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放者归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流放者归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流放者归来》是一本由[美] 马尔科姆·考利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一):借以驱散些迷雾

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来读,已经不象大学时因爱摇滚乐而那么激昂于美国的那个时期了.

可能想在5,1的旅途中找个旅行的意义

可能想在别人的放逐旅途中好找到些自己的心灵地图.

心里始终会有那样奇怪的想法,中国的青年也要走过那样的痕迹

毕竟那种散步,出发到天知道的地方去,及时回家吃晚饭.也是我们一直遵守的冒险小规则

了解些历史,会减少写迷雾吧

在读中...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二):“我们的幻梦就坐在那里”

Cowley的“他们”里有太多战场上带回的冷漠和旁观 因而整本书都是压抑的 反倒是尾声写30年代的除夕“十年就此结束” 还是很感动

令人唏嘘的是更正过的结尾 迷惘一代的“幸存者”怀着普遍的恐惧活着 不相信所谓的“艺术宗教” 和受苦的天才 Cowley的姿态是极矛盾的 就如同他用华丽的词藻写高度道德感的宣言&见证达达主义之死 就像他区分格林威治村里反叛的波西米亚和穷文艺家主义

同样是回忆 minor characters 对我意义更大吧 看小人物会热泪盈眶 看这本“群氓归来”只会心里堵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三):读罢,谨记之。无营养贴

折腾了一个月,断断续续地总算把它看完了。我的阅读习惯总是不好,总是知道有一本书很好值得看应该看,但却又总是一拖再拖。但是转念一想,与一本书也是有特定缘分的吧,你总是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看到一本正当时候的与你有缘的书。

这本书对于掌握美国迷惘的一代的知识甚至是整个美国文学的独特性都有很大的帮助。作者时有幽默,行文流畅,翻译也很给力。还有达达主义,艺术的宗教等等都说的很够味。不过到最后,看到了新人文主义与激进派的论争,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本书刚刚聊了个开头就结束了,感谢这样的延续性,你能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又勾起了读另一本书了解另一个知识的欲望,岂不是很好?还有《阿克瑟的城堡》,想必也会要读的。

就写到这里,纪念我磕磕碰碰然而还逼着自己读书的这段时光。也希望我能够继续,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劝我放弃的时候我仍有勇气坚持。读书不易,当你有大把的时光可以用来读书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的。那时候,我们总是消耗了大把的时光。然而有一天,你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充满书卷味的日子就要中断了,好像走到了尽头一样,是那么渴望好好地抓紧它一辈子服从它。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四):所谓的迷茫一代!

流放者,迷茫一代,归来者。

多么美的词汇,多么罗曼蒂克,让还有梦想的人们沉沦。

当你沉沦时请你冷静下来,这本书真的有那么美妙吗?

就我个人亲身阅读经历而言,这本书不会带给什么绝美的流浪,迷茫的挣扎,心灵的挣脱。那都是书评带给你的,简介带给你的,自我幻想带给你的。这本书更像是个回忆录,漫天的聊着过去美国的人事,他们不着边际,也无规范。拉来一个美国文学史上无足轻重的作家,只要他生在那段时期,恰巧写过几篇文章,便可借来附骥攀鸿,说说他,说说作者。

他们在谈论什么?真的有迷茫的心悸?这些就是美国文学史了?奉劝妄图通过此书了解美国文学史的读者,希望了解迷惘一代成长的读者,不要选择这本书,这本书不过是漫天妄谈,聊的像是个花边自传。整个时代被作者定义为“我的经历”,你只能看到一个人!还是他自以为的迷茫。你真以为这就是“迷茫”了?

我不知道其他评论者是否读完了,或者是读过这本书。他们被什么吸引,又被单纯的迷茫和流浪震撼?看到在大时代有个异类就高兴的发现了珍稀动物似的迎上去,以为与众不同就是人生真谛心灵归属? 与其这样,不如去楼下垃圾桶看看被人扔掉的废货,你更会认为他们各自不同,迷茫,流浪。

这本书不值8.9分的评价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五):流放者归来

我想,我自己是一个流放者归来。我和很多人都曾经有这样的经历,对某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非常迷恋,生活在其中,比现实还真实。比如一首叫作Layla的歌,比如一段叫做古惑仔的电影。意象无所谓高或低,也无所谓远或近。

我曾在不同的意象中漫游,漫游的尽头都是回归。最近的一次是乔伊斯的剪影,一个人,一间小屋,一隅狭窄的窗口,骄傲,孤绝,不与人为邻,不多事,少需求,漫游在国外,书写都柏林的每一个细节,每日思索,相信自己,从头至尾全心投入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不是乔伊斯那样的性格,但我从一开始就被其打动。我相信他遗世独立的精神,相信那种投入至奉献的必要态度。

我和身边的很多人都有一种主动流放的倾向。甚至包括whywhydear,他曾说他是被西哲所塑造,不能回来了。叔本华式的书斋里的傲世者本身就是一种意象,和乔伊斯的意象一样,充盈睿智,打动人心。这样的流放是自发的选择,不是被逼,不是失去家园,而是被自己的内心所驱使,在遥远的身影中找到依托。

这样的特征注定了我,和许多和我一样的人,内禀的问题。主动流放是“不需要”的流放,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不真实”的流放。流放必须和拒斥构成一对拉紧的张力,当拒斥不存在,流放的力量便消失,成为一种想象,一种可有可无的闲逛。甚至更严重的时候会导致问题:当家园的态度是召唤而不是排挤,一意孤行的流放就成为了滑稽和任性。

我看到很多人回归了生活。从一种执着回归到一种踏实的安宁。柴米油盐的安宁。除了生活本身的吸引,还有很大程度上是对流放的怀疑。我曾以独沉书斋的清冷为迷恋,但当这种迷恋与妈妈“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发生潜在的冲突,我知道我需要修改想象。日常生活仍然是一切的根本,所有的流放都需要从根本出发。

前几天看完《流放者归来》,叙述迷惘的一代。他们流放到艺术,流放到巴黎。和我们相似,他们的流放也是在富足幸福中主动的流放。和俄罗斯流放一代的沉痛不同,他们的所得欢快愉悦得多。他们对出发的家园不够在意,因而叛逃与归来都失去根底。他们最终大部分回到原点,回到小木屋,回到纽约的经营与世俗的经济。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在和睦富足中,出发、远行、寻找还是不是需要的?远行是否注定带来家园的困扰?如果流离失所不存在,远行的理由又是什么?是闭起眼睛假装自己流放?还是放弃远行最终只居于现世?

我现在的想法是,远行永远是需要的。但我将不会是独行战士乔伊斯,我会希望做一只缓慢的蜗牛。带着家园去远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