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100字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100字

《我弥留之际》是一本由[美] 威廉·福克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一):一个问题

这本书的亮点并不是意识流。只有在少部分出现意识流的层面。最主要的分析还是从不同的叙事视角来看。但是有一点,为什么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里,会有一章是由已故的母亲来叙述呢。

这并不是《the sound and fury》中所使用的意识流和时空的变化,这只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所以对母亲的出现(只有这一节的例外觉得很困惑。)PLZ HELP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二):苦难

苦难。整本书都是苦难。自己的苦难,他人的苦难。

而苦难的来源是什么,是他人。他人通过言语给主体苦难,也是通过言语给主体赦免。仅仅凭借言语。一句话,让一个家庭中的疯的疯,残疾的残疾,受辱的受辱。一句话,让一个女孩成为妻子,又是一句话,夺走了女孩自己的愿望。大家互相发难。没有谁有罪谁无罪。神父也仅仅是凭一句话。

然而,一个言语就能给人带来精神和肉体的苦难,实在是大大的反讽。一个人们习以为常,几乎每天靠无意识来完成的行为,导致了人们意识中最艰难的部分。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三):压抑是读完这本书唯一的心情

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了喧哗与骚动还有我弥留之际。如果说,寻找喧哗与骚动这本书的初衷只是因为它是人们口中的名著的话,那么读我弥留之际则是完全被福克纳所吸引。

喧哗与骚动事件繁多,错综复杂,还没有读完以班吉的视角叙述的第一部分时,心里似乎慢慢感受到了无法抗拒的压抑。而后,则是愈发的清醒。

他们在苦熬。

这是喧哗与骚动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我弥留之际序文的标题。

他们是谁。

谁在苦熬?

我无法给出准确的范围,可是我觉得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读我弥留之际,一直是压抑的,胸口像是有什么东西给堵住了一样。当看到了艾迪的内心独白,我突然产生了对婚姻的恐惧。

作品中的妇女形象,真的是在苦熬。

尤其是杜威德尔,不仅没有打胎成功,反而又被药店的伙计奸污了。

艾迪刚刚入土,安斯立刻装上了假牙,找了一个新太太。

写到这里,只觉得恶心。

大概是写不下去了,太压抑了。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四):在这荒凉的大地上

死亡边缘,瘦骨嶙峋的母亲。

开什敲打木头,制作棺材的声音没有止境。

特尔静静地望着,神情中有不能用悲悯简单概括的东西。

朱埃尔骑着马警惕地游荡,时而嗜睡,这似乎困扰了他很长时间。

德威 . 特尔,是在挤奶还是偷情?

可拉念着不止的圣经。

彼保第举着手中的药剂。

惠特菲尔德是在等着什么么。

荒凉的世界土地干裂,湿润的种子们在躁动。

你看到了什么,什么在想什么。

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告诉自己什么,事实又是什么。

孤独又隐秘,自私又欺骗。

欺骗后的矛盾推给上帝,坚信自己无罪或是罪责来世偿还。

思虑过多的人,看得最透彻的人最后疯掉,另一个自己在不远处看着那个被囚禁的自己。

脸上是惊恐?是释然?

一代代人被埋葬在这荒凉的大地上。

被湍急的河流吞噬,被凶猛的火焰燃烧,被土壤分化成泥。

其实我们都还一样。

清醒而疯狂。

他们身上都是我们的特质,我们也许只是他们的复制,阴影和光明一样无处不在。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五):《我弥留之际》中的一个隐性象征

《我弥留之际》的寓言和象征性不必赘言,人们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以及与《圣经》的密切联系。

在重读过程中,我注意到第十一章,即医生皮保迪的独白一章中对本德仑一家的住处描写(P36~37)。通过皮保迪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本德仑一家居住在绝壁之上,“即使是骑马,那也得让我用十五分钟才能穿过草坪爬上山梁去到屋子跟前。那条小路像不知打哪儿飞来的一条断胳膊,弯弯曲曲地依傍在断崖底下。”然后,皮保迪被绳子吊上了断崖。

此处的描写使我想起诺亚方舟的泊处,那也是座山,跟小说里所描述的地方有些相似。而且,医生随后有一句描述——“山顶上还有一些天光,是硫磺火柴那种颜色。”这句话点出了一种粗犷原始的氛围。我又翻看了《押沙龙,押沙龙》书后附的福克纳自绘的地图,本德仑一家在最右下角,那里一片荒芜,就如同创世前的苍茫大地。

而且,如果我们再想想诺亚方舟所规避的洪水在《我弥留之际》中的再现,方舟和棺材的相似性,以及本德仑一家人无可选择的、几乎宿命般的出发、跨越洪水,我觉得福克纳很可能是在隐隐地参照着诺亚方舟的神话。

但福克纳的处理和诺亚方舟的传说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面对洪水,诺亚可以静心等待,而本德仑一家却不能耽搁片刻,他们被命运驱使,不得不去面对这逆天的洪水,他们绝不可能像诺亚一样只是静静地等待。他们面对洪水的态度正印证了福克纳关于“人类”的看法——忍受苦难的伟大。本德仑一家人无论他们愿不愿意,都必须要跨过那条汹涌的大河,而洪水在福克纳小说中常常以一种考验者的身份出现,像《野棕榈》中的洪水。面对这样的艰难考验,被安葬艾迪的使命所追逐的她的儿女们经历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算度过难关,这里可能暗含着福克纳的一种想法——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可以勇敢地去经历,虽然这种经历几乎必然是伴随着悲剧性的损失,而也正是在这种痛苦的前行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希望和光辉。

此外,当诺亚和他的家人走出方舟,走向未知的世界时,他们的前方是新生的无限希望,但本德仑一家的journey却充满了苦涩和悲痛,即使他们最终完成了“任务”,他们也一样要承受安斯那令人哭笑不得的续弦行为,而且这四个儿女很难说拥有美好的未来,他们的这一趟旅程不仅没有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反而充满了无助迷惘和失望,这种相对于诺亚方舟传说的反讽式的结局无疑是具有时代的意义的。

最后,我不敢肯定地说福克纳就是参照了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仅仅是我的猜测而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