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是一本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一):自我与本我

最近读了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著作《自我与本我》,本书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读来受益匪浅。 在此之前,我早已对弗洛伊德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有所耳闻,他与阿德勒,荣格三位并称为心理学界的三巨头,成就很高,地位也很高。所以这一次能够阅读他的著作,觉得非常的荣幸,也真的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的部分,相比较而言,这部内容是最通俗易懂的,也非常的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 在群体中的个体,主要有以下特征:失去意识个性,潜意识个性占上风。情感和思想受暗示和互相的影响,会想将接收到的命令立刻付诸行动,个体已经不是他自身,而是变成了一个缺乏主见的机器。 我们在很多集体的活动中,可以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集体中,人们似乎都不如独自一人的时候清醒理智,他们或许斗志昂扬,也敢于去做平时不敢做的事情。 有的时候这种情况是很恐怖的,因为集体的力量非常的强大,能够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力。不过在一些比较积极正能量的团体中,因为群体的存在,反而让所有人都能够众志成城的去克服一些困难,创造更大的价值。比如在战争年代,一个群体的战斗力往往是很强的,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智力水平不高的人会把智商高于自己的人拉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线上。在这本书中提到,后者的智力发挥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会受到阻碍:一是情绪高涨不利于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二是个体在群体的震慑下无法自由思考;三是个体普遍降低了对自己成果的责任感。 在这本书中,还谈到了对爱的理解,强调了爱的巨大作用。“不管我在说话时用的是凡人的口吻还是天使的口吻,只要话中无爱,那我和空有其声的铜管及叮当作响的铃铛没有什么不同。” 在弗洛伊德的眼中,人是同时具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生命的出现,不仅是继续生存的动力,也是追求死亡的动力。这两种追求之间争斗和让步的结果就是生活。这样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拍手称绝。 再讲到自我与本我这个话题的时候,作者描述了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的现象。 这与“道德”因素有关系,是一种心理良知,患者认为在生病的痛苦中可以减轻对道德的心理良知。虽然这种解释听上去并不是非常全面,但至少是我们可以相信的。不过对患者来说,这种心理良知并不是大张旗鼓地告知,而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患者的身体里。患者不会觉得自己有罪,只是觉得身体不舒服。

这种心理良知就是身体痊愈的最大阻碍,而且,我们也很难让患者相信自己之所以病了这么久还没康复,都是这一原因造成的。 简单点说就是,人们可能会用生病的方式来作为对自己道德方面的谴责方法,从而减轻内心的负疚感,与此同时,自己也在不经意间抵制疾病的康复。 一个人本性中的善与恶都超出了他自以为的范畴,即他的自我通过意识感知所了解的范畴。但是通过更好的去了解自己,我们都可以更加真实的活着。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二):好哇,我也想更了解自己

一直对心理学有一点兴趣,恰好遇到了这边书——《自我与本我——总有“人”比你更了解你》。好哇,我也想多了解我自己一点,就来看看吧!

这本书是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对精神分析学的表达,书中提出的观点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描述。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超越唯乐原则》。第二部分是《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在这个部分提出了“暗示”“力比多”“同一化作用”“催眠”“群居欲望”等心理学相关概念。第三部分是《自我与本我》,进一步解释了潜意识和欲望等心理学概念等。

关于唯乐原则可以这么理解: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是由负面的紧张情绪引发、并向着缓解紧张、获得正面情绪的方向发展。

以一个小男孩的例子来说,他依赖妈妈,当妈妈离开(消失)时他会不开心,为了缓解情绪,他经常会把玩具藏起来(消失),然后再找出来(再现),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获得玩具再现的快乐,也是他对妈妈消失的不满,另外还有一种观点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本能。虽然玩这个游戏就要不断经历消失的不快乐,但它依然是基于想要获得再现的快乐的前提。

上述小男孩的游戏,其实在成年人的世界依然存在:为了躲避某些痛苦,反而会用某种方式不断重复这些场景,从而满足自己的控制本能。比如有的人借写小说还原了自己的经历,虽然写作过程中需要回忆曾经的痛苦,但在故事的最后给了自己一个圆满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心理医生在进行治疗时,想要找到患者被压制在心中的所有记忆,但患者往往会通过“移情”的方式进行“强迫性重复”,这是潜意识的“自我”在作祟。

例如一位妇人连结三次婚,三任丈夫都在婚后不久患病去世;甚至有些人什么都没做,只是被迫遭受一切,却依然经历了同一种命运。

我们常说的“命运”,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

这样看来,人类追求快乐和自我虐待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有时候自我虐待(包括被“潜意识”支配或是“前意识”的主动行为)是为了后阶段的快乐,或是掌控欲带来的快感;相反,为了达到某种快乐,则必先经历某些痛苦。还有与他人之间的“相爱相杀”,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那是不是可以解释为: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快乐;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源于“自私”;

那是不是可以下结论:人类生来自私。

有点意思~这本书确实可以引发对心理甚至人性的许多思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呦。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三):弗洛伊德经典之作,带你看清自己!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广泛传播并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更有心理学家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基础,毕竟弗洛伊德是最早开展心理治疗的心理师。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勇敢又受到争议的,因为是第一个进行心理治疗的人,而且精神分析理论以潜意识为基础研究人的心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自然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弗洛伊德的理论延续至今依然在心理治疗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潜意识”、“力比多”、“欲望”等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研究个体早期经验的影响、释梦、OH卡牌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本书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通过阅读《自我与本我》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的去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状况。更好的与自己建立内在联系,拥有强大的内心,面对纷杂的世间。

弗洛伊德提出了“唯乐原则”,即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寻求愉悦或以愉悦为目的的。 “唯乐原则”在个体婴幼儿时期表现最为明显。婴儿,身体感受到饥饿、口渴、尿片不舒服时,都是以哭闹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婴儿的养育者们会帮助他们改变这种糟糕的状况,让他们保持愉悦的状况。 婴儿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自己愉快。不会去考虑与他们的快乐无关的任何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到了幼儿时期和学龄期,个体会慢慢地隐匿起这种“唯乐原则”,“现实原则”会出现在这个时期。这个时候,内心活动还依赖“唯乐原则”的时候,就会出现阻抗,让个体的最终行为不一定倾向“唯乐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直至成年,我们的行为举止会越来越倾向于“现实原则”,符合道德与法律的标准。我们的“自我”占据主导,“本我”慢慢地隐匿起来。但是这种“隐匿”大多数只会出现在群体生活中,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待着的时候,行为表现都是很真实的“本我”状态,但是如果你到了一个集体中,不管是你的行为语言或者心理,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以符合群体要求。 比如,我们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就像变了一个人。”在家里,孩子自己独处并且父母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会呈现自己本来的样子。但是,当他们加入了班集体这个群体,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群体心理”,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放弃个体心理从而转用群体新思维方式去感知、思索和行动。从而形成班级凝聚力,凝聚力越强,这个班集体氛围越好,对班集体内的每一个学生来说也是最好的。

在《自我与本我》这本书中,弗洛伊德简炼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语言朴实易懂,并且书中结合了很多个体案例,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障碍,没有心理学基础的读者也能读懂。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四):人生海海,人只有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才算完整

文|琪雪 图|网络(侵权立删)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懂得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 我深以为意,因为任何时刻,不抱有侥幸,不断壮大自己,才能成为自己最有利的靠山。 可当你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有的人可以在历经千帆之后,幡然醒悟,最后变得独立。可是,有的人哪怕经历再多伤痛,依旧选择依附于他人。 究竟为何会如此?人与人之间为何会有差异?我们所说成就自我,什么才是自我? 最近,看了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这本书,心里颇有感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于“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唯乐原则”等概念作出了详细解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唯乐原则,最初的本我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到唯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寻求愉悦或以愉悦为目的。 换句话说,人最初最原始的欲望,便是满足自身愉悦。 唯乐原则在个体婴幼儿时期表现最为明显。人在婴儿时期,如同一张白纸,未受礼法教育,也没有好坏的界限。他们所有行为,表现出来的便是要满足自己保持愉悦的愿望。 因为,在其感觉饥饿,或者不舒服时,会哭闹起来了。期望有行动力的父母,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保持自己身心愉悦。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接受教育,学习这个世界生存的规则,开始懂得何以为,何不可为。这个时候,人便开始明白,做人不能只让自己快乐,也需要顾及他人感受。 因此,虽然有时候内心活动还依赖“唯乐原则”,但是会出现阻抗,导致让个体的最终行为不一定倾向“唯乐原则”。 如果是接受教育阶段受阻,那么人依旧会表现出唯乐原则。这就导致,有的人虽然一把年纪,却依旧以自我为中心,事事以“我”为先。  超我成就自我 对于何为“我”,弗洛伊德认为,人由三种“我”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心理结构,它是由人本能和欲望构成。在婴儿时期,这种本我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那时的人,依照“唯乐原则”行事,表现出来的是人最初的欲望,如饥饿、生气等。 自我,就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和觉醒,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自我存在,让我们意识到我与他人的区别,同时调节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超我,简单来说,就是超越我本来的欲望。它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位于人格结构最顶层。它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一般来说,本我是一直存在的,而自我是人在接受教育后慢慢演化而来。当人慢慢长大,进入群体生活时,会接触社会规范,明白道德的准则,因此产生约束“本我”的“超我”。 而我们所说的成就“自我”,是指在“自我”协调下,平衡本我和超我的最佳状态。  个体隐于群体,又高于群体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再有主见的人,只要她处于某个集体中时,整个人处事方式就会发生改变,会变得和周围的人一样。 因为,群体的情绪通过暗示的方式传导给他,导致他为顺应趋势进行效仿,从而失去自己原来的性格特点。 穿越剧一直是很火热,剧情大多是女性穿越回某个男尊女卑的世界,然后通过自己独立女性的特点,吸引到大男主,最后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我一直都认为穿越剧美好的结局是不存在的。当一个独立的人突然出现在一群需要依附或者习惯依附他人的群体中时,一定会慢慢失去独立这个特点。 刚进入群体时,因为和群体中的人接触的少,所以影响较少。可是,随着接触的深入,影响会逐渐加深。这个影响,简单来说,就是24小时在你耳边念叨你不应该这样,而应该那样。 除非是有特别强大的内心,否则个体注定会隐于群体。 可是,只要人离开群体,你的判断力又会重新出现。因为,当人离开群体暗示时,便会慢慢恢复理智。此时,个人的判断力又高于群体。 我们常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便是如此。 —END— 【我是琪雪,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理工女,用情打动,用文字温暖你。如果你喜欢我就点赞、关注我吧。】

《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五):弗洛伊德三大著作,让你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

提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创者,弗洛伊德以梦入手,研究分析了人的潜意识理论。此后,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又先后发表了《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自我与本我》《文明及其不满》等学术专著,文通最新出版的《自我与本我》这本书收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以及《自我与本我》。

自我、本我、超我在如今已经是常常被提及的名词了,不过在《自我与本我》刚刚出版的时候,这些说法都是由弗洛伊德总结创建而成。

本我代表着我们最原始的、满足我们需求的想法,由遗传动物的本能和欲望而来。超我代表人内心的理想成分,由社会规范、道德伦理养成。自我则介乎二者之间,既要满足本能需求又要符合道德规范。

三者彼此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人们为什么有时会沉迷玩乐,有时又会勤奋工作。

在不同人的内心世界中,本我、自我和超我所掌握的能量也并不相同,这也是人在面对相同事件却表现不同的缘故。

在《超越唯乐原则》中,弗洛伊德提出,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遵循唯乐原则。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以寻求愉悦为目的的。但是弗洛伊德却发现,在人们的身上存在一中现象,就是人会不自觉的,强迫性的,重复某些痛苦的、不愉快的事情。这一特性被佛洛依德命名为强迫性重复。

在很多人的身上都有强迫性重复的表现,比如一位女性总是会遇到家暴男,然而她的第二任、第三任丈夫其实性情都很温和。后来人们发现,这位女性会不断用言语暗示她的丈夫对她实施暴力,她深陷强迫性重复之中。

那么为什么人会陷入强迫性重复之中呢,那是因为重复会带来“熟悉感”。在人的潜意识中,人更喜欢在“熟悉”的模式下工作生活,这是一种原始的本能。

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中,弗洛伊德指出,集体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这也是“乌合之众”会产生的原因。再有集体中的个体会模仿其中的模范人物,在家庭中,如果父亲懂得尊重妻子,那么孩子也能学会尊重他人以及他们未来的配偶。如果父母有恶习,子女即便深恶痛绝,但依然会不自觉地模仿,这也是很多人会说自己越来越像父母的原因。

在今天,心理学不断的发展壮大,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比如力比多已经被认为过于片面,但他确乎开创了心理学的新时代。想要深入了解学习心理学,弗洛伊德是不可绕不开的人物,他的这几篇著作同样需要认真研读。

越是了解我们自身,越是能够更好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