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山河故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山河故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山河故人》是一本由闫振田著作,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河故人》读后感(一):从前慢

山东籍作家闫振田的《故人山河》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深情,是对于已逝亲友的深切缅怀,同时也是对于故土的眷恋,充满了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

这部底色厚重的回忆录以淮河小镇为背景,将文化散文和生态散文相结合,将回忆里的人、劳作、食物、消遣、节俗等元素相结合,呈现出特殊年代独特的乡村风土人情,勾勒出一幅干净、原色、本真、朴实的画卷。

如同大多数传统文人一样,闫振田老师的父亲身上具备一切传统文人士大夫应有的精神和美德。尽管他初时只是一名连中药名字都认不全的药房学徒,但学徒之余从未放弃识字念书,却在即将拿到工钱时因药房失火被主家污蔑而不得已仓惶逃走,匆匆结束了学徒生涯。

他仁义友善、宽容大度,常怀感恩之心,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是以礼相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感恩于家境殷实的岳父家在他一无所有时将独生女下嫁,此后余生对待妻子如珠如宝;他无条件收容远房亲戚父子多年,哪怕其后亲戚的孩子因一枚手榴弹闯下了大祸也没有追究父子俩的责任,甚至后来耳根子软的亲戚听信挑唆分家时索要家里六亩地,他也如其所愿满足了对方;精神不正常的瘸腿“王神仙”因常年不洗澡,浑身的臭气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每次无钱医治伤病时都会上门求助,哪怕在吃饭时他也会马上放下碗为这位身无分文的可怜人包扎……以上种种不胜枚举,他是真正有着大智慧的博爱之人,这种大智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子孙,令其受益无穷。

“姥姥疼外孙,疼到骨头缝”,是一句再真实不过的亲情写照。闫振田老师的姥姥就是这样一位把外孙疼到骨头缝的老人,口里攒、肚里挪,但凡有一丁点好吃的也要留给自己的家人,尤其她最疼爱的外孙,她把多年积蓄全部换成银子,给外孙打了一套全身银饰,一走路就叮当作响,在那个年代,羡煞了多少孩子!

此外,《山河故人》中的“格物”观念也是其独特之处。将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挖掘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种“格物”的方式使得书中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综上所述,闫振田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特点,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礼仪习俗这些元素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山河故人》读后感(二):一位老人对于过去一生中家人、朋友、邻居及更多身边人和事的回忆

我们生活最幸福的状态就是内心平静,就是能够从任何的生活细节之中都体会其中的美好。 但灾难也必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我们不能沉浸于灾难之中,我们要从即使处于灾难之中的生活也体会其中的美好,更何况我们的生活并不仅仅有的灾难,还有人其他温馨幸福之处。只要用着一颗洞察的心走进生活的细节里,就会让我们感受着生活的无穷乐趣。

当然这种对于生活的感悟,这种生活的乐趣,可以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之中慢慢发酵,也可以传达给更多的人,去感染其他人,让所有的人都体会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闫振田,祖籍山东枣庄,跟随祖辈逃荒到颍上县庙台集,做个农民,当过兵,8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工作至今。他的生活无疑是非常幸福的,而现在已经古稀之年的他又借助着自己能够创作的如缘大笔,把自己生活的细节呈现给读者们,让我们也能够从他的文字里去感悟生活的真谛,去了解生活的常态,去从最普通的生活里感受温馨与幸福。

作为一位非专业的作家,闫振田的文字是平时而朴素的,内容是简单而琐碎,这恰恰是最普通人最普通的日常。他所记录的生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讲述的人和事就是我们最惯常见到的人和事,所以也更有代入感,更能唤起我们对于书中故事的亲切感,更能让我们体会着作者和我们相同的人生命运。

在他的这些文章里,作者带我们走进了他的父辈、祖辈,带我们认识老一辈对于善的坚持。《我父亲的几个关键词》就用着我们最常听说过的仁、义、善、爱、温和、文墨、心灵手巧,讲述了父亲的若干的生活细节。虽然父亲的印象在绝大多数孩子之中都是刻板的,可是如果对于父亲生活的细节完整梳理的话,也就能够认识一个往往被我们忽略的父亲。任何一个儿子的成长必然深深的打下了父亲的烙印,讲述父亲的生活,其实也就是在反思自己成长的历程。

当我们读到这篇文章,读到作者对于自己父亲温情记录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呢?我们是否也需要来讲述一下自己父辈祖辈的故事呢?而任何一个想要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作者来说,都可以从这方面出发。

当然生活之中还有着更多的身边人,他们也都是拥有着有故事的人生,他们当然也值得被记录,值得被深挖,值得被创作,而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姥姥、哥哥、邻居、贵人谢大娘、摆渡人大佬潘、剃头匠王大伯,等等,来这里感受他们的人生,感受他们在作者心目中独特的地位,感受每个人生之中都拥有的不同命运。

当然这本书中还收录了作者的女儿、作家闫红创作的二万字长文《我爸》《纺织厂女工》《我妈这人爱学习》,讲述自己爸爸妈妈的故事,为这本书画上完美的句号。 那就让我们走进两代人呈现的家庭细节之中,走进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感悟以及反思之中,来完成从最普通的生活之中发掘无穷生活魅力的过程,让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读者们也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记录生活的美好。

《山河故人》读后感(三):人闲车马慢,朝花夕来拾

一位名人说过:年轻时的朋友是最忠实、最持久的朋友。挚友得于少年时。李凤起是我的发小,也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我们的友谊是沉甸甸的,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对这笔财富十分珍惜。引自《少年时》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的地方并不富裕,小时候穿带补丁的衣服很正常,新衣服基本都是过年时才能做一件,想吃肉也得赶上过年,杀猪宰鸡过把嘴瘾,不过,那时幸福指数真高,学习压力不大,每天能与小伙伴们一起疯跑,开心极了。

现在想想开心的事还有看露天电影,孩子们早早搬着小板凳给家人占座,父母也会炒瓜子和盐豆补偿我们,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吃着零食,惬意得很。还有就是过年时看着秧歌走街串巷,在自制冰灯面前照张相,同样欣喜若狂。

没有电视时,听收音机就是最大的快乐,“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孙敬修老爷爷讲故事”成了永远忘不掉的美好记忆。有了电视后,似乎看电影的兴趣小了,每天都被《夜幕下的哈尔滨》《霍元甲》《射雕英雄传》吸引着,荒废了学业,无忧无虑也被电视吸走了。如今,我很少看电视,完全被手机所控制,我不知道是时代进步了,让我学会了使用新技能,还是这些新设备将我的美好时光正悄悄带走。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闫振田的作品《山河故人》,闫振田祖籍山东枣庄,1946年出生于颍上庙台集,做过农民,当过兵,自1980年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古稀之年开始通过写作回忆往事。如果你对闫振田有些许陌生,应该对作家闫红不会陌生吧?闫振田就是闫红的父亲。

《山河故人》中完整收录了闫红二万字长文《我爸》《纺织厂女工》《我妈这人爱学习》。

我很喜欢这部书,其中所写的回忆文章真挚而且温暖,这是一个古稀老人的“朝花夕拾”。在这部书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淮河小镇上,常有洪水、匪患、饥馑,也有淳朴的家风,在匮乏里依然清晰可感的爱。读这些文字不仅能唤起我的童年记忆,还会被深深的爱,深厚的友谊所温暖。闫振田文风平白如话,却细致地描画了一个时代的角落,是关于那段时光不可或缺的民间叙事。

如《少年时》一文中,闫振田写道:“他比我大两岁,他带我一起挖野菜,拾柴火;一块滚铁环,藏猫猫;一块爬树,掏鸟蛋;一块下沟,摸泥鳅。他教我认得了所能见到的野菜,这是马兰头,那是鸡骨爪;这是灯笼棵,那是小米子菜……哪些能吃,哪些有毒。他教会我捆柴,他教会我用钢针做鱼钩,还教会我逮蚂蚱、捉蝎子(那时候住的都是土坯房,夏天蝎子很多)。如果有人欺负了我,他会奋不顾身地帮我,我们形影不离,亲如兄弟。妈妈说我是他的‘跟屁虫’。”后来长大了,他们依然亲如兄弟,互帮互助,那种情谊是刻在骨子里的,令人动容。

还有闫振田写姥姥时,临终之前还叮嘱母亲不要告诉他,怕影响他的学习,这种至死还在为孩子着想的观念,会给孩子留下多少的痛。再说闫振田的父亲,当他知道孩子交学费的钱丢了时,他并没有责怪闫振田,还阻止了闫振田想拉着同桌去老师那里理论的冲动,父亲觉得第一,闫振田并没有看到是同桌拿的钱。第二,即便是同桌拿了钱,如果这么去质问会影响那个孩子的一生,所以选择沉默不追究此事。或许就是这次的善念因,才有了后来闫振田意外落水,被那个曾怀疑偷钱的孩子救起来的果。

人生的确如此,用五元钱换来一条命,是谁赚了?因为年少无知犯下了错,时刻警醒着自己做一个好人,并在以后的时日里处处以爱示人,那五元钱又是无法估量的救赎。

书中所写的那些快乐,不仅令闫振田难以忘记,就是我们现在读来也满脸带着笑意,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共情的,想着都幸福,想着都快乐。

《山河故人》以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他在故乡和异乡的生活故事。这本书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经历,也呈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

这本书的语言平实朴素,内容简单琐碎,但却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让我们能够从最普通的生活中感受到温馨与幸福。这种真实感不仅体现在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描述上,也体现在他对人物情感的表达上。

这本书的主题是故乡和异乡。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和家人在故乡的生活,以及在异乡的漂泊经历,展示了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也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态度的转变。

这本书还涉及到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在当兵时的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这些问题的呈现不仅增加了书籍的深度,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山河故人》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生活,感恩身边的人和事儿。

《山河故人》读后感(四):二十世纪的平凡人生

为什么我总是偏爱二十世纪的纪实文学呢?因为这是一段精彩绝伦的历史,是一场真正跨世纪的改革,无数先辈在这段历史里绽放,成为史书上不可磨灭的印记!而那些平凡人呢?却不得不在这段日子里挣扎求生,他们大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朴实纯真的处事原则。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看车马慢时代人们的青涩和质朴,了解那个时代的人文和底蕴。我时常觉得父辈时代看似很近,却又非常遥远,因为平凡人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根本激不起浪花,记载的书籍又太少太少,所以《山河故人》刚刚好,他写亲情,写身边的平凡人,写那个时代最直白简单的快乐,和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而这刚好能带我打破这面无形的墙,真正走近父辈的生活和时代。

关于亲情,书中两段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1964 年姥姥去世时,我正在县城读书。她临死前交代妈妈不要告诉我,怕我难过,影响学习。” 这段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渲染的话让我感到非常难过,甚至有点愤怒,不知是时代造就还是上一辈的思想顽固! 长辈好像总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隐瞒孩子,而理由仅仅是担心影响孩子学习,她认为自己的死亡甚至不值得孩子的一次长途跋涉,永远将自己放在末位,以至于世间遗憾诸多,比比皆是。 我不理解,那些随时都可以弥补的功课,真的就比至亲的最后一面更重要吗?

当父亲知道孩子的学费被偷了时,没有责怪,甚至担心因为孩子的举报导致另一个孩子前途尽毁,所以选择不予追究。起初我觉得父亲太过“圣人”,直到后来孩子意外落水,濒死之际,却被那个偷钱的孩子救了起来! 与生命相比,他丢失的那一笔钱财算得了什么呢?而此时我才惊觉,与那个孩子漫长的人生相比,这笔钱财究竟又算得了什么呢?可这样浅显的道理,却是在我已知后事时才能真正领悟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八个字突然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而这却是父亲一生的写照……

书中那段牛屎饼烤火的岁月平和动人,让我的浮躁霎时间一扫而空,而火堆的温暖一瞬间也好似包围了我……随之而来的是爬树下水、浑水摸鱼、在结冰的河面溜冰玩耍…… 这段记忆仿佛带着欢声笑语穿越时空,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光是想想,就觉得那段日子该是多么快乐又熠熠生辉。虽然不富裕,但漫山遍野都是游乐场,一年四季的野果、野草都是天然的零食,是现在一出生就在“囚笼”里的孩子所无法想象的快乐。

全书行文精巧连贯,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感悟。这大约是作者身为新闻撰稿人的职业习惯,绝不刻意煽情,只用事实打动人心。 感谢《山河故人》里每一个充满烟火尘埃的岁月故事,让我在满是浮躁的此刻,得以心平气和,并且在阅读过程里不断产生思想碰撞,真正慢下来。

山河故人

评价人数不足

闫振田 / 2023 / 华龄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