可能性,让他在觉得合适的时机捡起那件工具去改装他的生活。

阅读本书时,我一直在想聊起防御模式绝对不是为了贴标签,也不太喜欢把种种模式划分低级或者高级。

并且会联想起我偶尔会很反感一位朋友圈内精神分析师的讨论态度,一切都是防御。就像是那个经典的精神分析流派的笑话,咨询时你来得早了,说明你焦虑。你来得晚了,说明你拖延。你来得不早不晚正正好,那么说明你是强迫。

本书用十分本土化的案例,列举出了种种精神分析流派中的防御模式,看得出是一本资深心理师才能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能是精神分析的语言体系让我觉得有点不太舒服。精神分析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个爸爸,说的大道理确实有道理,但总让人觉得有点没科学依据。什么婴儿刚出生因为妈妈哺乳不及时分裂出“好乳房”“坏乳房”,婴儿的神经系统要到三岁到五岁左右才能发现到形成长时记忆的功能。因为小时候几次没哺乳,长大了就变得分裂又自恋,这个推理的过程我不太能接受……

但很神奇的是精神分析确实分析出来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只是这个推理过程让我觉得更像是歪打正着。不过不管怎么歪打,它至少还是正着了很多,基于它的“正着”,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对精神分析吐槽的这一部分也许和我自己与权威之间的关系也有关。所以总体来说还是给了四星,不能让大家因为我的个体感受就和一本好书断了缘分。想要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的人可以阅读一下这本深入浅出的防御模式之书,不要入宝山而空手回。

我们往往通过模式的失灵,生活的失控来发现个人成长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将——“防御模式”,改变为“存在模式”,保持谦逊,那么也许可以少一些权威感。

《我们内在的防御》读后感(四):修复内心防御,破除“家族魔咒”

第一次在书中看到对创伤的剖析,应该是《隐性创伤》,还记得先是被其封面所吸引,而后深入其中才发现我们需要理解创伤,重视自己,与自己和解。 近期在看一本《我们内在的防御》书里说,创伤无处不在,它不仅影响着创伤遭遇者当下,其后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有些还成为代代相传的“家族魔咒”。也反映了创伤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实,我们人体的机能是有自我防御的,就比如有伤口了,白细胞和血小板一定会跑到伤口处止血,小伤口是可以自愈的。那么我们的内心也是一样的,人天生就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只是自我保护的方式各有不同。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观念性格都不一样,而我们可以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那是因为我们为了适应环境,会使用某些心理防御的机制,让我们可以远离痛苦,让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 和创伤一样,有些防御藏得也很深,深到我们难以察觉。有时候我们会封闭自己,拒绝接受现实,只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无法逃离;有时候我们会漠视,假装自己不在乎,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但是,那颗埋藏在心底的炸弹一直存在,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有可能把自己伤得体无完肤。所以我们还是得理解创伤,理解我们的内心防御,不要内耗,最终成为“家族魔咒”。 《我们内在的防御》从多维度解读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且深入探讨了如何采用更灵活、更成熟的适应方式来应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内在模式,学会从容对待情绪,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有一点我们要警惕,当我们已经无法处理内心的冲突与痛苦时,或者说我们明明知道这样做对自己是有害的,可是还是情不自禁地强迫性重复,掉入事与愿违的情境中,这时我们需要反思原来的防御机制,很可能已经失效,我们需要重新修复我们的防御,从而更好的应对创伤。 内在的防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为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强迫性重复也就在其列;中级为成熟型,有合理化理想化的正面的,也有压抑被动的负面的;高级为成熟型的升华,比如幽默,幽默能化解很多尴尬和矛盾,犹如春风拂面,让人很舒适。 愿我们都能建立成熟的内心防御,并努力向高级升华,这样在创伤面前,我们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从而破除“家族魔咒”,让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内在的防御》读后感(五):保护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也会阻碍成长,了解它们,升华它们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人,他们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格格不入。比如有些人,生活中完全没有主见,事事依靠他人,“妈宝男”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比如有些人,特别容易被点燃,简单的一句话,在别人没有任何反应,但对于特定的人,就会成为吵架的原因所在,这在夫妻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有些人总是莫名的出现身体疾病,但又查不到原因,各种头痛、腹痛层出不穷,甚至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 而这些很多都是一个人面对外部世界而形成的防御机制,甚至当事人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却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困扰和伤害,还会影响到人际关系。 如果能够了解防御机制的基本原理,并为之做出改变、升华,很多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上面的三种情况分别对应了三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分别是退行、分裂和躯体化。

任何人从一出生就要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就必须要想办法和这个世界、和其他人好好相处。可每个人所面对的外部世界是完全不同的,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完全不同的,在成长过程之中,必然会形成自己面对外部世界、面对他人独特的保护自己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就是防御机制。

心理学对于防御机制的定义为“将不愉快的体验,想法,感觉隔离在意识之外的一种心理层面的操作”。这个定义中特别强调了不愉快的体验,但其实在我们感觉开心,快乐时,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依然在起着作用,依然会担心不期而遇的伤害到来,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让一个人心情进入万丈深渊的原因所在。 防御机制是对于我们脆弱内心的保护,但也同时是把我们与其他人隔开的屏障。了解防御机制,能够更好的让我们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的同时也更好的成就我们自己。

任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有着丰富的临床心理咨询经验,也有着心理科普作者的身份标签,而她的这本著作《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就是带我们认识那些被我们最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通过对他们的了解,更了解自己;认识到我们现实中使用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通过适应性、自我调节,把他们转化成为成熟的或者更高级升华的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内在的防御》是一本真正接地气、联系我们现实生活状态的心理学科普之作,通对过它的阅读,将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以更从容的方式面对这个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