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锦集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锦集

《身份认同的困境》是一本由(法) 格罗塞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一):身份认同否认困境

阿尔弗雷德·格罗塞

身份认同是属性的总和,是一种归属感。包括对自我在自我观念中的定位和在社会群体中的定位。选择一个代言者来表达我们的观点,

当然代言者也可能对我们的各种观点无法彻底表述,从而产生障碍。身份意识与个人记忆有关,更和集体记忆密不可分,对民族集体的回溯性

的身份认同对民族观念的形成有极大联系。而集体记忆又受到中介者和培养者对历史史料的取舍。作者在第三章以欧洲为例,详细列举了观点

的例证。而最后关于身体与精神,爱和性的关系则有身份认同角度的细致阐述。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二):《身份认同的困境》读书小记

这是一本薄书,共120页,亲测阅读时长约三小时+电子笔记。

作者大部分观点我都比较认同,比如对左派和天主教道德观的反思以及欧盟内部的政治洞察,但其余则失之于说理的不足和部分存在的主观片面。比如关于堕胎和同性恋问题,这里作者显而易见的趋向缺乏足够理由的保守主义。

作者花费了超过一半的篇幅列举了欧洲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政治、文化事件,可谓旁征博引,字里行间满是浓郁的法式知识分子强烈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正如作者自己于书末所言:“拥有对他人的忧虑已经很值得褒奖,而付诸行动则无可避免的发生在政治领域,想要能够将超越狭隘身份归属的互助共济精神付诸实践,改造自我的努力是不可缺少的前提。”“融入的自由包括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不是退缩其中。”“在分析身份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困难上,要想保持协调一致性,就必须参与到对归属性群体致未来的引导和掌控尝试中去。”——作者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他在认真践行着一个法国社会学学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即使有些观点我们可能并不赞成。

格罗塞自己的童年曾受德国文化影响(父亲是德国军医),后来又接受了“法国人”的身份认同。和萨义德一样,学者自身的移民经历促进了“身份”思考的敏感。可以看出,作者自己的“身份认同”也包括了法德历史对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文化影响。往上则可以追溯到大革命甚至更早的法兰西民族的诞生源头。

(看到豆瓣有短评讽刺格罗塞是“刘瑜”式的公知,似有轻蔑。但我以为,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意识,是人文社科研究者们所天赋的职责,他们是黄昏里的猫头鹰,世代守望着人类的精神边疆。或许他们有这样那样值得反驳的地方,也应当在学理范围内公平公正地判决,而不是简单地诉诸于粗暴。)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三):笔记

序言:

1,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同时拥有许多身份,是多角色、多参照标的,此谓身份的多元性。但当今世界,身份呈现缩减趋势,人们退缩到某一个身份当中。这种身份有的是外部因素强加的,有的是由排他性归属感激增造成的。

无论是主动追求还是被迫塑造,有限制的身份认同几乎众说建立在一种对“集体记忆”的呼唤之上。过去的历史,无论是否被承认,都在目前诸多身份认同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2,人们可以强加身份认同,导致新的冲突。

3,身份认同的传递,也通过媒体来实现。互联网的使用增加了每个网民对自我、对自身归属和对自身身份反省的空间。与此同时,存在着许多谁都在各种题材上任意发表的真假难辨的事实(网上可以随意由任何人匿名更改的“百科全书”)。第二代网站的问世(MySpace YouTube),便利和强化了个人身份或社群身份的自我封闭,这有可能带来的风险是:人们自身有选择地阅读类似的内容,从而排斥其他多元和不同的观点。

引言:我们将谈论什么?

1,广泛来说,么个人都困难不断地面临着这个风险:从其意识到的同情心理和根据他被自身所属社会群体灌输的思维判断模式来进行分析和评判,而自己对此并没有意识。——即是说,我们在观察外界时,有两部分思维协助我们,一个是自己的“同情心理”,另一个是“集体意识”,也就是所谓的“道德观”。(?)

2,“所有人”的反义词不是“没有任何人”,而是“有人是,有人不是”,同理得“永远”的反义词不是“从不”,而是“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

3,我是谁?我是什么?我能不能把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是否应当更简单的自问:我认为自己是谁?是什么?再多问几个问题:您说我是谁?他们说我是谁?或者更经常地问:他们说我们是什么?我们说他们是什么?我们说我们自己是什么?

4,随着时光流逝,所有的身份都可以改变,特别是党身份是集体性的时候。

5,我们的身份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他者身份的判断?

第一章:政治身份的认同

<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1,在思考何为一个组织之前,是否要必要考虑一下在政治演讲和媒体报道中无处不在的“国际社会”的现状?其实,这种成为不过是一种拟人法,采用拟人方式声称的“国际社会不允许,希望,不希望”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幻想。这种幻想时而危险,时而令人宽慰,有时甚至富有创造力,但往往只是一种无能为力的道德说教。

2,互联网一词已经成为全球互动交流的代名词。这其实是语言的滥用造成的:与其说全球化创造了全球性的统一性,不认识它在联合强者的同时排斥了弱者。

3,近邻群体之间由于对抗性认同所产生的敌对干不是差异带来的必然结果。冲突中的身份群体往往通过纯地理归属来界定。

4,在过去,中间职业人员(社工、护工、教员)尚享有一定的荣誉和可贵的社会认可;而如今的职业社会名望首先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这些职业的自我认知只能建立在不公正和痛苦感触只是。

第二章:记忆与影响

1,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词典》中关于“身份”一词写道:“此词不意味着‘同样的事物’。在发育中可以用‘相同性’一词表示同样的意思”他还写到更重要的一点:“只有记忆才能建立起身份,即您个人的相同性。”我今天的身份很明显是来自于我昨天的经历,以及它在我身体和意识中留下的痕迹。

2,“集体记忆”是后天的习得和传承,它通过家庭、阶层、学校和媒体来传承。它的内容取决于中介者和培养者对历史史实所做的取舍,他们有意无意地扭曲诠释,并强加给接受者。

3,许多学者谈论“代际”,指的是在某些重要历史事件发生时,拥有大致相同年龄段的人。

4,我今天的身份有回忆构成,但不仅仅是回忆,还有集体记忆。并且个人经历的记忆并不是完全真实可靠的,同时也有“代际”,即重大事件根据类比的经历创造出的共同记忆。然而,不应当一块某种共同经历就演绎出一种共同记忆,在类似经历中,个人身份的多样性会导致记忆内化的不同,从而导致往后对记忆的应用也不尽相同。

5,集体记忆在一个集体——特别是民族集体——回溯性的身份认同中起到了持久的作用。集体记忆的内容多变,它依赖于一个我们成为时代风气的、不太科学的现象。同时,这个记忆也可以建立在神话的基础上,神话赋予了民族集体共同的情感。

6,相对于消极的记忆,比较容易被提及、接受、保留的是积极的记忆。

7,但是承受归属集体的负面历史,就是为了预防流血冲突的再次发生。

<教育:解放却不排斥>

1,民族身份认同教育的积极影响是青年移民的融入,知识直到最近仍是如此。

2,教育产生着、至少是制造着身份认同。

3,质疑身份认同伴随着下列肯定性:人们永远无法准确知道一个特点是如何形成的,一个态度是如何诞生的,它又如何催生着行为。

<媒体的认同型力量>

1,编辑根据他们所理解的公众期待来筛选,也根据他们想对公众施加的影响来筛选。他们的选择——特别是电视编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辩论的内容,以及读者或观众对事实的认识。——议程设置。

2,总体上,媒体对负面事件有着突出兴趣。只有具有冲击力的事情才能让信息的消费者感兴趣并且成为忠实消费者。

3,记者的自由是最为脆弱的东西,特别是在大规模失业时期。拒绝站在报纸导向旗帜下的记者比一个自称有勇气尊重知识的大学学者要勇敢1000倍,因为学者说真话没什么风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