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达洛卫夫人读后感1000字

达洛卫夫人读后感1000字

《达洛卫夫人》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洛卫夫人》读后感(一):社交恐惧症绝少的时代

意识流我还是比较适应的,没有什么违和感。但是也没有非常喜欢毕竟形式只是形式。这本书通过克拉丽莎影射出伍尔夫本人,来参加宴会的各色人等影射出一战后英国的上流社会的蝇营狗苟。尤其是克拉丽莎和青梅竹马沃尔什重逢时那一番内心的互相吐槽互相看不清又互相依恋,看的人实在是想喷饭。这可能是印象最深的细节描写了。其次伍尔夫的文字感觉细节描写很是令人佩服,一些细节犹如红楼梦的细节处理,令人心怡。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社交软件的时代,人们想克服孤独只能去俱乐部,参加宴会或者去礼拜。估摸着那个时代社交恐惧症患者相对比较少。书里面达洛卫夫人一边热衷于组织宴会有一边自己吐槽这种宴会的毫无意义。可见伍尔夫也是从这种应接不暇的交际圈里成长起来的,一如萨克雷的《名利场》。吉尔曼小姐和她的学生伊丽莎白这种宗教的潜移默化实在是太可怕了。

《达洛卫夫人》读后感(二):/

她的视角是这么的敏锐,言语之间所描绘的东西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

2021, abril 如果我们把这称之为春天 淡紫色笔记本

Habla de la persona, personas múltiples con caracteres variados, pero todo somos este sujeto con traumas viviendo en la sociedad, así que describe los temas: religón, amor, conflicto de clases sociales, las guerras, lucha feminista.

'人变得越年迈,就会越富感情。'

《达洛卫夫人》读后感(三):矛盾而真实的达洛卫夫人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伍尔夫的小说,也是认真读过的第一本意识流小说。读惯了其他小说叙事方式,在刚读时候意识流手法带给我的阅读不适让我险些弃读。读完后便觉得,在意识流手法的加持下这本小说真精致:以达洛卫夫人举行晚宴的一天为内容,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将几十年的事情和人物关系、思想、性格展现出来,构思很特别。同时,小说精致却不小气,并非简单的呈现当时英国上流社会达官贵族们的讲究的物质生活,还着眼于反映当时社会状态以及人们物质冲击下的精神矛盾。当然,小说重点还是达洛卫夫人喜欢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厌恶当下空虚无聊的生活却又不愿不敢不能离开的矛盾,展现的是一个热爱自由,有独立意识却无经济能力厌恶空虚无聊只能内心纠结的女性形象。现在细想,之所以达洛卫夫人离不开,可能不仅仅是她经济不独立,还因为那种生活其实也是她自己选择的,而且她并非完全排斥。好在,在物质、虚无的生活中她其实还保有良善,而她的挣扎也说明她还清醒着。所以,这个角色只能让我读完有所感慨,却无法给予批判,毕竟,她的矛盾如此真实。

小说另一条叙事线的那位大兵,让我想到毛姆《刀锋》的拉里,不知为何。

《达洛卫夫人》读后感(四):不自由 毋宁死

继2022年最后一本书被《到灯塔去》惊艳,今年开启伍尔夫之年。伍尔夫可真的是才华横溢,联想她生命的结局,这样绝妙的灵魂如烟花,虹霓惊鸿般绚烂夺目,却自我燃烧坠落于漫漫长夜。惋惜,却也知道是注定。她那样敏锐,现实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如珠蚌中的沙砾般磨砺着她的心,她将沙石孕育成莹润的珍珠,痛苦却只有自己能懂。 《达洛维夫人》说是以她本人为原型的,整部小说很像《到灯塔去》的第一部分,从不同人物的视角极尽细腻描摹一日当中的意识变幻,文字仍然是美得不忍卒读。但如果只是这样,我会觉得《达洛维夫人》比《到灯塔去》的艺术性差很多,就只是一个和第一部分很相似的片段。然而当然,当然不是。 最让我不解,也是最终让我钦佩的设计就是那个看起来和所有人的无关的青年。塞普蒂默斯,那个从战场凯旋却因战友的死亡精神崩溃,最终纵身跃下的青年。 克拉丽莎有彼此相知的彼得,有“合适”的丈夫理查德,她的宴会宾客满堂,甚至英国首相都会赏光,但在这样奢华的、无数人向往的宴会上,那个陌生的、被作为谈资的“自杀的青年”深深地戳进了她心里。我似乎觉得,虽然未曾谋面,但那唤醒了、也刺痛了“克拉丽莎”,而不是这个得体的、每一步选择都得当的“达洛维夫人”。 不自由,毋宁死。 然而活着的人,哪有什么真正的自由?

《达洛卫夫人》读后感(五):人生孤独寂寞

这种将内心思想活动无限放大,每个细节都详细描写的书籍,读起来都非常的舒适,因为它和我们的内心节奏是很一致的。伍尔夫这样不厌其烦的将内心的想法细致的描写出来,能够让内心的敏感度变强,对事物的反应力变得敏捷,就好像学音乐或外语的人磨耳朵,不断的听,就会越来越敏锐。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对写作者产生伤害,因为过于敏感就会容易受影响,沉溺在某种情绪里人可能会变得过于烦闷。

达洛卫夫人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女性,富足的生活,优秀的社会关系,举办宴会来往各种社会名流,爱慕者也一直对她念念不忘,认识她的人都承认她人不错。她被有魅力的人吸引,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更稳定的理查德。达洛卫夫人时而会对自己的现状产生怀疑和动摇,但很快回到正常轨道,生活对于她是一艘航线明确,驾驶稳定的船。

可怜的卢克利西亚她再也无法将自己的频道和丈夫赛普蒂默斯的频道接通,战争的阴影彻底断掉了赛普蒂默斯和正常世界的链接,最亲密的两个人活在他们为对方制造的最深的孤独中。除了死亡,无法解开的死结,卢克利西亚怀抱着可笑的希望,赛普蒂默斯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逐渐癫狂。

人们都活在永恒孤独之中,每个人都仿佛罩着一个隔绝声音和影像的罐子,在里面绝望,癫狂,痛苦,快乐,焦虑,荣耀,但是别人都无法了解,人生是一出戏,但实际上并没有观众,人们注意力的光永远投在自己身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