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导读利奥塔》的读后感大全

《导读利奥塔》的读后感大全

《导读利奥塔》是一本由(英) 西蒙·莫尔帕斯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导读利奥塔》读后感(一):《导读利奥塔》:找回你自己

遇见一本书,算是一次和它的作者的邂逅,那么遇见一本导读书,该说是完成了一次相亲么?

重庆大学出版社这套“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内容深入浅出,很适合初学者作为“学术起点”使用。选题涵盖了现代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利奥塔便是其中的一位。

相较系列中介绍的其他思想家,利奥塔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名字。他并没有创建任何可供随意任用的系统,或许是他知名度大打折扣的一个关键,但他创造了许多关键性的概念,其中一个你一定耳熟能详——“后现代”。

“后现代”的概念,最早是在利奥塔的代表作《后现代状况》中被论述。对于这一概念的核心,利奥塔将其表述为“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而他所致力的,是讨论“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知识的状况”。

在利奥塔看来,由于资本运作越发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使得“知识”也逐渐沦为一种资本。在这样的状态下,“知识”本身的真实性表达上折扣。当知识不再可信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叙事”也随之失去了信用。现代社会的危机由此产生。于是利奥塔提倡后现代,实际上是期待一种力量,它并不取代“陈旧的现代性”,而是“在现代性的整个过程中,作为一种初生的状态反复出现”,从而在个体层面实现真实的还原。

既然归结到了个体,也就引出了利奥塔的第二个核心观点“非人”。现代社会的发达终结了知识的真诚,也使得人本身的存在显得吊诡。人与机器的共处甚至暴露了人的某种本性,引领人一步步失去自我。对于任何有人文关怀的学者,这显然不是有利的状况。要想扭转这样的局面,利奥塔选择的“武器”,是“艺术”与“批评家”。艺术重新展示人的精神性,而批评家则要“重写现代性”。

很难界定利奥塔自己的“身份”,他的作品探讨范围横跨艺术、文学、历史和政治领域,许多本不相干的人,都可以从提提供的方法中,找到破解困局的出路。他的贡献是桥梁式的,前承康德的认识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等方面,也开启了大卫•哈维等人对后现代理论的发掘和斯图亚特•欧文等人对“非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我们说,他可以是“一个人”,却发展了“很多人”的思考。他的担当,是帮助更多人,“找回自己”。

一本好书可以为你找到更多好书。或者,一本好书,也可以带你认识一个人。“导读书”的目的,理应是引导读者更好地与他感兴趣的读者交谈,在这个层面上,《导读利奥塔》这本作品,显然是成功的。

《导读利奥塔》读后感(二):炒鸡推荐的一本后现代哲学理论家导读书!!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优秀的导读书(其实是我第一本真正认真看完导读书),对于想要快速了解利奥塔的人来说就像一本短小精悍的利奥塔重要观点大全索引。利奥塔的哲学观点承前启后,这本书对康德、维特根斯坦等对利奥塔来说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以及人文主义、美学、崇高等等概念做出了概述,还对比了利奥塔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鲍德里亚等人的哲学理论,真的很赞了。

利奥塔很赞,写这本书的作者很赞,有一位优秀的译者也很赞!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赤裸裸的资本主义

以下是对书中一些重点内容的摘抄:

《导读利奥塔》读后感(三):笔记及短评

对于利奥塔,艺术的任务是用崇高感抵制总体性的恐怖。

在《对何为后现代的一个回答》中,利奥塔区分了三种艺术和文化的呈现(presentation)方式: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是所有文化的主流艺术。在现实主义中,意识通过不对事物存在的方式产生怀疑的方法,从而延续了世界的叙事(按:一种既定的语言游戏):它用现成的语言游戏去呈现真实或自然的事物,而不加任何批判或修改。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尝试通过“质问统治着图像和叙事的规则”来挑战现实主义。现代艺术具有呈现不可呈现的事物的能力:这个世界存在着不可能用现成的语言游戏去呈现的事物,存在着在文化沉默中的事物,存在着在理性交流中不可能构建的观点。

后现代艺术,对于利奥塔而言,并不是建立在折中主义、反讽和“一切皆可”的观念上。相反,“一切皆可”的观念并不是后现代,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

根据崇高感所产生的两种感受(痛苦和愉悦的),崇高感所唤起的不可呈现的事物的存在表现为两种方式,利奥塔分别将它们命名为现代和后现代。差别在于两种形式生产的不同基础,他用现代主义的怀旧(nostalgia)和后现代的狂喜(jubilation)来描述两者的差异。(按:他举例说,普鲁斯特的小说,尽管在呈现中存在着裂痕,叙事本身仍保持一个传统形式,将故事呈现为一个统一整体,因此显得现代;而乔伊斯则让我们察觉到了写作自身的不可呈线性,不考虑整体的统一,实验是由全新的叙述完成的。)后现代是一种现代的激进方式。

不同于哈贝马斯将艺术作为一种协调的工具,利奥塔认为艺术重要的地方在于它具有迷惑性、解构性和挑战性的潜能。

另:语言游戏的理论来源于维特根斯坦,在国际象棋或是科学领域,都有特定的语言游戏,它们之间可能没有相同的规则,所以一个陈述的成败与否取决于人们能否很好地运用这些语言游戏的规则。(按:所以后现代艺术致力于打破固定的语言游戏,因为任何语言游戏或话语类型都排除某种言说的可能性,让某些声音归于沉默,并且不能再现某些时间的重要性。后现代艺术被描绘为一种让被禁声的和被排除的事物可以显示和暴露的操作方式。)

问题:如何衡量打破语言游戏的艺术作品?在承认并叙述其破坏性的时候,不会陷入新的语言游戏中吗?而且,不同人就有不同的言说方式,所以到底如何评判一件作品的破坏性?

关于文学、艺术批评:

利奥塔诉诸康德的判断力概念,即决定性判断力和反思性判断力。决定性判断力是我们大多时候使用的方式,它出现在我们将一个新经验放进我们现存概念结构中时,这意味着决定性判断力主要是一个认知过程;而反思性判断力发生在某些新的、不同的或奇怪的失误出现了,而我们挣扎着辨认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时。因此,反思性判断力对于利奥塔的思想来说是重要的,他认为反思性判断力是后现代哲学的模式:“哲学的话语遵守一个基本规则,这就是它必须一直在寻找其规则”。

利奥塔诉诸于反思性判断力的主要原因来自他对当代文化结构的分析和他对现代性宏大叙事的批判。

《导读利奥塔》读后感(四):新的强度的生产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读《导读利奥塔》中《对何为后现代的一个回答》的诠释章节时,我忽然想到了狄更斯这句“烂俗”的话。应该纠正的是,最高级的使用并不是“最喧嚣的权威”的使用专利。我们不知不觉会使用“最什么”来宏观概括,以此激化我和对方的情绪,似乎不被激化的情绪便构不成一种标记和认知。后现代主义正以文学、艺术领域的框定概念,或游移不定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后现代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常常看到的不也是这样一种描述吗,最美好的、最糟糕的并列。这是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不同捕捉方式,是对一种恶的不同认知,使其成了两种截然不同之物,它们享有这种分裂而不是调和。

《对何为后现代的一个回答》中,利奥塔没有去调和“知识、道德和政治的语言游戏”,而是看到了这种调和的困难性:任何和解只是一个“先验幻觉”。经验的“我”更大程度上享有分裂而不是统一,一个“单一的宏大叙事解释所有事物的观念”都是一种偶像,无论是政治偶像还是哲学偶像,都是经验的“我”所追求的。产生于帝国皇帝内心中“我能够把握这整个世界”想法,是对虚假的“上升”进行无限的空想,来转移经验的“我”对分裂的恐惧。这种虚假是在追求一种经验领域的“大一统”的渴望。“我们的生活世界是不连续的,不可能通过任何理性系统去解释。”艺术则是对这些系统失败的揭示,它们的作用在于寻求这些失败的超自然用途,正如“基督教的无比伟大源于他并不寻求治愈受苦的良药,而是寻求受苦的超自然的用途。”(S·薇依《重负与神恩》)。

接下来的章节中,导读没有继续沿着“艺术对这些系统失败的揭示”方向走下去,而是着重分析回答了艺术的三种呈现方式,旨在厘清它所包含的“后现代”这一概念。在这种三分法的划分上,他走出时间而把捉了直接性的力量(没有使用时段划分的方式区分三种运动,相反,他将三种运动同时并存于艺术作品的所有时段。)。这是出乎意料的部分,他重新界定了一种常识或“定见”,“滑动”了我们对“后现代”的定义,让这种新的划分产生了“新的感知和新的世界。”他的这种概念“滑动”,差不多是在告诉我们:眼下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是突然出现站在我们面前而令我们恐惧。正如在下面这种“诡辩”中,“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因为每时每刻我都在“死亡”,死亡只是这种“死亡”的终结和停止”,似乎我们更应该恐惧的不是面临“经验的我”分裂、消解,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维系,原本的“单一宏大的”执念就是个先验幻觉。至于这种转嫁问题的方式能否奏效,就另当别论了。人的直觉很少受逻辑分析的疏导,至少我想一个人并不会因为这样一种“诡辩”,从此不再恐惧死亡。反而会像哈姆雷特看到自己父亲的鬼魂一样,引起他的自我发现,更加注意生活中的那些日常性的死亡隐喻,不意听到自己的声音。

利奥塔的这种划分方式,走出了时间,不再对否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我仍就想起了对“死亡”认识的一个例子:“死亡并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余华)或者说“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延续”。这是一个看起来更巧妙的“诡辩”,继续否定“死亡就是失去生命”这一常识。它们出于对常识或定见的概念“滑动”,对何为死亡的重新定义,从而产生新的强度。在利奥塔对后现代的这种划分和重新挖掘“崇高”中,我同样看到了“滑动”后“新的强度的生产”。(玟涛,2014年9月20日)

《导读利奥塔》读后感(五):善知识的引导

在佛教中,有一种人能够引导众生弃恶修善,入于佛法,让人从迷失中觉悟从而离苦得乐,这样的人被称之为“善知识”。

如大乘佛教非常推崇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经,就讲述了善财童子受到文殊师利菩萨的点化而去游学参访,共拜访了五十三位层次不同身份各异的善知识,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契入境界,终成正果。

导读的作用就如这佛教中的善知识,有方向、目标的引导带领着读者去阅读和理解某部书、或某个人的思想理论,让读者慢慢地契入其中以期意领神会,明白文本之中的真实含意。

《导读利奥塔》是“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其中一部,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丛书收录了十位对文学研究和人文学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主要批判思想家及其核心观念,并着重介绍了这些思想家的重要价值所在。丛书以简明、清晰的宗旨,让任何没有专门知识的读者都能走近的了解这些思想家和他们的观念。

《导读利奥塔》,介绍了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并以一种简单、直白、清晰的方式走近这位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批判思想家。

相信许多人对于哲学类的书籍读起来都如嚼蜡般索然无味,这其中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个,对哲学本身毫无兴趣或不够深入。但对于任何想在哲学领域有所探究的人而言,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深入文本,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行进过程,而一本相应的导读书籍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坦白而言,这并不是一本通俗有趣的读物,但对于喜欢哲学和思考的人而言,通过这本导读可以让我们在还没有深入其文本之时,就能发现“利奥塔体系”令人着迷之处。

本书侧重于对“现代”和“后现代”的阐述,通过这种对立的讨论来展开利奥塔的思想,从而去发现利奥塔所主张的“后现代主义”与其它思想的不同之处。

后现代主义,这是至今为止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尽管对于这概念难以定论,但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上找到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理论无法精准定论的原因。

作者在开篇介绍了利奥塔所主张的观念及生平著作,并详细的叙述了其思想理论的特色:对习俗观念持续不满和对正义重要性的追求。正是这种持续不满和重要性的追求,让利奥塔对思想和行动有着不停的更新与进步,一旦发现它们有所不足,就必须改变自身。

利奥塔的这一要求,造就出一个可以不断学习、进步的思想体系,犹如科幻作品之中的人工智能,拥有不断学习和升级的本领;又如不会停止的永动机,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信正是这样的特性,所以“后现代主义”才一直无法被精确下定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