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活的意义》读后感锦集

《生活的意义》读后感锦集

《生活的意义》是一本由陶黎宝华 / 甄景德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10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意义》读后感(一):不负此生

要想不辜负此生就要活得有意义。这是从小就树立的生活观。我告诉自己做每件事情都要有意义,有收获。

于是,读书写字,考试进入更高的学府,每接近一个目标,总是会欣喜安稳,觉得生活便就是很多的目标一个个达到,幸福也就是努力之后得到的那种感觉。

于是,这样的确立目标与完成目标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生活就是来回循环的一个个怪圈。人,如何而来,如何而去,马不停蹄地追求,享受的也就是那瞬间,更多的时候就是徘徊、犹豫和苦难吧。

要怎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人类一直不懈追求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相濡以沫,“但与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一生相守,“将进酒,杯莫停”的酣畅淋漓……人们总是期许生活中能家人相伴,爱人不离,日子充满乐趣。但是,一路走来,遇见的人和事情就像是路边的风景,即使不眨眼睛也换不得花香常在。早在几千年前,庄子就认为应该自然地生活,人不是万能的,所拥有的也源于自然,所以幸福就在于心灵的宁静,不强于自己的意愿给生活,顺其自然。而亚里士多德就与庄子的意见相反,他认为幸福就是要综合众多因素,比如成功、快乐、繁荣、分享等等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不管是大家还是众人,从来不曾停滞追求幸福,追求生活的意义。

可是生活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些要经历的死亡、爱情可能也只会有一生的一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没有经验的。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仰、宗教、科学、理性也显得抽象。他们纠结在一起,让人捉摸不透。

很有幸,偶然得之《生活的意义》这样的一本通识读本,它用对话的形式将一般的迷惑自然展现出来,而那些哲学的大家们便像是一个长者,娓娓道来这其中的一些哲学玄妙。配之,生活场景和想象的漫画画面,对比日常生活,更是时时变读边笑。整个读下来的过程,反道没有觉得有哲学的压抑之感,尽是觉得在对话中得到理性的深刻与豁然开朗的舒心坦荡。

读毕,感触最深的就是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包括幸福。爱情再美好,也只是一种理想;死亡再可怕,也只是一种存在,它更多时候会让人了解生命的意义与珍贵;朋友关系再铁,也还是要顾及到道德,不能迷失自己。

《生活的意义》只言片语里更多时候是在给内心种植一棵向日葵,发芽生长,向着太阳积极在内心茁壮,也许生活的打磨消耗使人变得懒散了,但是积极向阳的心态不变,就会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生活的意义》读后感(二):当天堂变得遥远之时

生活的意义成为一个问题,这是现代世界带来的困境。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生活从没像今天这样困扰着我们。因为在前现代社会,个体尚未剥离出来,人要么属于他的族群,要么属于他的家庭,要么属于他的文化与习惯,乃至属于他的信仰,总之,他不需对自己负完全的责任,也不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社会、人生、意义等,因为他只能接受别人的说法。

前现代社会的含混,在东方的表述是“天人合一”,意即人与天是混同的,不可区分。当你遭遇厄运,那么最好的方法是检讨自己在哪些行为上“逆天”了,只有顺从天意,那么,厄运自然会消失。当然,刻薄地说,既然要顺从天的意志,那么就算天犯了错误,降下厄运,你也只有接受。

动物的生存才是真正 “天人合一”的,移植到人类身上,其实是愚民。然而,对于习惯用看动物的眼光来俾睨众生的统治者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视角,所谓“牧爱”、“黔首”,俨然都是以放牧者自居。

放牧者与被放牧者,他们彼此无法沟通,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他们都需要一个第三方的裁判所,以避免矛盾激化,于是,天堂诞生了。有了这个彼岸的映照,那么,此岸的苦难便不值一提。然而,每当我们遥望着精神家园时,其实都意味着接受了现世的剥夺与不公。

天堂有太多美好的名字,既可以叫上帝,可以叫仁义,可以叫道,可以叫天地君亲师……人类灵魂中固有的孤独,往往会被宏大叙事所征服,每个人与生俱来会相信:我属于某个强大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我才拥有价值。

在黑暗的中世纪,人类这一认识的遮蔽被发展到极致,即使在“初夜权”、“农奴制”这样罔顾生命起码尊严的压迫下,欧洲依然隐忍了上千年,在那时,一个人追问“生活的意义”是有罪的,因为这意味着他竟然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对于天堂和它的代言人们而言,这是莫大僭越和挑战!

人因为各种理由背叛着自己,或者是压迫,或者是迷信,或者是愚昧,或者是软弱。在前现代社会中,生活的意义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是你该为什么活着、你活着有没有价值等。于是,人不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而是实现伟大目标的工具,生活的意义只有放在别人的天平上衡量,如果你胆敢拿出自己的天平,你就是自私、反叛甚至反动。

如今,人类已步入现代社会,个体的剥离让我们不得不独立地去思考这个世界,既往文化的偏光镜所呈现出的镜像,往往是不准确的,但离开那些积累,我们又很难找到立足点。

本书作为通识教材,力图通过常识的普及,为现代人提供帮助。作者力图告诉我们:天堂变得遥远了,所以我们需要人间关怀,自由并不虚幻,只要共同努力,尘世中就有可到达的路径。

《生活的意义》读后感(三):思想启蒙与升华

很庆幸可以接触到这样一本书。一本妙趣横生的知识读本,上来的第一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由此拉开帷幕,到下方的的“幸福与道德”“死亡与宗教”“科学与生活”“艺术与生活”四方面再来细讲,最后的结束语:生活的意义:有意义的生活。似乎是回应开头的第一个问题。

书中设有些情景对话如哲学家与年轻人的,陶女士与于博士……他们之间的对话引人入胜,这一安排为原本乏味的道理讲解带来轻松的阅读感和易于知识的吸收消化,自从了解到这一你追我赶式的对话方式,我增加了一二分对内心立场的坚定与注重在与他人交流时的思辨表达,尽管有的时候我好像是错的,我也自信地表达出去。有这种感觉其实在我看完最前面一章“爱情是什么?”后,就拥有这份自信了。

这是一本通识读本,多有古希腊智者的思想与言论出现,如苏格拉底学问,亚里士多德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有些西方的文学家的身影,让我了解到了悲观主义者—叔本华……,每一章的结尾都有“扩展阅读”一栏,是些英文表达的书名,看来作者没少精通这一方面的知识,再来写出此文章,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

当然,书中也有许多故事,无论是古希腊神话故事,名人经历还是现代的记录,都很符合文章想要表达的原意,这些故事还可以作为扩张阅读或观影的对象,如在第五讲“吃肉有什么不对”里有这样一个实例:1995年澳大利亚电影《小猪巴比》的上映所造成的,有数据支撑的影响。这一出现在没讲必有“结论”前的故事是很好的一个先前总结了,我很想观影《小猪巴比》了。

特别是第五讲“吃肉有什么不对”给我影响特别深刻,十几个论点与相反论点,让我畅游在论辩的海洋,充实丰富脑子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书有许多“主义”概念,像是“物种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气派指数也挺高,不失贴近读者的对话形式与漫画解读,也含有朴实简单不华丽词藻的高级学句,颇具生活意义句子值得摘抄下来,为增添生活的意义这一行为护航。

说到漫画,不得不夸奖,在第二讲里,P27页,对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戏剧的解读,漫画比文字方便理解数倍,这是此书很好的一点。

有几讲是没有看下去,但总之,很庆幸看到这部书,人生启蒙吗?虽然说十八岁的我,道理好像都懂但看过之后,升华的感觉次次体验是十分酷的,所以可以说:是。

《生活的意义》读后感(四):生活的意义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很小就一直被一个疑团笼罩:“我们为何而活?”长大之后,它变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还记得小时候曾看过一部迪斯尼的动画片(无论如何我就是想不起它的名字),故事讲的是一个住在天上的巨人,他的口袋里有一个会弹竖琴的美丽女子,他经常会到人间吃东西,第二主角是一个小男孩,他最后通过一个豌豆茎爬到了巨人的所在之所,打败了巨人。故事情节并不重要,奇怪的是当时不过十来岁的我因此惶恐不已,望着屋子天井上那面高大的墙壁,我怀疑,我们是不是也天上某个巨人的人间玩偶,我们住在一个他所搭建背景里,过着我们以为自己能掌控的生活,而实际上,我们不过是巨人用来打发时间观赏娱乐所用的并非自由身的小木偶?无人可以让我发问,于是我只有靠自己一直去解开那团疑云。

又在多年前,我曾读过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深河》,至今它的情节已有一些模糊,可是我仍清楚记得阅读它的那种心情,沉重得让我非立即读完不可,希望早日解脱出这种情绪。读完,我默默哭泣很久,但心灵似乎经历了一场历练,我好似找到始终困扰着我的那个问题的答案,活着的意义即是,体验活在人世间的每一场经历,它们累积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就有生命质量的飞跃,有一种或许可以称之为“升级”的过程,让你觉得面对死亡时,不再具有心里恐惧,能坦然视之,完成一个由生至死的全面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累进,我已不如从前那般注重对自我生存意义的叩问,但它并没有因此消失,只是我选择了将它放在一旁,全神贯注投入我的每一场生活中出现的经历。我更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具有意思,每天都有新的收获。积极地生活,悲观地看待未来。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都有死亡的一日,而我们仅能做到的就是不让死亡来临的那刻,后悔自己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心愿。

你是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做个百万富翁?不,现在已经是亿万富翁才具有吸引力了。有钱意味着成功?意味着可以拥有一切?不错!“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就万万不能。”现如今的生活,钱就像空气一般,是生存的一大重要资源。那是不是为了钱,你可以无所不做?是不是你获得了足够的钱,就可以金盘洗手,靠积蓄安枕无忧?好像并不是,要是碰上通货膨胀,万一面包某日从一块钱升价到100块钱,你的积蓄就缩水,天知道它能撑到什么时候?那如何你投资得当,你有限的生命时光里将不需要面对没钱的困扰,你就是幸福的?好像也不是,要看你对幸福的定义。比如,用钱可以买到爱人和佣人,但买不到真情实意,如果你的幸福建立在获得爱的基础上。而说到幸福的定义,就太难说了,每个人对自己的幸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那如果说,生活的意义就是获得人的幸福,或者满足感,那么有些人通过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幸福感,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他的人生是幸福的?

这就把我们引到“道德”的范畴了。道德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狭义的道德是指人们在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中,遵循大部分人承认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人们为了更好地和周围的人协作,相处,而不得不遵守道德。那么这个组织或者国家所倡导的道德标准就一定是对的?好的?那如果不是,到底有没有一个道德标准是人类所共用的,无可否认的?那么为什么它就是正确的?谁创造出了它?好啦,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现成的答案。

《生活的意义》这本书,是我通过相关书籍介绍而接触上的,我并没有立即购买它,因为它很偏门,库存少,几乎无人问津,但某天我还是脑门发热把它买下来了。阅读它,的确让我脑痛打开。我说不上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心中的很多疑团,在它的帮助下,即使没有解开,也供给我另一个思考的角度,补充自我见解。

它的第一个问题是“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陶黎宝华在这一讲中,先让读者把这个意义的概念澄清出来,这些概念包括“1、生活的最终目标;2、生活的终极目的;3、生活的基本价值。”(P5)我们首先得知道这个意义的含义,才能了解我们到底希望知道什么答案内容。在结论的章节里,她指出:“认识到生活不仅仅是一种实现生活之外的目的的手段,非常重要。当我们谈及生活本生的意义或者生活被赋予的意义时,我们管助于人类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实现旨在让人生活的好的基本价值。”(P15)随后,就这些“基本价值”展开讨论,从“幸福与道德”、“死亡与宗教”、“科学与生活”、“艺术与生活”让读者逐渐了解“自我生命意义”如何分解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以及如何看待这些“基本价值”,从而回到最初那个问题。在最后的结束语一讲,本书是这样总结的:“美好的和有意义的生活并不一定是一模一样的。……人们通过他们的生活方式将意义安放于这个世界,而不是世界赋予人们以生活的意义。是人们在充实意义和扩展世界的价值。人们有责任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也有责任使世界充满价值。”(P307)

来到此刻,你是否感到失望,最终本书并没有为读者指出一条通过“生活意义”的康庄大道,它似乎只是为你介绍了这些“意义”,而并不能成为你活出自己生命意义的明确航灯?而我,并不感到意外,所谓的生活的意义,于每个人是不同的,它基于你对生命、自身生活的价值定位,它并不能像法律那样,通过明文规定你去遵守,它太难以名状,需要每个人依据自身的认识去摸索。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每个阶段的你,又因阅历的不同使得你作出不同的抉择。你或许会对你某个前面的人生阶段的某个决定懊悔不已,但很可惜,人生不能倒带,再怎么悔恨,它终究已然发生。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努力通过各种现有的途径去补充自身阅历,以便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所在阶段最好的最具有价值的决定,然后,不后悔,不遗憾,因为我们尽力而为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