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概论读后感1000字

艺术概论读后感1000字

《艺术概论》是一本由张会军 / 吴冠平 / 赵斌著作,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1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概论》读后感(一):说人话的《艺术概论》

优点一,融入了很多新潮理论,从符号学到视觉媒介批评,现象学,阐释学,艺术本体观念化,都是当下艺术学术界的热点。看懂了之后再去看一些研讨会的议题居然能看懂了。

优点二,说人话,相比其他的几本《艺术概论》,吸收了后者的精华,而不故意卖弄辞藻,深入浅出,实在难得,看得出北电的务实作风。

缺点在于即使在修订后还是有详略不得当的问题。而且由于是以论文的形式完成的,各篇风格差异有些明显,逻辑联系也有些重复。部分修订后的文章学究气更重,而缺乏了之前的流畅。

总的来说,无论考研与否,都是一本都够给人带来很大收获的一本书。

《艺术概论》读后感(二):可以写得更好的考研指南

这个正式版总体来讲比去年的试用版要好很多了。至少大体有个整体的逻辑框架,而且还很贴心地补充了专业型考生和学术考生要看的部分,这也是他的最大价值了。

要说艺术概论,在逻辑上与王宏建彭吉祥的实在差距太大。作为考研的辅导用书,有些章节显得太晦涩了。缺乏明确清晰的定义,而多的是逻辑推导和思维的过程。

我觉得还不如直接改名为北京电影学院考研指南,更对得起花六十四大洋的观众呢。

另外错字还是不少,有些还错在核心地方。

仅举一例

2016正式版

艺术与哲学一章 P286页第一段中间

明明是要讲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写成了艺术与宗教的相同点表现在艺术也被视为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的一种追问……

《艺术概论》读后感(三):电影学院的美好愿望与差距

概论一类的书,通常最是难写。越是基础入门级别的书籍,其观点选择越要审慎,以免对读者引导产生偏差。

北京电影学院赵斌老师主编的《艺术概论》,作为其官方推荐的考研指导,从其章节的布置,观点的选择与引用来看,是尤其教学野心的 --- 作为一个读者,我只能大概猜测,赵斌老师是有着让学生能够比肩西方Liberal Arts education同等的艺术修养与思辨能力。即:博览众家观点,有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以及突破“被动灌输思维”、“标准答案”死记硬背等传统学习套路的思辨方法。这个愿望是美好的,我们也能看到编委会每年反复修订所做的努力。

不过,人文教育在我国的道路终究有些曲折,参与编书的作者们,也没有统一认知,学术写作的规范尚待提高。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literature review环节与启发式的教学观点在写作时杂揉在一起,会给习惯于背书和被彭吉象《艺术学概论》洗过脑的宝宝们造成很大的困惑和阅读障碍。

但是这些努力终究是可喜的。得知每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给北大社会学专门留了一个保研名额,其背后用心也是长远深刻。

这些行动终究是令人感动和感觉充满希望的。

《艺术概论》读后感(四):能看懂算你厉害

我买的已经是2016版艺术概论最新版了。

关于这本书,我反复读了十多遍<席勒的艺术审美本质论>这一节,愣是没看懂席勒到底说了啥。

举例来说。P38,给“外观”下定义。

“那么外观到底是什么呢?在他看来,艺术的外观是人类主动表演和创造的产物,是一种审美性的外观。”

请问你读完明白了外观是什么了么?

看看席勒自己是怎么给外观定义的。“事物的实在性是是(事物)自己,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一个欣赏外观的人,已经不再以他所接受的东西感到快乐,而是以他所创造的东西感到快乐。”

这才叫逻辑啊,有因有果,有对比,才有差异。老师,您到底懂不懂逻辑是什么。我不要求艺术概论能指导创作,但是好歹提供一个理解逻辑啊。卧槽,气得我都笑了。

<席勒的艺术审美本质论>引用刘育能老师的《席勒艺术本质论》;<自律性、他律性与艺术本质>一节海量引用了顾春花老师的《自律性与社会性:论阿多诺的艺术本质观》;<艺术界、艺术体制和艺术场问题>和殷曼楟老师的《“艺术界”概念的现代生成及学科对话》。文本结构都不带变的,换了个说法就发上来了,你怕查重,我理解。你倒是把逻辑也抄清楚啊。一二三四点写明白行吗?

我原以为学术界只是论文抄袭成风。想不到还能出书的。佩服。你说东拼西凑写这么个东西,骗考生钱有意思吗?市面上没有好的艺术概论能看了吗?

我只能引用<席勒的艺术审美本质论>一节中的一段话来评价这本书——本书的艺术思想相当庞杂,其间散落着摘抄于其他书籍对于艺术问题的晦涩长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