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摘抄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摘抄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是一本由赵雪波 / 赵伦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一):面对元宇宙传播学视角:一种面向未来的媒介域

本书提供了面对元宇宙的全新视角——元宇宙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媒介域。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虚拟化和数字化的过程,它对现实世界的物理外在与运行内在进行大量转换,作为一个承载所有虚拟活动的平台,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用户在元宇宙中进行虚拟身份的建构,在沉浸式的交互体验中,潜移默化中进行了信息的传播。如何看待元宇宙与用户、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本书对元宇宙传播的思考以及面向未来的未来传播学的框架建构,令人深受启发。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二):新世纪。

作为有史以来最先进的媒介,元宇宙是媒介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它将虚拟和现实融合,随着人们对元宇宙理解的加深,它的定义还会不断丰富、扩展。

作者认为,元宇宙具有传播、技术、社会、经济以及政治这几大属性,并将其对应为“后互联网化”或“后互联网时代”。如果只把本书单纯看做是介绍新型互联网络那就大错特错,作者不仅结合哲学,还用传播学和媒介学进行相关延伸。他将元宇宙视为二元存在,媒介产品方和技术行业用VR(虚拟世界)解释其狭义角度,作者还用毕达哥拉斯进行相比,指出其“以数为本”的世界就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元宇宙。托马斯·莫尔在16世纪创想了乌托邦这一概念,这一概念被视为“空想社会主义的滥觞”。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孔子提出的“大同世界”概念,这些都是乌托邦思想或乌托邦思想的早期代表。而元宇宙的出现,让很多人认为它是“元乌托邦”。因为元宇宙不仅可以从外部用“元乌托邦”之类的概念描绘它,更可以从内部构建环境。并且它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意志为目的,体现人的最高意志和最高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本身并不是新技术,而是集成了一大批现有技术,包括5G、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人机交互等。彼得·史考特-摩根将自己改造成半肉体半机械的生化电子人,以“赛博格”电子人的身份对渐冻症进行反抗。他将感官电子化,通过胃造口、膀胱造口、全喉切除等改造手术,用机器来代替身体器官。不仅如此,他还利用AI工具制作了与自己音色十分相近的合成语音,在轮椅上安装了机械臂、摄像头、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用眼球追踪技术控制电脑!、轮椅和其他设备。虽然赛博格没能挽救他的生命,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带来希望的尝试。也正是如此,元宇宙也被人认为是可以改造现世、留驻现世而进行的对抗。

作者还整合了元宇宙之前的传统传播模式,还介绍了麦奎尔和温德尔所述的几个“基本模式”内容。而对于该媒介所做到的教化育人的目的,未来教育和技术将会进一步绑定,就像网课等。所以“线上”,仅仅是过程,绝不是终点。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三):《元宇宙传播》:开启新纪元!

这本书是一本系统性的从认知逻辑和现实基础来讨论元宇宙的书。如果想对元宇宙这个概念有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导读,就如同导游一样,带你去了解元宇宙的历史,它的现实基础,它的哲学,它的传播结构,以及它的安全问题等等。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元宇宙是媒介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元宇宙的传播媒介其实就是未来媒介,他足够有包容性,延展性和想象性,并且这种媒介的状态和规模将是空前的。

元宇宙的传播过程强调交互性,传播对象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不再像传统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关系,而是一种现在很常用的概念——主体间性(或者交互主体性),即不是主体-客体结构,而是主体-主体结构。

贯穿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对元宇宙的认识必须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显示其至高意义和至高价值。并且在这本书中也的确随处可见关于元宇宙的哲学的讨论,就元宇宙哲学来说,我觉得这本书的讨论有些陷入传统的二元框架了。

比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宇宙和元宇宙的关系就像是康德哲学中的两个世界的关系——物理世界和道德世界,但我们要知道康德的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是两种不同的官能,最终无法找到理性的统一性,这也导致康德之后几百年哲学界的分裂和各种问题。到了19-20世纪,新康德主义试图通过“价值”概念来统一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但至今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如果把宇宙和元宇宙仅仅理解成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就无法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这样即使是元宇宙的哲学也走得不够远,仍然很难解决所有在传统二元对立框架下的难题。

在讨论元宇宙本体论的部分,作者说“元宇宙就是二元存在,这是由存在的本质和元宇宙的性质决定的”,并且认为二元存在才是宇宙和元宇宙最有意义的存在方式,但是这样的理论的危险是,一旦我们确立了它们的二元存在的话,就很难去辩护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作者所谓的虚拟世界要依托于现实世界,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论点也将站不住脚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确值得一读,但哲学部分,我觉得其实还有更进一步反思和发展的很大空间。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四):元宇宙到底离我们有多远?——读《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

元宇宙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读《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01 虚拟与现实之争,隐形又碰撞 就像是人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的纸媒报社分分合合的机制一样,关于元宇宙的传播越来越被人们所八赶卦,而主题往往是元宇宙就是虚拟,元宇宙是个啥? 我们没有办法去阻止人们恐惧新事物,并且对新事物的传播路径,但是,关于元宇宙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似乎要从一些材料上去认知。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是由学者赵雪波教授和赵伦博士共同创作,总体来讲是一本思考元宇宙传播的著作。 在整本书中引用大量的信息,让读者去了解元宇宙,以及元宇宙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理论上的传播方式等等。 关于元宇宙实际上也有许多曲解之处,在书中会引用一些关于元宇宙是我们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就像我们最初认知元宇宙时,对初入元宇宙的群体的人,是那些在玩儿网游的人群,因为那里就有虚似的世界和虚拟的生活。 所以,当这一切进入生活时,人们要以怎样的认知去面对这一切,成为了一个课题。 02 全面观察一种新生事物,有时候更能引发思考 如果你也是一位热爱阅读史学的人,那么或许会感触更深,对于全面观察一种新生事物,比如元宇宙这个词汇。 在众多的认知中,终于有人挖出它的起源,包括域的使用,包括超文化的认知,实际上最终将其翻译成元宇宙时,更让人们觉得词汇新颖而更加文气一些。 在中国的庞大语言体系里,对翻译过来的词汇重组,有时候是需要巨大的信息量。这本书更像是教科书一样,从根源处出发,让我们一步步去认知元宇宙的知识。 一方面将元宇宙如何来的,如何发展与传播,或是对未来的生活将有怎样的影响,或是正在开展着怎样的影响,包括后期它会产生的焦虑,也一并作为课题展露出来还是有必要的。 能够引发思索的作品或许就是让人们能够产生自主的想像。 03 未来的世界是当下的产物 我们无法预见未来,就像过去专家特别喜欢预见趋 势一样,但是这三年之后,在各种跨年晚会上,似乎很多群众都有些失望 的情绪。 试图在当下的环境中照见未来,是许多普通人想做的事。但是像元宇宙这样应运而生的产物,或许更能让未来生活充满无限的未知与思索。 2023年,愿你在文字里与自己相遇,见证烟火滚烫,人间美好。

《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读后感(五):不再误解“元宇宙”

如果说2021年最热门的概念是什么,那大概就是“元宇宙”了。其实说实话,我初一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只觉得这一定又是某个项目小组拿出来唬人的概念了,目的不过是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产生“不明觉厉”的感觉罢了。所以每每在新闻或者日常讨论中听到这个概念,我最多也就只是浅看浅听而已。

但这次阅读了中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之前对于元宇宙的误解也许是有点太大了。全书一共508页,分为十个章节。作者们从元宇宙的概念讲起,生动地介绍了这个概念的源起和发展。为我们深度剖析了元宇宙的现实基础、依托的哲学,在此基础上他们再进一步讲解了元宇宙传播的概念、结构、模式、原则、功能,以及与它相关的政治经济学和可能遇到的一些潜在问题。整本书读下来,不仅让我对元宇宙这个概念有了更为完整、准确的认识,同时也消除了我曾经对于它而产生的那些“偏见”。

书中提到了不少“偏技术”“偏理工科”的概念,这写内容对于我一个纯纯的文科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毕竟在以往,这些“技术”“科技”“互联网”相关题材的书籍一向都不是我阅读的“舒适区”,我也很少会去主动购买或者阅读这类书,要不是读书群中的其他书友推荐,我也许都要错过这本书了呢,哈哈哈!看来读书真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否则,真的只会把书越读越窄,天天就只沉浸在自己“喜欢”的“舒适”小天地中,说不准,哪一天都变成一只自以为读书可多了的“井底之蛙”了呢。越来越喜欢这种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书友们一起阅读,一起分享读书心得的感觉了,阅读的边界就在这么不经意间慢慢越推越广,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我自己以为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最后读下来不仅可以让我学到很多我曾经“不感兴趣”的知识,更让我发现,我的兴趣爱好,其实也是可以更广泛的呢!

最后再n+1次表白中译出版社,今年种草了超多本中译出版的硬核书籍,每一本都是质量超高的精品书籍哦!2023年期待中译出版社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更精彩的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