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精选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精选

《艺术与错觉》是一本由[英] E.H.贡布里希著作,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一):好好好

绝佳的艺术理论入门必读书目。

如果我在大一时读过这本书,不夸张的说应该至少能少迷茫两年。

其中第十章漫画实验推荐给每个刚入门学画的兴趣者阅读。

全书从图象如何进化的角度观看艺术史,观看手段观看方法究竟如果影响图象的发展书中做了非常详细的阐释。

心里定向理论非常有趣,每一代画家都在学习心理定向中成长。

艺术不是模仿。

……

6星推荐!

在这本书后,我看了一本一看就是中国教授为凭职称而写的傻逼书。

于是本书立刻变成了我的10星推荐。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二):艺术与错觉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翻译格外拗口,然后图片多是黑白。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三):冰山般的感觉

这本书里说的感觉和经验,其实我们大都知道。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仅凭它自由来去,突然闯入我们的脑际,不知何时又悄然离去。这被贡布里希戏称为“冰山般的感觉”,因为它们潜藏在我们意识的深海,却鲜有人问津。贡布里希极有耐心地把它们摊开,一点一点地讲述。

在结构上,这本书少不了迂回论证的瑕疵。经常的情况是前面说着,后面又重复了起来。但换种心态,我们可以将这个重复视作强调,而不是啰嗦。在成书的基础上,不可忽视副标题中的“图画再现”。一旦艺术发展到了可以完全将事实的再现放在一旁,去追求情绪的表现的时候,这些论述便无从下喙。

常常在书中出现的几个词:心理定向、风格、图式到修正、试错,在本质上是浑然一体的。创作者和观看者的心理定向形成了风格;而后来的创作者被某一风格影响,学习了某风格的图式,再拿图式去修正,以靠近现实中的形相;而完成修正的过程中,创作者必定要借以试错法。同时,这使得贡布里希在书中的“自问”也有了“自答”。

为什么再现的艺术有一部历史?因为后人不断地习得前人的程式,推进风格的变换。原始艺术家用线条和几何去做概念性的绘画(儿童画、精神病患者莫不如是);埃及人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希腊人和罗马人赋予埃及人图式以生气;中世纪的艺术家用它们来讲述神圣的故事;中国人借助它们进行沉思。这些场合都不要求画家去画其所见,只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个念头才被广泛地传播和接受。一开始事情进展得很顺利,透视法、明暗对比法、渐隐法、威尼斯画派的赋彩、运动和表情,它们一起丰富了艺术家在平面上展现现实世界的手段。然而在19世纪这个时期,印象主义者将延续了这么多年的程式和技法一扫而光,大声宣称他们的绘画是将“科学的准确性”置于画布之上。但我们现在知道了,这种论调是非常危险的,印象主义者所抓取的“真实”,远远不够真实。事实上,艺术永远无法达到真实——再现的愿望落空后,感性的思潮再次上升,艺术就从再现转为表现。我们看到立体主义、行动派的绘画,再到实验性美术,表现的因子不断膨胀上升,最后在我们眼前呈现出如此一番景象。但从立体主义开始的艺术史,并非此书论述的重点,我们还是要回到副标题上——这本书着重论述的是再现的艺术史规律。

运用了心理学的概念和实验来论证,是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艺术是心灵之事”,当艺术史家和批评家对风格的转换犯难时,心理学家以科学的精确性接手了这些研究。不拘泥于单门学科的知识,是艺术史家的天性,亦是每个人文主义者的天性。

说回“冰山般的感觉”。这种感觉潜藏在意识的深海中,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去了解它,就可以本能使然地,很好地使用它。然而为什么还有人志在挖掘它,或说是循着白色的冰块向深海游去呢?我其实真的不想用痴心、好奇和探索欲来解释,这些东西太苍白,也太无用。但我又不得不用这些概念来解释,它的确能给人带来内化的快乐以及持续的激情。

有人愿意漂浮在海面上,享受着阳光和流动的气体,可也有人愿意潜入海中,看那些巨大而清冷的冰块。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四):艺术的语言学

贡布里希这部书包罗万象,一方面讲到了绘画的观照问题,这也是他被后来的美学家广泛引用的原因,同时把艺术史的发展囊括在他的理论模型之中,材料非常丰富。概述一下这本书:艺术家从来不靠模仿,不是像归纳一样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主要是使用图式——一个约定的构型来创造,这个构型由后代的艺术家从前代人那里学得,同时,观众也从艺术家这里习得这种图式,使用这种心理定向,来在画面中寻求一种投射。

同时截止在印象主义之前的艺术史,一直被认为是逐渐发现自然的外形、回归“天真之眼”的历史。往往认为是逐渐地回归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呈现世界。而贡布里希说, 从古代埃及开始的艺术追求的就不是与世界相似,而是为了实现【功能】,什么功能?也许可以说就是替代。替代活人、替代物品起作用。所以从古代到现在都是一个等效的过程。 同时,他拒绝纯真之眼,也就是拒绝眼睛作为一个被动的、中立的接受屏幕的可能。他举了很多例子,说纯粹的自然在视觉里会变形,颜色大小都互相影响云云,这也是后来古德曼说的,你再现客观事物,要再现到何种程度才叫完全的再现呢?再现到细胞么,还是头发丝?(这里是不是抛弃了一种及物的、再现的可能?)

(在贡布里希的概念上,无论再现的还是表现的,实质上都可以说是表现的。这里他实际上打破了自己早年对于再现性艺术和表现性艺术的区别。是不是导向了一个...相对主义?)

那么为什么说艺术与错觉有可能是视觉的语言学呢?我感觉到了很多大致的轮廓....比如图式和声音形象....不过还是得重新看看索绪尔等等,这里先记录两个很浅陋的点。

先说图式,图式是这本书里的一个高频概念,图式我们把它理解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构型。按照贡布里希的说法,第三维它本质上具有ambiguity,它可以成为无穷多的义项,而我们是如何在多义之中做一个决断?观看者如何在绘画中辨别出某种形状,某种意义,某种内容?他倚靠的是艺术家教给他的观看方式,这其实是观者和创作者签订的契约。这是绘画系统得以存在的条件。这里暗含一种语言系统中的任意性,语词与世界的惯例的联系。

另一点是区分的概念……回顾语言学概念:你赋予了模糊而混沌的所指一个具体而微的能指,你就好像是用硬币去买面包,赋予了面包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只有在流通中、在交换中、在和别的语词的区分中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在系统里才有意义。它的意义不是在于面包和硬币的理距的对应,词和物的理据的对应。

然后我们说图式是储存在人心灵中的一个记忆的形象,一个知觉完型,它不是一种对外在世界的抽象或者简化,更不是完全的对应,它是一种松散的类目。前面已经说过,你无法完全再现现实,所以你其实是用图式去分节,在分节中,实现的不是相似,而是等效。或者可以把它理解为就是替代,就是符号。这种图式实现的效果呢?是观看者的本分,比如马萨乔使用线性透视,或乔尔乔内使用一个明暗法,它塑造的光影和立体,是和真实空间和光线一样么?不是。这是他们的一套词汇,它是为了必然是可以实现前面我们说的,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在交流中接受,可以被辨别。

(但是,这似乎走到了一个极值,绘画的真实空间和形象的特性,一种相对的相似性似乎被完全搁置了?)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五):观看的另一种角度——《艺术与错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错觉》思维导图

一、 贡布里希与《艺术与错觉》:

1.贡布里希

恩斯特·汉斯·约瑟夫·贡布里希(1909-2001,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是英国艺术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其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猎艺术史、文化史、造型艺术、音乐、电影、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等众多领域。他早年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学习研究艺术史,他认为“艺术是通向过去的一把奇妙的钥匙”。其代表作品包括《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等。

2.《艺术与错觉》

《艺术与错觉:图像表现心理学研究》是贡布里希的一本美学和艺术史著作,1960年出版。它是二十世纪关于艺术主题的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1950年在出版了他非常受欢迎的《艺术的故事》一书之后,贡布里希同意于1956年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举办A.W.梅隆美术讲座。这些讲座后来成为《艺术与错觉》一书。

二、《艺术与错觉》的主要内容

序言:导言是本书的一个综合性概述,贡布里希在导言中提出:1本书的关键问题:艺术的“风格”问题、艺术为什么有历史。艺术史家仅仅描述变化(时间和地域)和分类方式是不够的。2研究对象:再现艺术。“再现技术的成功和庸俗化向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两方面提出了一个问题。”本书的目标是在各章中恢复我们的“惊奇感”。 3过往研究的历史:简要说明了风格观念的发展过程,贡布里希反对集合名词与抽象概念,试图从技术观念来建立有效的风格变化的心理学。4研究方法:从心理学角度重新分析在图像制作与图像解读过程中实际包涵什么因素。并且贡布里希受到波普尔坚持预期和检验的作用看法影响,以“知觉试错法”展开研究。5结构:贡布里希提出“本书所采用的是拱门式的结构,各章以某种方式导向内部的中心问题,各章的结果受到整个结构的支撑。”

本书的正文分为四部分:写真的界限、功能与形式、观看者的本分、发明和发现。主体内容的第一、第二章以艺术家为主体,第三章以观看者为主体,第四章从更独立的角度探讨了艺术与视觉、视觉应用并进行一个总结。

1. 写真的界限。

这一章主要论述了艺术是否是“自然的模仿”,也就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真实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问题,包括从光线转为色彩、真实与定型两节内容。

从光线转为颜色这一节介绍从观看到绘画发生的机制,也就是艺术家面对自然时将所见形象的代码经过中转而解码,从而将光线转为色彩。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摹写,而是在探索我们对物质世界反应的本质。第二节真实与定型探讨了艺术创作的机制,包括艺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创作中的图式和心理定向。艺术不是纯粹客观的,它必然受到艺术家主观性的影响,并且艺术作品也不是完全真实的,原因在于艺术创作从图式出发,根据需要而进行矫正,也就是用熟悉之物来描绘不熟悉之物,这也决定了艺术家风格的自由程度。而风格带来的心理定向决定了艺术家能画什么,这就是贡布里希在序言中所说的技术的支配性问题。

2.功能与形式。

本章围绕艺术创作的性质和方式,主要内容是艺术作品创作的功能与形式、“制作-匹配““图式-矫正”公式,包括皮格里马翁的能力、希腊艺术的革新、公式与经验三节内容。

第一节皮格马利翁的能力主要讲的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些心理机制,首先以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指出艺术家想成为的是创造者而不是模仿者,后来的艺术家才在可见世界中寻找匹配之物。其次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会产生“投射”的心理效应(以罗夏测验为例证),也就是用已知解释未知使得再现与自然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的分类机制,并以此来解释原始艺术的发生。最后是物类的拓展效应。“象征”和“再现”都是“物类的拓展”,二者只是用法不同,本质是我们对于事物相似性的把握。第二节论希腊艺术的革新,从希腊艺术与埃及艺术的对比、希腊艺术的革新与衰落来探讨艺术作品功能与形式的问题。希腊艺术逐渐向真实的发展过程例证了图式的制作与矫正公式,即先进行图式创作,然后不断完善和矫正艺术作品。并且图像的功能会影响形式,这是希腊艺术从埃及艺术中转变的主要原因。第三节公式与经验论述的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图式的性质与功能。首先作者指出希腊艺术虽然改变了功能与形式,但是其无法改变创作中的逻辑与准则,也就是几何关系的图式仍是绘画的基础。图式具有普适性,有助于学习绘画。但是它也会削弱艺术家的自发性与想象力。

3.观看者的本分。

本章转入观看者在艺术中的作用,主要是观看者参与的条件、错觉的条件与作用、空间错觉三个角度,包括云中的图像、错觉的条件、第三维的多义性三节内容。

云中的图像提出了观众产生错觉的条件。在观看时他们常常将事物归为自己心中存储的图式,而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常常会考虑到观看者:用作品的“轻松”风格和与作品的空间距离来激发观者想象力,同时观众自身需要有识别图像的能力。第二节错觉的条件探讨错觉的发生机制:暗示的力量。错觉与预测以及行动的上下文密切相关。艺术家常常依靠不完整性的形象进行暗示。而观看者是由预测能力而不是概念性的知识塑造视觉印象,他在预测中进行尝试性的投射,但是这种尝试常常被忽视。第三节第三维的多义性探讨观看者在制造空间错觉中的本分。错觉还与观看者认为视觉模式只有一种解释方法,并习惯于把陌生的东西解释为自己所熟知的形象的心理定向相关。透视是最有感染力的错觉,起到补充画面的作用(比例与大小),它依赖于人的预测和暗示,但其实透视并不是一个正确的等式。

4.发明与发现。

本章是关于艺术与视觉的关系,主要有视觉观看中的问题、视觉与视错觉产生的作品、再现到表现内容,包括艺术中的视觉分析、漫画实验、再现到表现三节。第一节艺术中的视觉分析主要探讨了视觉观看中的一些问题。核心观点是发现事物的形象不是源自观察自然而是对绘画效果的发明,艺术家通过形状和颜料的方式观看世界。以印象主义为例,批判了恢复“眼睛纯真”的观点。第二节漫画实验以漫画为例,讨论利用视觉和视错觉产生的作品。画家常常经过从复杂到简化的过程,与发明的节奏一致。 在空间透视之外有其他有趣成就,如质感和相貌表现,观看者更关心它的整体性并且对它的反应层级优于光线。这一运用主要集中在故事画和漫画,先决条件是理论上发现相似和等效二者的差异,第三节从再现到表现指出再现与表现其实没有完全明确的分界线。艺术家面对顽固的图式选择时的局限性是艺术力量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从再现走向表现。

三《艺术与错觉》的视角与启示

1.《艺术与错觉》的视角

1)艺术家的视觉——编码与归类

本书的论述里常常探讨艺术家是否是对“自然的模仿“,他是因为看见而模仿自然,还是因为技术而模仿自然。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创作不再是艺术家“绘其所见”的过程。将摄影与绘画相比较就可以得出艺术不只是再现,更重要的是“暗示”。因此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将其所见形象的代码经过中转而解码的匹配过程。艺术家对于世界的观察常常从形式和色彩出发,他需要把颜色转化为色彩、自然之光转化为艺术之光。并且画家不是简单译码,因为基本信息与译码具有不匹配性,就像画家把固有色转化为古典色,这是一种转换而不是摹写。这与艺术家的心理定向有关,这是一种惯性的力量。艺术家在创作时对图像进行分类,从而与图式进行同化,以熟悉之物来描绘不熟悉之物。因此我们不能说艺术家是在再现其“网膜图像”,这是一个伪命题,谁也无法凭空创造一个忠实的影像。

2) 艺术创作的参与者——艺术家与观看者

不同于将艺术创作的主体限制在艺术家,贡布里希重点讨论了观看者在创作中起到的作用。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会考虑到观看者,比如用笔触粗糙和涂绘性的“轻松”风格,或者退后两步观察作品的空间距离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家通过暗示对观看者错觉的塑造。错觉的表现形式有:留白、运动暗示以及错觉图像。在艺术家的创造中,利用投射来进行暗示,用作品中一块空白或者不明确的区域来赋予作品多种可能性,艺术家也依靠不完整性的形象进行暗示,用有限来表示无限。比如“等等”原则,即用具体明确事物暗示模糊事物的相同性。

观看者在观察中接受艺术家暗示的潜在运动,将图像置于基底(图形潜在的生存空间)中感受其纵深广延,将图像恢复到上下文中来理解。在观看中伴随着一致性检验——把一个图像整体归入一个可能的经验类目的可能性,如用透视、阴影、反光来获得图像的明确性。观看者可以从一种解读转换到另一种解读,也就是检验他的各种可能性。但是缺乏线索就会有无限的多义性当然观看者对图像的解读也需要他具有填补空白和批判的能力。

3)艺术创作的过程——图式与矫正

贡布里希提出了“图式”的概念来解释风格的成因。图式的性质接近“字典”或者哲学中的“共相”概念,它是艺术创作中的逻辑与准则,具有普适性。艺术家从前人的作品中习得图式,并且用图式去观察自然,再根据具体的形象进行“矫正”,这就是“图像-矫正”公式。比如说埃及的图式具有概念性,希腊的图式具有叙事性。图式有助于学习绘画、考察艺术实践和探究历史,但是它也会削弱艺术家的自发性与想象力,在遇到个体和偶然时也可能会失效,阻碍走向有效绘画的道路。贡布里希对于“图式”的阐述使得认为“艺术家可以通过美的法则和研究修正自然以符合理念”的观点也会受到“艺术家利用训练有素的图式创作”这一事实的挑战,打破了艺术家风格的神秘性。

从原始艺术到康斯特布尔就是一个图式到逐渐修正的过程,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艺术以不同的方式再现自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这一理论提示我们:图式依靠观看者的模仿能力和解读能力、公众对于新风格的接受需要适应新的解释方法,也就是新的图式。

4)贯穿全文的问题——风格与历史

贡布里希在序言中提出“艺术为什么会有风格”“艺术为什么有一个历史”,这些问题在过去已经经过丰富的讨论:古代修辞教师集中于分析风格的方法和传统的心理效果,研究怎样建立丰富的术语去描写华丽和淳朴的表现。普林尼把雕刻和绘画的历史说成是种种创造发表的历史。希尔德布兰德认为心像是从触觉、运动等一系列记忆中派生的感觉资料组成的等等。贡布里希认为《艺术与错觉》是《艺术的故事》逻辑的反向构建,试图打破传统艺术史时间与空间的逻辑而用“图式”来粘合这些部分。

贡布里希指出风格就是程式的集合,是“图式-修正”“制作-匹配”的产物。图式是风格的基础,表现为一种传统的惯性力量。作为风格基础的图式会对艺术家的观看和创造都起到限制,但是正是艺术家选择的局限性才是艺术力量的源泉,使得再现不只是信息工具还是表现工具。

艺术之所以有一部历史是因为艺术的错觉不仅是艺术家的劳动成果,而且是艺术家分析形象时不可或缺的工具。艺术史就是学习前人语汇和图式的历史,是制作万能钥匙打开我们感官之锁的过程(对感官的不断探索)

2.《艺术与错觉》的启示:

1)观察的视角

贡布里希在导言中提出希望“读者在这自我观察游戏中经受一些锻炼““本书的目标是在各章中恢复我们的‘惊奇感’。”因此,在理论性的知识和论述外,本书对我最重要的启发是用一种观察的视角来观看,意识并捕捉到自己的视觉与错觉,并且在分析中不断回味,这种感性的乐趣恐怕才是推动艺术史家不断探索的动力之一。

2)简化为图式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可能会在分析时感到无从下手。贡布里希的“图式”理论就使得艺术家神秘的光环破裂,我们得以用图式的工具层层分析作品。就如他所说,没有一幅作品是凭空出现的,挖掘图像的来源与演进可以消除观看的陌生感,并了解艺术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扎实的基础

“画画就像堆雪人,一开始仅仅是堆出个大概的人像,后来经过进一步的修饰、雕琢、添加,逐步完善,使它越来越像某个人。”这句话是在例证”图式-矫正“理论,但是也点明了图式作为作品基础的重要性。艺术家只有不断扎实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技法,才能甩开这种束缚,走向更自由的创作天地,而这也是贡布里希所说的”艺术的力量源泉“。

四、总结

虽然由于本书作为发言稿的集结、大量例证与观点的交叉或者因为翻译带来的隔阂,使我在管窥某一观点时感到受益匪浅,而在试图把握全书内容时又感到云里雾里。我对书中内容的把握只能说是挂一漏万,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涉及,但是就我已把握的内容来说,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一书以其详实的历史知识、严谨的论述和生动活泼的例证让我对艺术史有了一个新的观看角度,同时也认识到视觉的重要作用。观看艺术与自然是双向的:艺术家用历史的眼睛观看自然,塑造作品,我们通过艺术家当下的作品,用另一种角度观看自然,欣赏艺术作品也打上了了解传统和进入艺术家观看世界的、历史与当下的双重意义。正如本书结尾所说:“在教我们重新观看可见世界时,伟大的艺术家给予我们仿佛已洞察不可见的内心王国的错觉——只要我们…知道怎样使用我们的眼睛。”

最后非常感谢b站up主濮仕珊的读书分享和豆瓣友邻unidolphie的书评,对我把握本书的框架结构并进行全文再梳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