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霍尔与文化研究》读后感摘抄

《霍尔与文化研究》读后感摘抄

《霍尔与文化研究》是一本由武桂杰 编著作,48.00元出版的2009-1图书,本书定价:30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霍尔与文化研究》读后感(一):书中图片的编辑可真是大败笔

文章配图本无可厚非,

可惜这本书里的图片不仅印制粗糙,而且为了配合版式,任意拉大缩小

变形扭曲,某些读者熟知到不行的人物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图

不懂究竟!

猜测是编辑的私下发疯呢?还是作者也有某些令人不解的趣味?

《霍尔与文化研究》读后感(二):《霍尔与文化研究》书评

本书系统地阐释了霍尔自20世纪60年代起到新世纪初的文化理论及其发展轨迹,无论从时间的跨度和理论空间或从文化理论的前瞻性等方面来看,都是目前国内不可多得的一部文化研究专著。

——清华大学教授王宁

霍尔作为西方文化研究的代名词,在我国单篇论文的研究及介绍性评论已有很多,但以专著形式的研究来说并不多见。本论著在选题上意义重大,尤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将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陈永国

作者对有关霍尔的作品和材料的收集十分详尽,对国内外关于霍尔的研究现状十分熟悉,相对国内比较熟悉的理论家福柯、赛义德和詹明信等人,我们对霍尔的介绍显然不够。该论著为读者提供了一张关于霍尔的认知图。

——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周小仪

被尊为文化研究之父的霍尔深深地意识到,在移民英国之前,他在牙买加的早期经历和其流散身份将对他产生重要的影响。霍尔是一位重要的文化理论家,很早就意识到我们今天所谈的全球化问题以及在各种文化语境下社会变迁和跨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英国伯明翰大学宗教神学研究学院院长马丁•史尊雅(Martin D.stringer)教授

《霍尔与文化研究》读后感(三):《霍尔与文化研究》书摘

书摘:

第一章霍尔其人

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社会中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履行知识分子作用的人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知识分子,这类人从事世代不变的工作;第二类是有机知识分子,这类人与阶级和事体密切相关,他们注重行动,主动参与社会,赢得更多权力,获取更多控制。①——葛兰西

知识分子是社会中具有特定公共角色的个人……有能力向公众和为公众代表、表达、表明各种讯息、观点、态度、哲学见解……这个角色有其尖锐性,必须公开提出令人难安、让人不好受的问题,对抗正统与教条,不能轻易被政府或集团收编,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惯常被遗忘、被边缘化或未得到更多关注的人们和话题。②——赛义德

第一节霍尔的辉煌学术历程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是当代文化研究之父、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媒体文化理论家、批评家、思想家、英国社会学教授、英国研究院(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的奠基人。他开启了学术工作政治化(politics of intellectual work)的先河。……

《霍尔与文化研究》读后感(四):《霍尔与文化研究》中文序言1----清华大学王宁教授

斯图亚特•霍尔在西方学界一般被誉为“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他著述甚丰,涉及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其广泛的学术影响早已超越了英语世界。霍尔的文化研究理论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媒体、社会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涉及多元文化和文化身份问题,还涉及种族、民族、性别和性倾向问题。在全球化及多元文化快速融合与激变的今天,如何处理以上种种关系并使之形成有效的解释体系,是东西方的文化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书作者武桂杰博士于2006年为撰写研究霍尔文化理论方面的博士论文,专程前往霍尔曾经工作过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其间,作者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前往伦敦拜访了霍尔本人,和霍尔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访谈。这些均对作者完成博士论文起了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在这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书系统地阐释了霍尔自20世纪60代起到新世纪初的文化理论及其发展轨迹,无论从时间的跨度和理论空间或从文化理论的前瞻性等方面来看,都是目前国内不可多得的一部文化研究专著。

作者采用文本细读与理论概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握霍尔文化理论的总体特征及具体成就,并阐明了霍尔对于当代文化研究的影响和意义。作者首先梳理了霍尔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并介绍了霍尔的流散知识分子历程及文化理论形成的过程。其次,本书还重点论述了霍尔后期的差异政治学、多元文化观点、后殖民话语中少数族裔问题和去殖民化问题,探讨了媒介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新解读,并突出了霍尔后期的文化理论和实践。我们都知道,霍尔近几年来始终坚持构建“差异共存”的多元文化社会的主张,这种开放的文化理论对中国的文化研究者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最后,作者还结合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研究现状,补充并完善了霍尔的开放文化理论在汉语界的介绍工作。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作者倡导建立中国博物馆研究学科、媒介教育学或公共教育学,这对于唤起中国大众的媒体意识,从而进行新的文化理论建构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为中国的文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动力。

《霍尔与文化研究》读后感(五):《霍尔与文化研究》目录

中文序言……王 宁

英文序言……马丁•史尊雅(Martin D.Stringer)

第一章 霍尔其人

第一节 霍尔的辉煌学术历程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几点创新研究

第二章 霍尔的文化理论基石

第一节 霍尔的左派经历

第二节 霍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身份

第三节 霍尔的流散经历

第三章 霍尔与英国文化研究的渊源

第一节 伯明翰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霍尔的文化理论与利维斯“精英主义”及威廉斯、霍加特“文化主义”的差异

第三节 霍尔的伯明翰风雨历程

第四章 霍尔的阅读政治学

第一节 不断更新的编码/解码理论

第二节 编码/解码理论遇到的挑战

第三节 解读编码/解码与政治语言

第五章 霍尔的差异政治学

第一节 历史的差异、断裂和反转

第二节 西方世界与其他世界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全球与地方

第四节 多元文化与文化管理

第六章 差异造就“他者”景观

第一节 白人凝视下的“他者”

第二节 男女身份的建构以及伯明翰早期女性研究

第三节 霍尔的“异常文化”与主流文化观点

第四节 抵制认知暴力,倡导绿色政治

第七章 霍尔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节 文化研究方法论问题

第二节 霍尔的文化理论与中国媒体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解密传媒叙事神话

第四节 文化研究在中国的现实观照

结语

致谢

中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 霍尔重要经历一览

附录二 霍尔著述目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