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语集注(诵读版)》读后感摘抄

《论语集注(诵读版)》读后感摘抄

《论语集注(诵读版)》是一本由(春秋)孔子等/著;(南宋)朱熹/集注;刁子曦/校、诵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集注(诵读版)》读后感(一):经典今读

《论语》诚为儒家经典,其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以“礼”和“仁”为核心的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以及立身处世的总体思想。宋代朱熹将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并为之作注,即所谓《四书章句集注》,是为儒家经典宋学的集大成者。到明代,随着科举兴盛,朱子的《集注》成为官方教材,遂成士子必读之书。

《论语集注(诵读版)》一大特色是以宋本《论语集注》为底本,书页影印宋本,一准宋本原貌,其以套色印刷,黑色宋体大字是论语原文,以红圈标明句读,文后以红色略小字体加注,此即古人所读不加标点的原貌,翻阅颇有古意。影印本上方对应附有现代标点,繁体竖排的论语原文,其断续处多从底本。

本书还有一大特色是诵读版,每卷卷首附二维码,可听诵读。因此本书对书中读音详加考证,其中难决者,参酌《论孟集注考证》《四书辨证》等理学作品,反复琢磨加以确定。书中对此有说明,在此不赘。

《论语》宋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清人赞“按《论语》之为经,乃群经之锁钥,百代之权衡也。”可见《论语》在传统社会被视为承载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治国之道。今时今日,《论语》已非士子进身之途必读之书,其所体现的等级化的礼法制度也早已崩坏,其经典地位,更多体现在文化意义上。可以说,经过几千年传承,其中蕴含的重礼、求道等思想早已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诸如“学而时习之”“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等耳熟能详的字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给人以精神的力量和智慧的启迪。而在西方文化冲击之下,面对忙碌的现代生活,意义感的缺乏令人身心俱疲,如何才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也吸引了人们从这些典籍中寻找答案。

但近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对《论语》等经典的再解读层出不穷,但其中不乏庸俗化的现象,或是脱离了文本的过度阐发。因此,不妨抛开现代解读,阅读原汁原味的经典,涵泳其中,熟诵经典,反复品味。《论语集注(诵读版)》即以原本+诵读为亮点,对于想在忙碌之余了解这部儒家经典的读者,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论语集注(诵读版)》读后感(二):一个好版本

感谢金城出版社惠书。

拿到书后,我不禁诚惶诚恐,记述孔圣人言行、朱夫子毕生心血注释的圣经,岂是我辈小子敢置喙的?!(笑)无奈事儿已应许了人家,只能硬着头皮胡嘞几句。

关于“朱注论语”,千八百年来无数前辈先生皓首穷经,区区在下的一点菲薄浅见绝不敢在此现眼了,只说一点围绕该版本的个人感想吧。

本人家学缘故,“学庸论孟”从小是烂熟的,“朱注”相对而言读的较少,毕竟我不需要也没机会去参加科举考试,作为业余兴趣爱好研读本经便足够了,不必在“领悟揣摩圣言圣心”上下功夫。但自南宋之后七八百年的中国读书人如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朱注四书”则是绕不过去甚至是唯一的教辅书籍。“朱注”对于科举产生的影响无论如何高估都不为过,其深刻影响并塑造了中华精英的意识形态,朱文公也籍此厕身孔孟之后成为儒家圣人。

这二年流行国学热,很多人有接触、了解、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与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古文经典,首要是选择版本,市面上出版了一大批各种野鸡出版社垃圾版本。如果作为小说之类的读物,何种版本对于内容区别不大,最多是装帧的差别。但是作为古文经典,版本之间的差距会直接影响阅读学习的体验。那么究竟应该以何种标准为选择呢?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正体字竖排印刷。简体字在简化后产生了很多问题,对于阅读古文明显会造成理解障碍与分歧,很多字产生歧义,如果对古文字认识不够这将是灾难性的。

这一类的书,之前我通常会选择中华书局的版本,理由除了中华书局版本汇聚了各路名家的注释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坚持正体字竖排印刷,赏心悦目。每每看到简体字横排的古文书籍,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晚清大辫子穿西服或是今人穿所谓“汉服”招摇过市的荒谬可笑场景。

金城出版社在我印象中不是传统的专业出版此类书籍的社,但不得不说,今次他们出了一个好版本。不单是正体竖排,而且采用双色套印,半叶九行,行十七字,注文小字加红双行同,行间刻句读。(从末叶有『吴县吴志忠校刊』字样,我推测金城采用的是嘉庆吴氏真意堂本?)而且采用1/32小开本硬皮装帧(类似日本出版界流行的所谓“文库本”,比手机大不了多少,可以随身放在包包或口袋中),方便携带,外出、通勤、等候等场景随时取出阅读,更妙的是,金城版引入了诵读播放功能,在每章尾印有二维码,手机扫码即可播放正文诵读,可算是新时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希望金城社能再接再厉,把《四书章句集注》出全,全民阅读经典,好书共赏。

《论语集注(诵读版)》读后感(三):令人爱不释手的影印版论语

虽然手上已经有了几十个不同版本的论语(详见若干论语读本的比较 ),但见到金城出版社新鲜出炉的《论语集注》,还是眼睛一亮,反复摩挲,令人爱不释手。

封面封底采用了厚重的深蓝色,封面的线条图大约取自古代的版画。封面封底没有覆膜,手感颇佳。

这本《论语集注》开本小巧,长度仅比一只中性笔稍长,厚度近于一元的硬币。

随手拿一本《古代汉语词典》比较,两相比较,更显本书的小巧。

再看看内页,用纸精良。

两页出版说明、两页目录之后,就进入了正文。

正文版式采用上下两栏,下栏为影印版论语,上栏为现代印刷体的论语原文,以及原文诵读的二维码链接。

影印版底本采用是清代吴县吴志忠校刊本,其文献价值虽然不如宋本,但好处是刻工精良,所用的仿宋字非常耐看。经过处理后原文用黑字,注释用红字,黑红分明。

装订方式采取毫不含糊的锁线装,大可放心翻阅,绝无脱胶之虞。

再放大看影印版的印刷,无论是文字还是界格线,都可以看到细微的锯齿,但实际上肉眼来看锯齿并不明显。

从视觉效果看,这本影印版论语集注胜过国图版宋本论语、福建人民版宋本论语以及浙大版四书集注。

和中华书局的诸子集成本四书集注相比,这一版本的字更大更醒目。

综合来看,本书是一个进阶版,适合已经读过杨伯峻论语译注(或类似版本)而想尝尝真正古籍味道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