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倒带人生读后感摘抄

倒带人生读后感摘抄

《倒带人生》是一本由(英)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页数:3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倒带人生》读后感(一):感触

看完后感触很深,人生的倒带深深的触动了灵魂。现实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这本书真的很值得看,看完它一点都不会后悔。写一个如何像侦探一样去调查二十一世纪初英国杂乱无章的最底层人士怎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这个人的一生十分重要。

《倒带人生》读后感(二):如果……没有如果

回忆让人痛苦,所以就干脆不要记忆了吗?总不能因噎废食,留下不算完美却真实可触的证据不是很好吗?至少证明曾经活过,酣畅淋漓。人生的宝贵在于无论怎样选择都是浪费、都是错,但我们要学会在其为不可知的情况下去开创与建立。生活需要继续向前走,将错就错。

《倒带人生》读后感(三):倒带人生

看了这部电影,觉得里面的情节扣人心弦,采用倒叙的方式把整个故事描写完整,很期待小说,里面的本尼演的亚历山大从一开始对这个流浪汉斯图尔特有好奇的感觉,一直到后面把他当做自己很好的朋友,这是一个心理的变化,乃至最后斯图尔特自杀给他心里带来的不小的冲击,整个情节紧凑而有条理,非常喜欢,力荐!

《倒带人生》读后感(四):《倒带人生》---关于流浪

《倒带人生》已经买到手了,正在读,书的封面很漂亮。

其实光从书名单纯想象的话,很难把它和流浪汉联系起来,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我觉得它应该属于心灵鸡汤类的书籍,但翻开来看,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这是一个我们几乎不会关注甚至有点厌恶的群体-流浪汉。

书中有主人公(斯图尔特)的无助、彷徨、颓废、奋斗,以及面对生活坦然、乐观的态度,通过斯图尔特的故事,你会发现,原来流浪汉的人生其实是色彩斑斓的,里面虽然有一部分灰暗的颜色,但是由于斯图尔特对待生活泰然处之的态度,他的人生历程似乎是苦涩中略带着一点甜蜜。

看过斯图尔特的故事,我现在开始觉得,虽然我们不是流浪汉,也没有勇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流浪”,但其实,内心的空虚寂寞不也是一场流浪吗,现代生活充斥的各种浮躁,早已让太多人变得随波逐流,或许好多人都已经变成“流浪汉”了却全然不知,希望“流浪”的人可以早日找到回家的路,就像主人公斯图尔特一样,勇于正视自己的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倒带人生》读后感(五):我要向这个怪物致敬

拿到《倒带人生》之前,有阵子没看纸质书了,三百多页的内容如果集中精力,无需一个下午就可以看完,可我花了一个多礼拜。懒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点儿害怕书中的故事,我看过电影,我知道斯图尔特的大致模样,而我也知道书中会描绘出一个更完整的他,一个时不时加入悲剧元素的人生,不是我喜好的类型。电影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文字总有力量把距离缩短,将故事中的喜怒哀乐揉入情绪,于是我通过亚历山大之笔,认识了鲜活的斯图尔特。

斯图尔特问,是什么谋杀了那个少年。我想直到最后,都难以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他发现暴力的那天,不过是饱受欺压的孩子的爆发,那也是很多有相似经历的孩子的选择,如果只是如此,或许他也会和其他的一些孩子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存环境愈加正常,而隐去暴力过上精彩的生活。可是,暴力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它黏住了斯图尔特不放,它不断更新版本,终于以无耻的方式和他如影随形。斯图尔特成了挣脱不了枷锁的困兽,无法逃脱暴力对他一次又一次的拉拢,终于他身体中的某些部分选择与暴力为伍,在偶尔摆脱大脑控制的时候跳出来为所欲为。但不管暴力多少次占据控制的上风,斯图尔特的真正本质还是包含着朴实善良的部分,比如他不愿以自杀惹得母亲伤心,比如他为声援释放露丝和约翰出谋划策,比如他因为电话留言的礼貌和儿子吵架,在各式各样苦痛折磨之后,他始终没有把自己拱手让给疯狂。斯图尔特已经尽力反抗桎梏他人生的种种,他的胜算也越来越大,但一切都在2002年7月6日戛然而止。

对于斯图尔特的遭遇和经历我们只能阅读却无法真正理解,也就没有资格做出评价,但就像亚历山大所写的那样“如果说斯图尔特是个怪物,那么,我要向这个怪物致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