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寻找斯宾诺莎》读后感锦集

《寻找斯宾诺莎》读后感锦集

《寻找斯宾诺莎》是一本由(美)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斯宾诺莎》读后感(一):脑部受伤的孩子

作为一名心理学和神经学家,摆事实讲道理是正道,引用哲学家的理论反而降低了可信度。最后大篇幅介绍了斯宾诺莎,好像把斯宾诺莎的传记加在了后面,不免有凑数嫌疑。 作者的一些实验和想法更加坚定了我的一些认知——人不过是一个有着精密算法和众多反射弧的肉身机器。书中有个例子,一个孩子由于脑部受伤,导致部分功能损坏,失去了常人的“愧疚”情绪体验,不论做什么过格的事或者伤害他人,从来不曾自责。可见人的某些性格并非主观上的东西,也是一种硬件结构不可操控。一个人到底多发程度上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世界上有好人,坏人,有的人野心勃勃,有的人得过且过。每个人由于自身构造上的差别,天然的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不尽相同。当社会谴责一个人十恶不赦时,也许后者天然的就是一个“坏蛋”、反社会型人格,而非努力去做坏人,原始的设置里被赋予了这一切,就像书中描述的头部受伤的孩子。对于这种“坏人”,如有有什么应该被指责的话,就是命运,坐在羊水里进化时,直接进化到头部受伤后的状态。 抛开社会背景,“好人”和“坏人”是属性的差别,并无好坏之分,就像上帝掷骰子,1到6之间的数随机分配,每个数只是一个概念。然而因赌博存在,点数有大小之分,因社会存在人有好坏之别。物竞天择概念并不准确,其含义里有努力的成分和选择的权利,更多时候人并没有选择权,有人天生就是“坏蛋”,有暴力倾向,成年后大概率会犯罪,被送入监狱,社会的反应是罪有应得。当人们拿起道德的棒子惩恶扬善时,其中包含着深深的虚伪。社会倡导尊敬残疾人员将其作为弱势群体并予以相应福利,却会把罪犯送入监狱,深看两者的本质如此荒诞。一个精神残疾,一个身体残疾,待遇天壤之别。我们以正义的名义把坏人送进监狱,以善良的名义资助残疾人时,居然都心安理得。可见人类的善良带着自私和偏见。

《寻找斯宾诺莎》读后感(二):与其寻找,不如纪念

躲在学校,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单位之间,只为在每天来回3小时的车程中捧着一本书看,抬头可以看着窗外后退的公路随意遐想.那本书就是<寻找斯宾诺莎-快乐、悲伤和感受着的脑>.这本书其实并没有什么让人遐想的余地,它所陈述的事实也是容不得遐想的,可是我还是在寻找着一些蛛丝马迹,寻找安慰.

知道这本书的第二天跑到中关村图书大厦拉了无数的服务员帮我找这本书,最后还是我自己找到了仅存的一本,把它买回来很踏实.不知道是不是缘分,考研复习的时候看了原作者的另一本书<笛卡尔的错误>,后面关于脑神经的一些研究进展对我没有丝毫的吸引力,我只挑选着看着作者陈述着他对情绪实质的看法,极力反对二元论,这也是对笛卡尔的一种批判吧,作为引子的盖奇的故事写的还算精彩.翻译这本书的人叫毛彩凤,书中没有任何关于译者的信息,很好,很干净.拿在手里的这本<寻找斯宾诺莎>的译者叫孙延军,我一度怀疑他是否是我认识的那个,这书1月正式出版,什么时候交的稿,他在哪儿翻译的,他和国内仍然有联系,我忍不住的想,甚至有冲动去找出版社...然而这本书一样没有任何关于译者的信息,很不好.同一个作者还有一本书<感受发生的一切>,译者杨韶刚,终于像模像样的有了译者序以及译后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杨韶刚,曾与孙延军师出同门,从而我想大概这个就是我认识的孙延军.对于孙延军来说他是这套书译者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另两位都是从事语言教育的,可孙延军不,他研究心理学史、研究宗教,甚至上课会操着非常"泡儿"(poor)的"英格力士"(English)点缀着他并不吸引大多数人的课堂.他会慢悠悠拿着他自己准备的麦说"同学们,上午好",他会非常神奇的失踪不来上课,之后准时出席说上周记错日子了,他是鼎鼎大名的车文博先生的学生,他是吉大武术队的,他被每个人认识他的人称作好人(我也这么认为)....手上的这本书突然变得沉重,这些文字如何出自他的手,如何拿在我的手上,他现在在哪儿,过得好么,他不知道学生在等着他上课么.

我在想是不是翻译这本书让他想到什么了.这本书翻译的很干净,病句很少,错别字极少,孙延军的英格力士绝对不会非常泡儿.足见孙延军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学者,他会对他的文字负责,再有文字洁癖的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我便从这些写斯宾诺莎的字字句句寻找着孙延军的影子.

"斯宾诺莎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民主国家,这里应该言论自由-让每个人能自由地想其所想"

"斯宾诺莎在他的信件中也曾用过当心一词,只是将它打印在一朵玫瑰花的下面.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所写的东西其实都是隐含的(sub-rosa,玫瑰花之下)..."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斯宾诺莎的坟墓,并被上面的碑铭所提醒,转而想到笛卡尔为自己写下的碑铭:他隐藏得很好,生活得很好."

"一个人的头脑比天空要大,足以很好的容纳一个智者的所有智慧以及周围的整个世界."

"斯宾诺莎的传奇经历让人感到心痛,也很复杂.有人可能会说,由于它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不妥协的立场,对他的著作的攻击和禁止将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对他著作的反应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强烈."

"我喜欢最后见到的斯宾诺莎么?我并不能简单的回答...然而我很清楚当时他阐述自己的观念以及从容面对由此产生的危险的勇气.用他的话来说,他成功了."

"斯宾诺莎认为,只是遵守一个民主国家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并不足以实现最高形式的满足感,他将这种持续的快乐与人类的救赎等同起来..."

"斯宾诺莎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拯救途径,一种适用于所有人,另一种更为艰辛,只适用于那些具有自知力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

"斯宾诺莎的方法注重心灵的力量对情绪过程的调节,这反过来又依赖于了解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和情绪机制."

"我相信这些新知识可以改变人类的活动领域.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在很多痛苦和快乐中为难,但仍满怀希望,斯宾诺莎并不像公众那样非常重视希望.他是这么定义的:希望不是别的,仅不过是为将来或过去的事物的意象所引起的不稳定的愉快,而对于这一事物的结果,我们还在怀疑中."

......

从这些文字中,寥寥的文字中我并不能看出什么,但我深深的感觉着在这些文字的背后一定还有着什么.这些文字其实是玻璃般清透的,我却看不到清透的下面是什么,清透可能只是虚假,隐含的东西太深,深到我无法触及;也或许它本就如我看到的一般清透.但这般清透也一定影响着译者,影响着他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我想不出任何他做出这样决定的理由,但却本能的相信事情另有隐情,并且愿意相信这并不是我的一厢情愿.不过,没有人关心,而我,却没有能力关心.

孙延军不会知道,就在这样一天,这样神奇的一天,一切的偶然集中在这一天.我第一遍读完了<寻找斯宾诺莎>,那天因为顶头的编辑莫名其妙的让提前下班无趣的走在路上看到宝宝骑车迎面而来相互都惊诧得呆住,这一天我去找了丁锦红和罗峥,就永远离开了孙延军,这一天学校开始砍树,说是修剪树木,却修剪得极为彻底,所有枝条全部锯掉,这一天我第一次帮助一个陌生人找到了他的孙女,这一天我还突然遇到一个自称研究周易的被试,突然想到原来孙延军也是这样算的,他可能早算好了今天,所以何必寻找呢?意料之中的偶然使我只能把这本书摆在了床头,在梦里纪念,不去寻找,小心维护着.

《寻找斯宾诺莎》读后感(三):寻找斯宾诺莎

访问者:为何“寻找斯宾诺莎”?

达马西奥:挺长时间以前我就已经开始“寻找”斯宾诺莎,无论是在现实中——我曾经几次去荷兰的海牙,去斯宾诺莎的旧居寻找他,还是在思想上——我反复翻看他写过的书,尤其是《伦理学》,体会他提出的身心平行一体论以及其他一些观点。这样似乎就有两条线索,使得他走进我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或者反过来,使我在这个世界上发现了一个叫斯宾诺莎的人,是他吸引我走近他,走进他的思想与生活。

达马西奥:……实际上,最初我读到斯宾诺莎的时候还是个少年,不同于我所在的环境宣扬的基督教神学,他的唯物主义的泛神论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使我对他颇感兴趣并且充满敬畏……

访问者: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通常都有一种我们经常接触的、传统主流的、习惯性的甚至灌输我们的观点;或许,很多人对于新观点不屑一顾,但是有一些例外,有一些人在遭遇一些新观点的时候,往往深感震撼,仿佛思想上打开了一扇新门,又或者进一步举一反三发现思想上原来可以打开许多扇门,从此进入“思想者”的境界。您看起来就是其中一位。

达马西奥:……其实一开始我并不觉得他的观点与我的研究有关系,只是后来有一次我偶然想引用他的一句话,于是就去翻看原文。当我重新翻出来他的书,从这句话向前与向后翻看时,就再也无法停下来了。斯宾诺莎还是斯宾诺莎,我再也不是从前的我了。许多过去无法理解的地方现在看起来那么熟悉,实际上是出奇的熟悉。我的研究中的一些结论,在几百年前一个荷兰人那里发出了遥远的回响;当然反过来说其实更恰当。

访问者:我们难以理解一些深奥的知识,无论是哲学家的思想,还是复杂的数学公式,通常是因为我们缺少对应的知识。同一盘棋局,在一个专业人士的眼里,就能看到接下来可能的发展,但是在普通人眼里则什么也看不见。同样的道理,所谓的“不理解”,实际上是来自头脑中相关知识的匮乏。随着岁月的流逝,您的知识或说头脑在发生着变化,而不仅仅是您身体和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您觉得自己也在变化,一个人因此就可以说“我不再是我”。

达马西奥:斯宾诺莎已经定格在历史之中,所有有关他的一切都是。如果他能活到今天,他一定也会不断修正、更新他的想法,毕竟他那个时代科学并不发达。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提出的身心一体论,或说身与心是相互平行的两个属性,尤为难得。

访问者:直到今天,类似本杰明·里贝特这样的“科学家”,在 Mind Time中还在提出“无论怎么放大脑神经组织,也看不见精神活动”这样的观点,他似乎尚未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够“看见”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例如dark matter,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算法才能看见;同样,精神,很可能我们永远也看不见,但并不因此我们就应该认为,精神属于一种不同于我们能“看见”的物质的神秘的存在。这一点可以参照功能主义的看法,我们也只能间接“看见”功能,就像我们能间接“看见”精神一样,想要直接看见“精神”,导致了彭罗斯、C. McGinn这些人要么因为在神经细胞上找不到“精神属性”而坚持二元论,要么认为琢磨不定的量子效应是带来同样令人琢磨不定的精神。

达马西奥:有些人坚持认为“活的”或“精神”无法被还原,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从“物理”到“活的”,从“物质”到“精神”的跳跃,或者是对如何产生“感受”充满了疑问。这种问题本身很可能是不合适的。

访问者:道金斯曾经提到一个说法,即让兔子成为兔子的“兔性”,类似丹尼特所说的寻找“金子”的“金性”,可能所犯的是同一个错误。

达马西奥:作为笛卡尔的学生,斯宾诺莎并不赞同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当然,笛卡尔的观点似乎更符合人的直觉,因此更为接近真相的斯宾诺莎的观点倒是被埋没了。或许也是因为,笛卡尔的理论接纳了上帝,不管怎样还算符合当时的宗教时代精神。斯宾诺莎的理论显得更加异端,也导致他自己被社会放逐。社会放逐对于人类这种群居动物来说,几乎是最大的惩罚。一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显示,被社会性拒绝会引发大脑的“疼痛”反应,与身体实际受伤导致的生理疼痛触发同一个脑区或神经回路。或许可以说,心痛,或情感上的受伤,是一种类似身体受伤的真实的痛苦。斯宾诺莎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没有崩溃;或许正是从这种消极经历里,斯宾诺莎发展出了他的伦理哲学。

访问者:您的研究是关于感受和情绪?

达马西奥:我们通常接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为物质性实在,至少要给我们一种与物质直接相连的线索作为证据,比如说一堆零件,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机器,机器因此能够实现某种功能,我们也并不认为这种功能是由某种神秘的非物质实在所构成,但人们不愿意这么看待精神,显然是因为大脑过于复杂而且我们现在还对大脑所知甚少所致。以我的研究来看,可以把人体整个看作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最底层是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之类的机制,就是身体生理上的基本运作;这些生理状况以及其运作,被表征或映射在智能器官的神经系统之中,并被编织在一种“程序”之中,构成信息的加工和反应,这就是初级的智能。如果其中的部分“表征”或“映射”,以某种形式被进一步作为心理事件或image,被进一步表征或映射,进入一个新的“程序”之中,就变成一种更高级的智能结构,由此一步步叠加“程序”,智能变得越来越高级。由此可以看到,类似斯宾诺莎的身心实体论而不是笛卡尔的二元论,精神来自于物质。

访问者:所以精神可以看作是肉体的一种功能。

达马西奥:精神的存在,是为了调节有机体的内在平衡,以让有机体内在系统顺畅运行。比如说,当有机体的基本状况别表征为感受,比如当营养或热量的缺乏被表征为饥饿和痛苦,就会驱动有机体去补充营养或热量,从而保证身体的正常运作。更高层的情绪也是如此,比如当有机体处于有利于其存在的状态下的快乐与幸福,或者在出现不利状况时候出现的悲伤或恐惧,都是用于推动有机体采取适当的行动,以对生命的持续进行调节与管理。

达马西奥:……一只小小的苍蝇,如果你反复去拍打它,也会让它变得恼怒非常,会不怕死地飞过来嗡嗡绕着你转。如果你喂它点糖,它也会变得快活起来。如果你给它点酒,你也可以使它快乐得头晕。这些并非杜撰,这是对Drosophila Melanogaster苍蝇实验的结果。虽然说它们未必会有我们所说的这种感受,但它们却表现出了与我们体会到这种感受时完全一致的行为。类似的情况我们在海兔身上也会发现,触碰它的腮部,它会把自己包裹起来,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它们有像我们一样恐惧的感受吗?可能没有,因为它们的智能结构里,没有这一个智能层次。我因此把情绪与感受区分开来,主观意识中的感受是一种更高级的智能发展出来的一种功能,但是生理上的情绪,一种身体上的“表达”,则在低等智能身上也有所表现,就像苍蝇的愤怒、海兔的恐惧和猴王的骄傲等等。

访问者:更高级的智能拥有更高级的功能,或者说更高级的功能带来了更高级的智能。

达马西奥:当把初级状态不断地进一步表征,这些表征就能够被当作一个“操作符”,进入一个新的程序之中,从而纳入一种新的运算。不仅是说,不利的情形能够进行更广泛与细微的表征,比如在人身上产生许多新的许多社会性情绪与对应的感受,而且,这些新的“运算”,还能加入更多的信息,比如苍蝇可能因为被人激怒而围着人飞,但这在我们看来未必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人类这种高智能就能够意识到,苍蝇自身打不过人类,愤怒情绪就会被担心或恐惧压制,从而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而不是去反抗。

达马西奥:……这也就意味着,虽然说,身体的基本运作会向大脑中的神经表征传递信号,以做出某种反应以调节身体的平衡,同时大脑也会向身体传递信息,以根据外界的情况对身体进行调节,比如一个人内在需要补充能量,但是外在环境提供了一种紧急信号(比如有更重要的事情在手),饥饿感可能就会受到抑制;或者,一个渴望尼古丁带来的快感的人,在知道了吸烟的坏处之后抗拒自己的欲望等。也就是说,生命系统的智能系统的提升,一方面是进行更多的表征,引入更多的处理层次,扩展了其功能,另一方面也引入了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及时处理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做出更加灵活的应对。这在某种意义上克服了底层生命身上存在的反应上的机械性,并且给了我们一种“控制”错觉,仿佛我们能够控制我们自身。

访问者:这里就要提到您所说的self comes to mind,所谓“控制自身的错觉”,来自于“self”,就是大脑的某种功能,这个功能“以为”自己在控制整个个人,但是实际上,一个“人”,如M. Gazzaniga所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自动运行的系统。在哲学意义上,一切运行都按照某种规则进行,包括这个“self”,所以哲学上有一个不存在自由意志的说法,原因就是认为,既然一切都遵守规则,那么就没有自由。这当然是个误解,这种自由的概念,是一种无意义的自由,一种类似上帝一样超自然的自由。比如说,我们可以追求高尚,而不去做出卑鄙的行为,追求高尚不也存在一定的标准,或说是一种规则?我们并不能说,这种追求,被“高尚”这种标准或规则所限制,就不是自由。那么,这种对自由的理解,就变成了随便乱做,打破一切规则。这个也无需多谈,有些错误并不高明,没有反驳的必要。毕竟像詹姆斯和柏林等许多人不都意识到这个错误。

达马西奥:这些高级的能力,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塑造自我的机会。我们很难塑造苍蝇,不能通过后天的训练、对知识的吸收,来改变它们的智能与行为。它们简单的智能,缺少这种塑造上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可以,比如说,感受的出现,就为有意控制自动化情绪反应打开了一扇大门。如前所说,底层控制可以看作是一些简单的机械反应,就像在简单的生命身上所存在的情况。我们的大脑通过层层映射,能够有效整合多方信息,包括经验留下的记忆、感官获得的即时环境信息等。当然,更高级的是我们的智能能够吸收来自人类逐渐积累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当然,即使不是像那些才思敏捷的人一样,通过知识和思考就能改变自身,平常人也会被经验所塑造,比如说当环境不赞赏某种行为,人们就随之减少这种行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环境是否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身在其中的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达马西奥:……虽然说人们有控制自身的错觉,实际上上同时人们也经历了更多的不能控制自身的体验,比如说情绪的发作。外界刺激能够激发某种情绪,这并不需要经过“我”的许可。以杏仁核为例,如Paul Whalen的实验显示,即时我们没有察觉外界的刺激,杏仁核也能自动自动,从而触发某种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反应可能会横向扩展,比如某个激发情绪的刺激的出现,引发一系列与该刺激相关的回忆,这些回忆又加强了这种情绪;也可能引发一些带有其他信息的回忆,从而引入一种新情绪,甚至会覆盖原先的情绪。同样,情绪也会触发一些对应的想法,在Yves Agid及其同事的研究中,被研究者在被电极刺激大脑的某个部位时,她突然悲伤地大哭起来,并且诉说“我不想活了”,“我厌倦了生活”,“我感到毫无价值”,“我没有希望了”之类的话。当停止通电,病人即刻恢复了常态,自己感到迷惑甚至好笑。从这里面可以看到,我们的大脑具有类似“机器”一样的特性,我想因此你也能理解它的“自动”性。

访问者:情绪或感受能够激发对应的信念、想法,是否可以说,日常人们所思、所想,或者一个人的“理论”,也并非可靠与可信。毕竟,在不同的心境、情绪下,人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或看法。由此可见,只有纯粹的逻辑、正直的理性才是可靠的。

达马西奥:情绪能够影响信念,因此我们需要警惕人们的、甚至自己的想法,想法通常是会变的。但是,我们刚好也可以利用这个机制——信念也能反过来影响情绪或感受。如果我悲伤了,我能够通过一些信念来让自己变得坚强,比如说默念康德的话“如果我软弱退缩了,不仅会伤害我自己,还会伤害许多与我一起成长的人”。这正是我们吸取知识,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获得真理与智慧,来控制我们自身,不是做一个自动运行的机器,而是变成追求价值和意义的存在的途径。

访问者:所以我们应该庆幸,就像里德利在《基因组》中为自己是个人类而不是其他动物,是生活在现代而不是生活在知识匮乏的古代,生活在教育发达的美国而不是那些文化落后地区那样。

达马西奥:难以想象斯宾诺莎生活在我们这样的时代会怎样。如果能穿越过来,了解今天我们的科学研究的成就之后,他肯定会很受鼓舞(笑)。

访问者:您似乎说过情绪参与决策过程。

达马西奥:情绪是整个系统的一个机制,它不仅能引导人的关注点,甚至还提供了一个判定,比如赋予某些刺激以消极性,赋予另一些刺激以积极性,对应身体的感受比如内脏的感受,像日常的所说的“心都化了”,来参与智能的计算过程。由于与身体反应有关,我称之为“躯体标识论”。因此,对身体机制的一些扰乱,轻则如缺少睡眠、影响不良,重则如抽烟、饮酒或进行其他一些上瘾行为,由于篡改了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因此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某种失常或紊乱,从而导致健康问题,或是心理或精神问题。

访问者:所以精神,或说灵魂,甚至“理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一一对应于肉体。

达马西奥:完全可以把身体看作一个机械系统,或类似机器。许多病例向我们展示了主观上的功能,包括视觉、感受、理性认知,都会因为某一个神经回路或脑区的受伤而受到对应的损害,或者说脑回路某一具体部位的缺失,会导致对应的一种主观能力的缺失。很多人之所以对于身心一体还有疑问,原因可能是她们还在用自己的常识或直觉看问题,缺乏对应的现代科学知识。

访问者:感谢您接受此次访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