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后感1000字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后感1000字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是一本由陈思和 主编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后感(一):个性之作

陈老师在这本书中实现了他对中国当代文学几个关键词的运用,在他的《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五讲中》就谈得比较详细,但这中编写当代文学史的体例还是很有个性的,现已各位考研的同学结合两本书一起看,应该收获更大。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后感(二):独特的视角和理念

一部独特的当代文学史,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模式,而是由点及面铺开,选出特殊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作个案分析,以此叙述了当代文学的演进。最大特点是角度的变化,这融汇在了陈思和的几个主要理念中:“潜在写作”、“民间隐形结构”、“民间文化形态”、“共名和无名”。

个人认为很有价值,例如潜在写作——时期,表面上看文学已是一片死寂,但部分文人的独立精神还是通过书信、日记、笔记等保留了下来,像 《顾准日记》 、《缘缘堂随笔》 、《无梦楼随笔》 等等——既可作为学术上不应忽视的一个视角,也说明了即使在灾难中,文化也无法被完全摧毁。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后感(三):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Note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陈思和

P332

从小说到电影:《妻妾成群》与《大红灯笼高高挂》

P343

《叔叔的故事》在叙事上具有新颖特点,主要表现为它所含的一个双层叙事文本,即这篇小说中的“故事”不仅仅是叔叔的故事,还应该包括叙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全过程。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叔叔的故事》是一篇后设小说。所谓后设小说,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它的根本特点是编制故事的过程也出现在文本中,而它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打破它所讲述故事的真实性,同时强化了叙述者的个人观点。

P344

复数性叙述,即同一件事被叙事多次,而每次都有所不同。

分析性虚构,即叙述者没有任何材料,完全通过他的主观分析来推导下一步的故事内容。

P365

首先民间的理想不是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它是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和对苦难的深刻理解联系在一起。

其次,民间的理想还表现在历史整合过程中民间生活的自身逻辑性。

其三,民间文化形态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理想的多元性,每个作家根据不同的民间生活场景对理想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后感(四):中国高校中最有影响的教材之一

2002年陈思和编写的一部被称作“具有重写文学史意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成为目前为止在中国高校中最有影响的教材之一 。2005年出版的这《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则是基于优秀教材基础上的更为完善的教材。它不仅仅适用于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也适合于对文学有一定爱好、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文学爱好者。

陈思和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时候说他15岁时就曾写过长篇小说,后来他却选择了一条相对寂寞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路,在陈思和看来,知识分子最需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本色,无论创作,评论,研究或者教学,只要能够找到最接近内心的表达方式,就应该满足了。 而陈思和呕心沥血写出的这本书的确凝结了他的心血和智慧,值得好好细读、用心领会。

王安忆曾经在她的文章里写陈思和,说陈思和研究的东西就好像是一个城市外面的一座森林,她说这个森林跟城市里面的人是毫无关系的,可是因为有了这些森林的存在才能够调节这个城市里面的空气,才能使人们活得更好……陈思和则觉得她是作家,她用的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但我觉得她对人文学科的一种概括,对人文意义的概括,概括得非常好。

无论王安忆对陈思和的评论几何,让我们细细读读这本优秀的文学史教程,我们就能多多感受一下文学深处一些纯粹的东西。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后感(五):一本相当差的文学史

当无数人在说陈思和这本教材编得多好,甚至可以与洪子诚的相媲美时,我郁闷得不得了。就我个人看来,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这是一部相当差的文学史。我的观点如下:

1、首先,何谓“文学史”?文学史不同于简单的文学作品欣赏,不同于文学历史的罗列,它是一种严格的“筛选”和细致的总结,必须拥有客观的书写态度。文学史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史”的原则,它必须让读者透过它把握住文学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但这些基本点,陈思和的书都不具备。在这本书中你几乎找不到明晰的历史线索,对于许多作品所产生的具体历史语境,这本书都忽略不计了。

2、文学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客观,不容得你捧谁贬低谁,史学家必须比一般读者更理智。但是陈思和的这本书在为“民间”去蔽的同时,也遮蔽了“主流”。

3、这本书是以作品为中心的,一个大主题下分别分配四个小主题,每个主题以一篇作品为讲述点。这在让某些作品具体化的同时,也掩盖了无数的其他的作品,其中不乏经典。文学史便成了某些作品的历史。因此,我想这部书称为“中国当代地下文学作品赏析集”更恰当一些。

4、倘若勉强称为作品赏析集,但仍旧是失败的赏析集。因为书籍体例的固定化和程序化,不管是一部长篇小说还是一首小诗(最小的是顾城的一代人,就一句话)都是安排一样的篇幅,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赏析时的某些该说的没法说,某些可以不说的拼命说。

个人还是很喜欢陈思和的,只是非常不喜欢他的这部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