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1968经典读后感有感

1968经典读后感有感

《1968》是一本由[美]马克·科兰斯基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68》读后感(一):可以了解风云激荡年份的作品

1968年,是世界各地风云激荡的年度,以学生运动为代表的左翼运动,尤其是中国的激进的,让世界的面貌,特别是对政界的冲击,都是划时代的事件,无论现在人们对此如何众说纷纭,本书向读者提供了一个面向,对黑人权力运动、反战运动、马丁·路德·金遇害、异皮士、女权主义……都作了比较客观的反映。

《1968》读后感(二):不会写标题思密达

与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以1587年这样一个平淡年份为枢纽,剖析明代社会乃至整个中华历史进程的“反说历史”不同,这本书可谓是“正说历史”的典范。因为风云诡谲的1968年有太多东西可以诉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沼;巴黎街头学生革命如火如荼;中国叫嚣不止;肯尼迪和马丁路德相继遇害;布拉格之春在苏联武装入侵后匆匆结束;先锋戏剧和女权运动蓬勃兴起;比夫拉大饥荒和墨西哥太屠杀...整个世界都在反抗,整个世界都在躁动。可以说,1968年正是当今世界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一年。巧合的是,近50年过去,当今世界再度动荡起来,中国大陆左倾加速,欧洲大陆右翼抬头,美国民主遭遇重大挑战...书的原名叫《the year that rocked the world》(摇滚年代),当世界动荡不安时,或许就像鲍勃迪伦那首《knocking on heaven's door》那样,就是敲开天堂之门的时候了。

《1968》读后感(三):1968动荡之年

可能是作者太想展示1968年全世界政治、思想的群像了,每一个国家的大事并没有展开深入讨论,不过即使是这样,在横向时间纬度将种族问题、反越战运动、法国意大利学生游行、布拉格之春……乃至于不吝篇章大量记叙电视机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媒介作用,也可见作者的野心。虽然结构有些散乱,但目的达到了一些,作者列举的各种事件可以让人意识到,地球第一次通过电视转播在思潮运动的呼应上真的形成了一个“村”,波兰遥望西方,法国学生支持美国学生反越战,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多瑙河行动通过录像带形式被传播到全世界……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历史的轮回和亘古不变的人类丑陋本性。举一处例子,书中描述1968年在芝加哥行将举行民主党大会前夕爆发了抗议总统林登约翰逊的加冕礼暴力游行,游行被时任芝加哥市长的戴利血腥镇压,后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汉佛莱说到戴利让警察殴打老人儿童的现象时评论道,“我知道这些游行示威的起因。他们是由这个国家的一小撮人预谋和策划的,他们就是要制造骚乱,然后就可以为所欲为。”

《1968》读后感(四):rocking all over the world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其实1968并没有爆发任何一场革命。革命最后的印记似乎还留在卡斯特罗那里。

读的过程中情绪很是激动,不停自言自语,室友说我走火入魔了。通篇都在写新左派的政治诉求,但他们是多小一部分人啊。美国整个社会都是保守的,他们永远都不会理解这些年轻人抱着坚定的理想用血肉之躯所请求的进步。近年,世界范围内右翼抬头,好多倒退的苗头已经出现。每过一代人,人们就会忘了他们的上一代耗尽一生换来的进步。这种理所当然几乎完全埋没了思考的能力和忧患意识。

我是有多喜欢这种理想主义的光辉呢。正如龙应台说的那样:但是我也愿你看清理想主义的本质——它是珍贵的,可也是脆弱的。很多的正义感,同情心,改革热情或革命冲动往往来自一种浪漫情怀,但是浪漫情怀从来就不是冷酷现实的对手,往往只是蒙上了一层轻雾的假的美丽和朦胧。

可是左翼呀红色呀这些字眼是多么迷人啊。

《1968》读后感(五):小节

1968年是魔幻,神奇并且疯狂的一年,并且也是意义重大,改变世界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反越战示威此起彼伏,女权和黑人运动蓬勃兴起,布拉格的春天和波兰的理想主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并且在这一年,全世界各地的学生,在伦敦,在华盛顿,在纽约,在巴黎,在华沙,在柏林,在法兰克福,在墨西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在东京,纷纷走出校园,走上街头,为心中的叛逆和变革而摇旗呐喊,“make love,no war”的口号涂满了街头,在电视媒体开始普及的后工业社会,全世界各地的学生没有预见性地共同发动了对现存秩序深入持久的抵抗,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他们都对任何形式的专制和权威加以斗争。 这让我们相信,在沉默成为常态,抵抗成为虚妄的时代,在50多年前,依然有一代人,他们的勇气值得尊重。 “1968年的激动人心之处在于,在那个时候,全世界难以胜数的人都拒绝对世界上许多的不平之事保持沉默。不可能让他们沉默不语。他们人数如此之多,如果别无选择的话,他们将走上街头,呐喊示威,这给了这个世界一丝难得的希望,即哪里有不公,哪里就始终有人揭露并试图改变它。”——马克•科兰斯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