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这些大人读后感精选

我们这些大人读后感精选

《我们这些大人》是一本由丰子恺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1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这些大人》读后感(一):额

书分“我的童年”,“孩子们的童年”和“童年故事”三个部分,配了一些丰子恺的画,他的画简单稚拙,都是跟孩子相关的内容。 虽然写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弘一大师大弟子的缘故,书中还是有种好冷的味道。 丰子恺非常细致的观察孩子,喜欢孩子,羡慕孩子。有一篇文章《送阿宝出黄金时代》,讲述他女儿阿宝从一个“唯我独尊”的懵懂孩童长成少女,比起欣慰丰子恺更多的感受到失落,世上又少了一个毫不遮掩,完全纯粹的孩童,多了一个开始明白人情世故,为着和他人协调而需要克制自己的人。如果说他有童心,不如说他向往永远保持孩子般的通透,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真实的表达自己当下的情感,让他忍不住感叹唯有孩子“彻底地诚实,纯洁,而不虚饰”。没有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就像吃了

《我们这些大人》读后感(二):回首过去,保持初心

对丰子恺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的漫画。寥寥几笔,朴实简单,却透着最本质的原象。直到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丰老先生画如其人,文亦如其人。

作为一个儿女众多,晚年子孙绕满堂的老先生,丰子恺真真是一个童心未泯却又能透过世间红尘看到事物根本的智慧的老人。他喜欢跟小孩子玩,喜欢逗他们说话,因为老先生觉得只有小孩才是最独具慧眼,保住天真的那一人。年纪越小,世界越大,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不可再现的一段生活。随着年纪增长,我们慢慢认识到社会的制约,道德的束缚,知道羞愧,知道丢脸,知道很多不可为的事情。即使那件事情实际上是我们想做的,我们也因为各种说不出口的原因而不去做。慢慢的,我们学会了虚伪,失去了初心。

这本书让我在激动忙碌的生活里停下了脚步,跟着老先生,回顾那一段每个人不可复制的童年。人也只有不断回首过去,保持初心,才能在洪流社会中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我们这些大人》读后感(三):父亲的必读育儿书

丰子恺的漫画我们是见得多的,漫画里头总有几个毛笔字,点题。微博上有阵子在转发丰子恺全系列漫画,我就上网店看了一下,偶然发现这本,激起了兴趣,我想知道一位童心未泯的大画家,是怎么教育他的孩子的。

说来真巧,《孩子你慢慢来》是妈妈角色写的,而《我们这些大人》则是爸爸角色作的,无意中,居然兼顾了两种角度。大部分的父亲,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扮演的绝对是可有可无的,比方体育,或者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当然,现代的情况就不一般了,有很多父亲甚至比母亲更尽责。但在丰子恺的所处的民国时代,如他这般关注着孩子,根据孩子的天性而引导,又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纯真性情的,确实为数不多,而他们又恰恰尽是民国时期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可见他们的孩子是多么幸运啊。

丰子恺生育有两男两女,他的许多作品,描绘的便是孩子们得日常生活,他从孩子们身上吸取生命最无邪最活力的养分以创作,这是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而其他讲课之类赚钱的事业相比之下却显得毫无疑义。他写给女儿的信里头说,当她能明白他的话,却意味着她已远离纯净的儿童时期步入尘世,他一面觉得这是欣慰的,一面觉得是可惜的。女儿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他认为比嫁人更令他依依不舍。一个父亲至此对子女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归现实,大部分的父亲都把儿女的教育责任推诿到母亲身上,终日忙于赚钱,甚至认为这已是另一个必要的责任于孩子,忽略了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责任,实在无法苟同,又无法矫正,唯有一声叹息。其实无论父或母,在于孩子,都是一面了解男女性别、性格差异的镜子,他唯有得到这两面镜子才能真正认识完整的人性。所以,真心希望所有的父亲都能学学丰子恺这位父亲,扮演好自己在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角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