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国史话读后感摘抄

三国史话读后感摘抄

《三国史话》是一本由吕思勉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史话》读后感(一):盛名之下原来如此

看了三分之一吧,看不下去了,且不说到底怎么评价曹操,看着吕思勉那种崇拜曹操的奴才脸就恶心的看不下去。 对孙权刘备都直呼其名,对曹操就叫魏武帝,叫的那个亲热啊,简直曹操就象是他爷爷一样。 (参考文章 从曹操到司马懿 和 替魏武帝辨诬。 )

《三国史话》读后感(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吕先生是大师,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此书是否就像网评的那么千好万好?

至少我读下来感觉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语言不够优美凝练,第二是很多论据和背后的逻辑不够充分,看完之后总觉得没有“醍醐灌顶”或者“豁然开朗”的感觉。

也许是期望太高的缘故吧。

《三国史话》读后感(三):中华版的后记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后记中提到此次新版重印对《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司马懿如何人》、《司马氏之兴亡》和《晋代豪门斗富》过去版本的删改地方都加以补正和恢复。事实是这样的吗?

正好手头有上古版2010年3月出的《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里边也收录了《三国史话》20篇,就那来对比了一下,发现中华版根本没有把删改的地方恢复,至少上古版有的它没有。虽然上古版出版在后,但中华版号称删改恢复其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强烈鄙视之。

《三国史话》读后感(四):吕思勉先生太喜欢扔掉正史另外解读

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我是听易中天的品三国,看他很推崇吕思勉先生,于是先买了一本小书了解一下。总体来说,没我预想的好,感觉离大师还有些差距,或许是因为这本书只是普及性读物,且成文太早,带了40年代很多现实的印记,所以感觉一般。或许吕思勉先生的一些观点在当年属于开创性的,但跟同辈的陈寅恪,之后的田余庆相比,同样是三国史的研究,不如他们深刻。而且,吕思勉先生的个人推断太多,总是想扔掉正史另外解读,从做学问来说,还是有点讨巧了。

《三国史话》读后感(五):话史当如是

学贯史中,成一家之言。看上去很多学史的人,研史的书,然而真正能有见地,真正称得上大师的确是屈指可数。在民间比较有名气的黄仁宇和吕思勉算俩。

吕思勉的《三国史话》重量级的不是他纸面上为真相辨别的内容,而是文字背后所持有的渊博的学识,谨慎的态度,独立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吕思勉经常以一句“今人的附会”来指出当今研史之人缺乏独立思辨能力的可悲。

一篇文章能够有多少内容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而不是当时社会上的人云亦云,有多少自己的独立判断,并且是慎密的,这才是活在当下的可贵。

这部书读到后面觉得是不如前面的,后面的所论往往仓促而范范,而且往往偏向于记事而非分析,可能都是一些吕思勉其他文章的节选,而前面才是吕为这本书所写的真正内容,所派上的用场不同针对的对象不同,自然出来的文章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也是有所遗憾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