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死场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死场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死场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无

在后园,酣睡蒿草中,摘花追蝶, 有祖父无限宠爱着的童真岁月,如同每个人的遥远的美梦一样,昙花般美好而如流水般逝去,人如动物似的,生,死,忍受着苦难折磨,悲情的调子唱了一生。

最爱的一段,花开了,就像花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都是自由的。。。愿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一个孩子的回忆录

就算成年了,萧红她还是个孩子。

兵荒马乱的高三里,在有着众多状元签名的天利38套上,我读到了呼兰河传的片段。文字很亲切,轻而易举地唤起了我小时候在爷爷家度过的画面。那种好奇天真无忧无虑的感觉久违地被唤醒,让人既惊喜又怀念。

然而里面却透露着一种荒凉与寂寥。

这个人,对于她的童年,她的故园,是有多么的依赖和眷念,才能依旧以孩子的视角与心情写出那些东西 ,像是想久久待在那园子里不愿离去,对那点温暖流露出贪念和任性

还有同情。生与死的残酷,迷信世风对人的迫害……她对这一切带着无奈和悲伤的同情从文字里源源不断地流出。

一个始终伸着手渴望红舞鞋的女孩子,萧红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语文课上曾经介绍她为“洛神”,她是不幸的女子,也许正因为这样,呼兰河传里对回忆的执念,才能如此感人至深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生死场》《呼兰河传》

《生死场》里的人们混沌的忙着生、忙着死、混沌的生活,可是现在难道就不是了么?有几个人想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呢?万亿轮回中,独有此生,我们成为了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如果没能搞懂生命的意义,岂不是很浪费…

《呼兰河传》里那个和祖父独享的后院,让我想起我的童年生活,那时候觉得那个小小的祁连县城好大啊、石棉矿周围的河坝好美啊、简直如仙境一般,其实现在想想,那个幻想自己是仙女的小泉水旁,一定都是垃圾和石棉灰吧…团圆媳妇那里颇有鲁迅批判愚昧的味道,庆幸自己没有处在那样一个低级愚昧的年代。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像牲口一样的活着

抽空看完了萧红的成名作。看完许鞍华的《黄金时代》以后一直对萧红比较感兴趣,原本是想看她的《弃儿》,结果借着小学生的书只看了《呼兰河传》。

看《呼兰河传》的时候就觉得萧红很厉害,观察细致入微,小女孩的视角让我想起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死场》一开篇描写就极有画面感,似乎置身于场景中,上帝视角看着底下发生的一切。全文布局也有意思,一个家庭套着一个家庭写,首尾呼应着。至于内容,战争年间,倒也不算太新鲜。人么,不就那么回事儿。生生死死的,糊里糊涂。

大约才华和痛苦总是双生子。或许是我偏颇,总觉得痛苦才会使人成长和深刻。恰好和朋友聊到“自杀”话题,朋友觉得走饭自杀很可惜,这么有才华的女生。我倒是觉得,如若不是因为她“不离不弃的朋友”,也未必写得出诗一样的语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不也是卧轨了。天才和深井冰离得太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少去思考宇宙奥义人生理想,该吃吃该喝喝该打麻将打麻将,把输的钱全吃回来,每逢佳节胖个三公斤,也没什么不好。

最后第二段我瞎编的。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苟且的活着,还是更卑微的死去

生死场看的人心情抑郁。日本人侵占东三省之后,民不聊生,王婆怀念过去的日子,虽然从前一年的收入大部分都要交给地主,但生活起码不用担心生死。现在的生活是农民不能种田了,吃饭都成问题,男人们大部分当兵或者被杀了,女人们随时要担心自己的安全。这里面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赏析,放在中学课本里。

印象最深的是金枝的故事,与成业相恋,奉子成婚,婚前男女都很憧憬婚后琴瑟和鸣的生活,他们以为自己和别的夫妻不一样,会很幸福。但婚后,他们还是变成和叔叔婶婶一样,和大部分家庭一样,女人变得碎碎念,不温柔,男人变得暴躁,不再像恋爱时的温柔体贴。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会和别人走同一条路,就算走相同的路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但生活总是逼着你承认,你和这世上大多数人是一样的,是大同小小异的。

金枝后来生下一个小女孩,但女孩来到世上没有几天,被爸爸赌气摔死。后来,日本人侵略以后,成业被打死。金枝成了寡妇。因为人身安全,背井离乡,无奈离开病中的母亲,来到大城市讨生活。

生活真是不容易,每个人都是那么苟且的生活,要不然只能更卑微的死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