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身份》读后感锦集

《身份》读后感锦集

《身份》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份》读后感(一):无

不知道是因为昆德拉换成法文写作,还是因为译者功力非常,总之行文非常轻盈流畅,很是好读。 但前部分曾因为香黛儿的“成为倾倒男人的玫瑰花香”意象非常之下头,因为这不是“芳菲菲兮袭予”式的自然美丽,而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精心修饰、是一种目的在于肉欲的美丽。 这种普遍存在的将“男凝”内化、将自我“他者化”的女人心理刻画得相当真实:她渴望被男人用欲望的视线追逐,以证明青春尚存、价值尚在,她的身份要在这种方式下确立。 但成为肉欲对象去展现魅力,本身就会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无论是按照来信男人的目光去“打扮”,还是顺从前夫及其家人去“忍耐”。 幸而香黛儿是成长的。她会逃离婚姻,她会追逐自我掌控,她也会意识到让马克在逐渐消解她未来的选择和不确定性。她的身份是由她思想的超越性所确立的,这也是让马克爱上的那个人。 另,从让马克的视角并没有什么深刻体会,或者说目前的我并不很在意他的虚无主义和浪漫主义。 最后两章颇有黄粱一梦之感,或许后事皆为幻境,但一切皆有起源,种子在此生根。

《身份》读后感(二):身份的三个面向?

在法国住了近20年,昆德拉的《身份》少了些布拉格的印记,却未曾远离轻与重的两极。现实与梦境,此地与彼方,爱与性。轻重转换之间,似求主体的超越,又仿若只是掂量一下这份重。

身份在昆德拉笔下至少有三个维度与问题:

其一,随字源idem(拉丁文,意为same),所谓私人的秘密—例身体及其需要·癖好—并非是独特的,个人化的,相反,如月经、便秘,这恰恰并不个人。若延展而去,种种学科,各以研究之名,入侵了一切领域,冠之以某某规律·现象之名。在无数的统计图表之中,个体悄然消逝。那么,追求独特的自我究竟在何处探寻?

其二,纵然平凡的日常生活也可划分为不同领域,或说社会角色。随之切换,行为模式也变了。情人眼中的病西施,或许是工作中的花木兰,何者为真?不同领域之间的语言是否可译,亦或是否有必要以单个领域为标识?矛盾,难道不是自然的吗?

其三,梦境作为主要的编码领域。梦在文中反复出现,甚至一度迷失:“是在哪一个明确的时刻,真实转变为不真实,现实转变为梦境?界限在哪里?界限在哪里?”周公解梦,阿尔泰米多尔,弗洛伊德,光怪陆离的梦,是否为映照自我的镜子?“人类最原始的睡,同样也是死的样品”。附着生气与真实感的梦便如此无言地带入生的领域。可为何,梦与现实语言可以流通 ?梦与性,定要代表着什么吗?

《身份》读后感(三):21.05.06

她想,最让她烦乱的,是梦境把“现在”这个时刻销蚀了。梦使人生各个不同的时期一律齐头平等,使各个时期处在同等的时间平面上,这是我们在现实里没有经历过的,让人难以接受;梦贬低了现在,否定了它的优先性。 他想起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很快就被爱冲昏了头,这不禁让他懊悔起来。他不必想办法赢得她的芳心:在初见面的那一刻,她就已经许了芳心。回头看她?何必呢。她已经在他身边,在他左右,从一开始就如此。一开始,他是强者,而她是弱者。他们的爱从根本上就包含着这种不平等。一种无法辩解的不平等,一种不公平的不平等。 回忆过去,把过去的记忆一直带在身上,这也许是保持所谓的自我完整的统一感的必要条件。为了让自我不会变得越来越狭隘,为了维持它的容量,就必须把记忆当做一盆花一样,要记得常常浇水,而浇水,就需要和见证过我们过去的人——也就是和朋友——常常接触。他们是我们的镜子;我们的记忆;我们对朋友无所求,只要他们能不时擦擦这面镜子,好让我们照照自己。

《身份》读后感(四):反叛的界限

当神还坐在祂的位置上时(祂从起点时就坐在那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祂,时时刻刻地盯着祂,生命除此之外不需要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而其他地方也确实都不存在,生命是神之外的他者,而不是其他什么的他者。

现在,祂终于离开了那个位置。所有人都在思考,祂走了,我们该盯着谁呢?是你,还是他或她,还是它呢?世界,在人们的目光里重新诞生。我,也从目光里显现出一部分来。从那一刻开始,从祂离开的那一刻开始,从世界重生的那一刻开始,从我显现的那一刻开始,一个问题开始萦绕心头:我的意义何在?

是的,我们在那个位置上重新放置了东西,只不过每个人放的可能都不一样,人们也似很害怕放的是一样的东西,一样的话,我们还剩下什么不一样的呢?这样的话“我”如何安放呢?他者再也不是整体的生命了,没有谁会害怕和神太过相似,因为差异远远大于相似,可现在他者成了与我近似于一模一样的人,一旦找不到这个差异,那只能意味着同一,也意味着随时可以替代的可有可无。这差异确实不那么容易找到,往往只能代之以掩藏我与他者的相同之处,然后宣称这是“个人的”,尽管心里自始至终明白个人的从来不等于差异的,可是只要藏得好,他者便不会真的知道(起码我们自己这么想)。

不要那个位置不行吗?——紧紧地闭上眼睛,只要感受。我便从目光中消失,世界也回归生命本身,只不过不再有他者了。——既然回归整体了,那也无所谓我不我了,自然不必再问我的意义之类的话题了。回归整体,即回归无限,即以宇宙视角回望一切,意义就再也没有意义!!!当然可以如此活着,直到一切都毁灭了。可谁都会忍不住回想或幻想起祂还在时心灵的那份充盈。

怎么办?那只好缩小整体的范围了,从理知的整体走向感知的整体,借由有限的自我感知寻回有限的他者,寻回有限的整体,差异被积累,意义在有限的整体里得以感知。如何不乡愿?这个只有不要完全放弃理知就行了。或许孔子就是这么活着的。我们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能太远(处于边缘),也不能太近(固守中心)。

《身份》读后感(五):《身份》——“爱”与“我”的辩驳

读这本书有一种喝咖啡的感觉,好像闻到了咖啡的香气(希望不是真的有人在沏咖啡)。 喜欢在看似是小说的文本中看到一点哲学的东西,刘以鬯的书也是这样,喜欢。 描写接吻的段落:这个老头年轻的时候一定很会亲。 我要吐了……… “不是玫瑰花香味,不是那种非物质性的、诗意的、遍及所有男人的玫瑰花香味,而是物质性的、没有半点诗意的、还带有许许多多细菌的口水,从情妇的嘴里传到情妇的情人嘴里,从情妇的情人嘴里再传到他妻子的嘴里,从他妻子再传给婴儿,从婴儿再传给在餐厅工作的阿姨,从阿姨吐了一口口水的汤里再传给喝了这道汤的餐厅顾客,从顾客再传给他妻子,从他妻子再传给妻子的情人,再传给其他人,再传给其他的嘴巴,以至于最后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众多口水混合之海中,使我们都同属于一个口水的国度,同属于一个潮湿、联合为一的人间世界。” “无聊的数量——如果无聊可以数得出来的话——现在的无聊一定要比从前的无聊多得多。因为,从前人们的工作,至少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根本无法想象不把热情灌注在他们的工作上:农夫爱他们的土地;就像我的祖父,他是个制造好看桌子的魔术师;而鞋匠,他熟悉村里所有人的脚;森林管理员;园丁;我想,甚至连士兵都带着热情杀人。对他们来说,不存在所谓生活的意义这样的问题,很自然的,意义和他们在一起,在他们的作坊里、在田里。每个职业都创造出它特有的精神面貌、它特有的生存方式。一个医生思考的和农夫思考的不同,一位军人的举止也和老师的举止不同。今天,大家都变得很相像,同样都有对工作冷漠的通病。这种冷漠变成了我们的热情。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唯一的热情。” “我以前买这个房子,就是为了总算能够得到自由,为了不再被别人监视,为了能把我的东西放在我想放的地方,为了能够安心,确信东西一直都在我放的那个地方。” 想成为香黛儿一样的富婆…… “你基于什么论点来判定随合流俗就是不好,不随合流俗就是好的?随合流俗不是能够和别人更贴近吗?随合流俗,不就像是一个大聚会的所在吗,一个可以集结众人让生命更浓稠、更炽热的大聚会的所在吗?” “资产阶级没有生存的权利;工人阶级不懂的艺术应该要消失;为资产阶级效劳的科学是没有价值的;教这些东西的人,应该把他们赶出大学;与自由为敌的人不应该享有自由。他大声宣扬的句子越是荒谬,他越是觉得骄傲,因为这需要很高的聪明才智,才能在没有意义的观念里注入一个合理的解说。” 这段发出来不会被封号吧… “我们唯一的自由,就是在痛苦悲伤和欢喜愉快之间做选择。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是我们注定的命运,千万不要把它当做重担来背负,而应该知道如何从中得到乐趣。” 好看,很短,一个半小时可以看完。 第一次看米老头的书,感觉棒极了! 就是没看懂最后为什么俩人又爱得死去活来的了……英雄救美buff吗? 写欧洲的事,但是很多情节又和中国的情况差不多,人类难道都是这样的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