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雅舍谈吃》读后感精选

《雅舍谈吃》读后感精选

《雅舍谈吃》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万卷出版公司-万榕书业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雅舍谈吃》读后感(一)::

读书摘要

本书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以文会友的经历。该书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写他北京老家的菜,第二部分写他尝遍四海菜的经验,第三部分写他尝过的西洋菜。关于各地菜肴,作者用半文半白的风格描写其的历史源头,以及做法如何,吃法如何,味道如何,同时引用中西典故助兴,令人垂涎欲滴,逸兴遄飞,展现了他自由豁达的胸襟以及精致有趣的灵魂。他在写美食的同时还夹杂着对故人音容笑貌,中国乃至海外旧市井食肆的面貌的描写以及怀念。

《雅舍谈吃》读后感(二):文人雅意

好的散文总会有一种让你越读越痴迷的魔力,不然读着读着要么疲惫,要么觉得无趣。雅舍谈吃大抵就是如此。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集十分经典,而在这其中最富盛名的恐怕就是雅舍谈吃了。美食随笔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流传也是从古至今,几乎大文人们著作传世之后写随笔是一项传统,尤其是美食。与许多名家笔下那些饕餮盛宴之飨不同的是,先生笔下写的大多是梁先生吃过的老北京的招牌菜和小吃家常,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但对于寻常百姓的吃食描写也很精细。文风自然,不矫揉造作,更难得的是有着一个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有着平平淡淡不经意流露的温暖。

尽管全书分为三辑,但私以为最精彩也是最喜欢的就是梁先生写的家乡味。这些大多数是老北京的家常菜,是先生最熟悉的味道,既有烧鸭烤羊肉爆双脆,又有窝头饺子满汉细点,还有糖葫芦酸梅汤和老北京的零食,尽管有些语言不够精雕细琢,但能体会到字里行间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看着书中的文字,犹如和老四方城人熟络的谈天,倍感亲切。

书中提到的京城老字号除了众所周知的全聚德、六必居、玉华台、信远斋,还有正阳楼、厚德福、致美斋、东兴楼、砂锅居、春华楼、月盛斋等等。这些昔日的名楼,有的如今生意兴隆,有的却已经日薄西山甚至不复存在了。从文章中看,无论是位置,菜品,还是掌勺厨师,先生都极为了解,那时的他不仅是学者,是食客,更像一个天子脚下风流潇洒的公子哥。

除了老北京菜,书中占了大部头的还有着八大菜系中的鲁菜粤菜淮扬菜,甚至还有肯德基,茶,酒,味精等调味品。尤其是淮扬菜那股子精致配上从小在皇城根下生活,骨子里有着贵族气质的梁先生,颇有点当下小资生活的意思。

先生文中时常令我忍俊不禁的还有他对食客们吃相的描写。最喜欢《汤包》里面那段: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理。”既能看出老饕们对食物的喜爱,又能感受到旧时人们平和悠闲的生活情趣。

从梁先生的文章中不仅能了解到老北京人的生活轶事,还能看到老一辈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我是喜爱北京城的,尽管时过境迁,许多地点已变了模样,许多风俗早已失传进了博物馆,许多被捧得极高的美食都变了味道,但是每每再次走过那些旧时的寻常巷陌,熟悉的记忆又会苏醒,曾经的岁月又浮现眼前。而后远离家乡的先生恐怕也是这样想吧。

就现在而言,无论是网络作品还是出版的书籍,美食随笔不在少数,甚至颇有些烂大街的意味,就内容而言的确美食种类繁多,却很少有先生这般朴素无华,却有着无穷回味的隽永,这大抵就是文人之雅意所在吧。

《雅舍谈吃》读后感(三):吃的情趣

说到吃,我们中国人是世界闻名的能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一不是拿来做吃食的好材料。甚至西方人望之却步的“杂碎”“走兽”,于我们而言,也都可谓珍馐。但能真正吃懂这些美食的人,不多。梁实秋先生算是其中之一。为了吃,在翻译莎士比亚之余,特地为自己历来所品尝过的美食著书立传,集成食谱一本——《雅舍谈吃》。

市面上常见的食谱可分两类。一为实用型,旨在授人以烹调之法,用料几何,温度高低,火候强弱,事无巨细一一详述。当然,现如今,手机和电脑也可以胜任;一为享受型,自己丢不下馋趣,并且还要引得读者口水直流。梁实秋属于第二类。他这书,主题也简单,就一个字——“吃”。

老北京有一相声《报菜名》,许多人都知道:有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炉猪、炉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一篇“满汉全席”的菜单在很多人心里扎下了根。梁家境不错,见识广博,他写北平的烤鸭,豆汁儿,芙蓉鸡片,炸丸子,薄卷饼,锅烧鸡,也写烧饼油条,手抓饭,海参鲍鱼,甚至连麦当劳都能引起他的兴趣。言语间尽是对吃的欢喜和生活的热爱,有点老派的小资,却真材实料。

在写吃这件事上,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雅能引经据典,俗能市井俏皮。

他写笋,引诗经“其簌维何,维笋维蒲”,引唐书,引苏东坡“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只为说明中国人历来爱吃笋。但是他又告诉你,吃笋不仅是高雅的文人雅士的事,就连长在四川的熊猫也是嗜竹如命,并且竹林开花,熊猫没法活。关于吃包子,梁实秋也是个收集轶事的高手,他讲自己听过的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的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毛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所谓食色性也,类似的小惊喜在书里也是随处可见。追求味蕾的享受同样也是品味的满足,所以才有了梁在《馋》一篇中所言,“馋,基于生理的需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乎艺术的趣味。”

这种趣味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家人之间的日常玩耍,梁的女儿文蔷就曾让梁和他的外孙盲遍三种啤酒的好坏,结果大家竟出奇选了没名号的本地啤酒最为最佳。这样的事实又说明货的好坏实在与包装和品牌并未太大关系,但这样的事情在现代社会早已成为奢侈的幻影。

大多数人不满足于物美价廉又无名无号的小食,竞相奔赴一家家网红店。尤记得大学时,上学路上有一个卖梅干菜扣肉饼的大叔,长得跟现在的国家领导人有几分相似,又因他家饼烤的确实外酥里嫩,本校的学生大都喜爱照顾他家生意。直至后来,有一日不知从何处听来一小道消息,说这人上了英国广播电台新闻,虽其貌不扬,却一跃成为网络红人。铺子前面的招牌和包装纸上都印上了角度颇为相似的头像,后来这大叔雇了人帮忙烤饼,自己渐渐不太动手了,即便偶尔再做,味道也是大不如前。国人在包装上,常容易走极端,而日本人则善于包装,既给人清新淡雅之感,也不会喧宾夺主,充满艺术情趣。

当我们每日疲于奔命,无心照顾自己的味蕾,却又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友好时,这样的一本小书不仅能让你在夜晚笑到无法安眠,甚至还有能让感觉到做菜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不妨亲手尝试一番,去品味吃带来的乐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